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解剖學/迷直神經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人體解剖學》 >> 頸部 >> 頸前區(頸前三角) >> 頸動脈三角 >> 迷直神經
人體解剖學

人體解剖學目錄

迷直神經vagus nerve(圖6-15、17)

是第十對腦神經,屬混合性神經,含有內臟和軀體運動、以及內臟和軀體感覺等4種纖維成分。

內臟運動(副交感)纖維,是迷走神經的主要成分,支配自咽至結腸左曲以上消化管管壁平滑肌收縮和腺體分泌,腹腔消化腺的分泌;支配從喉至肺的呼吸管道粘膜腺體以及氣管各級支氣管壁的平滑肌收縮;支配心肌(心率減慢)和冠狀動脈肺動脈壁平滑肌收縮。

Glytfzrv.jpg

圖6-15 迷走神經的分支

軀體運動纖維支配咽、喉、食管等器官橫紋肌和部分齶肌

軀體感覺纖維傳導耳廓外耳道皮膚腦膜的感覺。

內臟感覺纖維的分布範圍與內臟傳出纖維支配範圍相同。

迷走神經自頸靜脈孔出顱,在神經幹上有兩個感覺神經節:上神經節頸靜脈節)呈球形位於頸靜脈孔處;下神經節(結狀節)為頸靜脈孔下方的梭形膨大,長約2.5厘米。迷走神經在頸動脈鞘內垂直下行,先在頸內動脈靜脈之間,後在頸總動脈頸內靜脈之間的後方,下行至頸根部,右迷走神經在鎖骨下動脈第一段與無名靜脈之間,氣管的右側入胸腔;左迷走神經在無名靜脈之後,左頸總動脈與左鎖骨下動脈之間入胸腔,然後進入腹腔,分布於胸腔和腹腔臟器。迷走神經在頸部的分支有:

(一)耳支 極細,在頸靜脈孔處起自上神經節,穿過顳骨內的小管至耳廓,分布於耳廓背面、外耳道底的皮膚及鄰近處的鼓膜外面。該支含軀體傳入纖維。

(二)咽支 發自下神經節的上部,經頸內、外動脈之間至咽肌表面,與交感神經舌咽神經分支組成咽叢。此叢的迷走神經纖維分布至咽肌和部分齶肌(齶帆張肌除外)以及咽粘膜。

(三)喉上神經superiorlaryngeal nerve

發自下神經節中部,先在頸內動脈之後,後至頸內動脈內側,沿咽側壁下行,分為內、外二支;喉上神經內支與喉上動脈一同穿過甲狀舌骨膜入喉,分支分布於會厭會厭谷梨狀隱窩,以及聲門裂以上的喉粘膜,主要含一般內臟感覺味覺纖維。喉上神經外支細小,與甲狀腺上動脈及其後支伴行,在胸骨甲狀肌深面下降,支配環甲肌

(四)心支cardiac branches有2-3支,細小,上支起於頸上部,常和交感干的心神經連在一起,在頸總動脈後方下行入心深叢。下支起於頸根部,右側者在頭臂干前方或其側面下行至心深叢。左側者跨過主動脈弓前方至心淺叢。此外,有時還有附加的心支,起於雙側喉返神經及右迷走神經干,這些支均終於心深叢。

(五)喉返神經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左、右喉返神經的起始和行程不同,右側者在頸根部發出,由前向後鉤繞鎖骨下動脈,在頸總動脈後方斜行上升,再沿氣管右側上行;左側者在左迷走神經經主動脈弓前方處分出,位於動脈韌帶的左側,從前向後鉤繞主動脈弓,而後沿氣管左側上行。兩側喉返神經在頸部均在氣管與食管之間的溝內上行,緊鄰甲狀腺側葉後面或後內側面,並與甲狀腺下動脈或其分支交叉,在甲狀軟骨下角與環狀軟骨連結處的後方,穿入喉內,分支支配除環甲肌以外的全部喉肌,並分布於聲門裂以下的喉粘膜。喉返神經與甲狀腺下動脈及甲狀腺側葉緊鄰,甲狀腺手術時,應防止損傷喉返神經。

(六)腦膜支 起自上神經節,經頸靜脈孔返回顱腔,分布至顱後窩硬腦膜

迷走神經損傷後,主要表現為脈速、心悸噁心嘔吐、呼吸深慢和窒息等。由於咽喉部感覺障礙肌肉癱瘓,可出現聲音嘶啞、語言困難、發嗆、吞咽障礙、軟齶癱瘓及齶垂偏向患側。

32 頸內靜脈及其顱外屬支 | 舌下神經 32
關於「人體解剖學/迷直神經」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