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葵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落葵
Luò Kuí
落葵
別名 藤羅菜、藤七、紅藤菜、藤菜、滑菜果、潺菜、寸金丹、胭脂菜、胭脂豆、軟姜子、粘藤、白虎下須、猴子七、薛葵、蘩露、承露、天葵、藤葵、胡燕脂、藤兒菜、滑藤、西洋菜、御菜、燕脂菜、紫草、燕脂豆、木耳菜、藤露、紫葵、紫豆藤、軟藤菜、滑腹菜、紅雞屎藤、葵、繁露、染絳子、蕎菜七、籬笆菜、軟姜菜
功效作用 清熱,滑腸.涼血解毒,治大便秘結小便短澀,痢疾便血斑疹,汀瘡。
英文名  
始載於 名醫別錄
毒性 無毒
歸經 心經脾經小腸經肝經
藥性
藥味

  

目錄

植物簡介

落葵即是植物種名,有時也作同屬種的共稱。

學名】Basella rubra Linn.

(白落葵為同屬另種,學名B. alba Linn.)

【別名】木耳菜、胭脂菜、 胭脂豆、藤菜、蔠葵、紫角葉

【分類】落葵科,落葵屬

【產地】原產亞洲熱帶地區(中國南方、印度等地)。

在非洲、美洲栽培較多。中國栽培歷史悠久,在公元前300年即有關落葵的記載。目前中國南方各省栽培較多,在北方也有栽培,一直列入稀特蔬菜

【形態習性】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環境,不耐寒, 怕霜凍, 耐高溫多濕,宜在膽沃疏鬆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中生長。

形態:一年生草質藤本,莖纏繞,葉肉質,近圓形。詳見下文。

【繁殖栽培】通常用播種繁殖(詳見後文),少量可用扦插繁殖,植株常生不定根,扦插容易。

家庭栽培管理簡便;大量栽培參看下文。

【應用】觀賞、蔬菜、藥用。

觀賞:落葵為蔓性草本, 紫紅色莖葉, 淡紅色花朵和紫黑色果實、頗為可愛,適用於庭院、窗檯陽台和小型籬柵裝飾美化。

幼苗或肥大的葉片和嫩梢作蔬菜食用(木耳菜)。該菜鮮嫩軟滑,營養豐富,有清熱解毒、利尿通便、健腦、降低膽固醇等作用。

亦入藥,詳見下文。  

營養價值與用途

落葵的營養價值很高,每1千克食用部分含蛋白質17克、脂肪2克、碳水化合物31克、鈣2.05克、磷290毫克、鐵22毫克,還含有胡蘿卜素45.5毫克、尼克酸10毫克、維生素C1.02克。

落葵以嫩莖葉供食,可炒食、燙食、涼拌。其味清香,清脆爽口,如木耳一般,別有風味。

落葵全株可入藥。種子和葉片入中藥,味甘、微酸、冷滑,有散熱、利尿、潤澤人面、清熱涼血之功效。

落葵葉碧綠、梗紅、花紅、果紫,加上攀緣生長,可作籬笆式栽培,有立體綠化的效果,極具觀賞價值。

【拼音名】 Luò Kuí

【別名】(艹終)葵、繁露、承露、天葵、藤葵、胡燕脂、藤兒菜、滑藤、西洋菜、御菜、燕脂菜、染絳子、紫草、燕脂豆、木耳菜、潺菜、紫葵、紫豆藤、紅藤菜、軟藤菜、紅雞屎藤、藤羅菜、白虎下須、蕎菜七、滑菜果、寸金丹、粘藤、籬笆菜、軟姜菜

【來源】

藥材基源:為落葵科植物落葵的葉或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asella alba L.[B.rubra L.]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收葉或全單,洗淨,除去雜質,鮮用或晒乾。

【原形態】一年生纏繞草本。全株肉質,光滑無毛。莖長達3-4m,分枝明顯,綠色或淡紫色。單葉互生;葉柄長1-3cm ;葉片寬卵形、心形至長橢圓形,長2-19cm,寬2-16cm,先端急尖,基部心形或圓形,間或下延,全緣,葉脈在下面微凹,上面稍凸。穗狀花序腋生或頂生,長2-23cm,單一或有分枝;小苞片2,呈萼狀,長圓形,長約5mm,宿存;花無梗,萼片5,淡紫色或淡紅色,下部白色,連合成管;無花瓣;雄蕊5個,生於萼管口,和萼片對生,花絲在蕾中直立;花柱3,基部合生,柱頭具多數小顆粒突起。果實卵形或球形,長5-6mm,暗紫色,多汁液,為宿存肉質小苞片和萼片所包裹。種子近球形。花期6-9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布】生於海拔2000m以下地區,我國長江流域以南各地均有栽培,北方少見。

