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魚

(重定向自Trichiuridae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帶魚
Dài Yú
帶魚
別名 鞭魚、帶柳、裙帶魚、海刀魚、鱗刀魚、白帶魚
功效作用 補虛;解毒止血主病後體虛;產後乳汁不足;瘡癰腫外傷出血
英文名 Cultlassfish
始載於 本草從新
毒性  
歸經 胃經
藥性
藥味

帶魚(hairtail)又叫刀魚牙帶魚,是魚綱鱸形目帶魚科動物,帶魚的體型正如其名,側扁如帶,呈銀灰色,背鰭及胸鰭淺灰色,帶有很細小的斑點,尾巴為黑色,帶魚頭尖口大,到尾部逐 漸變細,好像一根細鞭,頭長為身高的2倍,全長1米左右,1996年3月中旬浙江有一漁民曾捕到一條長2.1米、重7.8公斤的特大個體,這條「帶魚王」後來被溫嶺市石塘鎮小學的生物博物館收藏。帶魚分布比較廣,以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最多,我國沿海各省均可見到,其中又以東海產量最高。

帶魚是一種比較兇猛的肉食性魚類,牙齒髮達且尖利,背鰭很長、胸鰭小,鱗片退化,它遊動時不用鰭划水,而是通過擺動身軀來向前運動,行動十分自如。既可前進,也可以上下竄動,動作十分敏捷,經常捕食毛蝦、烏賊及其他魚類。帶魚食性很雜而且非常貪吃,有時會同類相殘,漁民用鉤釣帶魚時,經常見到這樣的情景,鉤上釣一條帶魚,這條帶魚的尾巴被另一條帶魚咬住,有時一條咬一條,一提一大串。用網捕時,網內的帶魚常常被網外的帶魚咬住尾巴,這些沒有入網的傢伙因貪嘴最終也被漁民抓了上來。據說由於帶魚互相殘殺和人類的捕撈,所以在帶魚中能見到壽命超過4歲的老帶魚,就算是見到壽星了。帶魚最多只能活到8歲左右,不過帶魚的貪吃也有一個優點,那就是生長的速度快,1齡魚的平均身長18厘米~19厘米,重90克~110克,當年即可繁殖後代,2齡魚可長到300克左右。

帶魚屬於洄遊性魚類,有晝夜垂直移動的習慣,白天群棲息於中、下水層,晚間上升到表層活動,我國沿海的帶魚可以分為南、北兩大類,北方帶魚個體較南方帶魚大,它們在黃海南部越冬,春天游向渤海,形成春季魚汛,秋天結群返回越冬地形成秋季魚汛,南方帶魚每年沿東海西部邊緣隨季節不同作南北向移動,春季向北作生殖洄遊,冬季向南作越冬洄遊,故東海帶魚有春汛和冬汛之分。帶魚的產卵期很長,一般以4月~6月為主,其次是9月~11月,一次產卵量在2.5萬粒~3.5萬粒之間,產卵最適宜的水溫為17℃~23℃。

帶魚是我國沿海產量最高的一種經濟魚類,70年代年產量一般在50萬噸左右,90年代上升到110多萬噸,後來產量不斷下降,不過比大、小黃魚要好一些,尚能形成魚汛,近幾年經過禁漁和開展保護漁業資源方面的宣傳教育,比較好地控制了過度捕撈,使帶魚生產保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水平上。

帶魚肉嫩體肥、味道鮮美,只有中間一條大骨,無其他細刺,食用方便,是人們比較喜歡食用的一種海洋魚類,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對病後體虛、產後乳汁不足和外傷出血等症具有一定的補益作用。中醫認為它能和中開胃、暖胃補虛,還有潤澤肌膚、美容的功效,不過患有瘡、疥的人還是少食為宜。   

目錄

營養分析

1. 帶魚的脂肪含量高於一般魚類,且多為不飽和脂肪酸,這種脂肪酸的碳鏈較長,具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

2. 帶魚全身的鱗和銀白色油脂層中還含有一種抗成分6-硫代鳥嘌呤,對輔助治療白血病胃癌淋巴腫瘤等有益;

3. 經常食用帶魚,具有補益五臟的功效;

4. 帶魚含有豐富的鎂元素,對心血管系統有很好的保護作用,有利於預防高血壓心肌梗塞心血管疾病。常吃帶魚還有養肝補血、澤膚養發健美的功效。  

適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能食用

1. 適宜久病體虛,血虛頭暈氣短乏力,食少贏瘦,營養不良之人食用;適宜皮膚乾燥之人食用;

2. 帶魚屬動風發物,凡患有疥瘡濕疹皮膚病皮膚過敏者忌食;癌症患者及紅斑狼瘡之人忌食;癰療毒和淋巴結核支氣管哮喘者亦忌之。食物相剋 帶魚忌用牛油、羊油煎炸;不可與甘草荊芥同食。  

烹飪指導

1. 帶魚腥氣較重,宜紅燒,糖醋;

2. 鮮帶魚與木瓜同食,對產後少乳、外傷出血等症具有一定療效。  

食療作用

帶魚性溫、味甘、咸;歸肝、脾經

有補脾、益氣、暖胃、養肝、澤膚、補氣養血、健美的作用。  

其他相關

《食物中藥與便方》:帶魚,滋陰、養肝、止血。急慢性腸炎蒸食,能改善症状

《藥性考》:帶魚,多食發疥。

《隨息居飲食譜》:帶魚,發疥動風,病人忌食。

帶魚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我國古今醫學及水產藥用書籍記載,帶魚有養肝、祛風、止血等功能,對治療出血、瘡、癰腫等疾有良效。帶魚鱗是製造解熱息痛片和抗腫瘤的藥物原料。鱗中含有多種不飽和脂肪酸,有顯著的降低膽固醇作用。適宜久病體虛,血虛頭暈,氣短乏力,食少贏瘦,營養不良之人食用。中醫認為它能和中開胃、暖胃補虛,還有潤澤肌膚、美容的功效,不過患有瘡、疥的人還是少食為宜.  

