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貓叫症候群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小兒貓叫症候群(cats cry syndrome)的臨床表現主要為出生時的貓叫樣哭聲,頭面部典型的畸形特徵,小頭圓臉、寬眼距、小下頜、斜視、寬平鼻樑及低位小耳等,生長落後及嚴重智力低下。小兒貓叫症候群是由於第5號染色體短臂缺失(5p缺失)所引起的染色體缺失症候群,又稱5號染色體短臂缺失症候群,為最典型的染色體缺失症候群之一。

目錄

小兒貓叫症候群的病因

一、發病原因

1、小兒貓叫症候群是由一條早複製的B組第5號染色體短臂缺失所引起的,而且多數缺失是兩次斷裂的結果,如果這種斷裂分別發生在短臂和長臂上,將形成環狀的染色體,尚有第5號染色體易位到C、D或G組染色體上,嵌合體臂間倒位等。從理論上染色體部分缺失的原因至少有4種:末端缺失、中間缺失、易位和短臂內的不等互換,有人發現缺失部分均有5p14,因此5p14被認為是貓叫症候群的特徵區。有病例報導,短臂缺失部分的長度短者為短臂的30%,長者為85%,一般為50%,亦有報告缺失10%也可引起輕型症状。從染色體的變化來看,第5號染色體的短臂上有發音的遺傳基因,當此處缺失時,可發生髮音音調的變異

2、文登市婦女兒童醫院兒科主任醫師鞠英華解釋道:「大部分病例源自基因突變,比如接觸大劑量的黏合劑、油漆、一定劑量的X射線等等。病毒感染也有可能誘發該病。而家族遺傳的發病率只有15%。」

誘發染色體結構變異的因素有如下幾個:

(1)自然因素:溫度劇變、營養生理條件異常、遺傳因素等。

(2)人為因素:物理射線化學藥劑處理等。物理因素主要是電離輻射。能夠誘發染色體結構變異的化學物質很多:某些藥物具有一定的染色體部位特異性;部分抗腫瘤、保胎和預防任務反應藥物,如環磷醯胺氮芥抗癌藥物;農業生產匯總廣泛使用的有機磷農藥,工業廢物中的有毒物質如苯、鋁、砷,食品工業的添加劑如環己基糖精,黴菌毒素黃曲霉素。除物理和化學因素外,某些病毒也可引起宿主細胞染色體結構變異,如SV40病毒;生物自身的遺傳控制。

(二)發病機制

細胞遺傳學研究證實,多數第5號染色體短臂缺失是由於細胞有絲分裂時染色體的2次斷裂所致,如果斷裂發生在短臂,就是一種中間缺失,如果斷裂分別發生在短臂和長臂上,則形成環狀的染色體。還有些患兒的第5號染色體易位到C、D或G組染色體上,形成嵌合體或臂間倒位等。

臨床表現程度與5p缺失所處的部位有關,而與缺失長度無明顯相關性,因而有人提出根據患兒的臨床表現(貓叫樣哭聲及典型面部特徵)來確定關鍵區域。據此,人們將貓叫症候群的關鍵區域定位於5p15.2,位於DNA標記D5S713和D5S18兩個遺傳標記之間,該區域約佔5p總長度的10%,含400~600kbDNA,為研究該病提供了遺傳學資料。

小兒貓叫症候群的症状

小兒貓叫症候群患兒出生時體重低,平均體重低於2500g(新生兒的正常體重為3000-4000克,低於2500克屬於未成熟兒),身長低於正常兒(寶寶在出生時身長約為50厘米,由於寶寶的身長在頭3個月增長較快,在滿月時身長可增加5~6厘米。在滿2個月時,身長要比出生時增加10厘米左右),平均頭圍31cm(新生兒誕生時平均頭圍在33~35厘米間。由於新生兒平均體重在增加,平均頭圍也相應增加,最新統計顯示,新生兒平均頭圍已達35厘米)。