【性狀】

性狀鑒別 莖肉質,圓柱形,直徑3-8mm,稍彎曲,有分枝,綠色或淡紫色;質脆,易斷,折斷面鮮綠色。葉微皺縮,展平後寬卵形、心形或長橢圓形,長2-14cm,寬2-12cm,全緣,先端急尖,基部近心形或圓形;葉柄長1-3cm。氣微,味甜,有粘性。

顯微鑒別 葉橫切面:上下表皮細胞1列。柵欄組織不通過主脈,葉肉組織中有粘液細胞及草酸鈣簇晶。主脈維管束外韌型。(圖2)葉表面觀:上表皮細胞類多角形,垂周壁平直,下表皮細胞長方形,壁波狀彎曲。上、下表皮均有平軸式氣孔

莖橫切面:表皮細胞1列。皮層較寬,散有粘液細胞;內皮層明顯。維管束外韌型,大小不等,呈不規則環狀排列。髓部寬廣,散有粘液細胞。

化學成份】葉含多糖[1],胡蘿卜素(caritebe),有機酸[2],維生素C[3],氫基酸[4],蛋白質等[5]。

【藥理作用】

1.解熱作用 落葵鮮品榨取的汁液20ml/kg灌胃,對於酵母所致大鼠發熱,有明顯解熱作用;10ml/kg時僅在藥後1h及2h有解熱作用,藥後5h則作用不明顯[1]。

2.抗炎作用 落葵鮮計對大鼠蛋清性足腫,甲醛性足腫,醋酸所致小鼠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醋酸甲基纖維素(CMC)所致大鼠白細胞遊走及大鼠棉球肉芽腫,均有顯著抑制作用,當劑量為10ml/kg時,則作用稍減弱[1]。

3.抗病毒作用 本植物葉的水提取物對煙草鑲嵌病毒有抑制作用,其有效成分為一種糖蛋白[2]。

4.毒性 300%鮮汁濃縮液20ml/kg,小鼠灌胃,在1d內連續3次,計60ml/kg,觀察3d ,小鼠在藥後外觀、行為、二便均屬正常,並全部存活,其最大耐受量為鮮品180g/( kg. d),為臨床成人用量(45g/d)的240倍[1]。

性味】甘;酸;性寒

【功能主治】滑腸通便;清熱利濕涼血解毒活血。主大便秘結;小便短澀;痢疾熱毒瘡瘍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鮮品30~60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搗汁塗。

【注意】脾冷人,不可食。孕婦忌服。

【摘錄】《中華本草》  

形態及特性

落葵為落葵科落葵屬中以嫩莖葉供食用的一年生纏繞性草本植物。

落葵根系發達,分布深而廣,吸收力很強。莖在潮濕的地上易生不定根,可行扦插繁殖。

落葵分為青梗落葵和紅梗落葵兩種。皆為蔓生,莖光滑,肉質,無毛,分枝力強,長達數米。青梗落葵莖綠白色,紅梗落葵莖紫紅色。

葉為單葉互生,全緣,無托葉。紅梗落葵,葉綠色或紫紅色;青梗落葵葉綠色。葉心臟形或近圓形或卵圓披針形,頂端急鈍尖,或漸尖。一般有側脈4~5對,葉柄長1~3厘米,少數可達3.5厘米。

穗狀花序腋生,長5~20厘米。花無花瓣,萼片5枚,淡紫色至淡紅色,下部白色,或全萼白色。雄蕊5枚,花柱3枚,基部合生。花期6~10個月。

果實為漿果,卵圓形,直徑5~10毫米。果肉紫色多汁。種子球形,紫紅色,直徑4~6毫米,千粒重25克左右。

落葵為高溫短日照作物,喜溫暖,不耐寒。生長發育適溫為25~30℃。發芽出苗始溫為15℃,在35℃以上的高溫,只要不缺水,仍能正常生長發育。其耐熱、耐濕性均較強,高溫多雨季節仍生長良好。故在中國各地均可安全越夏。多數地區在高溫多雨季節生長更旺盛,是江南7、8、9月雨季的重要淡季蔬菜。  

