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子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杏子
Xìnɡ Zi
別名 杏實
功效作用 潤肺定喘生津止渴。主肺燥咳嗽,津傷口
英文名 fruit of Apricot, fruit of Ansu Apricot
始載於 本草圖經
毒性 有毒
歸經 心經肺經
藥性
藥味

中藥大辭典》:杏子

【出處】 《本草圖經》

【拼音名】 Xìnɡ Zi

【別名】 杏實(《別錄》)。

【來源】 為薔薇科植物山杏果實。果熟時採收。

【原形態】 植物形態詳"杏仁"條。

化學成份】 果實含檸檬酸蘋果酸、β-胡蘿卜素、少量γ-胡蘿卜素和西紅柿烴;果實的揮髮油成分有月桂烯、檸檬烯、對-聚傘花素、異松油烯、反-2-己烯醇、α-松曲醇、牻牛兒醛、牻牛兒醇、2-甲基丁酸乙酸、芳棒醇、環氧二氫芳樟醇的順反異構體、γ-辛酸內酯、γ-癸酸內酯、橙花醛、檸檬醛。未熟果實含綠原酸類、焦性兒茶酚類、赭朴鞣質、黃酮類等成分。

【性味】 酸甘,溫。

①《千金.食治》:"味極酸。"

崔禹錫《食經》:"味酸,大熱。"

③《日華子本草》:"熱,有毒。"

④《本草圖經》:"杏之類梅者味酢,類桃者味甘。"

【功效與作用】 潤肺定喘生津止渴。

①《千金.食治》:"其中核猶未鞕者,采之暴干食之,甚止渴,去冷熱毒。"

②《滇南本草》:"治心中冷熱,止渴定喘,解瘟疫。"

③《隨息居飲食譜》:"潤肺生津。"

【注意】 ①崔禹錫《食經》:"不可多食,生癰傷筋骨。"

②《本草衍義》:"小兒尤不可食,多致瘡癰及上膈熱。"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杏子

【出處】 出自《本草圖經》。

【拼音名】 Xìnɡ Zi

【英文名】 fruit of Apricot, fruit of Ansu Apricot

【別名】 杏實。

【來源】 藥材基源:為薔薇科植物杏或山杏的果實。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Armeniaca vulgaris Lam.[Prunus armeniaca L.]2.Armeniaca sibirica(L.)Lam.[Prunus sibirica L.]

採收和儲藏:果熟時採收。

【原形態】 1.杏 落葉小喬木,高4-10cm;樹皮暗紅棕色,縱裂。單葉互生;葉片圓卵形或寬卵形,長 5-9cm,寬4-8cm。春季先葉開花,花單生枝端,著生較密,稍似總狀;花幾無梗,花萼基部成筒狀,外面被短柔毛,上部5裂;花瓣5,白色或淺粉紅色,圓形至寬倒卵形;雄蕊多數,著生萼筒邊緣;雌蕊單心皮,著生萼筒基部。核果圓形,稀倒卵形,直徑2.5cm以上。種子1,心狀卵形,淺紅色。花期3-4月,果期6-7月。

2.山杏 灌木或小喬木,高2-5m。葉卵形或近圓形,長(3-)5-10cm,寬(2.5-)4-7cm。花單生,直徑1.5-2cm;萼片長圓狀橢圓形,先端尖;花瓣近圓形或倒卵形,白色或粉紅色。果實扁球形,直徑 1.5-2.5cm,兩側扁,果肉薄而乾燥,熟時開裂,味酸澀,不能吃。核易與果肉分離,基部一側不對稱,平滑。花期3-4月,果期6-7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3.山杏 生於海拔700-2000m的乾燥向陽、丘陵、草原。

