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膽中毒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魚膽中毒系食魚膽而引起的一種急性中毒。青、草、白鰱、鱸、鯉魚膽中含膽汁毒素,能損害人體肝、腎,使其變性壞死。也可損傷腦細胞心肌,造成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的病變。民間有以生吞鯉魚膽來治療眼疾、高血壓氣管炎等病的做法,常因用量,服法不當而發生中毒。其中以青、草和鯇魚苦膽中毒最多見。因膽汁毒素不易被熱和乙醇酒精)所破壞。因此,不論生吞、熟食或用酒送服,超過2.5g,就可中毒,甚至死亡。

據中醫醫書《證治準繩》記載,魚膽是一味中藥,性寒、味苦,有清熱解毒清肝明目止咳止痛功效,可治目赤腫痛等病症。但其治療量與中毒量相近,服用魚膽量>2.5g就可導致中毒甚至死亡,目前無特效解毒藥。

魚膽中毒.jpg

目錄

發病機制

魚膽中毒是因為魚膽汁中含有一種極具強毒性的蛋白分解產物即膽汁毒素,其中包括膽酸組織胺鯉醇硫酸鈉氫氰酸等生物毒性成分。其中鯉醇硫酸酯鈉為致多臟器功能衰竭的主要成分,它能使細胞外的Ca2+內流、溶酶體膜穩定性降低,造成細胞損傷。組織胺可導致臟器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繼發細胞變性壞死,中毒時,氧自由基增加,中毒機體存在氧化應激反應,使還原型谷胱甘肽被氧化而導致其含量減少,自身氧化性細胞損害是多臟器功能衰竭發病機制之一;中毒血漿內皮素水平隨病情加重而相應增加,也與多臟器功能不全有關。

臨床表現

病情輕重與服用魚膽數量有關。

診斷依據

  1. 食魚膽史;
  2. 食後2-7小時內,突然腹痛、劇烈嘔吐、腹瀉;
  3. 繼則出現急性腎功能衰竭肝功能等損害。

魚膽中毒診斷要點

(l)潛伏期一般為2~6小時,最短半小時,最長約14小時。

(2)多數患者有噁心、嘔吐、上腹部疼痛、腹瀉、稀水便或糊狀大便。由於腹痛、嘔吐劇烈、臨床上易誤診為膽石症急腹症,應予以注意。

(3)肝臟腫大、有觸痛,並有黃疽、肝功能異常、嚴重者有腹水,甚至發生昏迷等。肝臟損害多在食後1~3天發生。

(4)全身浮腫,少尿,血壓升高,嚴重者可發生尿閉、甚至尿,毒症。腎臟損害表現常發生在食用本品3 天以後。

(5)嚴重中毒者可發生急性溶血,便血以及皮膚出血點。多數患者尚有血紅蛋白尿

(6)部分患者有頭痛、低熱、嗜睡、四肢發麻、眼球震顫、嚴重時可發生抽搐,甚至昏迷。

(7)嚴重溶血血紅蛋白下降。

治療

魚膽中毒沒有特效解毒劑。及時予以徹底洗胃,繼而用5%碳酸氫鈉100-150ml灌入胃內,每2小時一次,直至呃逆、乾嘔消失。吞服魚膽後24小時來就診的患者,仍應該予以洗胃。同時補液利尿,以促進毒物排除體外,避免使用可使腎損害的抗生素糖皮質激素具有抗炎、抗自由基損傷、抑制脂質過氧化等功效。早期、足量使用可穩定溶酶體膜,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發揮其抗感染抗毒作用。病情穩定後減量,有助於改善和保護臟器功能。其他綜合治療措施包括保肝,護腦,護心,維持水、電解質、酸鹼平衡,預防感染,防治併發症,也是治療成功的關鍵

早期應用透析治療或預防性透析治療,魚膽中毒的預後明顯改善。生存者隨訪,沒有器官衰竭後遺症存在。

預防

預防魚膽中毒,應加強宣教,不盲目服用魚膽。

參看

參考文獻


關於「魚膽中毒」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