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屈菜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千屈菜 | 中藥圖典 |
千屈菜 Qiān Qū Cài |
|
---|---|
別名 | 對葉蓮、對牙草、鐵菱角、馬鞭草、敗毒草、雞骨草、大釣魚竿、烏雞腿、蜈蚣草、水檳榔、水柳、棉包根、哮喘藥 |
功效作用 | 清熱,涼血。清熱毒,收斂,破經通瘀。治痢疾,血崩,潰瘍。用於痢疾、瘀血經閉。 |
英文名 | Purple Lythrum, Spiked Loosestrife, Purple Loosestrife, Purple Lythrum Herb, Herb of Purple Lythrum, Herb of Spiked Loosestrife |
始載於 | 《救荒本草》 |
毒性 | 無毒 |
歸經 | 肝經、大腸經 |
藥性 | 寒 |
藥味 | 苦 |
《中藥大辭典》:千屈菜
【出處】 《救荒本草》
【拼音名】 Qiān Qū Cài
【別名】 對葉蓮(《貴州民間藥物,),對牙草,鐵菱角(《湖南藥物志》)。馬鞭草、敗毒草。
【來源】 為千屈萊科植物千屈菜的全草。秋季採收。
【原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全體具柔毛,有時無毛。莖直立,多分枝,有四棱。葉對生或3片輪生,狹披針形,長4~6厘米,寬8~15毫米,先端稍鈍或短尖,基部圓或心形,有時稍抱莖。總狀花序頂生;花兩性,數朵簇生於葉狀苞片腋內;花萼筒狀,長6~8毫米,外具12條縱棱,裂片6,三角形,附屬體線形,長於花萼裂片,約1.5~2毫米;花瓣6,紫紅色,長橢圓形,基部楔形;雄蕊12,6長6短;子房無柄,2室,花柱圓柱狀,柱頭頭狀。蒴果橢圓形,全包於萼內,成熱時2瓣裂;種子多數,細小。花期7~8月。
【生境分布】 生於潮濕地,常栽培作觀賞。我國大部分地區有分布。
【化學成份】 含牡荊素(vitexin)、葒草素(orientin)、異葒草素(isoorientin)、氯原酸、鞣花酸、沒食子酸、膽鹼、鞣質、色素、揮髮油、果膠、樹脂及生物鹼。
【性味】 苦,寒。
①《貴州民間藥物》:"性寒,味甘。"
②《湖南藥物志》:"苦,寒,無毒。"
【功效與作用】 清熱,涼血。清熱毒,收斂,破經通瘀。治痢疾,血崩,潰瘍。用於痢疾、瘀血經閉。
①《貴州民間藥物》:"清熱,止血崩。"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0.5~1兩。外用:研末敷。
【附方】 ①治痢疾:千屈菜三至五錢,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②治潰瘍:千屈菜葉、向日葵盤,晒乾,研末,先用蜂蜜搽患處,再用藥末敷患處。(《湖南藥物志》)
【備註】 同屬植物光千屈菜亦同供藥用。與上種的主要區別是:莖葉無毛,葉對生,披針形;花3~5朵集成短小的聚傘花序,在葉(苞)腋呈輪生狀,萼的附屬體短,長0.6毫米左右。分布我國北部及東北部。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千屈菜
【出處】 出自《救荒本草》
【拼音名】 Qiān Qū Cài
【英文名】 Purple Lythrum, Spiked Loosestrife, Purple Loosestrife, Purple Lythrum Herb, Herb of Purple Lythrum, Herb of Spiked Loosestrife
【別名】 對葉蓮、雞骨草、大釣魚竿、烏雞腿、對牙草、鐵菱角、敗毒草、蜈蚣草、水檳榔、水柳、馬鞭草、棉包根、哮喘藥
【來源】 藥材基源:為千屈菜科植物千屈菜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ythrum salicaria L.
