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素/五臟脈診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黃帝內經太素》 >> 卷第十五診候之二 >> 五臟脈診
黃帝內經太素

黃帝內經太素目錄

平按:此篇自「肝脈弦」至「是謂五臟脈」,見《素問》卷七第二十二①《宣明五氣篇》,又見《甲乙經》卷四第一《經脈》上篇。自「平心脈來」至「腎死」,見《素問》卷五第十八《平人氣象論篇》,《甲乙》同上。自「岐伯曰:心脈揣堅而長」至「身寒有痹」,見《素問》卷五第十七《脈要精微論篇》,又見《甲乙經》卷四第一中、下篇。自「黃帝曰:請問脈之緩急」至「調其甘藥」,見《靈樞》卷一第四《邪氣臟腑病形篇》,又見《甲乙經》卷四第二《病形脈診》下篇。自「肝滿腎滿」至末,見《素問》卷十三第四十八《大奇論篇》。自「肝滿腎滿」至「偏枯」又見《甲乙經》卷十一第八。自「心脈滿大」至末,又見《甲乙經》卷四第一《經脈》下篇。

①「卷二十三」,蕭氏原作「卷二十二」,據《素問》改。

肝脈弦,心脈勾,脾脈代,肺脈毛,腎脈石,是謂五臟脈。

肝、心、脾三脈,《素問》、《九卷》上下更無別名。肺脈稱毛,又名浮,腎脈稱石,又名營,是五脈同異。若隨事比類,名乃眾多也。

平按:《素問》「肝脈」上,有「五臟應象」四字;「五臟」下有「之」字。《甲乙》無「是謂五臟脈」五字。

平心脈來,累累如連珠,如循琅玕,曰心平,心脈,夏脈也。

夏日萬物榮華,故其脈來,累累如連珠,以手按之,如循琅玕之珠,以為平和之脈也。而稱勾者,曲也,珠連高下,不如弦直,故曰勾也。

平按:《素問》「平心脈」上,有「夫」字。《甲乙》無「平」字;「曰心平」作「曰平」。

夏以胃氣為本;

胃為五臟資糧,故五時脈皆以胃氣為本也。

病心脈來,喘喘連屬,其中微曲,曰心病;

病心脈來,動如人喘息連屬,然指下微覺曲行,是謂心之病脈者也。

平按:《甲乙》無「夏以胃氣為本,病心脈來」十字;「喘喘」作「累累」;「曰心病」作「曰病」,下同。

死心脈來,前曲後居,如操帶勾,曰心死。

心脈來時,按之指下覺初曲後直,如操帶勾前曲後直,曰心死脈。居,直也。

平按:《甲乙》無「死心脈來」四字;「前曲」作「前鉤」;「曰心死」作「曰死」,下同。

平肺脈來,厭厭聶聶,如落榆莢,曰肺平,秋以胃氣為本;

厭,伊葉反。聶,尼□反。厭厭聶聶,如人以手按已落榆莢,得之指下者,曰肺平脈也。

平按:《甲乙》「平肺脈來」作「肺脈來」;「落榆莢」作「循榆葉」;「曰肺平」作「曰平」;無「秋以胃氣為本「六字。

病肺脈來,不下不上,如循雞羽,曰肺病

按於毛脈,如人以手摩循雞翹之羽得於心者,以為肺之病脈也。

平按:《甲乙》無「病肺脈來」四字。「不下不上」《素問》作「不上不下」,《甲乙》同。

死肺脈來,如物之浮,如風之吹毛,曰肺死。

脈之動也,如芥葉之浮於水,若輕毛而逐風移,如斯得者,曰死脈者也。夫五色有形,目見為易;五聲無形,耳知為難;五脈之動,非耳目所辨,斯最微妙,唯可取動指下以譬喻之,亦得在於神,不可以事推之也。

平按:《甲乙》無「死肺脈來」四字。《素問》「吹」上無「之」字,《甲乙》同。注「以譬喻之,亦得在於神」,「之亦」二字,原鈔作「亦知」二字。

平按:「亦知」恐系「之亦」二字顛倒,謹擬作「之亦」,「之」字屬上句讀。

平肝脈來,濡弱招招,如揭長竿,曰肝平,春以胃氣為本;

揭,奇哲反,高舉也。肝之弦脈,獨如琴瑟調和之弦,不緩不急,又如人高舉行竿之梢,招招勁而且耎,此為平也。

平按:《甲乙》「肝脈」上無「平」字。《素問》「濡」作「耎」;「竿」下有「末梢」二字,《甲乙》同,無「春以胃氣為本」六字。

病肝脈來,盈實而滑,如循長竿,曰肝病

盈,滿實也。肝氣實滑,如循長竿,少於胃氣,故肝有病也。

平按:《甲乙》無「病肝脈來」四字。

死肝脈來,急而益勁,如新張弦,曰肝死。

肝真臟脈來,勁急猶如新張琴瑟之弦,無有濡弱,是無胃氣,故為死候也。

平按:《甲乙》無「死肝脈來」四字。《素問》「弦」上有「弓」字,《甲乙》同。

平脾脈來,和柔相離,如雞踐地,曰脾平,長夏以胃氣為本。

按脾脈和柔,胃氣也。相離中間空者,代也,如雞行踐地跡中間空也。中間代者,善不見也。

平按:《甲乙》「脾脈」上無「平」字;「曰」下無「脾」字;無「長夏以胃氣為本」七字。「脈」下,袁刻脫「來」字。

病脾脈來,實而盈數,如雞舉足,曰脾病

實而盈數,如雞之舉足爪聚,中間不空,聚而惡見,比之無代,故是脾病也。

平按:《甲乙》無「病脾脈來」四字;「曰」下無「脾」字。

死脾脈來,堅兌如鳥之喙,如鳥之距,如水之流,如屋之漏,曰脾死。

按脾脈來,堅尖聚兌而不相離,上觸人指,如鳥喙,如水流動,如屋漏之滴人指,脾脈死候也。

平按:《甲乙》無「死脾脈來」四字;「堅兌」《素問》作「銳堅」。「鳥之喙」《素問》、《甲乙》「鳥」作「烏」,《千金》作雞。「如屋之漏」《素問》、《甲乙》在「如水之流」上。