類型與品種

落葵的種類很多,根據花的顏色,可分為紅花落葵、白花落葵、黑花落葵。作為蔬菜用栽培的主要為前2種。

1.紅花落葵 莖淡紫色至粉紅色或綠色,葉長與寬近乎相等,側枝基部的幾片葉較窄長,葉基部心臟形。常用的栽培品種有:

(1)赤色落葵 又叫紅葉落葵、紅梗落葵,簡稱紅落葵。莖淡紫色至粉紅色,葉片深綠色,葉脈附近為紫紅色。葉片卵圓形至近圓形,頂端鈍或微有凹缺。葉型較小,長寬均6厘米左右。穗狀花序,花梗長3~4.5厘米。原產於印度、緬甸及美洲等地,品種較多。

(2)青梗落葵 為赤色落葵的一個變種。除莖為綠色外,其他特徵特性、經濟性狀與赤色落葵基本相同。

(3)廣葉落葵 又叫大葉落葵。莖綠色,老莖局部或全部帶粉紅色至淡紫色。葉深綠色,頂端急尖,有較明顯的凹缺。葉片心臟形,基部急凹入,下延至葉柄,葉柄有深而明顯的凹槽。葉型較寬大,葉片平均長10~15厘米,寬8~12厘米。穗狀花序,花梗長8~14厘米。原產於亞洲熱帶及中國海南。廣東等地。品種較多,如貴陽大葉落葵、江口大葉落葵等。

2.白花落葵 又叫白落葵、細葉落葵。莖淡綠色,葉綠色,葉片卵圓形至長卵圓披針形,基部圓或漸尖,頂端尖或微鈍尖,邊緣稍作波狀。其葉最小,平均長2.5~3厘米,寬1.5~2厘米。穗狀花序有較長的花梗,花疏生。原產於亞洲熱帶地區。  

栽培季節

落葵從播種至開始採收時間很短,加上耐熱、耐濕,所以在長江流域和華北地區自4月晚霜過後至8月可陸續播種。華北地區以春播為主,一般在4月中下旬,晚霜已過,地溫在15℃左右時即開始播種,進行露地栽培。如用風障陽畦育苗移栽栽培時,可在3月上中旬在陽畦、塑料大棚等設施中育苗,4月中下旬定植在露地。落葵的春早熟栽培一般在1~2月育苗,2~3月定植在日光溫室或塑料大、中、小棚中。越冬栽培在10~12月播種,在日光溫室中栽培。  

露地栽培技術

露地栽培是指生長發育期主要在露地條件下的栽培方式,是目前中國南方的主要栽培方式。根據育苗環境的不同,又分為3種:一是露地直播栽培;二是露地育苗,移栽栽培;三是保護地育苗,露地移栽栽培。

1.整地施肥播種前每公頃施腐熟的有機肥45000~60000千克、過磷酸鈣750千克,深翻、耙平,春季做成平畦,夏季做成小高畦,防止雨澇。

2.播種、育苗落葵種皮堅硬,發芽困難,播種前必須進行催芽處理。先用35℃的溫水浸種1~2天,後撈出放在30℃的恆溫箱中催芽。4天左右,種子即"露白"。夏秋播種,種子只需浸種,勿需催芽。

春季栽培希望早上市,或為了減少苗期管理用工時,可用育苗方式。育苗畦可設在風障陽畦中,也可在露地條件下。育苗畦應選高燥、排灌方便的向陽、背風地塊。施腐熟的有機肥30000千克/公頃,淺翻,做成平畦。播前灌水,水滲下後撒種,覆土1厘米。如用風障陽畦育苗時,應扣嚴塑料薄膜,夜間加蓋草苫子。白天保持25~30℃,夜間15~20℃。溫度高時,應通風降溫。待定植前7~10天,逐漸撤除塑料薄膜進行大通風,最後轉為露地栽培,以提高適應能力。苗齡30天,4~5葉時即定植。

