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學/維生素D缺乏病的發病機理和病理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臨床營養學》 >> 維生素D缺乏病 >> 維生素D缺乏病的發病機理和病理
臨床營養學

臨床營養學目錄

維生素D缺乏病的症状病理決定於維生素D的生理功能。現在人們知道維生素D在體內僅是其活性代謝物前體,當來自食物及皮膚的維生素D經血液進入肝臟後,在肝細胞25-羥化酶的作用下生成25-(OH)D,與血漿α球蛋白結合的25-(OH)D 是維生素D在血液中主要的存在形式,它在腎臟經25-羥維生素D-1α羥化酶(25-(OH)D-1α-hydroxylase)系統的作用下生成1,25-(OH)2D後,才能有效地發揮其生物作用(圖16-1)。

維生素D的代謝及其作用的靶組織示意圖


圖6-1 維生素D的代謝及其作用的靶組織示意圖

維生素D對鈣代謝的調節主要是通過對腸、腎、骨等靶組織的作用來實現的。在維生素D的各種代謝產物中,1,25-(OH)2D3生物活性最強,在體內,1,25-(OH)2D3PTH降鈣素CT)是調節鈣、磷代謝的最重要的激素,在維生素內環境穩定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Arnaud ,C.D(1978)將血鈣異常升高或降低時,這些激素及血、尿無機磷(SPi,UPi)與腸、腎、骨等靶組織鈣周轉(turnover) 的關係用一蝶形圖(圖16-2)來表示。

血清鈣的調節


圖16-2 血清鈣的調節(據Arnaud,C.D.1978)

1,25-(OH)2D3的生成受腎臟25-(OH)D3-1α羥化酶系統的調節控制。.低鈣、低磷膳食,血鈣、血磷降低,PTH升高,使1α-羥化酶活性增強,1,25-(OH)2D的生成增加:相反,高鈣、高磷膳食、血磷升高,PTH減少,CT增加時,抑制1α-羥化酶的活性,使1,25-(OH)2D的生成減少。

1,25-(OH)2D3主要通過以下三個面的作用使血清鈣、磷的含量增加:①促進腸道鈣、磷的吸收和運轉,增加鈣、磷在體內的存留;②提高腎小管對鈣、磷離子重吸收的能力,使尿鈣、磷的排出量減少;③在PTH的參與下,促進骨鹽的吸收,動員鈣、磷釋出。

16.3.1 維生素D缺乏對腸鈣、磷吸收的影響

現在人們認為腸鈣吸收的調節中,維生素D內分泌系統起著特別重要的作用。Boyle等報導,食用低鈣飲料的大鼠,主要是通過增加1,25-(OH)2D的生成來增進腸鈣吸收的;Malm 證明人在食物鈣的攝入量減少時,主要靠增加腸道鈣的吸收率來防止負鈣平衡的發生。關於維生素D促進腸鈣吸收的機理,人們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許多實驗資料證明鈣結合蛋白(CaBP)在腸鈣的主動運轉中起著載體蛋白的作用。維生素D對腸鈣吸收的影響是由於維生素D的活性代謝物有促進腸粘膜上皮細胞合成 CaBP的作用。維生素D缺乏的小雞腸粘膜組織中 CaBP消失。Bar和Wasserman用維生素D缺乏的小雞進行觀察,實驗結果表明十二指腸CaBP的含量隨使用維生素D的劑量增加而增加。在其它實驗中,用1,25-(OH)2D時也看到了類似的現象,其作用並較維生素D3更為明顯。維生素D缺乏的小雞注射1,25-(OH)2D3後2h, CaBP 的合成就開始增加。Parkes和Reynolds報導,用體外培養雞胚十二指腸的方法,在有維生素D3或VD3代謝物時,PTH對腸CaBP的生成無作用。

1,25-(OH)2D3 在腎臟生成後與血漿維生素D運載蛋白結合被運送到腸粘膜細胞漿膜面後,1,25-(OH)2D3以擴散的方式進入腸粘膜上皮細胞,與細胞質中的的胞漿受體(cytosolreceptor)結合構成複合體,到達胞核時,1,25-(OH)2D3再與核受體結合,誘導產生信使核糖核酸(mRNA),mRNA與胞漿蛋白結合,在腸粘膜上皮細胞刷狀緣生成CaBP。CaBP將到達腸粘膜的鈣離子結合運轉到細胞內,然後由粒線體或胞漿中的囊泡將鈣離子運轉到細胞的在底膜或側膜,經鹼泵的作用,以與 Na+ 交換的方式將Ca2+排出細胞,進入血液循環

