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花菜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石花菜 | 中藥圖典 |
石花菜 Shí Huā Cài |
|
---|---|
別名 | 瓊膠、洋菜、石華、海菜、瓊枝、草珊瑚、牛毛石花、石花草、凍菜、紅絲、雪花菜、牛毛菜、鳳尾 |
功效作用 | 驅蛔,緩瀉。並可用於上焦風熱。 |
英文名 | edible seaweed,agar-agar |
始載於 | 《日用本草》 |
毒性 | 無毒 |
歸經 | 肺經、肝經 |
藥性 | 寒 |
藥味 | 甘、咸 |
目錄 |
概述
石花菜又名海凍菜、紅絲、鳳尾等,是紅藻的一種。它通體透明,猶如膠凍,口感爽利脆嫩,既可拌冷盤,又能製成涼粉。石花菜還是提煉瓊脂的主要原料。瓊脂又叫洋菜、洋粉、石花膠,是一種重要的植物膠,屬於纖維類的食物,可溶於熱水中。瓊脂可用來製作冷食、果凍或微生物的培養基。
營養功效
石花菜能在腸道中吸收水分,使腸內容物膨脹,增加大便量,刺激腸壁,
引起便意。所以經常便秘的人可以適當食用一些石花菜。石花菜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尤其是它所含的褐藻酸鹽類物質具有降壓作用,所含的澱粉類硫酸脂為多糖類物質,具有降脂功能,對高血壓、高血脂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中醫認為石花菜能清肺化痰、清熱燥濕,滋陰降火、涼血止血,並有解暑功效。
食用禁忌
【特別提示】 石花菜食用前可在開水中焯過,但不可久煮,否則石花菜會溶化掉。涼拌時可適當加些薑末或薑汁,以緩解其寒性。
【健康紅綠燈】石花菜是較為寒涼的藻類食品,故脾胃虛寒、腎陽虛者要慎食。
藥用價值
【別名】瓊膠、洋菜
【簡介】藻類紅藻門石花菜科石花菜屬石花菜Gelidium amansii (Lamx.)
Lamx.,以葉狀體入藥。
【功能與主治】驅蛔,緩瀉。並可用於上焦風熱。
【備註】
(1)為瓊脂的主要原料,大量用作細菌培養基。
(2)石花菜是製造瓊膠的原料。瓊膠是多糖體的聚合物,有抗病毒的性質。瓊膠經磺酸化後的磺酸化多糖體可抑制腦炎病毒。
適用人群
一般身體健壯者較為適合。每次30克左右。
實用菜譜
方法一
原料
石花菜250克。
黃瓜100克。
醬油10克 醋15克 花椒油2克 香油5克 鹽3克 大蒜(白皮)5克 雞精2克。(HaoChi123.com)
操作
1.先用40~50℃的溫熱水浸泡2小時;
2.然後用清水洗淨,除去石花菜上的雜質;
3.大蒜切成碎末;
4.黃瓜切成細絲;
5.將清洗乾淨的石花菜、黃瓜絲拌入蒜末、醬油、醋、鹽、雞精、花椒油、香油即可。
方法二
先用40~50℃的溫熱水浸泡2小時, 然後用清水洗淨, 除去根部、雜質和珊瑚碎片
附註:
市場上出售的石花菜, 有的是已經加工泡發的, 只要洗淨, 即可拌食
營養分析
1. 石花菜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尤其是它所含的褐藻酸鹽類物質具有降壓作用,所含的澱粉類的硫酸脂為多糖類物質,具有降脂功能,對高血壓、高血脂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2. 經常吃一些「瓊脂」製品,它能在腸道中吸收水分,是腸內容物膨脹,增加大便量,刺激腸壁,引起便意;3. 石花菜還具有防暑、解毒、清熱等功能。