露地栽培多採用直播方式。播種量因採收方式不同而異。以採收嫩梢或幼苗的不搭架栽培,用撒播或條播法。撒播每公頃用種量100~120千克;條播法每公頃用種量75~90千克。上述兩法每公頃保苗45萬~47萬株。以採收嫩葉為主的架式栽培採用條播或穴播法,每公頃用種量75千克左右,株行距為25~30厘米×40~60厘米,每穴2株。不論用什麼方式,播種前均應澆足水,播後覆土2~3厘米。晚春或夏、秋季播種,外界氣溫高,蒸發量大,為保持適宜的濕度,播後即覆蓋地膜或碎草,以保證出苗。出苗後立即撤除地膜或碎草。

3.田間管理利用育苗移栽栽培時,在露地晚霜過後定植於大田。定植密度為:以採食葉片進行搭架栽培時,株行距為30~40厘米×40~60厘米,每穴1~5株;以採食嫩梢進行不搭架栽培時,株行距為15~20厘米×30~40厘米,每穴1~3株。

直播時,1~2片真葉時間苗,4~5片真葉時定苗,株行距同上。

落葵生育期要求濕潤的土壤環境。因此,從出苗後至拉秧,一直要經常澆水,保持土壤濕潤。春季3~5天一水,夏、秋季2~3天一水。落葵怕積水爛根,大雨後應及時排水防澇。

在2~3片葉苗期追第一次肥,每公頃施尿素150千克,或隨水沖施人糞尿7500千克。育苗者,定植緩苗後,於5~6葉期追第二次肥,施肥量同第一次。以後每10~15天追一次肥,或每採收一次追一次肥。每次每公頃尿素150~300千克,或人糞尿10000~15000千克。施肥的原則是前期少些,中期多些,後期重施,以促進發生新梢,葉片肥大。

在4~5片真葉時,或定植緩苗後,及上架時,或每次採收後要及時中耕除草,並在植株基部培土。夏季炎熱、多雨,雜草發生嚴重,應及時拔除。

以採食葉片為主的搭架栽培時,在植株高20~30厘米時,應搭架引蔓上架。以此改善通風通光條件,使植株在空間得到均勻、合理地分布。搭架一般用1.5~2米的竹竿,每穴一竿紮成"人字"架,或籬壁架。開始應引蔓上架,後植株自動攀緣上架。

生長期應進行整枝。以採收嫩梢為目的的栽培整枝方法是:苗高30~35厘米時,留3~4葉收割頭梢。後選留2個強壯的旺盛側芽成梢,其餘抹去。收割2道梢後,再留2~4個強壯側芽成梢,其餘抹去。在生長旺盛期可選留5~8個強壯側芽成梢,中後期應隨時抹去花蕾,到了收割末期,植株生長勢減弱,可留1~2個強壯側芽成梢。這樣有利於葉片肥大、梢肥莖壯、品質提高,且能縮短收穫期的間隔時間,提高產量。

以採收嫩葉為目的的整枝方法是:選留一條主蔓為骨幹蔓,當骨幹蔓長到架頂時摘心。再從骨幹蔓基部選留強壯側芽形成的側蔓。原骨幹蔓採收結束後要在緊貼新蔓處剪去。收穫後期,可根據植株的生長勢,減少骨幹蔓數。同時要儘早抹去花莖幼蕾。這種管理方法植株單葉數少,但單葉重量大,葉片肥厚柔嫩,品質好,總產量高,商品價值高。

落葵整枝的關鍵是摘除花莖和過多的腋芽,防止生長中心的過快轉移,減少過多的生長中心,保證穩產和高產。

4.採收採食嫩葉為目的時,前期每15~20天採收一次,生長中期10~15天採收一次,後期10~17天一次。主食嫩梢時,可用刀割或剪刀剪。梢長10~15厘米時剪割,每7~10天一次。也可用前後期割嫩梢,中期采嫩葉的方法。一般每公頃產45000~75000千克。  

春早熟栽培技術

落葵春早熟栽培是早春利用保護設施進行育苗、栽培的方法。該方式上市早,經濟效益較高。

1.栽培設施及時間 華北地區利用塑料大棚栽培時,一般於2月中下旬在溫室或風障陽畦中育苗,3月中下旬定植,4月下旬至5月上旬即可開始採收。利用風障陽畦或日光溫室栽培時,可於1月中下旬播種育苗,2月中下旬定植,3月中下旬即可開始採收。

