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轉到: 導航, 搜索


Qiān
鉛
別名 黑鉛、青金、烏錫、鉛精、水錫、素金、黑金、水中金、青鉛、黑錫、金公、烏鉛
功效作用 鎮逆,墜痰,殺蟲,解毒。治痰氣塑逆,上盛下虛氣短喘急噎膈反胃癭瘤瘰癧,疔毒,惡瘡
英文名 Galenite
始載於 日華子本草
毒性 有毒
歸經 肝經腎經
藥性
藥味

【元素名稱】鉛(lead)

元素符號】Pb

【原子序數】82

晶體結構】晶胞為面心立方晶胞。

【相對原子質量】207.2

鉛礦石

元素類型】金屬元素

【物理性質】帶藍色的銀白色重金屬,熔點327.502°C,沸點1740°C,密度11.3437克/立方厘米, 比熱容 0.13 kJ/(kg.K),硬度1.5,質地柔軟,抗張強度小。

【原子體積】18.17立方厘米/摩爾

【元素在太陽中的含量】0.01ppm

【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太平洋表面 0.00001ppm

【氧化態】Main Pb+2, Pb+4

【晶胞參數】

a = 495.08 pm

b = 495.08 pm

c = 495.08 pm

α = 90°

β = 90°

γ = 90°

【莫氏硬度】1.5

【聲音在其中的傳播速率】1190m/S

【電離能 (kJ /mol) 】

M - M+ 715.5

M+ - M2+ 1450.4

M2+ - M3+ 3081.5

M3+ - M4+ 4083

M4+ - M5+ 6640

M5+ - M6+ 8100

M6+ - M7+ 9100

M7+ - M8+ 11800

M8+ - M9+ 13700

M9+ - M10+ 16700

【發現過程】早在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就已被人類發現。

【元素描述】第一電離能7.416電子伏特。第二電離能15.874電子伏特。熔點327.5℃,沸點1740℃。密度13.34克/厘米3。銀灰色重金屬,質柔軟,延性弱,展性強。空氣中表面易氧化而失去光澤,變灰暗。溶於硝酸,熱硫酸、有機酸和鹼液。不溶於稀酸和硫酸。具有兩性:既能形成高鉛酸的金屬鹽,又能形成酸的鉛鹽。

鉛塊

【元素來源】主要存在於方鉛礦(PbS)及白鉛礦(PbCO3)中,經煅燒得硫酸鉛及氧化鉛,再還原即得金屬鉛。

【元素用途】主要用作電纜、蓄電池、鑄字合金、巴氏合金、防X射線等的材料。

【元素輔助資料】

鉛是一種化學元素,其化學符號源於拉丁文,化學符號是Pb(拉丁語Plumbum),原子量207.2,原子序數為82。鉛是所有穩定的化學元素中原子序數最高的。

鉛為帶藍色的銀白色重金屬,它有毒性,是一種有延伸性的主族金屬。熔點327.502℃,沸點1740℃,密度11.3437g/cm^3,硬度1.5,質地柔軟,抗張強度小。

鉛是人類最早使用的金屬之一,公元前3000年,人類已會從礦石中熔煉鉛。鉛在地殼中的含量為0.0016%,主要礦石是方鉛礦。鉛在自然界中有4種穩定同位素:鉛204、206、207、208,還有20多種放射性同位素

金屬鉛在空氣中受到氧、水和二氧化碳作用,其表面會很快氧化生成保護薄膜;在加熱下,鉛能很快與氧、硫、鹵素化合;鉛與冷鹽酸、冷硫酸幾乎不起作用,能與熱或濃鹽酸、硫酸反應;鉛與稀硝酸反應,但與濃硝酸不反應;鉛能緩慢溶於強鹼性溶液。

鉛主要用於製造鉛蓄電池;鉛合金可用於鑄鉛字,做焊錫;鉛還用來製造放射性輻射、X射線的防護設備;鉛及其化合物對人體有較大毒性,並可在人體內積累。鉛被用作建築材料,用在乙酸鉛電池中,用作槍彈和炮彈,焊錫、獎盃和一些合金中也含鉛。