適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宜於腸炎、腎盂腎炎、肛周腫瘤、乳腺癌、子宮癌患者食用;
2. 脾胃虛寒,腎陽虛者慎食;孕婦不宜多食。
烹飪指導
1. 不可久煮,否則會溶化;
2. 石花菜泡發後可作涼拌菜,也可醬腌;
3. 涼拌當添加薑末或薑汁,以緩解寒性;
4. 將石花菜加水熬煮成湯汁後過濾,放在冰箱中冷藏成凍,在切成塊加冰水或糖即可。經常食用可以使肌膚的油脂分布趨於平和,不易長出小痘痘。
食療作用
中醫認為石花菜性寒、味甘咸,歸肝、肺經;
能清肺化痰,清熱燥濕,滋陰降火,涼血止血,並有解暑功效。
其他相關
《本草便讀》載「清肺部熱痰;導腸中濕熱,陰虛濕熱、痔血等症,皆可用之」。
備註
1. 為瓊脂的主要原料,大量用作細菌培養基。
2. 石花菜是製造瓊膠的原料。瓊膠是多糖體的聚合物,有抗病毒的性質。瓊膠經磺酸化後的磺酸化多糖體可抑制腦炎病毒。 3石花菜養殖
石花菜的繁殖主要有有性生殖和無性繁殖兩種形式,有性生殖是通過雌雄配子而進行的;無性繁殖則是通過四分孢子體產生四分孢子而進行的。這兩種繁殖形式最終都是以孢子進行的,故稱為孢子繁殖。此外,石花菜還具有特殊的營養繁殖能力,這主要可以分為匍匐枝繁殖、假根繁殖和藻體再生等三種形式。
(一)孢子繁殖
石花菜的生活史中,除孢子體世代和配子體世代外,還有果孢子體世代。但果孢子體不能單獨存在,僅能在雌孢子體上形成並生長、發育。在非繁殖季節,雌雄配子體的四分孢子體三者之間是不易區別的。我們通常見到的石花菜這三種藻體都有,只有到了繁殖季節。藻體上產生生殖器官後,才能將它們區別開來。
1.雌雄配子體
(1)雄配子體:雄配子體成熟後,在扁平的精子囊小枝的頂端群生著橢圓形的精子囊,它是由藻體表面細胞轉化為精子囊母細胞,精子囊母細胞經過分裂而形成的:每個精子囊母細胞產生兩個精子囊。精子為無色圓形,無鞭毛,不能遊動,依靠海水的流動被帶到雌配子體果胞的受精絲上受精。
(2)雌配子體:雌配子體接近或成熟時,要產生專門產生果孢子的果胞小枝,它是由主枝頂端的小枝產生的,少數在主枝的頂端直接形成。成熟時,由果胞小枝主軸細胞的兩側,各自分割出圍軸細胞,由第三或第四行圍軸細胞產生支持細胞與果胞母細胞,果胞母細胞(頂上的細胞)經變態而轉化為果胞。果胞上具、有一條棒狀的受精絲伸出於藻體的表面,向果胞的下面是一個支持細胞,因此,果胞枝由單個的細胞組成。在果胞枝的發育過程中,第二行圍軸細胞的基部產生數行小細胞,而每個細胞內部含有豐富的原生質,這稱為營養細胞或滋養細胞,其作用是為囊果的發育提供營養。
2.果孢子體:果胞形成之後,碰到精子,精子便粘附在受精絲上,其接觸處融化,精核則沿著受精絲進入果胞基部,與卵核結合形成合子,合子不離開母體。受精後,果胞便與下面的支持細胞融合,形成大的融合胞。融合胞產生許多分枝的產孢絲,穿。入營養組織的細胞間吸收營養。成熟的產孢絲,未端的細胞伸長,而分裂成果孢子囊。在融合胞產生產孢絲的同時,產孢絲外部的皮層進一步發育隆起,在藻體上形成一個膨大部分,稱為果孢子體或囊果。在橫切面觀察,膨大部分為兩個不完全分離的小室,室頂各有一孔與外界相通,此孔稱為囊果孔,成熟的果孢子即從囊果孔排出體外。果孢子排出後,便隨水散布漂流,碰到合適的基質,就附著下來萌發成四分孢子體。
3.四分孢子體:四分孢子體成熟後,在其分枝的頂端形成膨大卵形的四分孢於囊枝,四分孢子囊由小分枝的表面細胞形成。成熟時,由於鄰近的營養細胞向上生長,結果使四分孢子囊逐漸被埋於藻體細胞中。每個四分孢子囊母細胞經過減數分裂形成四個四分孢子,四分孢子在四分孢子囊中呈「十」字形排列。四分孢於囊成熟後,從藻體表面觀察為紫紅色的小斑點,稍微突起,並沿著小枝扁的一側排列。四分孢子成熟後,孢子囊壁破裂,其中的孢子即放散在海水中,碰到合適的基質便附著下來,形成雌雄配於體。