1,25-(OH)2D3 不僅與腸粘膜 CaBP的生成有關,對腸上皮細胞其它蛋白質的生成也有促進作用,其中包括鹼性磷酸酶、Ca-ATP酶,植酸酶(phytase)等。這些酶的活性與維生素D的關係和它們在腸鈣吸收中的作用現在還不完全清楚。雖然不少人認為鹼性磷酸酶對Ca2+進入腸粘膜細胞可能有促進作用,然而有實驗證明在服用1,25-(OH)2D3後45~48h,鹼性磷酸酶活性才達到最高峰,而鈣吸收的高峰是在使用1,25-(OH)2D3後12~14h,從作用的時間來看,兩者並不協調。磷酸鹽的吸收高峰與鹼性磷酸活性基本一致,所以鹼性磷酸酶與腸道無機磷吸收的關係似乎更密切。

維生素D對腸粘膜上皮細胞ATP酶、植酸酶的活性也有影響。ATP酶在腸粘膜刷狀緣有促進腸鈣吸收的作用。維生素D對植酸鹽與鈣的結合有抑制作用,有利於鈣的吸收。

維生素D缺乏時,1,25-(OH)2D3 的生成減少,腸鈣吸收率下降,這是血鈣降低的一個重要原因。維生素D缺乏的兒童,冬季腸鈣的吸收率在10%左右,補充維生素D後,腸鈣吸收有明顯的升高,用動物實驗也觀察到類似的現象。

16.3.2 維生素D缺乏對腎臟的影響

過去對維生素D的研究側重於對腸鈣吸收及運轉的作用,近年來因佝僂病兒有低磷血症,在治療中觀察到血磷升高,而血鈣沒有明顯的變化,從而促使人們進一步探討VD與血鈣、血磷的關係。現在認為佝僂病兒有低鈣血症時,PTH的分泌增加,腎臟1,25-(OH)2D的生成也增多,從而促進腸道鈣、磷吸收和骨中鈣、磷的釋出,使血清鈣、磷升高。但PTH有抑制腎小管對磷重吸收的作用,使尿磷排出增多,所以血鈣雖升高,而血磷的變化並不顯著;在有低磷血症時,血磷的降低可以直接促進腎臟1,25-(OH)2D3的生成,而PTH的生成和釋放沒有變化,所以沒有動員骨鹽釋出的作用,尿磷的排出量也不增加。因此,血磷升高,血鈣僅有輕度增加。

維生素D缺乏時,血鈣降低,刺激PTH分泌,PTH使腎小管對鈣的重吸收增加,使尿鈣排出減少,但PTH有抑制腎小管對磷的重要吸收,使尿磷增加,這是維生素D缺乏時可發生低磷血症的一個原因。有人報導正常兒童尿磷的重吸收率為83.5%,輕度佝僂病兒43%,重度患兒為33.8%,恢復期患兒51.4%。病情重者恢復速度慢,有消化不良營養不良者更慢。

維生素D缺乏時,血磷降低影響中樞神經系統的調節功能,機體的氧化過程受抑制,代謝減慢,酸性代謝產物在體內積聚,可引起慢性酸中毒和酮尿症。骨內鈣、磷的沉積減少,檸檬酸的含量也有明顯的降低,但尿中羥丁氨酸、賴氨酸甘氨酸等氨基的排出量增加。慢性酸中毒可加重大腦皮層調節機能的障礙,使植物神經機能減退,所以佝僂病兒有多汗、煩躁不安、睡眠中易驚醒等症状。由於皮層下代謝中樞的機能障礙,患兒有貧血面色蒼白肌肉無力,肝、脾腫大等現象,條件反射不易建立而且容易消退。肌無力(muscular weakness)是骨軟化症患者的一個重要體征,其發生機理還不清楚,一般認為與血磷降低有關。Heimberg 等(1976)報導實驗性尿毒症家兔的骨骼肌細胞對鈣的攝取能力下降,Matthews等(1977)報導使用1,25-(OH)2D3能使之得到糾正。認為1,25-(OH)2D3的生成減少可能與肌組織的變化有關。

