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結核瘤
A+醫學百科 >> 腫瘤 >> 腦結核瘤 |
腦結核瘤
目錄 |
疾病概述
腦結核瘤是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結核桿菌後形成的一種肉芽腫樣病變。常繼發於身體其他部位結核。解放後,全國展開了結核病的群眾性防治,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目前我國結核的發病率已大為降低,腦結核瘤的發病率為1.4%,占顱內佔位病變4%左右。可發生於顱內任何部位,位於幕下較幕上者多,多發生於兒童和青少年,男女發病率無顯著差異。臨床上腦結核瘤分型:1.全身型:伴有其他器官活動性結核,如肺、淋巴結甚至全身粟粒樣結核,常伴有結核性腦膜炎,全身情況差,一般預後差。2.局限型:臨床主要表現為癲癇發作、顱內高壓症状,手術治療效果較好。
臨床表現:
1.全身型: (1)咯血、咳嗽、發熱、盜汗、消瘦等結核徵象。 (2)伴骨與關節結核,胸壁與頸淋巴結核慢性膿瘺等表現或結核性腦膜炎表現。 (3)顱內壓增高徵象及小腦功能失調症状:病人有頭痛,嘔吐及視乳頭水腫,局限性腦損害症状,眼震、肢體共濟失調等表現。 2.局限型: (1)表現有低熱、盜汗、消瘦、血沉快等結核徵象。 (2)顱內高壓症状和局限性腦損害症状,表現頭痛、嘔吐及視乳頭水腫、偏癱、失語,癲癇發作,小腦損害症状如眼震,肢體共濟失調。
治療原則:
1.全身型:先行抗結核藥治療。 2.局限型:手術切除顱內病源。 3.術前1-2周和術後用抗結核藥治療3-6個月。
疾病分類
症状體征
咳嗽、胸痛、咯血、發熱、盜汗、消瘦等症状,以及頭痛、噁心、嘔吐、視物模糊、一側肢體無力、言語不清、行走不穩和癲癇發作等表現。
診斷檢查
1.病史 注意有無咳嗽、胸痛、咯血、發熱、盜汗、消瘦等症状,以及頭痛、噁心、嘔吐、視物模糊、一側肢體無力、言語不清、行走不穩和癲癇發作等表現。
2.體檢 檢查視力、視野和眼底。有無偏癱、偏側感覺障礙、失語和小腦體征。胸部檢查有無異常。
3.檢驗 血沉多增快。
5.顱骨X線平片 除顱內壓增高徵象外,偶見結核瘤鈣化。但需注意鈣化點常位於顱底且可多發,鈣斑部位不一定是主要病灶所在且無特異性。
6.CT或MRI掃描 可直接顯示病變部位及大小。
7.腰椎穿刺 一般可進行測量壓力,檢查腦脊液白細胞計數和蛋白、糖、氯化物定量等。
治療方案
1.非手術治療 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採用抗結核藥物治療:①病灶位於腦幹、丘腦、基底節、運動區等重要功能區及小病灶無顱內壓增高者;②合併有腦膜炎或粟粒性腦結核瘤以及全身情況較差者;③全身型者可先行抗結核藥物治療。可採用三聯療法:異煙肼300mg,頓服;鏈黴素0.75g,1/d,肌注;利福平0.45~0.6g,1/d,頓服。加強全身支持療法。抗結核治療持續至少6個月。
2.手術治療 局限型者,應手術切除顱內病灶。術中注意保護腦的重要功能區。切除病變過程中應細心剝離,避免破潰。一般手術結束前,術野用稀釋鏈黴素溶液徹底沖洗,並可保留少量鏈黴素溶液於瘤床內(鏈黴素溶液濃度為0.5mg/ml以防癲癇大發作)。術前1~2周和術後用抗結核治療3~6個月。
用藥安全
注意:
治療以預防為主,防止接觸傳染源。出生後接種疫苗,即可獲後天免疫力。病人如出現貧血、盜汗、消瘦、乏力、低熱等結核徵象,及時找醫師診斷治療,並自我隔離,以免感染傳播;同時按醫囑使用抗結核藥治療。
患有結核病,同時出現顱內高壓症状和腦損害症状,則找專科醫師檢查,一般做頭顱CT掃描或MRI檢查,即可診斷,本病全身型者,先抗結核治療,按醫囑使用抗結核藥;局限型者,手術治療為主,預後良好。
|
關於「腦結核瘤」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