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桕子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烏桕子 | 中藥圖典 |
烏桕子 Wū Jiù Zǐ |
|
---|---|
別名 | 烏茶子、桕仔、瓊仔、拱仔 |
功效作用 | 殺蟲,利水,通便。治疥瘡,濕疹,皮膚皸裂,水腫。便秘。 |
英文名 | Seed of Chinese Tallowtree |
始載於 | 《本草綱目拾遺》 |
毒性 | 有毒(一說無毒) |
歸經 | 肺經、腎經 |
藥性 | 涼 |
藥味 | 甘 |
烏桕籽
目錄 |
異名
烏茶子(《天寶本草》)。
來源
為大戟科植物烏桕的種子。
植物形態
烏桕 落葉喬木,高達15m,具乳汁。樹皮暗灰色,有縱裂紋。葉互生;葉柄長2.5-6cm,頂端有2腺體;葉片紙質,菱形至寬菱狀卵形,長和寬約3-9cm,先端微凸尖到漸尖,基部寬楔形;側脈5-10對。穗狀花序頂生,長6-12cm;花單性,雌雄同序,無花瓣及花盤;最初全為雄花,隨後有l-4朵雌花生於花序基部;雄花小,10-15朵簇生一苞片腋內,苞片菱狀卵形,先端漸尖,近基部兩側各有1枚腺體,萼杯狀,3淺裂,雄蕊2,稀3,花絲分裂;雌花具梗,長2-4mm,著生處兩側各有近腎形腺體1,苞片3,菱狀卵形,花萼3深裂,子房光滑,3室,花柱基部合生,柱頭外卷。蒴果橢圓狀球形,直徑l-1.5cm,成熟時褐色,室背開裂為3瓣,每瓣有種子1顆;種子近球形,黑色,外被白蠟。花期4-7月,果期10-12月。
性味
甘,涼,有毒。
①《日華子本草》:"涼,無毒。"
②《綱目》:"甘,涼,無毒。"
③《天寶本草》:"有大毒。"
功用主治
①《本草拾遺》:"桕油,服一合,令人下利,去陰下水氣。炒子作湯亦可。"
②《綱目》:"桕油,塗一切腫毒瘡疥。"
③《天寶本草》:"通腸利便。治大便秘結,水腫病,寒火結胸。"
用法與用量
外用:榨油塗、搗爛敷擦或煎水洗。內服:煎湯,1~2錢。
選方
①治膿瘡疥瘡:桕油二兩,水銀二錢,樟腦五錢,同研,不見星乃止,以溫湯洗淨瘡,以藥填入。(《唐瑤經驗方》) ②治濕疹:烏桕種子(鮮)杵爛,包於紗布內,擦患處。(《閩東本草》) ③治竹木刺入肉:烏桕種子合冷飯粒搗爛敷患處,刺即逐漸浮出。(《泉州本草》) ④治手足皸裂:烏桕籽煎水洗。(江西《草藥手冊》)
化學成分
果實含水7.62%,灰分6.78%,蛋白質76.43%,粗纖維4.90%,總SiO2 0.065%, K 0.943%, Ca 0.27%,Mg 0.875%,Fe 0.032%,P 1.60%,N 12.23%。蛋白質的胺基酸以精氨酸、天門冬氨酸、谷氨酸含率較高;大鼠飼養實驗證明該蛋白質的賴氨酸與甲硫氨酸不足;其營養價值優於小麥蛋白;兩種蛋白質合用,則呈明顯的互補作用。種子蠟層含固體脂 74.75%,殼含34.94%。種仁含油64.1%。種子蠟層主為各種脂肪酸的甘油酯:甘油油酸二棕櫚酸酯、甘油硬脂酸二棕櫚酸酯、甘油三棕櫚酸酯、甘油油酸棕櫚酸硬脂酸酯,以及很小量的甘油油酸肉豆蔻酸棕櫚酸酯、甘油亞油酸二棕櫚酸酯、甘油棕櫚酸油酸亞油酸酯等。
不良反應及治療
《南方主要有毒植物》:烏桕,乳白色樹液、樹葉和果有毒。誤食種子引起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口乾。也可能頭痛,眼花,耳鳴,失眠,心慌,嚴重咳嗽,喉癢,出冷汗等。解救方法:洗胃,必要時可導瀉;內服後性炭;能口服的可飲淡鹽水,否則就靜脈滴注5%葡萄糖鹽水。對症治療:適當給予止痛劑(顛茄酊或阿托品)或針刺上脘、中脘、足三里等穴位;循環系統衰竭時則給予興奮劑。廣州草藥醫師介紹:用冬蜜糖沖水飲服。
|
關於「烏桕子」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