16.3.3 維生素D缺乏對骨的影響

直到本世紀五十年代初,人們還僅知道維生素D是維持血中鈣、磷所必需的,有防治佝僂病及骨軟化症的作用,但對維生素D與骨質生成的關係了解還很少。近三十年來,有大量的資料證明維生素D直接或間接地參與骨內進行的所有過程:骨細胞增生分化基質(matrix)的形成、成熟和鈣化,骨質的重吸收等;維生素D對骨鈣、磷的沉積與釋放,對體液酸鹼度的調節,對骨的結構和物理性能都有直接的影響。由於機體一生中,骨質的更新和重建從停止,所以不論對生長發育中的骨骼或已經發育成熟的骨胳,維生素D缺乏都會產生深刻的影響。

Robinson 和Rosenhein (1934)報導,在體外將維生素D加於增生的軟骨細胞懸 浮液中,對其鈣化無作用。Fischmann(1937)在體外培養成骨組織 (osteogenic tissue) ,發現在正常雞血漿中,骨能鈣化:而在維生素D缺乏的雞血漿中,成骨組織只能生成類骨質(ostcoids)和軟骨。單獨或一併加入鈣和磷酸鹽,也不能糾正維生素D缺乏的影響。Dikshit 和Patwardham(1952)取佝僂病大鼠的脛骨在加和不加維生素D的培養基中培養,體外實驗證明補充維生素D對骨的鈣化不起作用,但先給動物維生素D,然後取骨組織進行體外培養,則有明顯的促進鈣化的效果。 Migecovsky(1957)用45Ca研究維生素D對鈣代謝的影響,發現不論口服或注射,維生素D都能使45Ca進入骨組織的量增加,但還不能確定骨45Ca的增加是維生素D的直接作用,還是由於血鈣進入骨中的增多。(Crenshaw(1974))和Yoshiki等(1974)報導血清鈣含量與骨質鈣化直接有關,維生素D對骨質鈣化的作用是間接的。

維生素D的活性代謝物對骨的主要作用是促進骨鹽的溶解,動員鈣、磷釋出。骨組織培養實驗證明,1,25-(OH)2D的效應比25-(OH)D大100倍,但維生素D卻無此作用。1,25-(OH)2D3與PTH的作用相似,能誘導破骨細胞的生成,並使其機能加強,靠破骨細胞內溶酶體釋放的酶和有機酸對骨質進行溶解、吸收,以利於新骨生成。但PTH作用於骨時需有1,25-(OH)2D3參加,而PTH缺乏時,1,25-(OH)2D3 也可以直接對骨起作用。

以維生素D3的作用效果為基數(1 .0),對比不同維生素D3代謝物增加雞脛骨灰分含量的效應,1,25-(OH)2D3為維生素D3R 7.5倍,25-(OH)D3 為2.0倍,1,24,25-(OH)3D3 及24,25-(OH)2D3的作用效果均小於維生素D3。

人們對維生素D與膠原關係的認識是從佝僂病骨質的變化開始的。佝僂病的一個特徵是軟骨基質(cartilage matrix)的鈣化受阻。Canas等(1969)報導,維生素D缺乏時,不僅骨基質鈣化困難,骨基質的有機成分也減少,而水分增多。維生素D有促進脯氨酸摻入骨膠原的作用,但未見對皮膚膠原的生成有影響,這表明維生素D能增加佝僂病動物骨膠原的合成。為鈣鹽的沉積和新骨的形創造條件。Mechanic等(1972,1975)研究維生素D營養狀況與骨膠原不同肽鏈間共價交聯(cross-linking)的關係,指出在骨膠原的成熟過程中,必需人維生素D參加。維生素D及其代謝物缺乏時,生成更多不成熟的膠原。Gonnerman 等(1976)報導,維生素D缺乏時雞的賴氨醯氧化酶(lysyl oxidase)活性升高,並且在這種情況下增加食物鈣的供給量,對賴氨醯氧化酶的活性也無作用。Norman ,A.W.(1979)指出有可能維生素D的代謝物(1,25-(OH)2D等)以類固醇激素樣的作用方式直接作用於類骨質,使與原膠原(pro-collagen)生成有關的酶生成增加,有人(Russell等,1975) 報導實驗動物由於尿毒症(uremia)引起腎病骨營養不良 (renal osteodystrophy) 時,其骨膠原的變化與維生素D缺乏時相似,而皮膚中的膠原無變化。慢性腎功能不全引起的骨營養不良,其特徵是骨膠原組成成分(交聯與醛基前體)間的比例關係異常。

