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中毒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乙醇中毒酒精中毒,是由於過量飲酒而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興奮及抑制狀態。酒中的有效成分是乙醇(又稱酒精),是無色、易燃、易揮發的液體,具有醇香的氣味,易溶於水。各種酒類的乙醇含量各不相同,由穀類或水果發酵製成的酒類乙醇濃度較低,如啤酒為9%~11%,黃酒為15%~17%,葡萄酒為10%~25%;而由蒸餾形成的烈性酒,其濃度較高,如白酒、威士忌可達40%~60%。

飲酒後5分鐘,在人體的血液中即可檢測出乙醇的含量。乙醇經過胃和小腸,在0.5~3小時內可完全被人體吸收。人體吸收乙醇的速度與胃內食物、乙醇濃度、人體胃壁的情況有關。乙醇進入人體後有90%左右在肝臟代謝、分解,大部分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其餘一小部分可經尿液、汗液、唾液以及呼吸道排出。乙醇的代謝過程很慢,以一個體重為70公斤的人為例計算,其每小時乙醇的氧化量只有15毫升。肝功能不會還會影響乙醇的代謝速度。被吸收後的乙醇均勻地滲入人體的各組織和內臟,且隨血液中乙醇量增高而增高。  

目錄

乙醇的中毒分期

人體對乙醇的耐受能力,因人而異。但乙醇的中毒大致可分為三期:

一、興奮期:身心愉快,神情外露,語言暢快、怒、悲、喜、靜皆屬可見,顏面潮紅或蒼白。

二、共濟失調期:行動蹣跚、語無倫次。

三、昏睡期:顏面蒼白、皮膚濕冷口唇微紫、體溫下降、瞳孔散大或正常、呼吸緩慢、大小便失禁、抽搐反射消失、進而呼吸麻痹。  

慢性中毒

長期酗酒會引發心臟、胃、肝臟、腎臟、肺、腦等重要器官的病變。還可能引發癌症等。酗酒的人比普通人更容易引發神經系統疾病,平均壽命也會縮短。

一旦有人出現乙醇中毒症状,對興奮躁動以及共濟失調患者可給予一些天然解酒物,如:芹菜菠菜汁、藕汁、甘蔗汁或白菜汁加醋和白糖食用(註:濃茶並不解酒)。注意休息,避免活動,以免發生外傷。對出現昏迷者應立即將患者送到醫院搶救。如今,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壓力都很繁重,再加上一些應酬,尤其是中年人,還有吸煙的習慣,生活沒有規律,工作過於緊張勞累,45歲以上心肌梗死腦出血的發生幾率很高。故為了您和您家人的健康和幸福,勸君少飲酒!  

乙醇中毒的辨病論治

(一)專病專方

1.醒酒湯(《普濟方.諸毒門》)葛根薄荷砂仁甘草、盆硝。適用於各型醉酒證。

2.醒腦靜注射液(無錫山禾集團健宏藥業有限公司生產) 靜脈滴注。適用於醉酒神昏者,單純使用其總有效率在98%以上。

(二)單味中藥

1.葛根或葛花經長期臨床實踐,有明顯醒酒作用。

2.白蘿卜汁有解酒催醒作用。

3.紅茶汁對輕度中毒病人有效。  

乙醇中毒的病因病理

一、西醫病因病理 乙醇的急性毒作用主要靶器官為中樞神經系統,首先作用於大腦皮層,進一步加重時,皮層下中樞和小腦也受累,表現為先興奮後抑制,最後可抑制延腦血管運動中樞和呼吸中樞。呼吸中樞麻痹是重症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

二、中醫病因病機 乙醇中毒是以中樞神經系統症状為主,其他系統臟器均有所表現的一種疾病。其病因主要是外有毒邪侵襲,內有脾胃虛弱。其病理表現則錯綜複雜。

急性中毒主要是一次性飲酒過度,損傷脾胃,以致水濕運化失司,聚濕生痰,痰郁化火,痰火夾酒毒上犯於腦,蒙蔽清竅;或濕熱蘊結中焦,肝臟濕熱不去而致肝失疏泄,膽汁外溢。甚則脾胃升降功能喪失,無以升清降濁,不能榮養四肢百骸,加之酒毒可使脾失運化,肝失疏泄,心失所養,肺失肅降,腎失開合而成五臟俱損之證。

慢性中毒是由於長期酗酒,而致脾胃虛弱,納食不運,化源衰少,氣血不足。久則傷及肝腎之陰,筋脈失養,虛火內生。最終導致陰竭陽脫。

總之,酒毒之邪初入人體,多為濕熱蘊結之實證,如邪毒過盛亦可使五臟衰敗而為虛脫之證。日久則必成脾胃、肝腎之虛候。  

乙醇中毒的調攝護理

急性中毒期應加強精神護理,安慰開導病人,使之安靜休息,不要外出,防止意外。對較重病人應注意生命體征的變化,及時清除喉中痰液。對於嘔吐較劇者,要將患者頭偏向一側,以免嘔吐物誤人氣管,引起窒息。還應注意病人的保暖。

對長期飲酒者,應勸其戒酒或適量少飲,定期檢查身體,注意肝臟功能,配合食療方法進行飲食治療。

關於「乙醇中毒」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