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軟化症

(重定向自角膜软化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Bkm8f.jpg

角膜軟化症(keratomalacia)是由於缺乏維生素A的高度營養障礙造成的早期角膜結膜上皮乾燥、變質,晚期出現角膜基質層的壞死、崩潰。多見於3歲以下兒童,常為雙眼受累。  

目錄

治療措施

治療原則是改善營養狀況,防止角膜繼發感染,抓著最有效的治療時機,即乾燥前期。

1.積極治療全身病。

2.改善營養狀況、選含維生素A高的食品,如肝類、雞蛋、魚、乳類等,口服維生素A,複合維生素B、C等,患有消化道疾病口服不能吸收者可給維生素A注射。

角膜軟化症

3.局部滴清魚肝油,每日三次,協同給抗生素眼膏、必要時擴瞳,包括患眼。檢查時注意勿壓迫眼球,以免穿孔形成。  

疾病病因

主要是維生素A缺乏,可發生以下情況:

1.維生素A的攝取量不足以維持體內最低限度的需要量,如人工餵養或斷奶期食物調配不良,營養失調;或因發燒、消耗性疾病,家長衛生知識缺乏,不適當的「忌口」,如麻疹、肺炎等。

2.維生素A的吸收不良,患兒有消化道疾病,如胃腸炎消化不良痢疾等,致使維生素A不能吸收作用。

3.消耗量過多,幼兒發育成長過快,或患病期間消耗過多,對維生素A的需求量大,而形成缺乏狀態。  

病理改變

早期結膜杯狀細胞消失,上皮細胞玻璃樣變性,並色素沉著。後期上皮細胞表層變平增厚,細胞核消失,而呈波狀排列,為角化改變。

乾燥斑內含有瞼板腺分泌物,上皮碎屑、脂肪,乾燥桿菌等,因上皮細胞角化而粗糙不平,有泡沫狀之外觀。

角膜的早期變化與結膜相似,而晚期角化的上皮細胞脫落,前彈力層壞死而消失,實質層水腫白細胞浸潤壞死,可伴前房積膿。  

臨床表現

維生素A的缺乏,不但引起結膜、角膜的上皮變質,身體其他上皮組織系統諸如皮膚、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的粘膜上皮以至由於上皮演變百來的瞼板腺、淚腺等組織亦均發生或多或少的組織變化。其中最重要的是呼吸道與消化道粘膜方面,可發生肺炎、支氣管腸炎,而出現全身皮膚乾燥瘦弱、四肢無力,聲音嘶啞、腹瀉等。其眼部症状主要為結膜特別是瞼裂部分的特殊乾燥狀態,以及角膜基質的壞死變化,病態過程分四個階段。

1.夜盲期:患者最早的主沉症状,在黑暗環境下,病人失去健康眼所具有的對適應功能,因此患者晚新時視物要比白天模糊得多,俗稱「雞盲」或「雀盲」。主要為維生素A缺乏,致使視網膜神經上皮細胞層桿狀體視紫紅質缺乏原料,使暗適應功能下降的表現。嬰幼兒因年齡小而難以表達。

2.乾燥前期:球結膜表面失去正常光澤,角膜表面變為暗淡無光,結膜下血管呈現特殊的紫藍色調,如把下瞼撐開,使眼暴露10秒仲,則結膜及角膜表面的模糊狀態迅速加劇。結膜失去彈性,眼球轉動時,球結膜顯示向心性皺紋,角膜感覺顯著下降,瞬目反應不靈,從而加速乾燥症状的發展。此時作球結膜上皮細胞刮屑塗片檢查可以現上皮細胞的角化顆粒及無數的乾燥桿菌。對於此期症状的發現具有重大意義,如能早期診斷及早期治療,便可迅速治癒。

3.乾燥期:球結膜明顯乾燥,在瞼裂部結膜上可有特殊的銀白色泡沫狀三角形斑,基底朝向角膜,稱為畢脫氏(Bitot)。形態上,乾燥斑易用凝結的礦蠟油,眼淚不能濕潤其表面,通常對稱出現於兩眼的顳側瞼裂部球結膜,日後鼻側亦可出現,在下瞼部及穹窿部,結膜及半月形皺壁上,呈灰藍色調色素變化,為上皮層黑色素生長所造成,也是缺乏維生素A所獨有的眼部特徵。

角膜表面,光澤消失,好像熱氣呵在玻璃上,呈霧狀混濁,如毛玻璃狀。在瞼裂部的角膜緣與結膜的乾燥斑相接。角膜周圍的混濁,可伴色素性變化。角膜的知覺可完全喪失,羞明現象明顯。

4.角膜軟化期:球結膜粗糙肥厚,皺褶明顯,角膜浸潤混濁加重,呈灰黃色或黃白色。角膜迅速自溶潰瘍,前房積膿,一般在1~2天內可使整個角膜組織溶化穿也,最終形成角膜粘連白斑,或完全性角膜葡萄腫,或扁平角膜眼球萎縮而導致完全性失明。  

疾病預防

1.加強宣傳教育,普及婦幼衛生知識,合理餵養,糾正偏食習慣,使嬰幼兒得到合理餵養。

2.當嬰幼兒患慢性消耗性疾病,胃腸道疾病及熱性病時,除積極治療原發開門見山外,並要適當的補充足夠營養副食品,防止無原則的「忌口」。如發現患兒願睜眼表現時,應作眼部檢查,以達早期發現及時治療,避免病毒惡化。

參看

健康問答網關於角膜軟化症的相關提問

關於「角膜軟化症」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