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版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龜版 | 中藥圖典 |
龜版 Guī Bǎn |
|
---|---|
別名 | 龜甲、神屋、龜殼、敗龜甲、敗將、敗龜版、龜筒、龜下甲、龜底甲、龜腹甲、元武版、坎版、拖泥板 |
功效作用 | 滋陰,潛陽,補腎,健骨。治腎陰不足,骨蒸勞熱,吐血,衄血,久咳,遺精,崩漏,帶下,腰痛,骨痿,陰虛風動,久痢,久瘧,痔瘡,小兒囟門不合。 |
英文名 | |
始載於 | 《日華子本草》 |
毒性 | 有毒(一說無毒) |
歸經 | 肝經、腎經 |
藥性 | 平 |
藥味 | 甘、咸 |
【出處】 《日華子本草》
【拼音名】 Guī Bǎn
【別名】 龜甲、神屋(《本經》),龜殼(《淮南子》),敗龜甲(《小品方》),敗將、敗龜版(《日華子本草》),龜筒(《本草衍義》),龜下甲(朱震亨),龜底甲(《藥品化義》),龜腹甲(《醫林纂要》),元武版、坎版、拖泥板(《藥材學》)。
【來源】 為龜科動物烏龜的甲殼(主要為腹甲)。全年均可捕捉,但以秋、冬為多。殺死後,剔除筋肉,取其腹甲,洗淨,晒乾或晾乾,稱為"血版"。如煮死後所取的腹甲,稱為"湯版"。過去商品均為腹甲,近年來亦開始採用背甲。
【原形態】 烏龜(《聖惠方》),又名:龜(《周禮》),水龜(《爾雅》),元緒(崔豹《古今注》),金龜。
體呈扁圓形,腹背均有堅硬的甲,甲長約12厘米,寬8.5厘米,高5.5厘米。頭形略方,頭部光滑,後端具小鱗,鼓膜明顯。吻端尖圓,頜無齒而形成角質喙;頸能伸縮。甲由真皮形成的骨板組成,骨板外被鱗甲,亦稱角板;背面鱗甲棕褐色,頂鱗甲後端寬於前端;中央為5枚脊鱗甲,兩側各有4枚肋鱗甲,緣鱗甲每側11枚,肛鱗甲2枚。腹面鱗甲12枚,淡黃色。背腹鱗甲在體側相連。尾短而尖細。四肢較扁平,指,趾間具蹼,後肢第5趾無爪,余皆有爪。
【生境分布】 多群居,常棲息在川澤湖池中,肉食性,常以蠕蟲及小魚等為食。生活力很強,數月斷食,可以不死。分布河北、河南、江蘇、山東、安徽、廣東、廣西、湖北、四川、雲南、陝西等地。主產湖北、安徽、湖南、江蘇、浙江等地。此外,廣東、四川、貴州、福建、陝西、河南、上海等地亦產。
【性狀】 乾燥的腹甲,略呈板片狀,長方橢圓形,肋鱗板附於兩側,略呈翼狀。長10~20厘米,寬7~10厘米,厚約5毫米,外表面黃棕色至棕色,有時具紫棕色紋理,內:表面黃白色至灰白色。由12塊腹鱗甲相對嵌合而成,嵌合處呈鋸齒狀縫,前端較寬,略呈圓形或截形,後端較狹且內陷,呈V形缺刻,兩側的肋板由4對肋鱗甲合成,在其兩端往往留有1塊殘緣鱗甲。"血版"表面光滑,外皮尚存,有時略帶血痕;"湯版"無光澤,皮已脫落。質堅硬,斷面外緣為牙白色,堅實;內為乳白色或肉紅色,有孔隙。氣腥,味微咸。以血板、塊大、完整、潔淨無腐肉者為佳。
【化學成份】 含膠質、脂肪及鈣鹽等。
【炮製】 龜版:用清水浸泡,颳去殘肉,洗淨,晒乾,敲成小塊。醋龜版;職砂子置鍋中炒熱,將生龜版倒入拌炒,炒至表面微黃色,及時取出,篩去砂子,置蠟盆內略浸,取出,用水漂洗,晒乾。(每龜版100斤,用醋30斤)
①《食療本草》:"塗酥炙。"
②《本草衍義補遺》:"酥、酒、豬脂,皆可炙用。"
【性味】 咸甘,平。