備註

1. 新鮮帶魚為銀灰色,且有光澤;但有些帶魚卻在銀白光澤上附著一層黃色的物質。這是因為帶魚是一種脂肪較高的魚,當保管不好時,魚體表面脂肪因大量接觸空氣而加速氧化,氧化的產物就是使魚體表面產生了黃色。

2. 購買帶魚時,盡量不要買帶黃色的帶魚,如果買了,要及時食用,否則魚會很快腐爛發臭。  

帶魚--中藥材

Bkcki.jpg

【藥名】帶魚

【別名】鞭魚、帶柳、裙帶魚、海刀魚、鱗刀魚、白帶

【漢語拼音】dai yu

【英文名】Cultlassfish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Trichiurus haumela (Forskal)

【歸經】胃經

【功效】補虛;解毒;止血

【科屬分類】帶魚科

【拉丁文名】Trichiurus haumela

【主治】病後體虛;產後乳汁不足;瘡癤癰腫;外傷出血

【生態環境】為暖水性中下層回遊魚類,棲息於水深60-100m泥質海底。主食毛蝦、烏賊及各種魚類,白天沉至深處,夜間上浮表層。5-7月於河口外鹹淡水區產卵,懷卵量3.5萬-19.6萬粒,浮性卵。秋末冬初,魚群由背微南沿30-60m等深線進行越冬回遊。我國沿海均有分布。

Bkckj.jpg

【採收和儲藏】常年均可捕撈,捕後,除去內臟,洗淨,鮮用。

【資源分布】我國沿海均有分布。

【動植物形態】帶魚,體帶狀,很側扁。前部背腹緣幾平行,體長一般50-70cm,大者長達120cm。頭狹長,尖突吻尖長。眼中大,位高,眼間隔平坦,中央微凸。口大;平直,口裂後緣達眼下方。下頜長於上頜,突出。牙強大,側扁而尖,兩頜前端各有2對倒鉤狀大犬牙,上頜具側牙10-13;下頜具側牙12-14。鰓孔寬大,鰓耙(8-14)+(15-24),細短。體光滑,鱗退化為銀膜。側線於胸鰭上方顯著下彎,沿腹緣伸達尾端。背鰭1285-145,起點在頭後部,延達尾端。臀鰭88-13-13,完全由分離小棘組成,僅棘尖外露,第1鰭棘甚小。胸鰭11-12,短尖而低。無腹鰭。尾鞭狀,尾鰭消失。體銀白色,背鰭上關部及胸鰭淺灰色,具細小黑點。尾暗黑色。

性味】味甘;性平

【用法用量】內服:魚肉煎湯或炖服,150-250g;或蒸食其油;或燒存性研末。外用:魚鱗適量,敷患處。

【出處】《中華本草》  

帶魚的挑選和烹飪

白帶魚盛產期為夏季與秋季,此時正值產卵期,肉質含有較為豐富的脂肪,身長約1~1.5米,以長度1米左右較好吃,過大的白帶魚肉質會較老,味道也較差,購買時應挑選表皮呈銀白色、有光澤,肉身摸起來有彈性,表面薄膜完整無傷痕者為佳。白帶魚的處理非常簡單,只要以刀刮掉表面的薄膜即可,但由於魚體過長,魚販大多切成小段販售,買回家洗淨即可。吃法有很多變化,一般以鹽及米酒稍微腌過再煎熟來吃,不但做法簡單,吃起來亦鮮香可口。煮湯的滋味也十分清鮮,值得一嘗。  

食療價值

帶魚科動物帶魚和小帶魚、沙帶魚的肉。帶魚又稱鞭魚、裙帶魚、海刀魚、鱗刀魚。分布於我國黃海、渤海、南海和東海。獲得後,除去頭、鰭、內臟,洗淨鮮用。

[性能]味甘,性微溫。能補脾益氣,益血補虛。

[參考]帶魚為高脂魚類,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1、B2和煙酸、鈣、磷、鐵、碘等成分。鱗中含20~25%的油脂、蛋白質和無機鹽。油脂中含多種不飽和脂肪酸。

帶魚鱗油可使大白鼠血中膽固醇顯著降低。給大白鼠飼餵鱗油,其毛髮長勢很好。

[用途]用於營養不良,毛髮枯黃或產後乳汁減少;病毒性肝炎食欲不振噁心,體倦等。

[用法]以蒸或煎熟食較好。

[附方]

清蒸帶魚:帶魚500g,切段,置碗中,放鹽、生薑適量,蒸熟。

取上層油及帶魚食用。能益脾胃、養肝。用於肝炎,可改善症状。也可用於營養不良,毛髮枯黃。

生存環境

                 帶魚為暖水性中下層回遊魚,粞息於水深60-100米泥制海底。由於水底的壓力比岸上大得多,帶魚上岸後,由於壓力急減,它的內臟膨脹爆裂,就會導致死亡。

參看

關於「帶魚」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