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體育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療體育(therapeutic exercise),簡稱體療。一種醫療性的體育運動,利用全身或身體某一部分的運動和功能鍛煉來預防和治療疾病、促進身體功能恢復的醫療實踐,它是一門新興的醫學科學,運動醫學的一個分支,也是康復醫學的一個重要內容。體療與一般體育運動不同,一般體育運動指健康人為了健身和提高運動技能而進行鍛煉,而體療是根據患者的體質或病情,選用合適的運動方法和運動量進行鍛煉以防治疾病。體療與其他治療方法相比,也有其特點:①體療是一種主動療法,要求患者主動參加治療過程,有利於調動患者與疾病作鬥爭的積極性;②體療既是局部治療,也是全身療法,它能改善全身功能,增強機體抵抗力,促進疾病的康復;③體療不僅能促進疾病的臨床治癒,還可加快體力和功能的恢復;④體療的治療手段是利用人的自然功能──運動,因此,一般來說簡便易行,若正確進行活動,不會產生副作用。目前,體療在臨床醫學中已作為綜合治療措施之一,在預防保健工作中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如工間操和各種保健操便可提高廣大群眾體質、預防某些疾病的發生。

目錄

醫療體育的治療作用

體療的生理解剖基礎是肌肉活動,它必然會引起神經調節、循環、呼吸和代謝等各方面的反應,對人體產生治療作用。其機理如下:

提高神經系統的調節功能,增強機體防病治病能力

中樞神經系統對全身的生理活動起主要調節作用, 同時又依靠接受周圍各系統的刺激來保持其緊張度和興奮性,以維持其正常功能,而運動就是主要的生理刺激。人在傷病後,活動能力降低,尤其是長期臥床休息時使運動器官和其他分析器傳到大腦皮質的刺激衝動顯著減弱,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降低,從而削弱了它對全身功能的調節。某些疾病還在大腦皮質形成頑固性興奮灶,更加重了這種調節失調。因此,不少病人表現為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心肺功能減退、胃腸蠕動乏力、代謝失調、情緒抑鬱等等。體療可通過適當的運動,加強本體感受器的刺激以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調節其功能並抑制優勢興奮灶,使疾病得到好轉,同時加強機體對外環境的適應能力及對致病因素的抵抗力,並可調整植物神經系統功能的平衡性,以治療某些因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所引起的疾病。運動還可反射性提高下丘腦(其中包括「愉快中樞」)的興奮性,使情緒良好、愉快、有助於康復。

增強循環、呼吸系統功能、提高代謝能

體療通過神經反射和神經體液調節,加強心肌的收縮力,增加心搏出量,並提高呼吸肌的效能和增加肺活量,改善機體的攝氧能力。另外,運動還可增加兒茶酚胺的分泌,提高甲狀腺素生長激素的周轉量,並可使胰島素的分泌量增多而高血糖素下降。這些都有助於提高機體的新陳代謝,消除內臟淤血,改善臟器功能,並加速炎症產物的吸收及損傷局部淤血的消散,促進組織的再生過程。

維持和恢復機體的正常功能

當機體功能障礙時,通過專門的功能鍛煉,可能使其恢復正常。如體療可改善因骨折固定後引起肌肉萎縮關節功能障礙的病人的血液循環,使肌纖維增粗,肌力加強;並增加關節滑液的分泌、改善軟骨營養,促進骨代謝平衡;牽伸攣縮和粘連組織,從而恢復肢體的功能。

發展身體的代償功能

傷病可嚴重損害身體部分器官的功能。體療可最大限度地發展身體剩餘的、健全的組織和器官的作用以代償已缺失的功能,如某些脊髓灰質炎後遺症病例,雖然脊髓前角灰質的神經細胞大部分已壞死,但還剩餘有健全部分,可通過鍛煉而發展其潛力,以代償壞死細胞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復機體活動能力。

體育醫療的方式方法

體療動作是通過肌肉收縮來完成的。其基本方法是體力練習,主要的方式方法有:

醫療體操

按照防治某種疾病的需要來編製的體操運動。應用較廣泛,是體療的主要治療方法。按方法的不同可分為徒手體操器械體操。按運動對人體作用的不同可分為被動運動主動運動。若肢體完全無力,全靠外力幫助來完成運動,稱被動運動。若患肢沒有足夠力量完成主動運動時,由他人或患者的健肢或器械來協助患肢進行運動,則稱為助力運動。主動運動是指患者自己能主動完成的運動。抗阻運動即肢體在主動運動中克服外部阻力的運動。它對恢復和發展肌力作用甚大,新發展的等動練習,即在運動時其動作速度是恆定的,是較為理想的一種肌力練習。按運動目的的不同又可分為:①矯正運動,用以矯正身體畸形。②協調運動,用以恢復和加強身體的協調性,主要用於中樞和周圍神經疾患或損傷後有共濟運動失調的患者。③平衡運動,用以鍛煉身體平衡能力,常用於神經系統或前庭器官病變引起平衡功能失調患者,如梅尼埃爾氏病腦震蕩後遺症等。④呼吸運動,通常分一般呼吸運動、局部呼吸運動和專門呼吸運動三種。⑤放鬆運動,用以放鬆肌肉,常用有節律的、緩慢、柔和而不用力的運動,如肢體的擺動、抖動和主動意識放鬆等。適用於痙攣性癱瘓高血壓病哮喘等病人,也可用於肌肉用力收縮後或運動結束前。⑥本體促進法,是通過刺激骨骼肌肌腱和關節韌帶內的本體感受器為主,有時配合其他感覺(如視覺聽覺觸覺等)來促進和加速機體的神經肌肉系統的反應,促進軟弱肌群的收縮和痙攣肌群的放鬆,使功能得以恢復。其基本生理依據是肌肉收縮力量的大小與興奮運動單位數成正比,且決定於運動神經的興奮程度。此法可興奮較多的運動單位,使殘留的肌纖維產生最大的功能,主要用於癱瘓病人的治療。