平腎脈來,喘喘累累如旬,按之而堅,曰腎平,冬以胃氣為本;

旬,平也。手下堅實而平,此為石脈之形,故為平也。有本為揣揣果果之也。

平按:《甲乙》「腎脈」上無「平」字。「如旬」《素問》作「如鉤」,《甲乙》同。「曰」下,《甲乙》無「腎」字,無「冬以胃氣為本」六字。

病腎脈來,如引葛按之益堅,曰腎病

腎之病脈,按之如按引葛,逐指而下也。益堅,始終堅者。是謂腎平。初耎後堅,故是腎病也。

平按:《甲乙》無「病腎脈」三字;「曰」下無「腎」字。

死腎脈來,發如奪索,闢辟如彈石,曰腎死。

腎之石脈來,指下如索,一頭擊之,彼頭控之,索奪而去,如以彈石彈指闢辟之狀,是腎之死脈候也。

平按:《甲乙》無「死腎脈來」四字;「曰」下無「腎」字。「發」字,袁刻脫。

岐伯曰:心脈揣堅而長,當病舌卷不能言;

揣,動也。長,謂寸口脈長一寸也。此為心脈盛動堅。心脈上至舌下,故盛動堅,舌卷不能言。

平按:《素問》、《甲乙》無「岐伯曰」三字。「揣」《素問》作「搏」,下同。《甲乙》無「當」字。

其耎而散者,當消渴自已。

動而堅者病舌卷,耎而散者病消渴,以有胃氣,故自已,由手少陰貫腎絡肺系舌本故也。

平按:《甲乙》「當」作「病」。《素問》「消渴」作「消環」,新校正云:「《甲乙》環作渴。」

肺脈揣堅而長,當病唾血;

脈浮短,今動堅長,知血絡盛傷,故唾血也。

平按:《甲乙》無「當」字。

其耎而散者,當病灌汗,至令不復散發。

肺氣虛,故脈耎散也。虛故腠理相逐,汗出如灌,至令不復也。

平按:《甲乙》無「當」字。《素問》「至令」作「至今」。

肝脈揣堅而長,色不青,當病墜若搏。因血在脅下,令人善喘;

肝脈耎而弦,今動堅而長,其色又不相應者,是人當有墜傷,墜傷損血在脅下,又令喜喘故也。

平按:《甲乙》無「當」字。《素問》、《甲乙》「善喘」作「喘逆」。

若耎而散者,其色澤,當病溢飲,溢飲者,渴暴多飲而易入肌皮腸胃之外。

易,音亦。若脈耎散,色又光澤者,當因大渴暴飲,水溢腸胃之外,易入肌皮之中,名曰溢飲之病也。

平按:「若耎而散者①,其色澤」《素問》、《甲乙》作「其耎而散,色澤者」。《甲乙》「暴渴」作「渴渴」;「易」作「溢」。

①「者」字,蕭氏脫。今據以上經文補。

胃脈揣堅而長,其色赤,當病折髀;

胃脈耎弱,今動堅長,又他色來克,當病折髀,以足陽明脈行髀故也。

平按:《甲乙》無「當」字。

其耎而散者,當病食痹、臏痛。

胃虛不消水谷,故食積胃中,為痹而痛。又脈行膝,故病膝臏痛。臏,膝端骨也。

平按:《素問》無「臏痛」二字。《甲乙》無「當」字,「臏痛」作「痛髀」。

脾脈揣堅而長,其色黃,當病少氣;

脾脈耎弱,今動堅長,雖得本色,以其陽虛,故病少氣。

平按:《甲乙》無「當」字。注「陽虛」,袁刻作「陽盛」。

其耎而散,色不澤者,當病足胻腫,若水狀。

足太陰脈循胻,故脾虛色不澤者,胻腫若水之狀也。

平按:《甲乙》無「當」字。

腎脈揣堅而長,其色黃而赤,當病折腰;

腎脈沉石,今動堅長,黃色賊邪及赤色微邪來克,故病腰痛,以足少陰脈營腰故也。

平按:《素問》「赤」下有「者」字,《甲乙》有「者」字,無「當」字。

其耎而散者,當病少血,至今不復。

陰盛太陽氣虛,故少血。得之在久,至今不復也。

平按:《甲乙》無「當」字;「今」作「令」。「以」下,《素問》有「帝曰:論得心脈」至「以其勝治之愈也」百字,新校正云:「此一段,全元起本在《湯液篇》。」據此,則本書無此一段,與全元起本同。

黃帝問於岐伯曰:故病五髒髮動因傷色,各何以知其久暴至之病乎?

其病發於五臟,有傷其候五色,何以知其久病、新暴之別?

