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梁
A+醫學百科 >> 伏梁 |
伏梁,病名。
①心積症。其症有積自臍上至心下,其大如臂,狀似屋舍棟樑。《靈樞.邪氣臟腑病形》:「心脈,……微微為伏梁,在心下,上下行,時唾血。」《難經.五十六難》:「心之積名曰伏梁,起臍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愈,令人病煩心。」治宜化瘀消積,用伏梁丸等方。參心積條。
②髀股(骨行)皆腫,環臍而痛的疾患。《素問.腹中論》:「人有身體髀股(骨行)皆腫,環臍而痛,是為何病?歧伯曰:病曰伏梁。此風根也,其氣溢於大腸,而著於肓,肓之原在臍下,故環臍而痛也。」
③指少腹內之癰腫。《素問.腹中論》:「病有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病名伏梁,……裹大膿血,居腸胃之外。」《儒門事親》卷三:「其一伏染,上下左右皆有根,有大膿血,此伏梁義同肚痛。」1972年甘肅武威漢灘坡出土《武威漢代醫簡》有「治伏梁裹膿在腸胃之外方」,用大黃、黃芩、芍藥、消石、(庶^蟲)蟲等藥。
古病名。主要是指心下至臍部周圍有包塊(或氣塊)形成的病證,大多由於氣血結滯所致。古代文獻描述本病症狀主要有三種說法:五積病之一,屬心之積。症見臍上至心下部位有包塊,大如手臂,久不愈,令人心煩,睡眠不安。(《難經.五十六難》) 下腹部堅硬脹滿,有包塊在腹腔腸胃的外面,推之不移,內有膿血瘀積,臍周圍疼痛,身腫,下肢浮腫,忌切按。(《素問.腹中論》) 在心胸之下的部位,能升能降,有時唾血(《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
出自A+醫學百科 「伏梁」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4%BC%8F%E6%A2%81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伏梁」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