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桿菌感染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大腸桿菌感染(0infection due to Escherichia coli),大腸桿菌引起的疾病。大腸桿菌首先由德國兒科醫生T.埃舍里希發現,而且此菌主要寄生於人及動物的腸道內,故得名大腸埃舍里希氏菌,習慣上譯為大腸桿菌。大腸桿菌包括幾種不同的菌群,具有不同的致病性。人類的大腸桿菌感染大致分腸道感染與腸道外感染兩類。引起腸道感染的某些大腸桿菌菌群通過污染的手指、食物等經口攝入而致病,主要引起腹瀉,重者可導致脫水血壓下降,如流行性嬰兒腹瀉、旅遊者腹瀉等。腸道外感染主要是腸道外部位或臟器的化膿性炎症,如泌尿道感染新生兒腦膜炎敗血症等。腸道外感染大多繼發於人體抵抗力下降或外傷、腸部手術的基礎上。抗生素可控制感染

目錄

病原學

大腸桿菌屬腸桿菌科,為有動力或無動力的革蘭氏染色陰性桿菌,具有分解乳糖、產酸產氣的特點。大腸桿菌的細胞壁上有複雜的抗原成分,依據其形態,分別稱為O(菌體)抗原、H(鞭毛)抗原及K(表面)抗原。也可將這些抗原成分分別進行血清分型。大腸桿菌O抗原的血清型達160種,是分群的基礎,H抗原和K抗原分別各有約50和90餘種。血清分型主要用於流行學調查。一般將大腸桿菌按照對人類致病力的特點分為四個菌群:普通大腸桿菌、腸致病性大腸桿菌、產腸毒素性大腸桿菌和侵襲性大腸桿菌。後三者是引起腹瀉的致病菌。每個菌群均包括一定數量的血清型。其中產腸毒素性大腸桿菌能產生耐熱腸毒素和不耐熱腸毒素。這兩種腸毒素的產生在遺傳學上受質體的控制。質體是一種較易傳遞的非染色體DNA。質體的互相傳遞,能使不產毒素菌株獲得產毒能力。由於質體的傳遞,可使任一血清型的大腸桿菌產生腸毒素和集落因子,從而具有致病性。

發病機理

大腸桿菌引起的感染與不同的大腸桿菌菌群的致病性有關。普通大腸桿菌是寄生於人及動物腸道內的正常菌群,部分隨糞便排出體外,廣泛分布於自然界中。外傷、燒傷腹部手術,使完好的皮膚和粘膜破損,有利於此菌的侵入。同樣,任何使人體抵抗力降低的因素均有助於感染的發生。患肝硬變、血液病、惡性腫瘤及長期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等後,體內具有抗感染作用的單核吞噬細胞系統的功能減退,免疫球蛋白合成減少,而細胞吞噬作用減弱,容易繼發細菌感染。另外,長期使用對大腸桿菌無殺傷作用的抗生素,可使體內菌群失調,如可使正常生理情況下少量寄生於咽部的大腸桿菌得以乘機繁殖,可造成所謂機會性感染。大腸桿菌也可侵入肺部引起肺實質的炎症細菌入血,可引起敗血症。

引起腸道感染的大腸桿菌菌群經口攝入人體後,粘附在腸粘膜上,通過不同的機理引起腹瀉。腸致病性大腸桿菌和產腸毒素性大腸桿菌感染的病變部位在小腸結腸,而侵襲性大腸桿菌感染的病變部位主要在結腸。產腸毒素性大腸桿菌產生的耐熱和不耐熱兩種毒素,可刺激腸道粘膜,分泌水和電解質,使腸腔中液體瀦留而引起腹瀉。腸致病性大腸桿菌引起腹瀉的機理較複雜,一般認為可能與該菌對腸道的吸附性和產生的細胞毒素──腸毒素均有關。侵襲性大腸桿菌不產生腸毒素,而主要是侵入結腸粘膜內並增殖,引起有嗜中性粒細胞等炎症細胞浸潤炎症反應,致使糞便中含有血細胞和粘液。