平按:《素問》「黃帝問於岐伯曰」作「帝曰」,「曰」下有「有」字,「傷」下有「脈」字。《甲乙》無此一段。

岐伯對曰:悉乎哉問也!故其脈小色不奪者,新病也;

邪始入於五脈,故脈小,未甚傷於血氣,故部內五色不奪,是知新病。

平按:《素問》「故」作「征」,下同。《甲乙》無「岐伯」至「故其」十一字。

故其脈不奪,其色奪者,久病也。

脈為其本,色為標也,本受邪氣已,方受與標,故脈本不奪,色甚奪者,知是久病。

平按:《甲乙》無「故」字及二「其」字。

故其脈與五色俱奪者,此久病也。

內之五脈,外之五色,二俱奪者,知病已成在久。

平按:《甲乙》無「故其」二字;「久」上無「此」字。

故其脈與五色俱不奪者,新病也。

人之有病,五脈五色二俱不奪者,其病未行血氣,故知新病也。

平按:《甲乙》無「故其」二字。

故肝與腎脈並至,其色蒼赤,當病擊傷不見血,見血而濕若水中也。

弦石俱至而色見青赤,其人當病被擊內傷。其傷見色,故青赤也。若被擊出血,血濕若居水中者,此為候也。

平按:《素問》、《甲乙》「肝」上無「故」字;「見血而濕」作「已見血濕」。

尺內兩旁,則季脅也,

從關至尺澤為尺也。季脅之部當在尺中央兩傍,不在尺外兩傍,季脅有病當見此處。

尺外以候腎,

尺中兩傍之外,以候兩腎之有病,當見此部也。

尺里以候腹中,

自尺內兩中間,總候腹中。

跗上以候胸中,

「跗」當為「膚」,古通用字,故為「跗」耳。當尺里以上皮膚,以候胸中之病。

平按:《素問》作「附上,左外以候肝,內以候鬲;右外以候胃,內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內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內以候膻中。」《甲乙》同。

前候前,後候後。

當此尺里跗前,以候胸腹之前,跗後以候背後。

平按:《素問》、《甲乙》作「前以候前,後以候後」。

跗上,鬲上也;

當尺里跗上皮膚,以候膈上也。一曰「竟上」,疑錯。

鬲下者,腹中事也。

當尺里膚上以下,以為鬲下之分,即腹中事。

平按:「附上,鬲上也;鬲下者,腹中事也。」《素問》作「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脛足中事也。」《甲乙》同,惟「脛」下無「足」字。

粗發者,陰不足,陽大有餘,為熱中,跗之下也。

尺之皮膚文理粗發者,是陰衰陽盛,熱氣薰膚,致使皮膚粗起,故為熱中。

平按:《素問》「粗發」作「粗大」;「陽」下無「大」字;「熱中」下無「跗之下」三字。《甲乙》同。

來疾去徐者,上實下虛,為厥癲疾;

來疾陽盛,故上實也。去徐陰虛,故下虛也。上實下虛,所以發癲疾也。

來徐去疾,上虛下實,為惡風

上虛受風,故惡風也。

有俱沉細數者,少陰厥

沉細皆陰,故沉細數,少陰厥逆。

平按:《素問》、《甲乙》「有」上,有「故中惡風者陽氣受也」九字;「俱」上,有「脈」字。

沉細數散者,寒熱也;

沉細,陰也。散,為陽。故病寒熱也。

浮而散者,為眴仆。

眴,玄遍反,目搖。

諸浮而躁者皆在陽,則為熱,其右躁者在左手;

浮躁皆陽,故在陽則為熱也。諸陽絡脈,左者絡右,右者絡左,故其躁而病,本在左手也。

平按:「而躁」《素問》作「不躁」,《甲乙》作「而不躁」。「右躁」《素問》、《甲乙》作「有躁」;「手」上均無「左」字。

諸細而沉者皆在陰,則為骨痛

細之與沉,皆是陰脈,主於骨痛。

其有靜者在足。

其脈沉細仍靜者,在足骨痛也。

數動一代者,病在陽之脈,溏泄及便膿血

三動已去稱數,數動一代息者,陽脈虛也。故數動一息,即是陰實陽虛,故溏泄便膿血也。

平按:《素問》「脈」下無「溏」字,有「也」字;《甲乙》有「也」字,無「溏泄及便膿血」六字。注「三動」,袁刻作「三陽」。

諸過者切之,澀者陽氣有餘也,

陽氣有餘稱過,陽過之脈應浮而滑,更澀者,以其陽氣太盛,故極反成澀。

平按:《甲乙》無「諸過者切之」五字;「澀」上有「其」字。

滑者陰氣有餘也;

陰脈沉澀,今反滑者,以陰過極,反成滑也。

陽氣有餘,為身熱無汗

陽盛有餘,極反為陰,外閉腠理,故汗不出,其身熱也。

陰氣有餘,為多汗身寒。

陰氣有餘,極反為陽,外開腠理,故汗多出,其身寒也。

平按:「身寒」下,《素問》有「陰陽有餘則無汗而寒」九字。

推而外之,內而不外,有心腹積;推而內之,外而不內者,有熱。

五臟為內,陰也。六腑為外,陽也。用針者欲瀉陰補陽,即推而外也,而內實難瀉,即內而不外,故知心腹病積也。欲瀉陽補陰,即推而內之也,而外實難瀉,即外而不內,故知外有熱。

平按:「有熱」《素問》作「身有熱也」,《甲乙》作「中有熱也」。

推而上之,上而不下,腰足凊;推而下之,下而不上者,頭項痛。

上為頭項,下為腰足。推下向上,氣不能下,故知腰足冷也。推上向下,氣不能上,故知頭項痛也。

平按:《素問》「凊」作「清」,《甲乙》同。「上而不下」《甲乙》作「下而不上」;「下而不上」作「上而不下」。

按之至骨,脈氣少者,腰脊痛而身寒有痹。

脈之沉細,按之至骨,少得其氣,即知有寒,腰脊為痛,身寒痹也。

平按:《素問》「身」下無「寒」字,《甲乙》同。

黃帝曰:請問脈之緩、急、小、大、滑、澀之病形何如?