體內90%以上的檸檬酸鹽儲存在骨組織中。維生素D缺乏的動物,骨內檸檬酸鹽的含量減少。用維生素D進行治療時,組織中的檸檬酸鹽增加,尿檸檬酸鹽的排出量也增加。De Luca 等認為維生素D有促進檸檬酸鹽分解和抑制檸檬酸氧化的作用。但對於食物檸檬酸是否有抗佝僂病的效果尚待進一步研究。

維生素D有促進無機硫酸鹽進入骨基質的作用,對骨基質碳水化物(特別是粘多糖)的代謝也有影響。Ralalingaswami 等(1954)研究佝僂病大鼠骨骺軟骨在恢復期的組織化學變化,認為維生素D能使軟骨骺板增生區的糖原在該區鈣化前首先增多。這表明佝僂病軟骨不能鈣化可能與骨組織糖原代謝障礙有關。

正常情況下,血清鈣、磷濃度適宜(鈣、磷乘積大於40),軟骨細胞在骨骺附近排列成行,毛細血管侵入後,軟骨基質逐漸被吸收,由骨組織代替,進行鈣化。維生素D缺乏時,骨基質不能鈣化,干骺端軟骨細胞無秩序地增生,類骨質增加,所以骺板變寬、變厚、不規則且向四周膨脹骨小梁也為不能鈣化的類骨質包圍。軟骨的過度增生是成骨障礙的結果,是一種代償現象。正常情況下,軟骨組織在成骨過程中,體積縮小,而佝僂病時,骨化停滯,所以體積不縮小,相反,由於軟骨增生,體積更加大,因此,長骨的干骺端(腕踝及肋骨軟骨交界處)肥大隆起,呈現佝僂病特有的體征。

維生素D缺乏時,由於成骨障礙,長骨的生長停滯,骨膜肥厚,骨質疏鬆。扁平骨也類似的變化。但大鼠缺少維生素D,只有在食用低磷飼料的條件下,骨質才有類似佝僂病的變化,這表明骨質的變化不單純是由於維生素D缺乏,可能還有其它因素的作用存在。

在六十年代以前,進行骨組織形態學檢查,骨標本首先需要經過脫鈣處理。後來,隨著裝備和製片技術的進步,才逐漸有可能對不脫鈣的骨切片進行觀察。七十年代初,Bordier等對骨組織進行了定量的檢查,他們觀測的結果,進一步表明了維生素D缺乏時骨組織形態學的變化。

表16-3 維生素D缺乏性骨軟化症骨的定量組織學改變

測定的項目 正常對照(28例) 嚴重骨軟化症(28例)
骨細胞溶骨(佔總骨細胞陷窩%) 3.9±0.6 9.3±0.6
骨重吸收面(占骨鈣化面積%) 12.2±4.0 33.8±5.6
鈣化帶(占類骨質面積%) 83.0±10.0 19.2±8.3
類骨質面(佔總骨面積%) 14.6±6.0 67.6±13.7
類骨質量(占海綿狀骨組織%) 5.7±2.0 20.9±7.7
海綿狀骨組織量(佔總骨體積%) 19.3±4.0 27.8±3.8

16.4 臨床表現

佝僂病有骨軟化症是維生素D缺乏在臨床特有的表現,二者都是由於維生素D缺乏,鈣、磷代謝障礙,骨失去正常鈣化能力而發生的同一種病,根據是:①維生素D對二者均有顯著療效;②發病季節均多見於冬、春季,寒冷地區發病率高;③母親患有骨軟化症時,嬰幼兒也常患佝僂病;④骨質的病理變化一致。但佝僂病發生於生長發育中的兒童,骨軟化症發生於成年人,所以臨床一般也存在著某些差別。

