礜石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礜石
Yù Shí
別名 礜、青分石、立制石、固羊石、白礜石、鼠鄉、澤乳、太白石、石鹽、食鹽、蒼礜石、蒼石、鼠毒、白虎、白龍、制石、秋石、固羊、太石、鹽倉石膏、細石
功效作用 消冷積,祛寒濕,蝕惡肉,殺蟲。治痼冷腹痛,積聚堅癖,風冷濕痹痔瘺息肉惡瘡癬疾。
英文名 Arsenopyrite
始載於 神農本草經
毒性 有毒
歸經 肺經脾經
藥性
藥味

中藥大辭典》:礜石

【出處】 《本經

【拼音名】 Yù Shí

【別名】 礜(《山海經》),青分石、立制石、固羊石(《本經》),白礜石、鼠鄉、澤乳(《吳普本草》),太白石,石鹽(《別錄》)。

【來源】 為硫化物類礦物毒砂的礦石。

【原形態】 毒砂,又名:砷黃鐵礦。

單斜晶系。晶體完好,形狀常為柱狀、棒狀、針狀等,晶面上有條紋,雙晶常呈十字形。集合體為粒狀、緻密狀。顏色錫白色,斷面鋼灰色,常帶黃錆色。條痕灰黑色,金屬光澤,不透明。解理依柱面。斷口參差狀。硬度5.5~6。比重5.9~6.2。性脆,以鐵錘擊之,發生蒜臭的氣味。在木炭上燒之,生成三氧化二砷而升華,伴有蒜臭,煎熔成磁性小球。

產於高溫熱液礦床中。

化學成份】 毒砂的化學組成含鐵34.3%,砷46.0%,硫19.7%。夾雜物一般較少。但亦有含少量鑽、銻及銅的。

炮製】 《醫林纂要》:"礜石醋淬煅須七次。"

【性味】 辛甘,熱,有毒。

①《本經》:"味辛,大熱。"

②《吳普本草》:"神農、歧伯:辛,有毒。黃帝:甘,有毒。李氏:大寒。"

③《別錄》:"甘,生溫、熟熱,有毒。"

歸經】 《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陰經。"

【功效與作用】 消冷積,祛寒濕,蝕惡肉,殺蟲。治痼冷腹痛,積聚堅癖,風冷濕痹,痔瘺息肉惡瘡癬疾。

①《本經》:"主寒熱鼠瘺蝕瘡死肌,風痹,腹中堅癖邪氣。"

②《吳普本草》:"李氏:主溫熱。"

③《別錄》:"除熱,明目,下氣,除膈中熱,止消渴益肝氣,破積聚,痼冷腹痛,去鼻中息肉。"

④《藥性論》:"除胸膈間積氣,去冷濕風痹瘙癢皆積年者。"

【用法用量】 內服:入丸、散,或浸酒。外用:研末調敷。

【注意】 內服宜慎。

①《本草經集注》:"得火良。棘針為之使。惡馬目毒公、虎掌、鶩屎、細辛。畏水。"

②《別錄》:"久服令人筋攣。"

③《藥性論》:"鉛丹為之使。忌羊血。"

④《四聲本草》:"不入湯。"

【附方】 ①治腳氣:白礜石二斤。酒三斗,漬四、五日,稍飲之。(《補缺肘後方》)

②治瘧疾寒熱,脾臟腫大:礜石研末,製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一粒,開水送下,未效者量可稍增。(《礦物藥與丹藥》)

③治小兒眼疳,生翳膜遮睛,欲失明:礜石一分,石決明一分,甘菊花一分,甘泉水一分,夜明砂一分(微炙),黃連一分(去須)。上為細末。每服二錢,以米泔同煮豬肝一具令爛熟,量兒大小,加減服之。(《普濟方》礜石散)

④治久疥癬:礜石、水銀蛇床子、黃連各一兩。上四味為末,以豬脂七合和攪,不見水銀為熟。敷之。(《千金方》)

⑤治瘰癧、贅瘤:礜石、白礬等分。共研為末。用少許塗敷患處。(《礦物藥與丹藥》)

【各家論述】 ①《綱目》:"礜石,性氣與砒石相近,蓋亦其類也。古方礜石、礬石,常相渾書,蓋二字相似故誤耳。然礬石性寒無毒,礜石性熱有毒,不可不審。陸農師云:礜石之力,十倍鍾乳。按今洛水不冰,下亦有礜石,人謂之溫洛是也。取此石安瓮中,水亦不冰,其性如此,豈可服。"

②《本經逢原》:"砒石略帶黃暈,礜石全白,稍有分別。其熱毒之性,不減砒石。今藥肆中往往以充砒石,而礜石僅可破積攻痹,不能開痰散結,是以勝金丹截瘧丹撮之不效者,良由誤用礜石之故。"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礜石