請問五臟之脈,各有六變,以候病形。

岐伯曰:臣請言五臟之變病也。心脈急甚者為瘛;

心脈鉤,脈緩、大、滑等三變為熱,陽也;急、小、澀等三變為寒,陰也。夏時診得心脈如新張弦急甚者,寒也,筋脈急痛以為瘛也。下言急者,皆如弦急,非急疾也。

平按:「變病」《素問》作「病變」。《甲乙》無「臣請言五臟之變病也」九字。「瘛」下,《素問》、《甲乙》有「瘲」字。

微急為心痛引背,食不下。

其心脈來,如弦微急,即脈微弦急,心微寒,故心痛引背心輸而痛,胸下寒,咽中不下食也。

緩甚為狂笑;

心脈緩甚者,緩為陽也,緩甚熱甚也,熱甚在心,故發狂多笑。

微緩為伏梁在心下,上下行①,時唾血。

心脈微緩,即知心下熱聚,以為伏梁之病,大如人臂,從臍上至於心,伏在心下,下至於臍,如彼橋樑,故曰伏梁。其氣上下行來,衝心有傷,故時唾血。

平按:「時」上,《靈樞》有「行」字,《甲乙》有「行有」二字。

①「行」,蕭本原脫。今據仁和寺本補。

大甚為喉吤;

心脈至氣甚,氣上沖於喉咽,故使喉中吤吤而鳴也。吤,古介反。

微大為心痹引背,善淚出。

心脈微盛,發風濕之氣,衝心為痹痛,痛後引背輸及引目系,故喜淚出也。

平按:《甲乙》「淚」下無「出」字。

小甚為善噦,

小為陰也,小甚,心之氣血皆少,心氣寒也。心氣寒甚,則胃咽氣有聚散,故為噦也。噦,於月反。

微小為消癉。

小而不盛曰微。小者,陰也。心氣內熱而有寒來擊,遂內熱更甚,發為消癉。癉,熱也。內熱消瘦,故曰消癉。癉,音丹。

滑甚為善渴;

滑,陽也。陽氣內盛,則中熱喜渴也。

微滑為心疝引臍,少腹鳴。

陽氣盛,內有微熱衝心之陰,遂發為心疝,痛引少腹腸鳴者也。

澀甚為瘖;

澀,陰也。澀者,血多氣少。心主於舌,心脈血盛上沖於舌,故瘖不能言也。

微澀為血溢,維厥,耳鳴,癲疾。

微澀,血微盛也。血微盛者,溢於鼻口而出,故曰血溢。維厥,血盛陽維脈厥也。陽維上沖則上實下虛,故為耳鳴癲疾。

肺脈急,為癲疾;

肺脈毛,脈有弦急,是為冷氣上沖,陽瞋發熱在上,上實下虛,故為癲疾。

平按:「急」下,《靈樞》、《甲乙》有「甚」字。

微急為肺寒熱,怠惰,咳唾血,引腰背胸,若鼻宿肉不通。

肺以惡寒弦急,即是有寒乘肺,肺陽與寒交戰,則二俱作病,為肺寒熱也。肺病不行於氣,身體怠惰。肺得寒,故發咳。咳甚傷中,故唾血。咳復引腰背輸而痛。肺病出氣壅塞,因即鼻中生於宿肉也。

平按:「宿」《素問》、《甲乙》作「息」。

緩甚為多汗

緩為陽也,肺得熱氣,外開腠理,故為多汗。

微緩為痿,漏風,頭以下汗出不可止。

肺脈行於兩手,肺得於熱,故手痿緩。又肺脈不上於頭,故肺之熱開腠,自頭以下漏風汗不止也。

平按:「漏風」《靈樞》作「瘺偏風」,《甲乙》同,「止」上無「可」字。

大甚為脛腫;

肺氣甚,故曰肺大甚也。肺脈手太陰與足太陰相通,足太陰行脛,故肺氣熱甚,上實下虛,故為脛腫也。

微大為肺痹引胸背,起惡日。

肺氣微大,又得秋時寒氣,故發為痹痛,前引胸,後引背輸。以是陰病,故引胸背,起不用見日光也。惡,焉故反。

平按:《靈樞》、《甲乙》「日」下有「光」字。

小甚為泄,

肺之氣血小甚,即是氣寒,即是胃氣甚,不消水谷,故泄利矣。

微小為消癉。

腸肺之氣血微小也。虛寒傷肺,反為熱病,消肌肉也。

滑甚為息賁上氣,

滑甚,陽氣盛也。陽盛擊陰為積,左右箱近膈,猶如覆杯,令人上氣喘息,故曰息賁。賁,膈也,音奔。

微滑為上下出血。

陽氣微盛則內傷絡脈,絡脈傷則上下出血,陽絡傷則上衄血,陰絡傷則下泄血也。

澀甚為歐血;