4,孢子的放散與附著:成熟的四分孢子囊排放時,在孢子囊枝裂口處可以見到溢出的四分孢子囊,當外溢近一半時,其餘部分即迅速滾滾而出。四分孢子囊排放的時間一般為半分鐘到一分鐘。四分孢子囊排放之後仍呈球形,它們在排放口處停留一會,便開始浮升,遠離母體。由此可見,石花菜四分孢子的排放方式是首先排放四分孢子囊。經過一段時間後,四分孢子囊的裂痕處突然開裂,可能由於孢子囊壁的膠化作用,四分孢子被釋放出來,向四方散開,它們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大,接著慢慢下沉。剛剛分開的四分孢 子 長錐形、長卵形或不規則的長錐形等。
果孢子成熟後,其排放過程是,有時先從一個囊果孔放出2-—3個果孢子,再從另一個囊果孔中放出1 個,以後果孢子一直從先放出的果孔中有規律地放散;也有時從兩個果孔輪流放出,或從一個果孔放出兩個,然後再從另一個果孔放出果孢子。果孢子放出的形式也不一樣,有的是彈射而出,果孢子大頭向外小頭向內從囊果中急速射出;也有的以外溢的形式放散,動作較為緩慢。剛放散出的果孢子呈長卵形、錐形或不大規則的錐形等。果孢子放散時,其間隔時間也是不一樣的,有時1分鐘放出1個或2一3個,有時2一3分鐘甚至更長一些的時間才能放出1個。
石花菜四分孢子囊枝和囊果枝成熟後,都會自然地排放四分孢子及果抱子,但其放散量相差很大。據觀察,在孢子集中放散的時間內,四分孢子每小時每克孢子囊枝可放散10000個孢子;果孢子每小時每克囊果枝可放散10個。這說明四分孢子的放散量明顯多於果孢子。
關於孢子的附著,日本的須藤認為,孢子離開母體,一般在5一10分鐘內便可附著。片田實也指出,孢子放出後大部分在數分鐘內附著。如果孢子放出來之後,長時間(超過3小時)遇不到生長基,則失去附著力,以後再遇到生長基,孢子也不會附著了。在自然海區,大部分孢子附著於母體附近,而由於海水的活動,被帶到其他地方的孢子,則可能因放出時間過長而失去附著能力。
5。孢子的萌發與幼苗生長:四分孢子或果孢子附著後就要萌發。它們的萌發和生長過程是相同的,而且其大小,形態也是相同的。為圓球狀變形蟲狀,直徑27.836.7微米,平均32微米,中央有一細胞核,核周圍原生質濃厚,孢子內彌散著紅色的粗狀色素體。據報導,放出的四分孢子是裸露的」,但萌發時,四分孢子被一層壁包裹。一般孢子放出數小時後才開始萌發。萌發時,色素粒先變成分散狀態,同時在細胞的外側,產生一個透明膨大的突起,此突起稱為萌發管。接著,孢子內容物移入萌發管,原孢子空囊殘留在一端。在孢子萌發後大約2小時左右,萌發管與孢子之間便產生隔膜。孢子萌發後所產生的細胞稱為基本細胞,該細胞呈長圓形或長卵形,中央有一核,色素體稍呈網狀且不均勻地分布在細胞內。基本細胞所具有的這種特異形態,對以後的分裂具有重要意義。據黃禮娟的觀察,孢子分裂時,首先分裂成兩個細胞,一個為兩端尖的紡錘形小細胞,一個為兩端圓而中間稍狹的大細胞。在一般情況下,小細胞在上側,大細胞緊貼在原孢子殼上。
以後,每次分裂產生的兩個細胞再向橫的方向分裂,同時在大細胞的頂端產生一個幾乎沒有色素的透明細胞。這個細胞向前端伸長,形成最初的假根,然後,萌發出的幼芽細胞再連續進行不規則的縱橫分裂。萌發管突出20一25小時後,細胞數量增加到20一30個,其長經除去初生假根及原孢子的空殼約為50微米左右。萌發管伸出70- 80小時後,在與假根相反的一端出現一透明的生長點細胞。
第一假根自大細胞長出後,通常自小細胞又生出第二假根,但有的時候生長順序相反,先從小細胞長出第一假根。