鉛在地殼中含量不大,自然界中存在很少量的天然鉛。但由於含鉛礦物聚集,熔點又很低(328℃),使鉛在遠古時代就被人們所利用了。

方鉛礦(PbS)直到今天都是人們提取鉛的主要來源。遠古時代人們偶然把方鉛礦投進篝火中,它首先被燒成氧化物,然後受到碳的還原,形成了金屬鉛。

在英國博物館裡藏有在埃及阿拜多斯清真寺發現的公元前3000年的鉛制塑像。在伊拉克烏爾城和其他一些城市發掘古迹所獲得的材料中,不僅找到屬於公元前4000年間的各種金屬物件,而且有古代波斯人所用的契型文字的黏土板文件記錄。這些記錄說明,在公元前2350年已經從礦石中提煉出大量鐵、銅、銀和鉛。在公元前1792——前1750年巴比倫皇帝漢穆拉比統治時期,已經有了大規模鉛的生產。在我國殷代墓葬中也發現有鉛制的酒器卣、爵、觚和戈等。

我國在商殷至漢代青銅器中鉛的含量有增大的趨勢。青銅中鉛的增加對於液態合金流動性的提高起了重要作用,使鑄件紋飾畢露。

不過,古代人對鉛和錫的分別並不是十分明確。羅馬人稱鉛為黑鉛,稱錫為白鉛,以致後來它的元素符號定為Pb。

中外古煉金家和煉丹家們對鉛和鉛的一些化合物進行了實驗,例如在魏伯陽所著的《周易參同契》中說:「胡粉投火中,色壞還為鉛。」用今天的化學方程式表示就是:

Pb3O4 + 2C ——→ 3Pb + 2CO2↑

還原法制Pb

反應為:PbO+C == Pb+CO↑

PbO+CO == Pb+CO2

實驗現象:生成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黃色粉末變成銀白色固體。

直到16世紀以前,在用石墨製造鉛筆以前,在歐洲,從希臘,羅馬時代起,人們就是手握夾在木棍里的鉛條在紙上寫字,這正是今天「鉛筆」這一名稱的來源。到中世紀,在富產鉛的美國,一些房屋,特別是教堂,屋頂是用鉛版建造,因為鉛具有化學惰性,耐腐蝕。最初製造硫酸使用的鉛室法也是利用鉛的這一特性。

鉛的元素符號Pb是來自拉丁名稱plumbum 。  

目錄

主要用途

鉛主要用於製造鉛蓄電池;鉛合金可用於鑄鉛字,做焊錫;鉛還用來製造放射性輻射、X射線的防護設備;鉛及其化合物對人體有較大毒性,並可在人體內積累。鉛被用作建築材料,用在乙酸鉛電池中,用作槍彈和炮彈,焊錫、獎盃和一些合金中也含鉛。鉛還可以做成開花彈(又名達姆彈)。

鉛在地殼中含量不大,自然界中存在很少量的天然鉛。但由於含鉛礦物聚集,熔點又很低(328℃),使鉛在遠古時代就被人們所利用了。方鉛礦(PbS)直到今天都是人們提取鉛的主要來源。遠古時代人們偶然把方鉛礦投進篝火中,它首先被燒成氧化物,然後受到碳的還原,形成了金屬鉛。

鉛表面在空氣中能生成鹼式碳酸鉛薄膜,防止內部再被氧化。製造鉛磚或鉛衣以防護X-射線及其他放射線。用於製造合金。等量之鉛與錫組成的焊條可用於焊接金屬。制活字金。鉛與銻的合金熔點底,用於製造保險絲。可用於製造鉛彈。  

鉛污染

在所有已知毒性物質中,書上記載最多的是鉛。古書上就有記錄認為用鉛管輸送飲用水有危險性。公眾接觸鉛有許多途徑。近年來公眾主要關心石油產品中含鉛問題。顏料含鉛,特別是一些老牌號的顏料含鉛較高,已經造成許多死亡事件,因此有的國家特別制定了環境標準規定顏料中鉛的含量應控制在600PPM之內。

有的國家還沒有制定出標準,但是市場出售高鉛含量顏料時貼出標籤警示用戶。食品中也發現鉛的殘留,或是空氣中的鉛降下污染食物,或是罐頭皮的鉛污染罐頭食品。鉛的另外一個重要來源是鉛管。幾十年以前建築住宅時用鉛管或鉛襯裡管道,夏天的天然冰箱也用鉛襯裡,這些年已經禁用,改用塑料或其它材料。

一般飲用水中鉛含量的安全界限是100微克/升,而最高可接受水平是50微克/升。後來又進一步規定自來水中可接受的鉛最大濃度為50微克/升(0.05毫克/升)。此外,為了研究鉛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科學家著手檢測人體血樣的鉛濃度,作為是否鉛中毒的先期指標。數據表明:如果飲用水接近50微克/升,那麼該病人血樣的鉛濃度約在30微克/升以上。吃奶的嬰兒要求應該更為嚴格,平均血鉛濃度要不超過10--15微克/升。

