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病防治/老年性耳聾
醫學電子書 >> 《老年百病防治》 >> 五官科疾病 >> 老年性耳聾 |
老年百病防治 |
|
老年性耳聾是老年人常見的耳部疾病,臨床以聽力減退,甚至失聽為特徵。《左傳》解釋為「耳不聽五聲之和,為聾」。
臨床上耳聾與耳鳴多同時存在。《醫學入門》說:「耳鳴乃是聾之漸也」。特別是老年人,幾乎有耳鳴的人都有高頻聽力的下降,有的人因耳聾較重而耳鳴被掩蓋。老年性耳聾的特點為兩側對稱性聽力下降,發生年齡因人而異,有的始於40歲,有些老人到80歲聽力尚佳。
[發病原因]
1.人屆老年,中耳及內耳的聽功能結構均可發生老年性退變,如中耳為鼓膜增厚,彈力減少,聽骨韌帶松馳,聽骨關節發生纖維化、鈣化及僵硬等;內耳為螺旋神經節細胞減少,柯替氏器及血管紋處有廣泛老年性退變。
2.全身性病變的影響。如高血壓、動脈硬化、甲狀腺機能減退、糖尿病、營養障礙、貧血等病變均可影響螺旋器或蝸神經傳導徑路,導致耳聾。
3.噪聲損傷。由於長期噪聲刺激的影響,螺旋器和螺旋神經節發生了退行性改變,其中以耳蝸的基底圈的病變最為明顯。如同為老年人,遠居鄉村者較城市居民聽力為佳。
此外,遺傳因素與精神因素對老年性耳聾也有一定的影響。
中醫認為「腎開竅於耳」,腎氣充沛,腎精充足,上濡於耳,則聽覺敏銳;若年老體衰,腎氣虧虛,精血不足,耳失濡養,則致耳鳴、耳聾。
[臨床表現]
人到老年後,雙耳呈對稱性、漸進性聽力減退,可伴有持續高頻耳鳴。初期對頻率高的聲音喪失聽力,逐漸連頻率低的聲音也聽不到。由於講話時頻率高低不一,故老人僅能聽到一部分聲音,老知道別人在對他講話,但會意困難,不能領會別人說話的全部內容。語言辨別能力下降,聽話愛打岔。
檢查:鼓膜外觀正常,聽力檢查顯示出感音性聽覺障礙,高頻區聽閾提高。
[預防措施]
1.中老年人要堅持體育鍛煉,如散步、慢跑、做操、打太極拳等,以增強體質,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環,減慢衰老的過程。
2.合理安排飲食,中老年人不要攝入過多的脂肪及甜食,宜多吃蔬菜、水果、豆類等清淡食品,以防高血壓、動脈硬化、糖尿病等全身疾病的發生,而影響耳的聽覺功能。
3.因煙硂可刺激交感神經節中的突觸接合部,可引起小動脈痙攣和招致內耳的感覺上皮發生破壞,而引起聽覺的損害。故中老年人,尤其是聽力下降者,宜戒煙。
4.避免或減少噪聲刺激,防止噪聲對聽覺的損害。對於在噪聲環境中工作的人,應該配帶護耳器,或用耳塞隔音,降低噪聲對耳的刺激。
5.臨床應用鏈黴素、新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多粘菌素等耳毒性藥物時,應嚴格掌握其適應症。即使需要應用時,也宜用最小的有效劑量,儘可能用短斯治療。耳局部用藥尤須重視。
6.中老年人一旦發現聽力減退,應及時到醫院檢查,查明病因,確定病變性質,儘早治療,防止耳聾的加重。
[治療方法]
1.病因治療。對能引起耳聾的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壓、動脈硬化、糖尿病等,要積極治療。同時注意改善居住與工作環境,消除或減少噪聲的影響。
2.營養支持療法。可口服維生素B120毫克、維生素C200毫克、維生素E200毫克、ATP20毫克,每日3次,連服8~16周。
3.血管擴張劑。可口服煙酸100毫克、地巴唑20毫克、每日3次;或肌肉注射654—2,每次10毫克,每日~2次,以改善耳部血液微循環。
4.中醫辨證論治。腎精虧損型:證見耳鳴耳聾、腰膝酸軟、失眠多夢、舌紅少苔、脈細數,治宜補腎益精,滋陰降火,方選耳聾左慈丸(熟地黃15克、淮山藥15克、山萸肉10克、丹皮10克、茯苓10克、澤瀉10克、五味子10克、磁石15克、石菖蒲10克)。腎陽虧虛型:證見耳鳴耳聾、兼下肢覺冷、陽萎乏力、舌淡苔白、脈沉細無力,治宜溫補腎陽,方選補骨脂丸(磁石15克、熟地15克、川芎6克、當歸10克、肉桂6克、菟絲子10克、川椒6克、補骨脂10克、白蒺藜10克、胡蘆巴10克、杜仲10克、白芷10克、石菖蒲10克)。
5.針刺療法。體針可選用耳門、聽宮、聽會、翳風、中諸、外關、陽陵泉、足三里、三陰交等穴,每次~3穴,採用補法,虛寒者可用艾灸法。耳針可選用內耳、腎、肝、神門、中等刺激,每日1次,10~15次為一療程。
參看
美尼爾氏病 | 慢性咽炎 |
|
關於「老年病防治/老年性耳聾」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