蘄蛇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蘄蛇 | 中藥圖典 |
蘄蛇 | |
---|---|
別名 | 大白花蛇、棋盤蛇、五步蛇、百步蛇 |
功效作用 | 祛風,通絡,止痙。用於風濕頑痹,麻木拘攣,中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痙攣,破傷風,麻風疥癬。 |
英文名 | AGKISTRODON |
始載於 | |
毒性 | 有毒 |
歸經 | 肝經 |
藥性 | 溫 |
藥味 | 甘、咸 |
蘄蛇屬腹蛇科、腹蛇屬,咬人後五步即死。蘄蛇全身黑質白花,吻鱗與鼻間鱗均向背方翹起,又叫白花蛇,褰鼻蛇。頭呈三角形,背黑褐色,頭腹及喉部白色,間或少數黑褐色斑點,稱「念珠斑」。屬部側扁,尾尖一枚鱗片尖長,稱角質刺,也叫「佛背甲」。蘄蛇產於蘄春蘄州龍峰山,兩湖、三角山一帶,喜食蛙、蟾蜍、蜥蠍、鳥、鼠等。成長極慢,現也成為瀕危動物。蘄蛇味甘咸、性溫,具有祛風濕、散風寒、舒筋活絡等藥效。
目錄 |
概述
蘄蛇為蝰科(Viperidae)動物尖吻蛇除去內臟的乾燥全體。
蘄蛇味甘咸、性溫,具有祛風濕、散風寒、舒筋活絡等藥效。
蘄蛇最早見於《雷公炮炙論》稱白花蛇。《開寶本草》云:「生南地及蜀郡諸山中。」《本草圖經》云:「今黔中及蘄州、鄧州皆有之。」《本草綱目》云:「花蛇,湖、蜀皆有,今惟以蘄蛇擅名。然蘄地亦不多得,市肆所貨,官司所取者,皆自江南興國州諸山中來。」又曰:「其蛇龍頭虎口,黑質白花,脅有二十四個勝紋,腹有念珠斑,口有四長牙,尾上有一佛指甲。」
原動物
尖吻蛇 Agkistrodon acutus (Guenther)
屬腹蛇科、腹蛇屬,咬人後五步即死。蘄蛇全身黑質白花,吻鱗與鼻間鱗均向背方翹起,又叫白花蛇,褰鼻蛇。頭呈三角形,背黑褐色,頭腹及喉部白色,間或少數黑褐色斑點,稱「念珠斑」。屬部側扁,尾尖一枚鱗片尖長,稱角質刺,也叫「佛背甲」。蘄蛇產於蘄春蘄州龍峰山,兩湖、三角山一帶,喜食蛙、蟾蜍、蜥蠍、鳥、鼠等。成長極慢,現也成為瀕危動物。
形貌
尖吻蛇吻端尖而翹向前上方,頭呈三角形,與頸部區分明顯;頭背黑色,
頭側自吻棱經眼斜至口角以下為黃白色,頭、腹及喉亦為白色,體粗壯,尾較短,全長可達1.5米,背面深棕色或棕褐色。背脊有個方形大斑,其邊緣淺褐色,
蘄蛇
中央略深,有的方斑不完整;腹面白色,有交錯排列的黑褐色斑塊,略呈3縱行,有的若干斑塊互相連續,而界限不清;尾腹面白色,散以疏密不等的黑褐色點斑。吻鱗甚高,上部窄長,構成尖吻的腹面;鼻間鱗1對,亦窄長構成尖吻的腹面。頭背具對稱的而富疣粒的大鱗;有頰窩;眶前鱗2,眶後鱗1,有1較大的眶下鱗,上唇鱗7。背鱗21(23)~21(23)~17(19)行,除最外1~3行外,余均具結節狀強棱.腹鱗157~170;肛鱗完整;尾下鱗52~59,大部分雙行,少數為單行;尾後段側扁,末端一枚鱗片側扁而尖長。
尖吻蛇Agkistrodonacutus(Guenther)全長120~150cm,大者可達200cm以上。頭大,三角形,有長管牙,吻端有鼻間鱗與吻鱗尖出形成一上翹的突起;鼻孔與眼之間有一橢圓形頰窩。背鱗具強棱,21(23)~21(23)~17(19)行。腹鱗157~171。尾下鱗52~60,前段約20枚為單形或雜以個別成對的,尾後段為雙形;末端鱗片角質化程度較高,形成一尖出硬物。背面棕黑色,頭側土黃色,二色分明;體背棕褐色或稍帶綠色,其上具灰白色大方斑塊17~19個,尾部3~5個,此斑由左右兩側大三角斑在背正中合攏形成,偶爾也有交錯排列的,斑塊邊緣色深;腹面乳白色;咽部排列不規則小黑點;腹部中央和兩側有大黑斑。
採制
[採制]
多在夏、秋兩季捕捉,剖開蛇腹,去內臟,洗凈,用竹片撐開腹部,盤成圓
盤狀,乾燥後拆除竹片。蘄蛇肉:去頭,用黃酒潤濕後,除去鱗、骨,乾燥。酒蘄蛇,取蘄蛇段,加酒拌勻,悶透,置鍋內,用文火炒干,取出,防涼。每蘄蛇100kg,用黃酒20kg。
[藥材及產銷]
本品為尖吻蛇除去內髒的乾燥全體。
[名稱] 尖吻蛇 Agkistrodon acutus (Guenther),蘄蛇,[產地及銷售習慣] 全國各地皆產,各地區均自產自銷。
藥物性狀
本品卷呈圓盤狀,盤經17~34cm,體長可達2m。頭在中間稍向上,呈三角形而
