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學/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病理學》 >> 心血管疾病 >> 動脈炎 >> 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病理學

病理學目錄

血栓閉塞性脈管炎(thromboangiitis obliterans)亦稱Bürger病。其特點是,多累及中等大的動脈和靜脈,特別是下肢血管,發生複發性炎症血栓形成,引起循環障礙,出現間歇性跛行(claudicatio intermittens)和肢體壞疽。絕大多數發生於男性,年齡20~40歲。

【病因和發病機制】

病因未明。由於本病幾乎僅見於重吸煙者,戒煙可使臨床症状緩解,因此認為本病的發生與煙鹼有關。有人認為本病是一種獨立的血管疾病,其發生是由於對煙鹼的過敏反應,加上血液一氧化碳血紅蛋白含量增高,引起血管內膜的炎症,繼發血栓形成。

【病變】

早 期為小動脈的一些節段發生內膜炎,管壁發生纖維素樣壞死,伴有中性粒細胞浸潤,可出現多核巨細胞,管腔因並發血栓形成而閉塞。病變逐漸累及較大的動脈段。 動脈中膜和外膜亦有炎性細胞浸潤,病變常累及伴行的靜脈。富含新生毛細血管及炎性細胞的機化血栓據說是本病的特點之一,血栓經機化後可發生再通現象,遺留 斑塊狀內膜瘢痕,中膜彈力板通常無明顯破壞。

參考

32 壞死性動脈炎 | 動脈瘤 32
關於「病理學/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