採收和儲藏:秋季採收全草,洗淨,切碎,鮮用或晒乾。
【原形態】 千屈菜,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全株有柔毛,有時無毛。莖直立,多分枝,具四棱。葉對生或三葉輪生;葉片披針形或闊披針形,長4-6(-10)cm,寬8-15mm,先端鈍形或短尖,在部圓形或心形,有時略抱莖,全緣,無柄。花生葉腋組成小聚傘花序,花梗及總梗極短,花枝呈大型穗狀花序;苞片闊披針形至三角狀卵形,長5-12mm;萼筒長5-8mm,有縱棱12條,裂片6,三角形;附屬體針狀,直立,長1.5-2mm;花瓣6,紅紫色或淡紫色,倒披針狀長橢圓形,基部楔形;雄蕊12,6長6短6,伸出萼筒之外;子房無柄,2室,花柱圓柱狀,柱頭頭狀。蒴果扁圓形,苞於萼內。種子多數,細小。花期7-8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河岸、湖畔、溪溝邊和潮濕地。
資源分布:分布於全國各地。
【栽培】 生物學特性,喜溫暖潮濕的環境,整個生長期需充足水分,怕乾旱。以肥沃而潮濕的地方栽培為宜。
栽培技術,用種子、扦插或分株繁殖。種子繁殖:春播於3-4月,播前將種子與細土拌勻,然後撒播於床上,覆土1cm,最後蓋草澆水。播後10-15天出苗,立即揭草。苗高10cm左右移栽。按行株距30cm20cm開穴,每穴栽3株,扦播繁殖:扦播於春季選健壯枝條,截成12cm左右長,去掉葉片,斜播入土中深度為插穗1/2,壓緊,澆水保濕,待生根長葉後移栽。分株繁殖:春季4-5月將根叢挖起,切分數芽為一叢,栽於施足基肥的濕地。
田間管理,定植後至封行前,每年中耕除草3-4次。春、夏季各施1次氮肥或複合肥,秋後追施1次堆肥或廄肥,經常保持土壤潮濕,是種好千屈菜最關鍵的措施。
【性狀】 性狀鑒別,莖呈方柱狀,灰綠色至黃綠色,直徑1-2mm,有分枝,質硬易折斷,斷面邊緣纖維狀,中空。葉片灰綠色,質脆,多皺縮破碎,完整葉對生或3片輪生,葉片狹披針形,全緣,無柄。頂端具穗狀花序,花兩性,每2-3朵小化生於葉狀苞片內,花萼灰綠色,筒狀:花瓣紫色。蒴果橢圓形,全包於宿存花萼內。微臭,味微苦。
【化學成份】 全草含千屈菜甙(Salicarin)、鞣質。灰分中鈉為鉀的一倍,並含多量鐵,膽鹼0.026%。鞣質主為沒食子酸鞣質,其含量為:根8.5%,莖10.5%,葉12%,花13.7%,種子亦含大量鞣質。花含黃酮類化合物牡荊素(Vitexin)、葒草素(Orientin)、錦葵花甙(Malvin即Malvidin3,5-diglucoside)、矢車菊素半乳糖甙(Cyanidin3-monogalactoside)、沒食子酸、並沒食子酸(Ellagicacid)和少量綠原酸(Chlorogenicacid)。含牡荊素(vitexin)、葒草素(orientin)、異葒草素(isoorientin,homoorientin)、綠原酸、鞣花酸及沒食子酸,尚含有膽鹼、鞣質及色素。又報導含有少量揮髮油、果膠、樹脂和生物鹼。
【藥理作用】 1.抗菌作用,生藥(全株)煎劑能抑制葡萄球菌及大腸-傷寒桿菌屬的生長;痢疾桿菌尤為敏感。2.對血壓的影響:牡丹素(vitexin)0.05-10.0mg/kg靜脈注射對麻醉大鼠可暫升壓,大於10mg/kg靜脈注射則產生持久降壓,降壓機制是由神經節阻斷作用。3.抗炎:牡荊素20mg/kg腹腔注射對大鼠角叉菜膠性炎症有抗炎作用。4.解痙:牡荊素10-30?g/ml可抑制乙醯膽鹼和組胺引起的豚鼠離體腸管的收縮。對豚鼠離體腸管,最初有增強作用,但稍後則顯示解痙作用,能減弱乙醯膽鹼和組織胺對腸管的興奮作用。5.其它作用:止血作用由於含鞣質所致。其根煎劑用於瀉下或慢性痢疾作為收斂或緩和劑;此作用可能系其中所含之於屈菜甙、Fe2O3.XH2O與鞣質所引起,對腎、胃及循環系統無害。其提取物Salicairine能阻止人因服用根皮甙而引起之糖尿,但它本身不產生低血糖。
【性味】 味苦;性寒
【功效與作用】 清熱解毒;收斂止血。主痢疾;泄瀉;便血;血崩;瘡瘍潰爛;吐血;衄血;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30g。外用:適量,研末敷;或搗敷;或煎水洗。
【各家論述】 1.《貴州民間藥物》:清熱,止血崩。2.《中國藥植圖鑑》:止瀉,治細菌性痢疾。
【摘錄】 《中華本草》
|
關於「千屈菜」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