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學/共同性斜視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眼科學》 >> 眼外肌病 >> 斜視 >> 共同性斜視
眼科學

眼科學目錄

眼位偏斜不能被融合機能所遏制,眼球運動無障礙,各種方向注視時斜視程度(斜視角)保持恆定者,稱為共同性斜視

(一)分類:

1.按偏斜的性質可分為:

單眼性斜視:經常固定用一眼注視目標而另一眼偏斜。偏斜眼視力顯著減退。

交替性斜視:兩眼可輪換注視或偏斜,如以左眼注視則右眼偏斜,右眼注視則左眼偏斜。兩眼視力常接近。

2.按偏斜的方向可分為:

內斜視(esotropia)眼球偏向內;外斜視(exotropia)眼球偏向外;上斜視(hypersropia)眼球偏向上;下斜視(hypotropia)眼球偏向下。

(二)病因:

病因學說不一,雖然各有一定的理論根據,但尚無一種學說能夠解釋所有的共同性斜視問題。

1.調節學說:眼的調節作用與眼的集合作用是互相聯繫的,一定的調節帶來相應的集合。遠視眼在看遠、近目標時都需要調節,過度調節的同時產生過度的集合,因此常常由於調節——集合反射過強,其內直肌的作用有超出外直肌的趨向,而形成共同性內斜視近視眼看近目標時少用或不用調節,集合力同時減弱,因此其內直肌的張力減低,有時就形成了共同性外斜視。近年來很多事實證明AC/A(調節性集合/調節,即每一屈光度調節所引起集合的三稜鏡屈光度的數量-三稜鏡度/屈光度)比值,與眼位偏斜有密切關係。

2.雙眼反射學說:雙眼單視是一個條件反射,是依靠融合功能來完成,是後天獲得的。如果在這個條件反射形成的過程中兩眼視力不同,一眼視力受到明顯的感覺或運動障礙(如單眼高度屈光不正,單眼屈光間質、眼底或視神經的病變等)妨礙了雙眼單視的功能,就會產生一種眼位分離狀態即斜視。

3.解部學說:正位眼的每一條眼外肌和他們的肌腱筋膜以及眼眶等必須發育正常。某一眼外肌發育過度或發育不全、眼外肌附著點異常,眼眶的發育、眶內筋膜結構的異常等,均可導致肌力不平衡而產生斜視。譬如內斜可能由於內直肌發育過強或外直肌發育不良或兩者同時存在而引起。

4.遺傳學說:臨床上常見在同一家族中有許多人患有共同性斜視。文獻上統計數字不盡相同。有的報導多達50%的患者有家族性的傾向,也有報導僅10%上下者,這些事實使人們考慮斜視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

(三)臨床表現

一眼注視目標,另眼偏斜。當用任何一眼注視時,斜度就集中到另一眼上,並且斜度都是相同的。即用健眼注視目標,斜視眼的偏斜角(第一斜視角)與用斜視眼注視目標,健眼的偏斜角(第二斜視角)相等。眼球運動無障礙,兩眼向各個方向轉動時偏斜的程度保持不變。但在某些高級神經活動的影響下,如在沉睡、麻醉或使用調節集合等不同情況時,其斜度可能有所不同。患者多無自覺症状,常因容貌關係而就醫。

(四)診斷:

外觀有眼球的偏斜,臨床常用的檢查方法有:遮蓋法、三稜鏡加遮蓋法、角膜映光法視野計檢查(見第三章眼的檢查)。

(五)治療原則:

治療的目的是恢復雙眼的視功能和獲得正常眼位,以達到功能治癒。因此必須提高斜視眼的視力,恢復正常視網膜對應,矯正眼位偏斜,增強融合能力。否則只能是外貌上的改善。

1.在睫狀肌完全麻痹下進行驗光,屬於調節型者應充分矯正其屈光不正,AC/A比值高的內斜視,需加用強縮瞳劑或戴雙光眼鏡治療。非調節型者應在適當時候進行手術矯正。

2.對斜眼視力已經減退或已形成抑制性弱視的兒童,應及早進行弱視治療。

3.用同視機或實體鏡作雙眼單視訓練,進一步改善雙眼視功能和矯正眼球位置。

4.手術治療:原則是增強或減弱眼外肌力量,以矯正眼位偏斜,前者常採用眼外肌截除術,後者採用眼外肌後徙術。手術後,根據情況繼續配戴眼鏡和進行雙眼單視訓練。

參看

32 斜隱視 | 麻痹性斜視 32
關於「眼科學/共同性斜視」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