【出處】 出自《神農本草經》。

唐本草》:礜石,能拒火,久燒但解散,不可奪其堅。今市人乃取潔白細理石當之,燒即為灰,非也。今漢川武當西遼坂名礜石谷,即是其真出處,少室亦有,粒細理不如漢中者也。

【拼音名】 Yù Shí

【英文名】 Arsenopyrite

【別名】 礜、青分石、立制石、固羊石、白礜石、鼠鄉、澤乳、太白石、食鹽、蒼礜石、蒼石、鼠毒、白虎、白龍、制石、秋石、固羊、太石、鹽倉石膏、細石

【來源】 藥材基源:為硫化物類礦物毒砂的礦石。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rsenopyrite

【原形態】 毒砂 晶體結構屬單斜或三斜晶系。晶形多呈柱狀,有時為短柱、板柱、雙錐狀或緻密粒塊、緻密塊狀等集合體。新鮮面呈錫白色至鋼灰色。條痕黑色。金屬光澤,不透明,晶體解理中等或不完全,塊狀集合體見不到解理,斷口不平坦。硬度5.5-6。相對密度5.9-6.3。性脆,緻密塊體用鐵錘猛擊時有火星,可發出蒜臭氣。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毒砂在地表易風化成臭蔥石等土狀風化物,表面為褐黃、黃白、灰白、綠、紅褐、黃褐、黑褐等色,被膜覆蓋處,光澤暗淡,硬度低於小刀甚至低於指甲。呵氣於臭蔥石等土狀風化物上,可聞到帶砷的臭味。火燒之有升華物,伴發蒜臭氣並熔成磁性小球。

資源分布:毒砂產出於硫化物礦脈中,或粒狀分散於礦脈及圍蝕變帶中,此時多與白色絹雲母、銅黃色「金星狀」黃鐵礦共存。除古產地陝西、湖北、河南、四川、甘肅、遼寧、山西等地仍有產出外,山東、江西、廣東、廣西、湖南、吉林、青海、西藏、內蒙古、新疆等地亦有產出。

【性狀】 性狀鑒別 本品為不規則的緻密塊狀。錫白色,常帶淺黃錆色斑;條痕灰黑色。不透明;金屬光澤。體重,質硬而脆,可砸碎,斷面不平坦,具強金屬光澤。以錘擊之,發砷之蒜臭氣,有毒,不可口嘗。本品不溶於鹽酸,而能溶於硝酸,並析出硫。以塊大、錫白色、具強金屬光澤者為佳。

顯微鑒別 反射偏光鏡下:反射色為白色,微帶黃色。反射率57%,無內反射,雙反射清楚,淺黃褐-淺藍灰。

【化學成份】 主要為砷硫化鐵(FeAsS),其中含砷46.0%,硫19.7%,鐵34.3%。雜質較少,含少量的鈷、銻及銅等。

【藥理作用】 藥品含砷46.0%,砷有原漿毒作用,且能麻痹毛細血管,抑制含疏基酶的活性,並能使肝臟脂變,肝小葉中心壞死,心、肝、腎、腸充血上皮細胞壞死,毛細血管擴張

【鑒別】 (1)取本品粉末少許,置試管中灼燒,可還原出金屬灰黑色、光亮如鏡的砷粒薄膜。(檢查砷)(2)取本品一小塊,置於兩端開口的玻璃管中,灼熱至約透後,發生蒜臭味,升華出黃色硫化砷,管口處可見白色氧化砷薄膜。(檢查砷鹽和硫化物)

【炮製】 礜石醋淬煅須七次。

【性味】 辛;甘;熱;有毒

【歸經】 肺;脾經

【功效與作用】 消冷積;祛寒濕;蝕惡肉;殺蟲。主痼冷腹痛;積聚堅癖;風寒濕痹寒濕腳氣;贅瘤息肉;瘰癧;頑癬惡瘡

【用法用量】 內服:入丸、散,或浸酒。外用:研末調敷。

【注意】 內服宜慎。忌羊血。

【各家論述】 1.《本草衍義》:礜石,治久積及久病胸腹冷,直須慎用,蓋其毒不可當。

2.《本草綱目》:礜石,性氣與砒石相近,蓋亦其類也。古方礜石、礬石,常相渾書,蓋二字相似故誤耳。然礬石性寒無毒,礜石性熱有毒,不可不審。陸農師云:礜石之力,十倍鍾乳。按今洛水不冰,下亦有礜石,人謂之溫洛是也。取此石安瓮中,水亦不冰,其性如此,豈可服。

3.《本經逢原》:砒石略帶黃暈,礜石全白,稍有分別。其熱毒之性,不減砒石。今藥肆中往往以充砒石,而礜石僅可破積攻痹,不能開痰散結,是以勝金丹、截瘧丹服之不效者,良由誤用礜石之故。

4.《神農本草經》:主寒熱鼠瘺,蝕瘡死肌,風痹,腹中堅癖邪氣。

5.《吳普本草》:李氏:主溫熱。

6.《名醫別錄》:除熱,明目,下氣,除膈中熱,止消渴,益肝氣,破積聚,痼冷腹痛,去鼻中息肉。

7.《藥性論》:除胸膈間積氣,去冷濕風痹瘙癢皆積年者。

【摘錄】 《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

關於「礜石」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