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莢仁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榆莢仁 | 中藥圖典 |
榆莢仁 Yú Jiá Rén |
|
---|---|
別名 | 榆實、榆子、榆仁、榆於 |
功效作用 | 清濕熱,殺蟲。治婦女白帶,小兒疳熱羸瘦。 |
英文名 | |
始載於 | 《證類本草》 |
毒性 | 無毒 |
歸經 | |
藥性 | 平 |
藥味 | 辛、苦 |
榆莢仁 (《證類本草》)
目錄 |
異名
榆實(《本經》),榆子、榆仁(《食療本草》)。
來源
為榆科植物榆樹的果實或種子。
植物形態詳榆白皮條。
採集
4~6月果實成熟時採收,除去果翅,晒乾。
化學成分
果實每百克含水分82克,蛋白質3.8克,脂肪1克,碳水化物8.5克,粗纖維1.3克,灰分3.5克;鈣280毫克,磷100毫克,鐵22毫克,硫胺素0.05毫克,核黃素0.1毫克,尼克酸1.4毫克。
種子含油量18.1%。
性味
①《綱目》:微辛,平,無毒。
②《醫林纂要》:甘酸,寒。
功用主治-榆莢仁的功效
清濕熱,殺蟲。
治婦女白帶,小兒疳熱羸瘦。
①《《本草拾遺》:主婦人帶下。
和牛肉作羹食之。
②《醫林纂要》:補肺,止渴,斂心神,殺蟲匿。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1.5~3錢;或入丸劑。
選方
治疳熱瘦悴有蟲:榆仁(去皮)。
黃連(去頭)各一兩。
上為細末,用豬膽七個,破開取汁,與二藥同和入碗內,甑上蒸九日,每日一次,候日數足,研麝香五分,湯浸一宿,蒸餅同和成劑,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七丸至一、二十丸,米飲下,無時。
(《小兒藥證直訣》榆仁丸)
食療作用
1.健脾益胃 榆錢果實中含有煙酸、抗壞血酸等酸性物質。同時,還含有大量的無機鹽,可健牌和胃, 治食欲不振。
2.清熱安神 榆錢果實中含有大量水分、煙酸、抗壞血酸及無機鹽等,其中鈣、磷含量較為豐富,有清熱安神之效,可治療神經衰弱、失眠。
3.殺蟲消腫 榆錢果實中的煙酸、種子油有清熱解毒,殺蟲消腫的作用,可殺多種人體寄生蟲,同時,榆錢還可通過利小便而消腫。
4.止咳化痰 榆錢味辛入肺經,能清肺熱,降肺氣,榆錢種子油有潤肺止咳化痰之功,故可用於治療咳嗽痰稠之病症。
保健食譜
1.糖拌榆錢 榆錢80克,西紅柿、黃瓜、橘子瓣各100克,白糖40克。將榆錢、西紅柿、黃瓜、橘瓣洗淨並瀝水;西紅柿、黃瓜斜刀切成薄片備用;橘瓣用小刀切開去籽備用;取一個大平盤,將西紅柿片、黃瓜片、橘瓣片均勻擺在盤中,榆錢放盤中,再均勻撒上白糖即可食用。此菜造型美觀,質地細嫩,口味酸甜,具有健胃消食,生津利水的功效。可用作食欲不振,小便不利,口乾少津患者的輔助治療。健康者食之可強身健體。
2.榆錢炒肉片 榆錢400克,豬瘦肉IO0克。水發木耳50克,豬油500毫升。將榆錢、木耳洗淨備用;豬瘦肉洗淨切片,放碗內,加適量鹽、黃酒、濕澱粉拌勻;另取一小碗,加清湯、精鹽、醬油、黃酒、麻油、濕澱粉勾兌成芡汁備用;炒鍋內放入豬油,燒至六成熱,加入豬瘦肉片,炒至散開,撈出瀝油;原鍋留少許底油,加入蔥、姜、蒜末煸香,放入肉片、榆錢、木耳,翻炒幾下,加入芡汁,翻炒均勻盛於盤內即可食用。此餚有健脾和胃,補虛安神的功效。可用以治療食欲不振,小兒疳熱羸瘦,失眠等病症。
3.榆錢蒸菜 榆錢800克,玉米粉150克,黃豆粉50克。將榆錢洗淨,瀝干水,放入大盤中,加豆粉、玉米粉、精鹽、味精、蔥段、薑末,並拌勻;蒸鍋加水置火上,待水燒沸後,放入榆錢大盤,蒸制15分鐘取出食用。本菜色香味俱全,且質嫩糯,具有健脾助食的功效。適用於久病體虛,脾胃虛弱,食慾不佳等患者食用。
4.榆錢湯 榆錢100克,西紅柿、甜橙、白糖各50克,濕澱粉20克。榆錢洗淨瀝水,西紅柿洗淨去蒂切成薄片,甜橙切成薄片備用;湯鍋置旺火上,加清水5O0毫升,放入榆錢、西紅柿和甜橙,煮沸後,加入白糖,待糖溶化,用濕澱粉勾芡即成。本湯色美味香甜,具有健脾補虛,養血安神之功效。可用作體虛羸瘦,咳嗽痰多,小便不利等患者輔助治療。健康人食之既可增強體質,又可美容。
注意事項
文獻選錄
《本草拾遺》:「主婦人帶下,和牛肉作羹食之。」
《寶慶本草折衷》:「療小兒火瘡痂庀,及殺諸蟲。」
《本草省常》:「養肺益脾,下惡氣,利水道,久食令人身輕不飢。」
《山西中草藥》:「安神,止帶,助消化。」
《全國中草藥彙編》:「安神健脾。治神經衰弱。」
文化欣賞
唐.施肩吾。《戲詠榆莢》:「風吹榆錢落如雨,繞林繞屋來不住。知爾不堪還酒家,漫教夷甫無行處。」
宋.蘇軾。《榆》:「我行汴堤上,厭見榆陰綠。千株不盈畝,斬伐同一束。及居幽囚中,亦復見此木。」
清.陳維崧。《河傳弟九體.榆錢》:「蕩漾,誰傍?輕如蝶翅,小於錢樣。拋家離井若為憐?凄然。江東落絮天。」
歷史傳說。據《爾雅》記載,榆皮(榆白枌)荒歲農人食之以當糧,不損人。嘉佑年中,過豐,沛,人缺食,鄉民多食此(榆皮)。
|
關於「榆莢仁」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