顳骨岩部炎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Bkmap.jpg

  

目錄

疾病名稱

顳骨岩部炎  

藥物療法

乳突根治術;大劑量廣譜抗生素治療  

基本概述

顳骨發育過程中,氣化最好的部位是乳突,而岩骨氣化較差,僅有30%岩骨發育好,氣房可達岩尖,慢性中耳炎炎症只能通過小房感染而累及岩尖,故臨床上岩尖炎發病率很低。岩骨小房分為兩組,後上組圍繞鼓竇鼓室半規管,後下組圍繞以下鼓室、咽鼓管耳蝸。急性中耳乳突炎若治療不當,發展為隱蔽性乳突炎,可逐漸使岩骨氣房融合壞死,侵入岩尖而形成膿腫。亦可因慢性中耳炎膽脂瘤骨質破壞引起,發展緩慢,有的病人是在行簡單乳突鑿開術後1~2周始出現症状。  

診斷方法

化膿性中耳乳突炎出現格氏征,或在簡單乳突鑿開後突然流膿增多,球後劇痛和復視,即可確診。乳突X線攝片及CT岩骨掃描,可見岩骨有骨質破壞。  

治療措施

除採用大劑量廣譜抗生素治療外,還應進行乳突根治術,應採用刮匙分別經半規管後上刮除後組氣房,經下鼓室、咽鼓管向內刮除前組氣房,去除病變肉芽、死骨,擴大引流直達岩尖正常組織為止。慎勿損傷頸內動脈靜脈岩上竇面神經。具有耳神經外科技術者,可經顳部中顱窩進路,從顱底分離開硬腦膜,暴露岩骨頂部,在明視下用電鑽於內聽道內側磨除病變氣房,清除病灶,建立引流。  

臨床表現

岩尖氣房壞死後累及前後硬腦膜,產生腦膜刺激症状,引起三叉神經第一支和外展神經麻痹,出現劇烈額部、眼球後疼痛,眼不能外展,有復視,同時耳流膿增多。1904年Gradenigo首次描述該症候群,故稱為格氏三征(耳流膿、眼外展肌麻痹和同側眼球後劇痛)。有時不一定有球後劇痛,但肯定有眼外展肌麻痹。  

鑒別診斷

化膿性中耳乳突炎出現格氏征,或在簡單乳突鑿開後突然流膿增多,球後劇痛和復視,即可確診。  

併發症

可出現劇烈額部、眼球後疼痛,眼不能外展,有復視,同時耳流膿增多等症状。  

預防

慎勿損傷頸內動脈、靜脈、岩上竇及面神經。具有耳神經外科技術者,可經顳部中顱窩進路,從顱底分離開硬腦膜,暴露岩骨頂部,在明視下用電鑽於內聽道內側磨除病變氣房,清除病灶,建立引流。

健康問答網關於顳骨岩部炎的相關提問

關於「顳骨岩部炎」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