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學/胚眼的發生和形成
醫學電子書 >> 《眼科學》 >> 眼的解剖生理和胚胎髮育 >> 眼的胚胎髮育 >> 胚眼的發生和形成 |
眼科學 |
|
(一)胚板:受精卵經卵裂形成桑椹胚,再分裂成為囊狀,名囊胚。囊胚的內細胞團分化成羊膜腔和卵黃囊。羊膜腔和卵黃囊相接近處,產生出內、中、外三胚層,形成胚板,即胚身的起源。(圖1-38)
圖1-38 人胚發育的早期
(二)原始腦泡:胚板為一橢圓形區域,其背側正中線的外胚層細胞逐漸增生形成神經板。神經板內陷成神經溝,神經溝兩緣高起名叫神經褶,褶的兩緣逐漸閉合成神經管與原外胚層脫離,稱神經外胚層。而原外胚層則復蓋胚胎的表面稱表層外胚層(圖1-39)。
圖1-39 神經溝和神經管
(胚長1 . 2毫米)
由神經外胚層衍生的神經管,頭端逐漸擴大成三個連續的膨大部即前、中、後原始腦泡。中胚層在神經管形成後即伸入神管與表層外胚層之間把兩者分開。
(三)視窩、視泡:前腦泡頭褶的兩側出現凹陷,稱視窩,是眼的原基。胚長3.2mm時,視窩逐漸變深並在前腦兩側形成對稱的囊狀突起叫視泡。視泡遠端膨大與腦逐漸遠離,近腦端變窄形成視基,即視神經的原基(圖1-40,1-41)。
(四)視杯和原始晶體:胚長4mm時,構成視泡的神經外胚層和復蓋其上的體表外胚層逐漸接近,二者接觸後,體表外胚層迅速增厚形成晶體板。晶體板內陷並逐漸加深,僅借細莖與體表外胚層相連。胚長9mm時細莖消失,與體表外胚層完全脫離,形成晶體泡。與此同時,視泡的遠端下方內陷變扁平,上方增大,形成雙層細胞的杯狀凹陷稱視杯(圖1-42,1-43)。
(五)胚裂與胚眼:視杯逐漸凹陷包圍晶體的上方和兩側,其前端形成胚裂(fetalcleft)。圍繞視杯的中胚層發出玻璃體動脈,經胚裂進入視杯內。胚裂於胚胎第5周(12mm)時開始閉合。由中部開始向前後延展,當胚長達17mm時,胚裂除沿視莖下面外,完全閉合。圍繞視杯和晶體泡的中胚層形成脈絡膜和鞏膜的原基。因此當胚裂閉合完成時,已具有眼的各組織雛型,即形成胚眼(圖1-44,1-45)。
圖1-40 胎長2.5 mm時視窩切面
圖1-41 視泡和視莖
圖1-42 胚長7.5毫左
圖1-43 視杯和原始晶體
(1)視泡與體表外胚層接觸(2)視杯內陷,體表外胚層出現晶體凹1(3)晶體泡形成 (4)晶體泡與體表外胚層分離
圖1-44 胚裂的形成與閉合
圖1-45 胚眼(胚長17毫米)
胚眼形成過程中如視泡不發生則形成無眼畸形;如兩個視泡合併為一個則發生獨眼畸形;若胚裂閉合不全時,可形成先天性視網膜脈絡膜缺損和先天性虹膜睫狀體缺損。
眼的胚胎髮育 | 眼的各部發育 |
|
關於「眼科學/胚眼的發生和形成」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