水廠處理水過程中可能加入鈣和重碳酸鹽以保持水呈鹼性,繼而減少水對輸水管道的腐蝕,這個過程會帶來新的風險。但是腐蝕問題很複雜,不是如此這般所能解決的,應該總體淨化,但又價格昂貴。

許多化學品在環境中滯留一段時間後可能降解為無害的最終化合物,但是鉛無法再降解,一旦排入環境很長時間仍然保持其可用性。由於鉛在環境中的長期持久性,又對許多生命組織有較強的潛在性毒性,所以鉛一直被列為強污染物範圍。

急性鉛中毒目前研究的較為透徹,其症状為:胃疼頭痛,顫抖,神經性煩躁,在最嚴重的情況下,可能人事不省,直至死亡。在很低的濃度下,鉛的慢性長期健康效應表現為:影響大腦神經系統。科學家發現:城市兒童血樣即使鉛的濃度保持可接受水平,仍然明顯影響到兒童智力發育和表現行為異常。我們只有降低飲用水中鉛水平才能保證人們對鉛的攝取總量降低。無鉛汽油的推廣應用為降低環境中的鉛污染立了大功,特別是降低了大氣中的顆粒物中的鉛。

鉛與顆粒物一起被風從城市輸送到郊區,從一個省輸送到另一個省,甚至到國外,影響其它地區,成了世界公害。科學家在北美格陵蘭地區的冰山上逐年積冰的地區打鑽鑽取冰柱,下層的年頭久遠,頂層的年頭捱近,易不同層次測定冰的鉛含量。結果表明:1750年以前鉛含量僅為20微克/噸;1860年為50微克/噸;1950年上升為120微克/噸;1965年劇增到210微克/噸。近代工業的發展,全球範圍的污染日趨嚴重。  

毒理學資料及環境行為

毒性

急性毒性:LD5070mg/kg(大鼠經靜脈)

亞急性毒性:10μg/m3,大鼠接觸30至40天,紅細胞膽色素合酶(ALAD)活性減少80%~90%,血鉛濃度高達150~200 μg/100ml。出現明顯中毒症状。10μg/m3,大鼠吸入3至12個月後,從肺部洗脫下來的巨噬細胞減少了60%,多種中毒症状。0.01mg/m3,人職業接觸,泌尿系統炎症血壓變化,死亡,婦女胎兒死亡。

慢性毒性:長期接觸鉛及其化合物會導致心悸,易激動,血象紅細胞增多。鉛侵犯神經系統後,出現失眠多夢記憶減退、疲乏,進而發展為狂躁失明、神志模糊、昏迷,最後因腦血管缺氧而死亡。血鉛水平往往要高於2.16微摩爾/升時,才會出現臨床症状,因此許多兒童體內血鉛水平雖然偏高,但卻沒有特別的不適,輕度智力或行為上的改變也難以被家長或醫生髮現。這也是為什麼兒童鉛中毒在國外被稱為「隱匿殺手」的原因。

致癌:鉛的無機化合物的動物試驗表明可能引發癌症。另據文獻記載,鉛是一種慢性和積累性毒物,不同的個體敏感性很不相同,對人來說鉛是一種潛在性泌尿系統致癌物質。

致畸:沒有足夠的動物試驗能夠提供證據表明鉛及其化合物有致畸作用。

致突變:用含 1%的醋酸鉛飼料喂小鼠,白細胞培養的染色體裂隙-斷裂型畸變的數目增加,這些改變涉及單個染色體,表明DNA複製受到損傷。

代謝和降解:環境中的無機鉛及其化合物十分穩定,不易代謝和降解。鉛對人體的毒害是積累性的,人體吸入的鉛25%沉積在肺里,部分通過水的溶解作用進入血液。若一個人持續接觸的空氣中含鉛1μg/m3,則人體血液中的鉛的含量水平為1~2μg/100ml血。從食物和飲料中攝入的鉛大約有10%被吸收。若每天從食物中攝入10μg鉛,則血中含 鉛量為6~18μg/100ml血,這些鉛的化合物小部分可以通過消化系統排出,其中主要通過尿(約76%)和腸道(約16%),其餘通過不大為人們所知道的各種途徑,如通過出汗、脫皮和脫毛發以代謝的最終產物排出體外。

殘留與蓄積:鉛是一種積累性毒物,人類通過食物鏈攝取鉛,也能從被污染的空氣中攝取鉛,美國人肺中的含鉛量比非洲,近東和遠東地區都高,這是由於美國大氣中鉛污染比這些地區嚴重造成的。從人體解剖的結果證明,侵入人體的鉛70%~90%最後以磷酸鉛(PbHPO4)形式沉積並附著在骨骼組織上,現代美國人骨骼中的含鉛量和古代人相比高100倍。這一部分鉛的含量終生逐漸增加,而蓄積在人體軟組織,包括血液中的鉛達到一定程度(人的成年初期)後,然後幾乎不再變化,多餘部分會自行排出體外(如上所述),表現出明顯的周轉率。魚類對鉛有很強的富集作用。