扁平,吻端向上,習稱「翹鼻頭」。上齶有管狀毒牙,中空尖稅。背部兩側各有黑褐色與淺棕色組成的「V」形斑紋17~25個,其「V」形的兩上端的背中線上相接,習稱「方勝紋」,有的左右不相接,呈交錯排列。腹部撐開或不撐開,灰白色,鱗片較大,有黑色類圓形的斑點,習稱「連珠斑」腹內壁黃白色,脊椎骨的棘突較高,呈刀片狀上突,前後椎體下突基本同形,多為彎刀狀,向後傾斜,尖端明顯超過椎體後隆面。尾部驟細,末端有三角形深灰色的角質鱗片1枚。氣腥,味微咸。
化學成份
干蛇主含蛋白質及脂肪。據北京醫學院藥學系1958年分析北京市售品,含
皂甙0.55%。
現代研究證明蘄蛇含有3種毒蛋白,AaT-Ⅰ、AaT-Ⅱ、AaT-Ⅲ,氨基酸類含量高的由天門冬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絲氨酸、纈氨酸、硫氨酸、酪氨酸、色氨酸等,並含透明質酸酶、精氨酸脂酶及阻凝劑等。透明質酸酶,去纖維酶,凝結因子cf一1,尖吻蝮蛇毒出血毒素,抗凝血因子,出血蛋白HP,磷酸酯酶A,磷酸二酯酶,ADP酶,ATP酶,膽碱酯酶,5'-磷酸二酯酶,5'一核苷酸酶,L-氨基酶氧化酶,精氨酸脂酶,蛋白水解酶等;其它:多種氨基酸,骨膠原,脂肪等。
毒性
蘄蛇頭部毒腺中含有多量的出血性毒,少量的神經性毒,微量的溶血成分及促進血液凝固成分,其主要的毒性成分為強烈的出血性毒。
被咬傷中毒後,內臟廣泛出血,極為危險。注意:在宰殺時切勿去揀掉在地上的蛇頭,應立即掃走。
鑒別
性狀鑒別
藥材捲曲成圓盤形,頭在中央稍向上,盤徑17~34cm。頭部呈三角形而扁平,鼻尖向上。背部兩側各有黑褐色與淺棕色組成的「∧」形大斑紋24個,其中「∧」形的頂端在背中線上相接(即24方勝紋),其中部分左右並不相接,而是交錯排列。腹部撐開或不撐開,灰白色,鱗片較大,有黑色類圓形的斑塊(俗稱念珠斑)。尾部漸細,末端呈三角形深灰色的角質鱗片一枚。腹內壁黃白色,脊椎骨顯露突起,兩側具有多數肋骨。氣腥臭,味微咸。
鑒別要點:方勝紋,連珠斑,佛指甲,龍頭虎口。
炮製方法
一、凈制 去頭、鱗(《藥典85》)。 蘄蛇肉 (1)去頭,用黃酒潤透後,除去鱗、骨,乾燥(《藥典85》)。 (2)取蘄蛇砍去頭尾,用黃酒浸潤後,置蒸籠內蒸透,除去皮骨,晒乾(《河南》)。
二、切制 切成3cm段(《藥典85》)。
三、炮炙 酒制 (1)取蘄蛇段,加酒拌勻,燜透,置鍋內用文火炒干,取出,放涼。每蘄蛇100g,用黃酒20kg(《藥典85》)。 (2)取蘄蛇塊,入熱鍋中炒黃,用酒拌勻,再用微火炒干(《集成》)。 (3)取蘄蛇用米酒切透,去鱗皮脊骨、頭尾,切四萬塊,用沙炒酥。每蘄蛇1條,米酒適量(《集成》)。
功效應用
1.風濕頑痹,中風半身不遂。本品具走竄之性,性溫通絡,能內走臟腑
,外達肌表而透骨搜風,以袪內外之風邪,為截風要葯,又能通經絡,凡風濕痹證無不宜之,尤善治病深日久之風濕頑痹,經絡不通,麻木拘攣,以及中風口眼喎斜,半身不遂者,常與防風、羌活、當歸等配伍,如白花蛇酒(《瀕湖集簡方》)。
2.小兒驚風,破傷風。本品入肝,既能祛外風,又能息內風,風去則驚搐自定,為治抽搐痙攣常用藥。治小兒急慢驚風、破傷風之抽搐痙攣,多與烏梢蛇、蜈蚣同用,如定命散(《聖濟總錄》)。
3.麻風,疥癬。本品能外走肌表而袪風止癢,兼以毒攻毒,故風毒之邪壅於肌膚亦為常用之品。治麻風,每與大黃、蟬蛻、皂角刺等相配,如追風散(《秘傳大麻風方》);治疥癬,可與荊芥、薄荷、天麻同用,如驅風膏,(《醫壘元戎》)。
此外,本品有毒,能以毒攻毒,可治瘰癧、梅毒、惡瘡。
醫學研究
1.藥理作用:蘄蛇有鎮靜、催眠及鎮痛作用;注射液有顯著降壓作用;水提物能激
活纖溶系統;醇提物可增強巨噬細胞吞噬能力,顯著增加炭粒廓清率。
2.臨床研究:用蛇蠍散(蘄蛇、全蠍、蜈蚣等份,研末)每天3g,治療坐骨神經痛52例,治癒42例,好轉6例(浙江中醫雜誌,1982,6:273)。
名家論述
1.《雷公炮炙論》:「治風。引葯至於有風疾處。」
2.《開寶本草》:「主中風濕痹不仁,筋脈拘急,口面喎斜,半身不遂,骨節疼痛,大風疥癩及暴風瘙癢,腳弱不能久立。」
3. 《本草綱目》:「能透骨搜風,截驚定搐,為風痹、驚搐、癩癬、惡瘡要葯,取其內走臟腑,外徹皮膚,無處不到也。」
|
關於「蘄蛇」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