容易出現生長障礙,最顯著的特徵為嬰兒期有微弱的、悲哀的、咪咪似貓叫的哭聲,此種哭聲在呼氣時發生,吸氣時不出現,其產生機制不明,有人認為可能是會厭軟骨軟弱或喉軟化導致呼氣時喉部漏氣所致,也有人認為與腦損害有關。典型哭聲常在幼兒早期逐漸消失,但有些年齡較大兒童及成人患者仍有獨特的哭聲。

患兒顱面部發育不良,頭顱較正常兒童小而呈現圓形,滿月臉(臉型很圓,像滿月)。兩眼距離過寬及小下頜均很明顯,瞼裂輕度斜向外下,有內眥贅皮斜視白內障鼻樑寬而平。耳朵體積比正常小,稍低位,有時耳道窄。隨年齡變化,小頭持續存在,但臉型變長,下頜骨發育不良更為明顯。齲齒齶弓高。1/3病例可有先天性心血管畸形。腎及各種骨骼畸形(如脊柱側彎,並指、趾和肋骨畸形等)亦可見。四肢肌張力低,隨年齡增長肌張力增高,反射增強。發育明顯落後,2歲時才會坐,4歲時才會走,出現一種痙攣步態。有些病兒似嬰兒樣臥床不起,不會說話或只能簡單說幾個字,智能低下,智商多低於20。

小兒貓叫症候群的診斷除了依據臨床表型以外,細胞遺傳學的檢驗亦是主要依據。普通染色體核型分析可做出初步診斷,但由於難以精確定位,往往對染色體易位型缺失或其他特殊類型缺失不易做出明確診斷,此時應採用FISH技術做進一步的精確定位,以明確缺失的起始部位。

小兒貓叫症候群的診斷

小兒貓叫症候群的檢查化驗

一、染色體檢查

1、婚前檢查:可以發現表型正常的異常染色體攜帶者,如染色體平衡易位、倒位,染色體的平衡易位和倒位由於基因不丟失而表型正常,但極易引起流產、畸胎、死胎,盲目保胎會引起畸形兒的出生率增加。婚前檢查還可以發現表形基本正常,但性染色體異常者,這些患者可表現為性功能障礙、無生育能力等。因此,婚前檢查對優生優育有著重要的意義。

2、外周血細胞染色體核型分析:患有該病的兒童第5對染色體中的一條發生短臂缺失,但缺失區域的大小不一定每個病例都相同。起始部位為5p14-5p15,造成第5號染色體短臂為單體核型:46,XX(XY),5p-。該症候群患兒的缺失類型包括簡單的末端缺失、中間缺失易位型缺失以及其他類型的缺失。偶有嵌合體環狀染色體核型發生。

3、羊水細胞染色體檢查:在孕婦妊娠中期抽取羊水,經細胞培養後作胎兒染色體核型分析,一旦發現異常核型便可及時終止妊娠。

由於有害化學物質、X線照射、環境因素影響,高齡妊娠,近親配婚等,導致妊娠時染色體的數目、形態、結構及結合上發生變異所引起的疾病。羊水細胞的染色體檢查,對染色體疾病產前診斷具有很大的特異性意義。

4、熒光原位雜交:根據貓叫症候群的關鍵區域特異序列選擇探針,並經生物素地高辛標記後與被檢查淋巴細胞或羊水細胞進行雜交,通過帶有熒光素親和素顯示信號進行定位,能有效地發現有無5p缺失及缺失斷裂部位。正常人細胞中可見探針雜交部位顯示特異的熒光信號。若無熒光信號,說明該部位缺失,是診斷該症候群的可靠依據。