培養5一6天後,生長點開始分裂,生長加快,原有的兩個細胞分裂區域的界限逐漸變得不明顯。原孢子殘殼漸漸模糊或消失。此時幼體長度約60微米,初生假根長約120微米。
培養10天,幼苗平均長100微米左右,初生假根長達最大長度,約180微米。從此,初期假根開始萎縮。 15天後,幼苗平均長140微米左右。21天,幼苗長可達80微米左右,側假根束開始出現,基部分出小枝,初生假根繼續萎縮。培養31天後,幼苗長達1毫米,個別可達2毫米,初生假根全部萎縮,但有的己重新生出二次假根束,側假根束增多。35天後,幼苗長1一2毫米;多數幼苗重新生出二次假根束,成為主根。41天後,幼苗長達2毫米,全部重新生出二次假根束;側假根束增至每株幼苗5一6束,或更多,成為匍匐幼苗。再下海養育一個月,匍匐幼苗可長成石花菜小苗。
(二)營養體繁殖
1.匍匐枝繁殖:石花菜幼體長到一定大小後,便從基部在水平方向上長出匍匐枝,匍匐枝不斷蔓延生長。匍匐枝向下生出假根,並附著在基質上,向上生長出直立體。這樣不斷生長,不斷增加直立體的數目,從而形成許多直立體小苗。匍匐枝繁殖是石花菜的一種特有的營養繁殖方式,在石花菜的養殖過程中,這種繁殖形式有很重要的意義。
2.假根繁殖:石花菜的假枝尖梢部,從其形態和結構來看,類似於孢子萌發後生長出來的幼芽。如果我們將根尖切除下來,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之後,這個根尖仍然能夠再生出匍匐枝和直立枝,並長成獨立的新個體。生長在自然海區的石花菜,往往會被風浪從海底岩石上衝擊下來,或者被人們採收上來。但是,石花菜的假根很容易斷下來,並殘留原生長的岩石上,這些殘存在岩石上的假根往往就能夠形成新的個體。石花菜的假根繁殖是一種對石花菜養殖具有重要意義的繁殖方式,利用石花菜的這一繁殖習性,我們可以在石花菜采孢子養殖結束後,直接採收養成繩上的成體石花菜,而將假根留在上面,讓這些假根重新長成新的幼苗,繼續進行養成。
3.營養枝的繁殖:如果將石花菜的分枝或主枝切除下來,殘留在岩石上的部分的切口處,仍能發出新芽,並繼續生長形成完整的個體。被切除下來的枝體,如果夾在苗繩上;它便會繼續營養體的生長。石花菜的分枝筏式養殖技術,就是利用枝體能離體生長的特性,從自然海區採收石花菜作種菜,然後劈枝並夾在苗繩上進行養成的。
食療價值
石花科植物石花菜及小石花菜、細毛石花菜的藻體。又稱雞毛菜、牛毛菜、凍菜。我國黃海、東海及台灣沿海各地均有分布,以山東半島海域產量最大。夏、秋季採收,日晒夜露,乾燥備用。用時以開水浸泡,洗淨。
[性能]味甘、咸,性寒。能清熱化痰,潤燥。
[參考]含瓊膠、鈣、鎂、鉀、鈉和多種無機鹽,多糖類等成分。
[用途]用於熱痰或燥痰咳嗽,痰黃稠,膠粘;腸中燥熱,便血或痔瘡出血;大便燥結,習慣性便秘。
[用法]涼拌食,或作膠凍用。
[注意]脾腎虛寒、大腸不固者不宜。
[附方]
1,涼拌石花:石花菜60g,開水浸泡使軟,微切碎;生薑10g,切成細粒。加適量醋、鹽、熟油拌食。
本方取石花菜清熱化痰,配合化痰止咳、開胃的生薑,既能增強石花菜化痰的作用,又能防止其寒涼礙胃(脾胃)的弊病。用於熱痰或燥痰咳嗽。
2,石花膠凍:石花菜250g,切碎,加水浸煮待化,撈出渣,加適量白糖,每次服1匙。食品工業上亦用來作瓊脂軟糖。
此法自古有之,如《南越筆記》說:「以作琥珀糖,去上焦浮熱。」現用以潤滑腸道,緩瀉通便,同時兼有涼血止血之效。用於燥熱便結、痔瘡出血等。
參考
|
關於「石花菜」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