遷移和轉化:據加拿大渥太華國立研究理事會1978年對鉛在全世界環境中遷移研究報導,全世界海水中鉛的濃度均值為0.03μg/L,淡水0.5μg/L。全世界鄉村大氣中鉛含量均值0.1μg/m3,城市大氣中鉛的濃度範圍1~10μg/m3。世界土壤和岩石中鉛的本底值平均為13mg/kg。鉛在世界土壤的環境轉歸情況是:每年從空氣到土壤15萬噸,從空氣轉移到海洋25萬噸,從土壤到海洋41.6萬噸。每年從海水轉移到底泥為40~60萬噸。由於水體、土壤、空氣中的鉛被生物吸收而向生物體轉移,造成全世界各種植物性食物中含鉛量均值範圍為0.1~1mg/kg(乾重),食物製品中的鉛含量均值為2.5mg/kg,魚體含鉛均值範圍0.2~0.6mg/kg,部分沿海受污染地區甲殼動物和軟體動物體內含鉛量甚至高達3000mg/kg以上。

鉛的工業污染來自礦山開採、冶煉、橡膠生產、染料、印刷、陶瓷、鉛玻璃、焊錫、電纜及鉛管等生產廢水和廢棄物。另外,汽車排氣中的四乙基鉛是劇毒物質。水體受鉛污染時(Pb0.3~0.5mg/L),明顯抑制水的自淨作用,2~4mg/L時,水即呈渾濁狀。

危險特性

粉體在受熱、遇明火或接觸氧化劑時會引起燃燒爆炸。

燃燒(分解)產物

氧化鉛

現場應急監測方法

四羧醌試紙比色法《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測定方法》,杭士平主編

速測儀法;分光光度法;陽極溶出伏安法《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應急監測與處理處置技術》萬本太主編

實驗室監測方法

監測方法 來源 類別

原子吸收法 GB7475-87 水質

mcso-四(對磺基苯)卟啉光度法 WS/T126-1999 作業場所空氣

氫化物發生-原子吸收法 WS/T127-1999 作業場所空氣

原子吸收法 GB/T15555.2-95 固體廢物浸出液

石墨爐原子吸收法 GB/T17141-1997 土壤

火焰原子吸收法 GB/T17140-1997 土壤

火焰原子吸收法 GB/T15264-94 空氣質量

原子吸收法 CJ/T101-99 城市生活垃圾

原子吸收法 《固體廢棄物試驗分析評價手冊》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等譯 固體廢棄物

環境標準

中國(TJ36-79) 車間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最高容許濃度 0.03mg/m3 [鉛煙];0.05mg/m3 [鉛塵

中國(TJ36-79) 居住區大氣中有害物質的最高允許濃度 0.0007mg/m3(日均值)

中國(GB3092-1996) 環境空氣質量標準 季平均:1.50ug/m3

年平均:1.00ug/m3

中國(GB16297-1996) 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鉛及其化合物) ①最高允許排放濃度(mg/m3):

0.90(表1);0.70(表2)

②最高允許排放速率(kg/h):

二級0.005~0.39;三級0.007~0.60(表1)

二級0.004~0.33;三級0.006~0.51(表2)

③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

0.0060mg/m3(表2);0.0075mg/m3(表1)

中國(GB5749-85) 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 0.05mg/L

中國(GHZB1-1999)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mg/L) Ⅰ類 0.01;Ⅱ類0.05 ;Ⅲ類0.05;Ⅳ類0.05;Ⅴ類 0.1

中國(GB/T14848-93) 地下水質量標準 (mg/L) Ⅰ類0.005;Ⅱ類0.01;Ⅲ類0.05;Ⅳ類 0.1;Ⅴ類>0.1

中國(GB3097-1997) 海水水質標準(mg/L) Ⅰ類0.001;Ⅱ類0.005 ;Ⅲ類0.010;Ⅳ類0.050

中國(GB5048-92) 農田灌溉水質標準 0.1mg/L(水作、旱作、蔬菜)

中國(GB11607-89) 漁業水質標準 0.05mg/L

中國(GB8978-1996) 污水綜合排放標準 1.0mg/L

中國(GB15618-1995) 土壤環境質量標準(mg/kg) 一級35;二級250~350;三級500

中國(GB5058.3-2007) 固體廢棄物浸出毒性鑒別標準值 5mg/L

中國(GWKB3-2000) 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準 焚燒爐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1.6mg/m3(測定均值)