二、輔助檢查

可常規做X線片、超聲心電圖腦電圖等檢查,部分患兒可發現先天性心臟病腦電圖異常改變。X線檢查可發現脊柱側彎,並指、趾和肋骨畸形等。

小兒貓叫症候群的鑒別診斷

小兒貓叫症候群與其他染色體畸變疾病相鑒別,如21-三體、13-三體、18-三體,做細胞染色體檢查可助鑒別。

21-三體症候群21三體症候群又稱先天愚型或Down症候群屬常染色體畸變,是小兒染色體病中最常見的一種,活嬰中發生率約1/(600~800),母親年齡愈大,本病的發病率愈高。60%患兒在胎兒早期即夭折流產。21三體症候群包含一系列的遺傳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第21對染色體的三體現象,會導致包括學習障礙智能障礙殘疾等高度畸形。病人的預期壽命短,且患者到中年時大腦呈現澱粉樣斑,與Alzheimer病(即老年痴呆症)相符,伴痴呆症状;免疫功能缺陷,先天性心臟病也增加,用抗生素心臟外科手術治療可延長病人的壽命。

13-三體症候群顱面的畸形包括小頭,前額、前腦發育缺陷,眼球小,常有虹膜缺損鼻寬而扁平,2/3患兒有上唇裂,並常有齶裂,耳位低,耳廓畸形頜小,其它常見多指(趾),手指相蓋疊,足跟向後突出及足掌中凸,形成所謂搖椅底足。男性常有陰囊畸形和隱睾,女性則有陰蒂肥大雙陰道雙角子宮等。腦和內臟的畸形非常普遍,如無嗅腦心室心房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多囊腎腎盂積水等,由於內耳螺旋器缺損造成耳聾。智力發育障礙見於所有的患者,而且程度嚴重,存活較久的患兒還有癲癇樣發作,肌張功力低下等。

18-三體症候群:18三體症候群(18-trisomysyndrome,Edwardssyndrome)是次於先天愚型的第二種常見染色體三體征。主要臨床表現為多發畸形,多於生後數周死亡。(1)生長發育出生時體重與母親妊娠時間相比,相對較低,平均約2240g,精神和運動發育遲緩,體格小,哺乳困難,對聲響反應微弱,骨骼肌肉發育不良。最初肌張力減退,以後增高。(2)多數畸形:A、顱面部:頭前後徑長,頭圍小,枕骨突出。兩眼及眉距增寬,兩側內眥贅皮角膜混濁眼瞼下垂小眼畸形常見。鼻樑細長及隆起,鼻孔常向上翻。嘴小,齶弓高且窄。耳有明顯特徵:耳位低,耳廓平,上部較尖。此外,偶見腦膜膨出、唇裂、齶裂、後鼻孔閉鎖外耳道閉鎖等畸形。B、胸部頸短,頸皮過長呈蹼狀。胸骨短,乳頭小,發育不良,兩乳頭距離遠。95%以上病例有心臟畸形,常見室間隔缺損及動脈導管未閉,房間隔缺損則少見,還可出現食管氣管瘺右肺異常分節或缺如。C、腹部腹肌缺陷多見臍疝腹股溝疝腹直肌分離幽門狹窄膈疝美克憩室亦較多見。尚可見胰或脾異位,腸迴轉不良、膽石症膽囊發育不良等。骨盆狹窄比較常見。D、四肢:手的姿式是18三體症候群的特徵性表現:手指屈曲,拇指、中指及食指緊收,食指壓在中指上,小指壓在無名指上,手指不易伸直,如被動地伸直時,則中指及小指斜向尺側,拇指及食指向撓側,食指與中指分開,形成「V」字形。指甲發育不良。病兒常將兩手沿頭側上舉。食指、中指常有並指、多指。第五掌骨短。拇趾短。臨床表現胸腺發育不良且背屈。因肌張力增高,大腿外展受限。有先天性髖脫位跟骨突出,呈搖椅形足。可見馬蹄內翻足。此外,偶見短肢畸形(Phocomilia)。E、生殖器:男孩1/3有隱睾,女孩1/10有陰蒂大陰唇發育不良,常可見到會陰異常和肛門閉鎖卵巢發育不全、雙角子宮及陰囊分裂都屬少見。F、內分泌系統:可有甲狀腺發育不良,胸腺發育不良,腎上腺特別小,約2g。G、皮膚皮紋:皮膚多毳毛,皺褶多,出現血管瘤。指紋特徵包括六個以上弓形紋,第五指只有一橫紋,30%有通貫手(或稱猿線)以及軸三射遠位,呈t′或t″。