資源分布:1.杏 分布於全國各地,多系栽培。在新疆伊犁一帶有野生。

2.山杏 分布於東北、華北和甘肅等地。

【化學成份】 1.杏 果實含枸櫞酸(citric acid)蘋果酸(malic acid)香草酸(vanillic acid)3,4-二羥基苯甲酸(3,4-dihydroxybenzoic acid),綠原酸(chlorogenic acid)等有機酸;槲皮素(quercetin),槲皮甙(quercitrin)芸香甙(rutin),金絲桃甙(hyperoside),山柰酚(kaempferol)等黃酮類化合物。還含揮發性成分:月桂烯(myrcene),檸檬烯(limonene),對聚傘花素(p-cymene),異松油烯(terpinolene),反式的2-已烯醇(2-hexenol),α-松油醇(α-terpineol),牻牛兒醛(geranial),牻牛兒醇(geraniol),2-甲基丁酸(2-methylbutyric acid),乙酸(acetic acid),芳樟醇(linalool),順式及反式的環氧二氫芳樟醇(epoxydihydrolinalool),γ-辛酸內酯(γ-octalactone)γ-癸酸內酯(γ-decalactone)。又含精氨酸(arginine),絲氨酸(serine),甘氨酸(glycine),谷氨酸(glutamic acid),丙氨酸(alanine),脯氨酸(proline),蘇氨酸(threonine),酪氨酸(tyrosine),亮氨酸(leucine)和很少量的賴氨酸(lysine),纈氨酸(valine),蛋氨酸(methionine)等胺基酸維生素(vitamin)B/1、C[5,6],煙酸,去氫抗壞血酸(dehydroascorbic acid),β-胡蘿卜素(β-carotene)和少量γ-胡蘿卜素(γ-carotene)及番茄烴(lycopene)以及磷、鋅等。另含香味成分:1-丁醇(1-butanol),異丁醇(isobutanol),異戊醛(isovaleraldehyde),乙酸丁酯(butyl acetate)乙酸已酯(hexyl acetate),苯乙醛(phenylacetaldehyde),2,6,6-三甲基-2-乙烯基-四氫吡喃(12,6,6-trimethyl-2-vinyl tetrahydropyran)紫羅蘭酮(ionone),甲苯(toluene),丁酸(butyric acid),棕櫚酸(palmitic acid)3,7-二甲基-1-辛烯-3,7-二醇(3,7-dimethyloct-1-ene-3,7-diol),(E)-2,6-二甲基辛-2,7-二烯-1,6-二醇[(E)-2,6-dimethylocta-2,7-diene-1,6-diol],2,6-二甲基-1,8-辛二醇 (2,6-dimethyl-1,8-octanediol),(2E,6Z)-3,7-二甲基-2,6辛二烯-1,8-二醇[(2E,6Z)-3,7-dimethyl-2,6-octadiene-1,8-diol],3-羥基-7,8-二氫-β-紫羅蘭酮(3-hydroxy-7,8-dihydro-β-ionone),3-氧代-a-紫羅蘭醇(3-oxo-a-icnol),3-羥基-β-紫羅蘭醇(3-hydroxy-β-ionol),3-羥基-7,8-二氫-β-紫羅蘭醇(3-hydroxy-7,8-dihydro-β-ionol),3-羥基-β-紫羅蘭酮(3-hydroxy-β-ionone),3-羥基-5,6-環氧-β-紫羅蘭酮(3-hydroxy-5,6-epoxy-β-ionone),催吐蘿芙木醇(vomifoliol)去氫催吐蘿芙木醇(dehydrovomifoliol)。還含葡萄糖(glucose),果糖(fructose)。

2.山杏 果實含山梨糖醇(sorbitol),葡萄糖和多糖(polysaccharide)。

【性味】 酸;甘;溫;有毒

歸經】 肺;心經

【功效與作用】 潤肺定喘;生津止渴。主肺燥咳嗽,津傷口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2g,或生食,或晒乾為脯,適量。

【注意】 崔禹錫《食經》:不可多食,生癰癤,傷筋骨。《本草衍義》:小兒尤不可食,多致瘡癰及上膈熱。

【各家論述】 1.《千金.食治》:其中核猶未鞕者,采之暴干食之,甚止渴,去冷熱毒。

2.《滇南本草》:治心中冷熱,止渴定喘,解瘟疫。

3.《隨息居飲食譜》:潤肺生津。

【摘錄】 《中華本草》

關於「杏子」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