①《本經》:"味咸,平。"
②《別錄》:"甘,有毒。"
③《藥性論》:"無毒。"
①《雷公炮製藥性解》:"入心、脾、肝三經。"
②《本草經疏》:"入足少陰經。"
【功效與作用】 滋陰,潛陽,補腎,健骨。治腎陰不足,骨蒸勞熱,吐血,衄血,久咳,遺精,崩漏,帶下,腰痛,骨痿,陰虛風動,久痢,久瘧,痔瘡,小兒囟門不合。
①《本經》:"主漏下赤白,破症瘕,痎瘧,五痔,陰蝕,濕痹,四肢重弱,小兒囟不合。"
②《別錄》:"主頭瘡難燥,女子陰瘡,及驚恚氣,心腹痛,不可久立,骨中寒熱,傷寒勞復,或肌體寒熱欲死,以作湯良,益氣資智,亦使人能食。"
③《藥性論》:"灰治脫肛。"
⑤《日華子本草》:"治血麻痹。"
⑥《本草衍義》:"補心。"
⑧朱震亨:"補陰,主陰血不足,去瘀血,止血痢,續筋骨,治勞倦,四肢無力。"
⑨《本草蒙筌》:"專補陰衰,善滋腎損。"
⑩《綱目》:"治腰腳酸痛,補心腎,益大腸,止久痢久泄,主難產,消癰腫,燒灰敷臁瘡。"
⑿《醫林篆要》:"治骨蒸勞熱,吐血,衄血,腸風痔血,陰虛血熱之症。"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8錢;熬膏或入丸、散。外用:燒灰研末敷。
【注意】 孕婦或胃有寒濕者忌服。
②《藥對》:"畏狗膽。"
③《本草備要》:"惡人蔘。"
④《本草經疏》:"妊婦不宜用,病人虛而無熱者不宜用。"
【附方】 ①降陰火,補腎水:龜版(酥炙)六兩,黃柏(炒褐色)、知母(酒浸,炒)各四兩,熟地黃(酒蒸)六兩。上為末,豬脊髓蜜丸。服七十丸,空心,鹽白湯下。(《丹溪心法》大補丸)
②治痿厥,筋骨軟,氣血俱虛甚者:黃柏(炒)、龜版(酒炙)各-兩半,乾薑二錢,牛膝一兩,陳皮半兩。上為末,薑汁和丸,或酒糊丸。每服七十丸,白湯下。(《丹溪心法》補腎丸)
③治虛損精極者,夢泄遺精,瘦削少氣,目視不明等證:龜版一斤,鹿角三斤,枸杞子六兩,人蔘三兩。上將鹿角截碎,龜版打碎,長流水浸三日,颳去垢,用砂鍋河水慢火魚眼湯,柴煮三晝夜,不可斷火,當添熱水,不可添冷水,三日取出晒乾,碾為末,另用河水將末並枸杞、人蔘又煮一晝夜,濾去渣,再慢火熬成膏。初服一錢五分,漸加至三錢,空心,酒服。(《攝生秘剖》龜鹿二仙膏)
④治崩中漏下,赤白不止。氣虛竭:龜甲、牡蠣各三兩。上二味治下篩,酒眼力寸匕。日三。(《千金方》)
⑤治赤白帶下,或時腹痛:龜版三兩,黃柏一兩,乾薑(炒)一錢,梔子二錢半,上為末,酒糊丸,白湯下。(《醫學入門》龜柏姜梔丸)
⑥治無名腫毒,對口疔瘡,發背流注,無論初起、將潰、已潰:血龜版一大個,白蠟一兩。將龜版安置爐上烘熱,將白蠟漸漸摻上,摻完版自炙枯,即移下退火氣,研為細末。每服三錢,日服三次,黃酒調下,以醉為度。服後必臥,得大汗一身。(《梅氏驗方新編》龜蠟丹)
⑦治臁瘡朽臭:生龜一枚取殼,醋炙黃,更煅存性,出火氣,入輕粉、麝香,蔥湯洗淨,搽敷之。(《急救方》)
⑧治五痔,結硬焮痛不止:龜甲二兩(塗醋炙令黃),蛇蛻皮一兩(燒灰),露蜂房半兩(微炒),麝香一分(研入),豬後懸蹄甲一兩(炙令微黃)。上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粥飲調下一錢。(《聖惠方》龜甲散)
【摘錄】 《中藥大辭典》
|
關於「龜版」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