16.4.1 佝僂病

佝僂病的臨床表現主要是神經精神症状和骨胳的變化。

神經精神症状常見於病的初期和極期,患兒不活潑、食慾減退、容易激動、脾氣乖張、睡眠不安、夜間常驚醒哭鬧、多汗(在頭部更明顯),並在痙攣手足搐搦等症状。

骨胳的變化與年齡、生長速率及維生素D缺乏的程度等因素有關。顱骨軟化多發生在3~9月的嬰兒。輕者前囟邊緣軟化,閉合遲(出生後18個月尚未閉合)。重者顳枕部呈桌球樣軟化。額骨頂骨枕骨,由於類骨質增生而隆起,形成方顱,或因睡眠壓迫而變形。病兒出牙遲,有出生後十個月尚未出牙或3歲以下乳齒尚未齊者。佝僂病兒的牙齒排列和發育往往也不好;在胸部,肋骨骺端肥大,觸診可摸到鈍圓形隆起,在第6~10肋最明顯,外觀似串珠(rachitic rosary)。1歲以內的小兒胃肋骨軟化,胸廓因受膈肌收縮而內陷,呈現沿胸骨下緣水平的凹溝,稱為赫氏溝(Harrisons groove)。2歲以上病兒可見有雞胸胸廓畸形;四肢,長骨幹骺端肥大,尤以腕部明顯,橈骨尺骨端呈鈍圓形隆起,開似手鐲(6個月到3歲的重度佝僂病兒多見)。上下肢均可因承重而彎曲變形,能爬行時可發生上肢彎曲,較大的兒童能站立行走時則發生下肢變曲,出現:「O」型腿或「X」型腿。檢查時取立位,兩腿靠攏,膝關節相距3cm以下者為輕度「O」形腿,3~6cm者為中度,6cm以上者為重度。「X」型腿的檢查標準與此相同,但檢查時兩膝告攏,測兩踝間的距離,脊柱受重力影響可發生側向或前後向彎曲;骨盆前後徑短,恥骨狹窄。嚴重的佝僂病兒容易發生骨折,最常見的是橈骨或腓骨骨折,也可發生於股骨、肋骨、鎖骨。此外,佝僂病也是脛骨彎曲及扁平足發生的原因。

維生素D缺乏,鈣、磷代謝障礙對機體的影響是全身性的。佝僂病兒一般發育不良,神情獃滯,條件反射的建立緩慢且不鞏固。能直立行走的時間也較晚。兼有營養不良的兒童常有毛髮稀疏、枕禿、面色蒼白、貧血、肌肉及韌帶無力、腹部膨大、肝脾腫大等現象。由於低血鈣,6個月以下的小兒常出現肌痙攣或手足搐搦,更大些的兒童可有骨痛、骨變形等表現。由於胸廓畸形,呼吸運動受限制,病兒容易繼發肺部感染。也常見消化系統的功能障礙

臨床上根據病情分型:輕型以神經精神症状為主,骨骼變化不顯著;中度患兒頭部、胸部及四肢有較明顯的骨骼變形,並有輕度的全身症状;重型佝僂病兒骨骼變形及全身症状明顯。急性佝僂病的症状發展迅速,骨質變化以軟化為主,多見於6個月以下的嬰兒;亞急性佝僂病症狀的出現比較緩慢,骨質變化以增生為主,多發生於年齡較大的兒童:複發性佝僂病症狀的反覆與季節、生活及餵養情況、其它疾病及過早停止治療等因素有關。

16.4.2 骨軟化症

發生於骨生長發育已完全的成年人,多見於妊娠、多產的婦女及體弱多病的老人。最常見的症是骨痛、肌無力和骨壓痛。重度患者脊柱有壓迫性彎曲,身材變矮,骨盆變形等現象,但肌痙攣及手足搐搦的發生並不多見。

發病初期,骨痛往往是模糊的,常在腰背部或下肢,痛的部位不固定,並且其發作也沒有一定的規律性,一般是在活動時加重。因為沒有顯著的體征,往往被認為是風濕神經官能症。肌無力(包括近體部位的大肌肉)是維生素D缺乏的一個重要表現。開始患者的感覺是上樓梯或從坐位起立時很吃力,病情加劇時,患者甚至完全不能行走。在骨痛與肌無力同時存在的情況下,患者步態特殊,被稱為「鴨步(waddling)」或「企鵝步態(penguin gait)」。

胃切除手術發生骨軟化症的患者往往發和肌無力,當肌無力與肌萎縮很明顯時,有時可能被誤診為原發性肌病(myopathy)。因為血清中的肌酸一般沒有變化,所以肌病一般要靠臨床診斷確定。肌電圖可以檢查肌病是否存在。肌組織活體檢查 (biopsy)常可見到瀰漫性的肌萎縮,電鏡檢查,肌微纖維肌細胞粒線體和胞漿的組分有退行性病變。

體檢時,骨軟化症患者胸骨、肋骨、骨盆及大關節處,往往有明顯的壓痛,有的有自發性、多發性骨折或假性骨折,包括股骨粗隆下骨折或椎體的壓迫性骨折等。

32 維生素D缺乏病的發病情況和病因 | 維生素D缺乏病的診斷 32
關於「營養學/維生素D缺乏病的發病機理和病理」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