小兒貓叫症候群的併發症

小兒貓叫症候群的患兒伴隨有如下症候:生長障礙斜視白內障,1/3病例可有先天性心血管畸形,腎及各種骨骼畸形痙攣步態等。

生長障礙:體重持續低於相應年齡體重的第三個百分位數以下;進行性體重下降以至低於第三個百分位點;體重低於相應身高年齡體重的80%;或不管是否低於第三個百分位數,但根據患兒原來確定的生長曲線其預期生長值下降,都屬生長障礙.

斜視:兩眼不能同時注視一目標,而僅能用一眼注視,另一眼的視軸表現不同程度的偏斜,此現象稱為斜視。斜視的偏斜程度,可由測量兩眼軸間的夾角而得。

白內障:凡是各種原因如老化、遺傳、局部營養障礙免疫代謝異常外傷中毒輻射等,都能引起晶狀體代謝紊亂,導致晶狀體蛋白質變性而發生混濁,稱為白內障。此時光線被混濁晶狀體阻擾無法投射在視網膜上,就不能看清物體。世界衛生組織從群體防盲、治盲角度出發,對晶狀體發生變性和混濁,變為不透明,以至影響視力,而矯正視力在0.7或以下者,才歸入白內障診斷範圍。

先天性心血管畸形超聲檢查可以診斷。

腎畸形:包括腎臟數目異常、腎臟結構異常、腎臟形態異常、腎臟位置異常和腎盂、腎血管異常,症状嚴重的話導致患兒直接死亡,其他症状可以通過輔助檢查診斷。

骨骼畸形:全身骨骼皆有可能出現異常情況,症状嚴重的情況可以直接觀察得到。

痙攣性步態:指患側下肢伸肌肌張力高而顯得較長,且屈曲困難患者行走時偏癱上肢的協同擺動動作消失,呈內收旋前屈曲姿勢,下肢伸直並外旋舉步時將骨盆抬高,為避免足尖拖地而向外旋轉後移向前方故又稱劃圈樣步態,是由一側錐體束損害引起。

小兒貓叫症候群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由於貓叫症候群的12%源自雙親之一的染色體平衡易位,因此對患兒的雙親進行染色體檢查很重要,以預測再發風險的可能,減少或者杜絕患兒出生。

本病屬於性連鎖一類遺傳性疾病,預防措施應從孕前貫穿至產前:

婚前體檢在預防出生缺陷中起到積極的作用,作用大小取決於檢查項目和內容,主要包括血清學檢查(如B肝病毒梅毒螺旋體愛滋病病毒)、生殖系統檢查(如篩查宮頸炎症)、普通體檢(如血壓心電圖)以及詢問疾病家族史、個人既往病史等,做好遺傳病諮詢工作。

孕婦儘可能避免危害因素,包括遠離煙霧、酒精、藥物、輻射、農藥、噪音、揮發性有害氣體、有毒有害重金屬等。在妊娠期產前保健的過程中需要進行系統的出生缺陷篩查,包括定期的超聲檢查、血清學篩查等,必要時還要進行染色體檢查。

一旦出現異常結果,需要明確是否要終止妊娠;胎兒在宮內的安危;出生後是否存在後遺症,是否可治療,預後如何等等。採取切實可行的診治措施。

小兒貓叫症候群的西醫治療

(一)治療

小兒貓叫症候群目前尚無理想的治療手段,主要對症支持治療和良好的護理。

小兒貓叫症候群的患兒伴隨有如下症候:生長障礙斜視白內障,1/3病例可有先天性心血管畸形,腎及各種骨骼畸形痙攣步態等。對症治療只要是針對併發症進行藥物或手術治療。

(二)預後

病死率低,多數病兒可活到成人,但體重及身高均低於正常。

參看

關於「小兒貓叫症候群」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