氣為陽也,血為陰也,澀為陽也,今得澀脈,即知血盛沖於肺腑陽絡,陽絡傷便歐血也。

平按:「歐」《靈樞》、《甲乙》作「嘔」。

微澀為鼠瘺,在頸支掖①之間,下不勝其上,其能喜酸。

微澀,血微盛也。血微盛者,循肺腑手陽明脈上脛為瘺,又循肺手太陰脈下支掖之間為瘺,其脈下虛不勝上實,金實遂欲克木,為味故喜酸也。

平按:「其能喜酸」《靈樞》作「其應善痠矣」,《甲乙》作「甚能善酸」。

①「掖」,蕭本原作「腋」,仁和寺本作「掖」。《太素》中此字多作「掖」,故依仁和寺本復其原貌。注同。

肝脈急甚為惡言;

診得弦脈急者,是寒氣來乘於肝,魂神煩亂,故惡出言語也。

平按:《靈樞》「甚」下有「者」字。《甲乙》注云:「惡言,一作忘言。」

微急為肥氣,在脅下若覆杯。

肝脈微急是肝受寒氣,積在左脅之下,狀若覆杯,名曰肥氣。

緩甚為喜歐,

緩甚者,肝熱氣沖咽,故喜歐也。

平按:「喜歐」《靈樞》、《甲乙》作「善嘔」。

微緩為水、瘕、痹也。

陽氣微熱,肝氣壅塞,飲溢為水,或結為瘕,或聚為痹。

大甚為內癰,善歐衄;

大甚氣盛,熱氣結為內癰也。肝氣上逆,故喜歐喜衄。

微大為肝痹陰縮,咳引少腹。

微大,少陽微盛擊肝,乃為陰病肝痹者也。陰寒故筋縮,又發肝咳,循厥陰下引少腹痛。

平按:「陰縮」,「陰」字原鈔脫,謹據《靈樞》、《甲乙》補入,袁刻作「筋縮」,據注應作「筋縮」。

小甚為多飲,

肝脈小甚,是為氣血皆少,故渴而多飲也。

微小為消癉。

微小氣血俱少,有寒氣沖肝氣,遂發熱為癉,消肌肉。

滑甚為頹疝,

滑甚,少陽氣盛也。少陽氣盛則肝虛不足,發為頹疝,丈夫小腹中為塊,下沖陰痛。

平按:「頹」《靈樞》作「□」,《甲乙》作「□」。

微滑為遺溺。

陽氣微盛,陰虛不禁,故為遺寒也。

平按:注「寒」,依經文應作「溺」。

澀甚為溢飲,

脈澀者,肝氣血多寒也。肝血多而寒,不得泄,溢入腸胃皮膚之外,故為溢飲也。

微澀為瘛攣筋。

微澀,血多而寒,即厥陰筋寒,故瘛急而攣也。

平按:《靈樞》「筋」下有「痹」字。《甲乙》「瘛」作「瘈瘲」。

脾脈急甚為瘛瘲;

診得代脈急甚,多寒為病,手足引牽來去,故曰瘛瘲也。

平按:《甲乙》「瘛」作「瘈」。

微急為鬲中,食飲入而還出,後沃沫。

微急者,微寒也。脾氣微寒,即脾胃中冷,故食入還歐出,大便沃冷沫也。鬲中當咽,冷不受食也。

平按:「鬲」《靈樞》作「膈」。注「即」,袁刻作「則」。

緩甚為痿厥;

緩甚者,脾中虛熱也。脾中主營四肢,脾氣熱不營,故曰四肢痿弱。厥,逆冷也。

微緩為風痿,四支不用,心慧然若無病。

微緩,脾中微熱也。脾中有熱受風,營其四肢,令其痿弱不用。風不入心,故心慧然明了,安若無病。

平按:「支」《靈樞》、《甲乙》作「肢」。

大甚為擊仆;

脾脈大甚,是脾氣盛血里,當是被擊,或是倒仆有傷,故發此候。

微大為疝氣,腹裹大膿血,在腸胃之外。

脾氣微大,即知陰氣內盛為疝,大腹里膿血,在腸胃之外也。

小甚為寒熱,

脾脈小甚,氣血皆少,是病諸寒熱病也。

微小為消癉。

微小氣血俱少,故多內熱,熱消肌肉也。

滑甚為頹□,

滑甚者,陽氣盛熱也。陰氣虛弱,發為頹□。□,淋也,音隆。

平按:「頹□」《靈樞》、《甲乙》作「□癃」。

微滑為蟲毒蛕蠍腹熱。

微滑,陽氣微盛有熱也。蛕,胡灰反,腹中長蟲也。蠍,胡竭反,謂腹中蟲如桑蠹也。陽盛有熱,腹內生此二蟲,為病絞作腹中。

平按:注「桑蠹」,袁刻作「長蠹」。

澀甚為腸頹;

頹,徒回反。脈澀,氣少血多而寒,故冷氣衝下,廣腸脫出,名曰腸頹,亦婦人帶下病也。

平按:「頹」《靈樞》作「潰」,《甲乙》作「□」,注云:「一作潰。」

微澀為內潰,多下膿血。

微澀,是血多聚於腹中,潰壞而下膿血也。

腎脈急甚為骨癲疾;