醫療運動

活動量較醫療體操大。有以下方式:①有氧訓練法,指運動時攝氧量達最大攝氧量的40~60%(最大攝氧量指人在竭力運動下利用氧的最大量,是人體心肺功能的重要指標),重點是提高心肺功能。常用的運動項目有步行、慢跑、自行車、游泳、划船、球類運動、登山等。②器械運動是藉助於器械進行各種治療活動。如利用各種關節練習器、固定自行車、功率自行車、活動平板和等動練習器等進行鍛煉活動。

民族形式的醫療體育

中國傳統的醫療體育手段的共同特點是要求做到意(意識)、氣(呼吸鍛煉)、體(體操動作)相結合,有時還結合按摩,著重意識和呼吸鍛煉的方法稱為氣功;以肢體運動為主的方法發展為練功拳、操,如太極拳五禽戲八段錦、練功十八法等。

按摩

按摩

牽引和懸掛

牽引是通過牽引器械對人體的某一部位進行牽拉,使關節和軟組織得到牽伸而達治療目的,常結合按摩、醫療體操或其他的理療方法以提高療效,常用於頸椎牽引、腰椎牽引和四肢關節功能牽引以治療一些脊柱椎間盤病變和肢體關節功能障礙。懸掛指肢體被弔帶支持而懸空。由於肢體重量被完全支持,毫無阻力,故可進行該懸吊所允許的各種自由活動,適用於癱瘓或無力肌群的功能恢復。

自然因素鍛煉

利用水、日光、空氣等各種自然因素來鍛煉身體,即水浴、日光浴、空氣浴,常配合其他醫療體育活動來進行。

生物反饋療法

指利用現代電子儀器,將人體組織器官的生物電、血管運動及溫度變動等信息,轉變為聲、光等訊號,經器官傳回大腦,患者據此通過自己的意志控制上述生物電等信息的活動,使器官的功能活動趨向正常,以達康複目的。常用以配合醫療體育治療高血壓病、腦血管意外後遺症腰痛肺氣腫等疾病。

體育醫療的適應症禁忌症

體療的適應症較廣泛:①神經系統疾病;如各種原因(創傷、腦血管意外、炎症)所致的癱瘓、周圍神經損傷神經衰弱等。②運動器官疾病:如骨和關節損傷及其後遺功能障礙、頸椎病肩關節周圍炎腰腿痛脊柱畸形、平足、截肢後裝配假肢、關節術後、燒傷後、類風濕關節炎等。③內臟器官病:如高血壓病、冠心病動脈硬化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哮喘、肺結核矽肺潰瘍病內臟下垂習慣性便秘子宮位置不正、痛經盆腔炎等。④代謝障礙病:如糖尿病肥胖病高血脂等。其他如輕型精神病癌症控制後均可進行體療。

禁忌症如疾病的急性或亞急性階段、發熱、全身狀態嚴重、體療可能產生合併症者(如動脈瘤血管瘤、血管或神經干附近有金屬異物等)。

運動處方

適合體療的患者要按照運動處方進行訓練。運動處方就是醫生根據患者或健身活動參加者的具體情況而規定的適當的鍛煉內容和運動量,分治療性運動處方和預防性運動處方兩種。運動處方中運動量是關鍵,它由運動強度、時間和頻度決定,運動處方的主要內容包括運動種類、運動強度、運動次數、運動時間及注意事項等,其中運動強度又是最重要的因素,它對運動效果和安全性有直接的影響。反映運動強度的生理指標有運動時心率、運動時攝氧量占最大攝氧量的百分數及「梅脫數」METs,或稱代謝當量(一個「梅脫」代表安靜狀態下的代謝率,約相當於每公斤體重每分鐘消耗3.5ml的氧)等。上述三者密切相關,但臨床上最實用且較易推行的方法是以心率作為指標,因心率與機體耗氧量成正相關,故通過控制運動時的心率便可適當地掌握運動強度。常用運動強度指標見表。

一般康復體療最常用者為中等強度。一般慢性患者還可按以下公式計算心率:

運動時最高心率(次/分)=170-年齡

關於「醫療體育」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