葒草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葒草
Hónɡ Cǎo
葒草
別名 游龍、蘢古、紅草、天蓼、石龍、蘢鼓、水葒、大蓼、葒蓼、大毛蓼、東方蓼、水蓬稞、九節龍、大接骨、果麻、追風草、八字蓼、搗花、辣蓼、丹藥頭、家蓼、水紅花、紅、巋、龍、水紅、紅蓼、朱蓼、白水葒苗、蓼草、水紅花草
功效作用 祛風利濕活血止痛。用於風濕性關節炎
英文名  
始載於 名醫別錄
毒性 有毒
歸經 脾經肝經
藥性
藥味

葒草學名:Polygonum orientale

原產我國和澳大利亞,生於路旁和水邊濕地。喜陽光、溫暖和濕潤,耐瘠薄,不擇土壤,在陰濕地成片野生。

株高2-3m,莖直立,多分枝,密生長毛。葉大,卵狀披針形至闊卵形,基部近圓形,全緣,被毛。花梗長,圓錐花序,長約9cm,頂生或腋生,軟而下彎;小花密集,亮粉紅或玫瑰紅色,花期6-8月。果期8一l0月。播種法繁殖,於春天3-4月進行。葒草枝葉高大,疏散洒脫,是頗富野趣的庭園觀賞植物,也可作插花材料。

釋名:游龍、石龍、天、大蓼,蘢古。

氣味:(實)咸、微寒、無毒。

主治:消渴、去熱、明目益氣、亦治瘰癧、痞塊。葒草的花能散血、消積、止痛。

【來源】為蓼科植物紅蓼Polygonum orientale L.的地上部分。夏、秋割取地上部分,或將打下水紅花子後剩下的地上部分收集起來,晒乾。

性味歸經】辛,溫。有小毒。

【功能主治】祛風利濕,活血止痛。用於風濕性關節炎

【用法用量】 0.5~1兩。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參考

關於「葒草」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