診得石脈急甚者,是謂寒氣乘腎陽氣走骨而上,上實下虛,故骨癲也。

平按:《甲乙》「骨」下有「痿」字。

微急為沉厥,足不收,不得前後。

微急者,腎冷發沉厥之病,足腳沉重逆冷不收,膠胱大腸壅閉,大小便亦不通。

平按:《靈樞》「沉厥」下有「奔豚」二字,《甲乙》「奔豚」二字在「沉厥」上。

緩甚為折脊;

陽氣盛熱,陰氣虛弱,腎受寒氣,致令腰脊痛如折。

微緩為洞,洞者食不化,下嗌還出。

腎脈從腎而上,貫肝膈,循喉嚨,故腎有熱氣,則下津液不通,上沖喉嗌,通洞不禁,其食入腹還出。

平按:二「洞」字下,《甲乙》均有「泄」字。

大甚為陰痿

大甚多氣少血,太陽氣盛,少陰血少,精血少故陰痿不起也。

平按:注「精」字,袁刻作「積」;「起」下脫「也」字。

微大為石水,起臍以下,至小腹垂垂然,上至胃管,死不治。

太陽氣盛,血少,津液不得下通,結而為水,在少腹之中。垂垂,少腹垂也。其水若至胃脘,盛極故死也。

平按:《靈樞》「少腹」作「小腸」;「垂垂」作「腄腄」;「管」作「脘①」。《甲乙》「少腹」作「小腹」。

①「脘」,蕭本誤作「腕」。今據《靈樞》改。

小甚為洞泄

腎氣小甚,是血氣皆少也。腎之血氣皆少,則上下俱冷,故食入口還出,故曰洞泄。

滑甚為癃頹;

滑其,太陽熱甚,少陽虛而受寒,故為□頹也。

平按:《靈樞》「頹」作「□」,《甲乙》作「癰□。

微滑為骨痿,坐不能起,起目毋所見。

微滑,太陽微盛,熱入骨髓,發為骨痿骨弱,坐不能起也。太陽自目內眥而起,上沖於目,故目無見也。

平按:《靈樞》、《甲乙》「目」上有「則」字。《甲乙》「所見」下有「視黑丸」三字。

澀甚為大癰;

澀甚多血少氣不宣,故聚為大癰。

微澀為不月,沉痔。

微澀者,血微盛也。血多氣少不通,故女月經不得以時下也。又其氣少血聚,復為廣腸內痔也。沉,內也。

黃帝曰:病之六變者,刺之奈何?

問前五脈各有六變補瀉之道。

平按:《甲乙》「曰」上無「黃帝」二字;「病之六變」作「病亦有甚變」。

岐伯曰:諸急者多寒,

脈之弦急,由於多寒,有甚有微,即五臟急合有十種,故曰諸急。自余諸變,皆仿此也。

緩者多熱。

由其當臟多熱,致脈遲緩。

大者多氣少血,

由其當臟氣多血少,至令脈有洪大。

小者血氣皆少。

由其當臟血氣皆少,故令脈衰小也。

滑者陽氣盛,微有熱;

由其當臟陽盛熱微,故令脈有滑疾也。

澀者,多血少氣,微有寒。

由其當臟血多氣少,微寒,故令脈澀。

是故刺急者,深內而久留之。

寒則氣深來遲,故深內而久留也。

刺緩者,淺內而疾髮針,以其熱。

熱退氣淺行疾,故淺內疾發。

平按:「以其熱」《靈樞》、《甲乙》作「以去其熱」。

刺大者,微瀉其氣,毋出其血。

大者氣多,故須微瀉;以其少血,故不出血。

刺滑者,疾髮針而淺內之,以寫其陽氣而去其熱。

以其氣盛而微熱,故淺內針仍疾發之。

平按:《甲乙》「寫」作「瀉」。

刺澀者,必中其脈,隨其逆順而久留之,必先捫而循之,已髮針,疾按其痏,毋令其血出,以和其脈。

脈澀,即多血也。以其多血,故先須以手捫循,然後刺之中其脈血。隨其逆冷者,久而留針。以其氣少,恐其泄氣,故髮針已,疾按其痏。痏,於軌反,謂瘡瘢之也。

平按:「捫」《靈樞》、《甲乙》作「按」;「以髮針」,「以」作「已」。《甲乙》「其血出」作「出血」;「脈」上有「諸」字。注「逆冷」,依經文應作「逆順」。

諸小者,陰陽形氣俱不足,勿取以針,調以甘藥。

諸脈小者,五臟之陰,六腑之陽,及骨肉形,並其氣海之氣,四者皆悉虛少。若引陰補陽,是則陰竭;引陽補陰,即使陽盡。陰陽既竭,形氣又微,用針必死,宜以甘味之藥調其脾氣,脾胃氣和,即四臟可生也。

平按:「小」上,《甲乙》無「諸」字。「調其甘藥」《靈樞》作「而調以甘藥也」,《甲乙》作「而調之以甘藥」。

肝滿、腎滿、肺滿,皆實,皆為腫:

此三臟之滿實,皆主癰腫。

平按:「皆為腫」《素問》、《甲乙》作「即為腫」。

肺之壅,喘,兩脅滿;

肺以主氣,故肺生癰有喘也。肺脈上膈近脅,故肺癰脅滿也。

平按:《素問》「癰」作「壅」;「脅」作「胠」,《甲乙》作「脛」,注云:「《素問》作胠。」

肝壅,兩胠滿,臥則驚,不得小便;