2.播種育苗 落葵為喜溫蔬菜,春早熟栽培中育苗期在冬末春初寒冷季節。因此,育苗床一定要保證適宜的溫度。一般用風障陽畦或日光溫室,有條件時利用電熱溫床進行。

播種前應進行種子處理,播後立即覆蓋塑料薄膜,夜間加蓋草苫子保溫,促進出苗。

苗期應盡量提高苗床溫度,保持白天30℃左右,夜間15~20℃。出苗後經常澆水,保持土壤濕潤。苗齡30~35天,6~7片真葉時即可定植。

苗期其他管理同露地栽培育苗。

3.定植 定植前每公頃施腐熟的有機肥75000千克,深翻,做成平畦。定植前10~15天,塑料大棚或日光溫室扣塑料薄膜、閉棚,盡量提高地溫。

定植應選晴暖天氣上午進行,盡量爭取定植後有溫暖的幾天,以利緩苗。

定植株行距為20厘米×30厘米,定植後立即澆水,扣嚴塑料薄膜,提高棚溫。

4.田間管理 生長期間利用閉棚和通風降溫來調節棚內白天溫度為25~30℃,夜間15~20℃。白天超過33℃,即通風降溫。當進入初夏,外界氣溫升高時,加大通風量,並撤除草苫子等保溫覆蓋物。待外間夜溫在15℃以上時,可撤除塑料薄膜,轉入露地栽培。

保護設施內的追施、澆水、整枝等管理措施可參照露地栽培。

採收方法同露地栽培。  

秋延遲栽培技術

春播的落葵如果在秋季仍然生長良好,可進行秋延遲栽培,一直延遲採收到11月底至12月初。這種方式在初冬寒冷季節,缺少綠葉蔬菜時亦然可供應鮮嫩的落葵,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均高。

華北地區在10月中下旬,早霜來臨前10~15天,把衰老的主蔓剪去,保留1~2條健旺的莖部發出的側蔓。就地建塑料大棚或中、小棚,扣上塑料薄膜。白天保持棚內25~30℃,夜間不低於15℃。防止低溫造成霜凍。進入11月中下旬可加蓋草苫子保溫,只要棚內溫度在5℃以上,盡量延遲採收期,以求最大的經濟效益。

秋末冬初,棚內溫度漸低,蒸發量小,可減少澆水次數。只要保持土壤濕潤,就無需澆水。10月至11月初可追1~2次尿素,每次每公頃~300千克。其他管理同露地栽培。

當棚內最低氣溫不能保持住5℃時,應全部採收拉秧。  

病蟲害防治

落葵常見的病害有:

1.褐斑病 又稱魚眼病、紅點病、蛇眼病等。主要為害葉片。葉病斑近圓形,直徑2~6毫米不等,邊緣紫褐色,斑中央黃白色至黃褐色,稍下陷,質薄,有的易穿孔

該病由真菌致病。病菌隨病株殘體在土表越冬,翌年借氣流及雨水濺射傳播侵染。濕度大、雨水多時發病嚴重。

防治方法 是適當密植,改善通風透光條件,避免澆水過多和施氮肥過多。發病初噴: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40%萬多福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50%速克靈2000倍液,上述藥之一,每7~10天一次,連續2~3次。

2.落葵灰霉病 生長中期始發病。侵害葉、葉柄、莖和花序。初呈水漬斑,後迅速蔓延致葉腐爛,莖易折斷。病部可見灰色霉層。

該病由真菌致病。病菌在土表及土壤中越冬。翌年靠氣流傳播蔓延。病菌發育適溫為20℃左右,低溫、高濕、通風不良時發生嚴重。

防治方法 是加強肥水管理,注意排水防澇,增施磷。鉀肥,提高抗病力。發病初可用: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50%農利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速可靈可濕性粉劑155倍液,每10天一次,連噴2次。

3.落葵苗腐病 又稱苗枯病。主要為害幼苗莖基部和葉片。莖基染病,初現水漬狀近圓形或不定形斑塊,後迅速變為灰褐色至黑色腐爛,致植株折倒,葉片脫落。濕度大時,病部長出白色至灰白色菌絲。葉片染病,初顯暗綠色近圓形或不定形水浸狀斑,乾燥時呈灰白色或灰褐色,病部似薄紙狀,易碎或穿孔。濕度大時,病部長出白色棉絮狀物。