臨床表現

大腸桿菌在人類引起的感染,通常分為兩類:

腸道外感染

普通大腸桿菌可引起腸道外許多部位或臟器的感染。①泌尿道感染。在非住院的病人中,由大腸桿菌引起者達90%以上。在住院的病人中,主要發生於放置導尿管的部分病人中。感染可發生在泌尿道的任何部位。膀胱炎可表現尿頻尿急尿痛膀胱刺激征,腎盂腎炎則還有高熱腰痛全身症状。②腹膜炎。多發生於肝硬變合併腹水及胃腸穿孔的病例中,以發熱腹痛及腹部觸痛為主要臨床表現,部分病人伴有噁心嘔吐腹脹。肝硬變腹水時發生的腹膜炎,也稱為原發性細菌性腹膜炎,其發病機理尚未完全明確。③新生兒腦膜炎。大腸桿菌是主要致病菌之一。常由於早產分娩損傷及從母體感染所致。早期診斷較困難,臨床症状往往很不典型。發熱可有可無,當病兒有紫紺、嘔吐、拒食精神萎靡嗜睡、驚叫、驚厥、兩眼凝視、呼吸不規則的表現時應警惕本病的可能。臨床表現典型者,囟門飽滿及頭頸部強直。若治療不及時,常可導致腦積水癱瘓、智能減弱等後遺症,甚至危及生命。④敗血症。主要發生於抵抗力降低者,起病多數急驟,病人常有畏寒、高熱等毒血症症状,肝臟脾臟腫大,體溫可高達40℃以上。嚴重者可出現休克,表現為皮膚濕冷尿量減少、血壓下降、神志改變等。⑤其他。尚有傷口感染肺炎、腹腔內膿腫肝膿腫心內膜炎骨髓炎前列腺炎等。

腸道感染

即大腸桿菌腸炎。一般起病急,以腹瀉、腹痛和發熱為主要表現。腹瀉程度輕重不一,腹痛可為絞痛樣發作,體溫多在38~39℃,偶爾高達40℃以上。由產腸毒素性大腸桿菌所致的腸道感染,在發展中國家的嬰幼兒中及 2周之內從溫帶到熱帶地區的旅遊者中發病率高,後者稱為旅遊者腹瀉。病情輕者症状僅持續 1天,嚴重者類似霍亂,有頻繁的米泔樣水樣便,可因脫水引起休克,經治療後大部分在4~5天內恢復。由腸致病性大腸桿菌致病者,產房中嬰兒的發病率較高,並具有傳染性病死率也較高。習慣上將此類嬰兒腹瀉稱為流行性嬰兒腹瀉。由腸侵襲性大腸桿菌致病者,常有畏寒、高熱及腹痛,並伴有頭痛肌肉痛,糞便鏡檢白細胞較多,臨床表現類似細菌性痢疾,病程一般持續一個星期左右。

診斷

主要依據細菌學檢驗,從血、尿、糞、膿液、腹水、腦脊液、痰等標本中可分離出大腸桿菌。腹瀉流行時,在多數病人中可培養出同樣血清型的大腸桿菌,且其類型與從可疑食物中分離出的一致。與此同時,應仔細了解發生感染的原因、感染的部位及病情的程度,以利於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治療

普通大腸桿菌的化膿性炎症尤其是醫院內病人發生的嚴重感染,可用抗生素治療,如用氨苄青黴素慶大黴素頭孢菌素等;產腸毒素性大腸桿菌引起的腹瀉,一般不需用抗生素,主要採取支持療法,糾正水和電解質的丟失,並根據病人的情況作對症處理。

預防

增強機體抵抗力,切斷病從口入的各種傳播途徑是重要的預防措施;合理使用抗生素,注意無菌操作,做好腸道感染病人的隔離工作,均有助於減少發病率。

參考書目

戴自英等主編:《實用內科學》,第8版,人民衛生出版社,北京,1986。

關於「大腸桿菌感染」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