兩胠,謂在側箱兩肋下空處。肝腑足少陽脈行在脅下,故肝癰兩胠滿也。足少陽別脈上肝貫心,故熱盛為癰,因即心驚也。肝脈環陰,故肝病熱甚,不得小便。有本作「小和」,字誤。

平按:「癰」《素問》作「雍」。《甲乙》「胠」作「脅下」二字。

腎癰,胠下至少腹滿,脛有大小,髀胻大跛,易,偏枯。

督脈上至十四椎,屬於帶脈,行兩胠,故從兩胠至少腹滿。以少陰脈虛,受病行於兩腳,故脛大小,脾胻大跛。左右二腳更病,故為易也。又為偏枯病也。胻稱膝胻、股胻、髀胻,謂胻通膝上下也。

平按:「癰」《素問》作「雍」;「胠」作「腳」。《甲乙》「胻」作「脛」,無「大」字。

心脈滿大,癇瘛筋攣。

心脈滿實仍大,是則多氣熱盛,故發小兒癇病。以其少血陰氣不足,故寒而筋攣也。

平按:《甲乙》「瘛」作「痓」,下同。

肝脈小急,癇瘛筋攣。

小則陰陽二氣不足,急即為寒,是為虛寒熱乘為癇,及寒為筋攣。

肝脈驚暴,有所驚駭,脈不至若瘖,不治自已。

肝至有驚氣者,是因驚魂,失瘖不言或脈不至,皆不療自已也。

平按:「驚暴」《素問》作「騖暴」,《甲乙》作「瞀暴」。

腎脈小急,肝脈小急,心脈不鼓,皆為瘕。

腎肝二脈小急及心脈不鼓,皆內虛寒氣,故為瘕也。

平按:《素問》、《甲乙》「不鼓」上有「小急」二字。

腎脈大急沉,肝脈大急沉,皆為疝。

腎、肝二脈大,為多氣少血,急沉皆寒,是為寒氣內盛,故為疝病也。

平按:「腎脈大急沉」上,《素問》有「腎肝並沉為石水,並浮為風水,並虛為死,並小弦欲驚」二十一字,新校正云:「詳腎肝並沉至下並小弦欲驚,全元起本在《厥論》中,王氏移於此。」本書見卷二十六《經脈厥篇》,據此,則本書與全元起本同。

心脈揣滑急為心疝,

揣,動也。滑,陽氣盛而微熱。急為多寒。心氣寒,寒盛而微熱,寒勝故結為心疝也。

平按:「揣」《素問》作「搏」,下同。

肺脈沉揣為肺疝

肺脈應虛浮,今更沉,寒多故為肺疝也。

平按:「肺疝」下,《素問》有「三陽急為瘕,三陰急為疝,二陰急為癇厥,二陽急為驚」二十一字,新校正云:「詳三陽急為瘕至為驚,全元起本在《厥論》,王氏移於此。」本書見卷二十六《寒熱相移篇》。

脾脈外鼓沉為腸辟,久自已;

脾脈向外鼓,外鼓仍沉,沉寒為利,胃氣強盛,故久自已也。

平按:「辟」《素問》、《甲乙》作「澼」,下同。

肝脈小緩為腸辟,易治;

肝脈氣血雖少,胃氣強盛,故療易差也。

腎脈小揣沉為腸辟,下血、溫身熱者死;

腎脈氣血俱少,仍冷利下血者,胃氣虛冷,故死。下血、溫身熱,皆胃氣散去也。

平按:《素問》「血」字重。《甲乙》「溫」作「濕注」,《素問》作「溫」。

心肝辟亦下血,二臟同病者可治,其身熱者死,熱見七日死。

心肝二氣共為腸辟下血,是母子相扶,故可療也。身熱以胃氣散去,遠至七日死。

平按:「可治」下,《素問》、《甲乙》有「其脈小沉澀為腸澼」八字。「熱見」《甲乙》作「熱甚」,注云:「《素問》熱作熱見。」

胃脈沉鼓澀,胃外鼓大,心脈小堅急,皆鬲偏枯,男子發左,女子發右。不瘖舌轉,可治;三十日起,其順者,瘖三歲起;年不滿二十者,三歲死。

胃脈足陽明,陽也。胃脈反更沉細,鼓動而澀。澀,寒也。其脈向外而鼓,其氣傷多。如此診得足陽明脈沉鼓而寒,向外鼓而氣多,又得心脈血氣俱少,堅實而寒。然則胃之與心,二者同病,名鬲偏枯。男子發於左箱,女子發於右箱。若瘖不能言、舌不轉者,死。若能言、轉舌者,療之三十日能行。雖瘖,舌轉順者,三年得差。若年不至二十,得前病者,三年而死也。