中國(GB8172-87) 城鎮垃圾農用控制標準 100mg/kg  

應急處理處置方法及防護

泄漏應急處理

切斷火源。戴好防毒面具,穿好一般消防防護服。用潔淨的鏟子收集於乾燥淨潔有蓋的容器中,用水泥、瀝青或適當的熱塑性材料固化處理再廢棄。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無害處理後廢棄。

①對於泄漏的PbCl4和Pb(ClO4)2,應戴好防毒面具等全部防護用品。用干砂土混合,分小批倒至大量水中,經稀釋的污水放入廢水系統。

②對於泄漏的PbO、四甲(乙)基鉛和Pb3O4,應戴好防毒面具等全部防護用品。用干砂土混合後倒至空曠地掩埋;污染地面用肥皂或洗滌劑刷洗,經稀釋的污水放入廢水系統。

③對於泄漏的PbF2,應戴好防毒面具等全部防護用品。在泄漏物上撒上純鹼;被污染的地面用水沖洗,經稀釋的污水放入廢水系統。

④對於泄漏的Pb(BrO3)2、PbO2和Pb(NO3)2,應戴好防毒面具等全部防護用品。被污染的要面用水沖洗,經稀釋的污水放入廢水系統。

⑤對於泄漏的烷基鉛,用不燃性分散劑製成乳液刷洗。如無分散劑可用砂土吸收,倒至空曠地方掩埋;被污染的地面用肥皂或洗滌劑刷洗,經稀釋的污水放入廢水系統。

處理方法:當水體受到污染時,可採用中和法處理,即投加石灰乳調節pH到7.5,使鉛以氫氧化鉛形式沉澱而從水中轉入污泥中。用機械攪拌可加速澄清,淨化效果為80%~96%,處理後的水鉛濃度為0.37~0.40mg/L。而污泥再做進一步的無害化處理。對於受鉛污染的土壤,可加石灰、磷肥等改良劑,降低土壤中鉛的活性,減少作物對鉛的吸收。

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防護:作業工人應該佩戴防塵口罩

眼睛防護:必要時可採用安全面罩。

防護服:穿工作服。

鉛筆

手防護:必要時戴防護手套

其它:工作現場禁止吸煙、進食和飲水。工作後,淋浴更衣。實行就業前和定期的體檢。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及流動清水徹底沖洗。

眼睛接觸:立即翻開上下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呼吸困難時給輸氧。呼吸停止時,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給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

滅火方法

乾粉、砂土。

鉛的藥理作用

鉛在治療上很少應用,但在工業上用途很廣,慢性鉛中毒系重要職業病之一。鉛的吸收甚緩,主要經消化道及呼吸道吸收。吸收後絕大部分沉積於骨中。沉積骨中的鉛鹽並不危害身體,中毒的深淺主要決定於血液及組織中的含鉛量,血中鉛含量如超過0.O5-0.1mg%,即產生中毒症状。鈣與鉛的代謝有平行關係,凡能影響體內鈣代謝的因素也能影響鉛的代謝。鉛主要由腸與腎排泄,腸排泄量一般較腎多。尿中鉛量超過0.05-0.08mg/l時,應考慮有鉛中毒可能。慢性中毒症状極為多樣化,特徵也多,主要有:腸胃道的紊亂如食欲不振便秘(有時為腹瀉)、由於小腸痙攣而發生鉛絞痛齒齦頰粘膜上由於硫化鉛的沉著而形成的灰藍色鉛線等。神經系統受侵犯而發生頭痛、頭暈、疲乏、煩躁易怒、失眠,晚期可發展為鉛腦病,引起幻覺譫妄驚厥等;外周可發生多發性神經炎,出現鉛毒性癱瘓。中毒早期,血液中出現大量含嗜鹼性物質的幼稚紅細胞,如點彩紅細胞、網織紅細胞、多染色紅細胞等,一般認為這是骨髓血細胞生長障礙的表現,晚期可抑制骨髓及破壞紅細胞而產生貧血。治療的特效藥為螯合劑依地酸鈣鈉,或青黴胺二巰基丙醇療效常不可靠。

中藥化學成分

主要為金屬鉛,優良品中鉛可達99%;因礦石的質量、冶煉與精製方法之不同,常夾少量銀、金、錫、銻、鐵等其他金屬。在大氣中,因與氧氣、水氣、二氧化碳接觸,鉛表面常生成氧化鉛、鹼式碳酸鉛等的薄層而失去金屬光澤。  

參考

關於「」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