該病為真菌性病害。病菌在土壤中越冬,翌年靠接觸或雨水、灌溉水傳播。在生產地低洼、積水、濕度大、密度大、施氮肥多的情況下發病嚴重。

防治方法 是及時拔除病株,清潔田園,減少田間病源;適當澆水,及時排除田間積水,降低田間濕度;發病初噴:70%乙磷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杜邦克露800倍液,每7~10天一次,連續噴2~3次。

4.落葵葉斑病 主要危害葉片。葉斑圓形或近圓形,邊緣紫褐色至暗紫褐色,分界明顯,斑面黃白色至黃褐色,稍下陷。後期病部生出黑色小粒點。

該病為真菌病害。病菌在病株殘體上越冬。翌年借風雨傳播。多雨季節易發病。

防治方法 是採用高畦或高壟栽培;雨季及時排水,降低田間濕度;發病初噴: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50%腐霉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每7~10天一次,連噴2~3次。

蟲害:常有蚜蟲危害,用40%氧化樂果乳油2000倍液噴殺。  

發展前景預測

落葵耐熱、耐濕,是江南地區夏季高溫季節的主要蔬菜。對於解決7、8、9月3個月南方蔬菜淡季有重要的作用,為南方大路蔬菜之一。北方由於喜食果菜,故栽培較少,為稀特蔬菜。由於落葵的營養豐富,食用口感好,庭園栽培容易,既可食用,又可美化綠化環境,加上近年來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的蔬菜花色品種增加,因此栽培面積有增加的趨勢。看來,落葵有望由稀特蔬菜轉入大路蔬菜。

【俗名】木耳菜、西洋菜、燕脂菜、滑腹菜、御菜。

【性味】性寒,味甘酸。

【功效】]清熱涼血,滑腸,通便,解毒

【宜食】適宜發熱,大便秘結,便血痔瘡濕熱痢疾和疽腫疔毒之人食用。

《本草綱目》:「落葵三月種之,嫩苗可食。五月蔓延,其葉似杏葉而肥厚軟滑,作蔬和肉皆宜。」《嶺南採藥錄》:「治濕熱痢。」《福建民間草藥》:「瀉熱,滑腸,消癰,解毒。治闌尾炎。」

【忌食】平素脾胃虛寒便溏腹瀉者忌食;懷孕婦女及女子月經期間忌食。

《本草綱目》:「落葵,甘,微寒,冷滑,利大小腸,脾冷人不可食。」《南寧市藥物志》:「孕婦忌服。」

[按語]落葵原產於亞洲熱帶,在非洲、美洲也有分布,我國各地都有栽培,作為蔬菜食用,至少有1500多年的歷史。此菜莖葉清香脆嫩,柔滑爽口,在我國沿江和南部諸多城鄉備受群眾推祟。  

入藥介紹

【藥名】落葵

【別名】藤蘿菜、藤七、紅藤菜、藤菜、滑菜果、潺菜、寸金丹、胭脂菜、胭脂豆、軟姜子、粘藤、白虎下須、猴子七

【簡介】落葵科落葵屬植物落葵Basella rubra L.,以全草入藥。四季可采,鮮用或晒乾。

【性味與歸經】甘、淡,涼。

【功能與主治】清熱解毒,接骨止痛。用於闌尾炎,痢疾,大便秘結,膀胱炎;外用治骨折,跌打損傷,外傷出血燒燙傷

【用法與用量】1~2兩;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

【備註】(1)雲南省個別地區認為本品有滋補強壯的功效,全草可用於久病體虛,頭暈;根部治營養不良水腫等症;花治乳頭破裂,水痘。  

食療價值

落葵科草質藤本植物落葵的葉或嫩莖葉。又稱藤菜、藤葵、滑藤、西洋菜、燕脂菜、木耳菜、軟漿葉。我國各地均有栽培。夏、秋季摘取葉片或采嫩莖葉,洗淨用。

[性能]味甘、酸,性寒。能潤燥滑腸,清熱涼血。

[參考]含胡蘿卜素、維生素B、C和蛋白質、糖類、有機酸、色素等成分。

[用途]用於胸隔煩熱,大便秘結;血熱鼻衄、便血,或發斑疹

[用法]煎湯,煮食。

[注意]性質寒滑,脾胃虛弱的患者和孕婦不宜食。

[附方]

落葵湯:落葵500g,加水煮熟後,以食鹽、醬油、醋等調味,食菜飲湯。

本方取落葵寒涼、柔滑,清熱滑腸之功。用於煩熱而又大便燥結者。

關於「落葵」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