平按:《甲乙》「轉」下有「者」字。「順」《素問》、《甲乙》作「從」。

脈至而揣,血衄身有熱者,死。

脈至而動,又陽虛衄血,身體應冷,而衄血身熱,虛為逆,故死也。

平按:「血衄」《甲乙》作「衄血」。《素問》「熱」上無「有」字。

脈來懸勾浮為脈鼓。

夏秋二脈並至,以為脈鼓。

平按:「浮為脈鼓」《素問》作「浮為常脈」,《甲乙》作「浮者為熱」。

脈至如喘,名曰氣厥者,不知與人言。

氣厥不知言也。

平按:「氣厥者」《素問》、《甲乙》作「暴厥,暴厥者」。

脈至如數,使人暴驚,三四日自已。

卒驚不療,三四日自已也。

平按:「如數」《甲乙》作「而數」。

脈至浮合,浮合如數,一息十至以上,是與經氣予不足,微見,九十日死。

浮合之脈,經氣不足,微而見,九十日即死也。

平按:《素問》、《甲乙》「是」下無「與」字;「足」下有「也」字。

脈至如火新燃,是心精之予奪也,草乾死。

心脈如鉤,今如火新燃,是心脈急疾,火精奪,故至草干(水時),被克而死。

平按:「新燃」《素問》作「薪然」,《甲乙》作「新然」。《素問》、《甲乙》「死」上有「而」字。

脈至如散采,肝氣予虛也,木葉落死。

肝脈如弦,今散如五采,變見不定,是為肝木氣之虛損,至木葉落(金時),被克而死,有本為「叢棘」、「散葉」也。

平按:「散采」《素問》作「散葉」,《甲乙》作「叢棘」。

脈至省容者,脈寒如鼓也,是腎氣予不足也,懸去棗華死。

腎脈如石,今如省容,寒而鼓動,是為腎之水氣有傷,故至棗華(土時),被克而死也。

平按:「省容」《素問》、《甲乙》作如「省客」。「脈寒」《素問》作「脈塞」。

脈至如丸泥,胃精予不足也,榆莢落而死。

莢,兼牒反,如豆莢等草實。胃脈軟弱,今反如丸泥,干堅之丸,即是胃土氣之有損,故至榆莢(木時)而死也。

脈至如橫格,是膽氣予不足也,禾熟而死。

膽脈如弦,今如橫格之木,即是木之膽氣有損,故至禾熟(秋金時),被克而死也。

脈至如弦縷,胞精予不足也,病善言,下霜而死;不言,可治。

胞脈至如鉤,今如弦之縷線,散而不聚,是為心胞火腑有損,故至霜雪(水時),被克而死。不好言者,心氣未盡,故可療也。

脈至如交莢,交莢者,左右傍至也,微見,三十日而死。

莢,兼牒反,如豆莢等草實也。脈至如相交,左右傍至是次轉,故微見三十日死也。

平按:「莢」《素問》作「漆」,《甲乙》作「棘」。注「次轉」二字疑有誤。

脈至如泉,浮鼓胞中,太陽氣予不足也,少氣味,韭華死。

足太陽是腎之腑脈,今如泉之浮鼓而動,即膀胱氣水之不足,故至韭莢華(土時),被克而死。一曰韭英也。

平按:「泉」上,《素問》有「涌」字,《甲乙》有「湧」字。「胞中」《素問》、《甲乙》作「肌中」。「韭華死」《素問》作「韭英而死」,《甲乙》作「韭花生而死」。

脈至如委土之狀,按之不得,肌氣予不足,五色先見黑白累發死。

脾脈代,如雞足踐地,中間代絕。今按止如委土之狀,無有脾胃軟弱之氣,又先累見黑白之色,是肺腎來乘,故死也。

平按:「委土」《素問》作「頹土」。「不得」《甲乙》作「不足」。「累發」《素問》作「壘發」。

脈至如懸離,懸離者,浮揣切之益大,是十二輸之之予不足也,水凝而死亟。

浮實切之益大,此是懸離之狀。懸離脈見,即五臟六腑、十二經輸氣皆不足。十二經輸皆屬太陽,故至水凍(冬時)而死。亟,急也。病至水凝而死亟。居力反。

平按:「懸離」《素問》作「懸雍」,《甲乙》作「懸癰」,《素問》新校正云:「按全無起本懸雍作懸離,元起注云:懸離者,言脈與肉不相得也。」「水凝」《甲乙》作「水凍」。《素問》無「亟」字,《甲乙》同。

脈至如偃刀,偃刀者浮小急,按之堅急大,五臟宛熟寒熱,獨並於腎也,如此其人不得坐,立春而死。

浮之小急,按之堅急大者,此是偃刀之狀也。浮手取之即小,為氣血俱少,按之堅實急大,多氣少血,即知五臟宛熟寒熱之氣,唯並於腎,至春實邪來乘致死。

平按:《素問》「浮」下有「之」字;「急大」作「大急」;「宛熟」作「菀熟」,《甲乙》作「寒熱」,注云:「《素》作菀熟。」

脈至如丸,滑不直,手按之不得也,膽氣予不足也,棗葉生而死。

直,當也。脈如彈丸,按之不可當於指下,此是滑不直,膽氣病脈狀也。至於孟夏棗葉生,實邪來乘而死。

平按:「膽」原鈔作「瞻」,注同,疑是「膽」字之誤。《素問》、《甲乙》作「大腸」,查大腸為肺之腑,屬金;膽為肝腑,屬木。本注云:「至於孟夏棗葉生,實邪赤乘而死。」按《五十難》曰:「邪從前來者為實邪。」滑氏《本義》云:「我生者相,氣方實也。居吾之前而來為邪,故曰實邪。」孟夏火旺之時,為木所生,乃木之實邪,應從「膽」為是。再按:上注「並於腎,至春實邪來乘致死。」腎為水臟,水來生木,為腎之實邪,其義正同。

脈至如華者,令人善恐,不欲坐臥,行立常聽,是小腸予不足也,季秋而死。

脈之浮散,故如華也。心腑小腸虛小,故多恐坐臥不安。心虛耳中如有物聲,故恆聽。至於季秋,為肺氣來乘,遂致於死也。

平按:「如華」《甲乙》作「如舂」。

32 尺寸診 | 卷第十六診候之三 32
關於「太素/五臟脈診」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