莕菜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莕菜 | 中藥圖典 |
莕菜 Xìnɡ Cài |
|
---|---|
別名 | 蓮葉莕菜、大紫背浮萍、水葵、水鏡草、水荷葉、荇菜、莕、接余、菨余、鳧葵、荇絲菜、金蓮兒、藕蔬菜、靨子菜、金蓮子、莕公須、莕絲菜、符絲菜、金蓮幾、水銅錢、馬腳草、馬腳蓮、蓮花菜、小萍蓬草、小葉荷葉 |
功效作用 | 清熱,利尿,消腫,解毒。治寒熱,熱淋,癰腫,火丹。 |
英文名 | |
始載於 | 《唐本草》 |
毒性 | 無毒 |
歸經 | 膀胱經 |
藥性 | 寒 |
藥味 | 辛 |
《全國中草藥彙編》:莕菜
【拼音名】 Xìnɡ Cài
【來源】 龍膽科莕菜屬植物莕菜Nymphoides peltatum (Gmel.)Kuntze,以全草入藥。夏季採集,晒乾。
【性味】 辛,寒。
【功效與作用】 發汗、透疹、清熱、利尿。用於感冒發熱無汗,麻疹透發不暢,蕁麻疹,水腫,小便不利;外用治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 1.5~3錢;外用鮮品適量,搗爛敷傷口周圍。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中藥大辭典》:莕菜
【出處】 《唐本草》
【拼音名】 Xìnɡ Cài
【別名】 荇菜(《詩經》),莕、接余(《爾稚》),菨余(《說文》),鳧葵(《唐本草》),水鏡草(《土宿本草》),荇絲菜、金蓮兒、藕蔬菜(《救荒本草》),靨子菜(《野萊譜》),金蓮子、莕公須(《綱目》)。
【來源】 為龍膽科植物莕菜的全草。
【原形態】 多年生浮水草本。莖細長,節上生根。葉近於對生,卵狀圓形,徑2.5~7厘米,基部深心形,上面光綠色,下面帶紫色;葉柄長2.5~12厘米。花黃色,聚生於葉腋,呈傘形花序,有柄,長2.5~8厘米;萼片5,披針形;花瓣5,邊緣呈圓齒狀,有睫毛,花筒喉部有腺毛,與花冠裂片對生:雄蕊5,著生筒部,花絲短,線形,花藥長卵狀戟形,丁字形著生;子房1室,花柱短,柱頭2~3裂。蒴果橢圓形,先端尖銳,種子多數,具細齒狀的邊緣。花期8~10月。
【生境分布】 生長於池塘中。分布我國南部溫暖地區。
【化學成份】 葉含芸香甙、槲皮素-3-巢菜糖甙,後者即槲皮素-3-α-吡喃阿拉伯糖(1-6)-β吡喃葡萄糖甙。
【性味】 甘,寒。
①《唐本草》:"味甘,冷,無毒。"
②《醫林纂要):"甘咸,寒,滑。"
【功效與作用】 清熱,利尿,消腫,解毒。治寒熱,熱淋,癰腫,火丹。
②《開寶本草》:"搗汁服之,療寒熱。"
③《品彙精要》:"主諸淋。"
④《綱目》:"搗敷諸腫毒,火丹游腫。"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錢;或搗汁。外用:搗敷。
【附方】 ①治癰疽及瘡癤:莕絲菜或根、馬蹄草莖或子各取半碗,同薴麻根五寸,去皮,以石器搗爛,敷毒四圍,春、夏、秋日換四、五次,冬換二、三次。換時以薺水洗之。(《保生余錄》)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莕菜
【出處】 出自《唐本草》
【拼音名】 Xìnɡ Cài
【別名】 荇菜、莕、接余、菨余、鳧葵、水鏡草、莕絲菜、符絲菜、金蓮幾、藕蔬菜、靨子菜、金蓮子、莕公須、水銅錢、馬腳草、馬腳蓮、水荷葉、水葵、蓮花菜、小萍蓬草、小葉荷葉
【來源】 藥材基源:為龍膽科植物莕菜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Nymphoides peltatdμm(Gmel.)O.Kuntze[Limnanthemμm peltatμm Gmel.;Menyanthes nymphoides L.]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收,鮮用或晒乾。
【原形態】 多年生水生草本。莖沉水,圓柱形,長而多分枝,節上生不定根。上部葉對生,下部葉互生,葉浮於水面,近革質;柄長3-30cm,基部擴大抱莖;葉片卵狀圓形,直徑2.5-7cm,基部心形,上面亮綠色,下面帶紫色,全緣或邊緣呈波狀;有不明顯的掌狀脈。花1-6朵簇生於節上,花梗長2-8cm;花萼5深裂,幾達基部,裂片披針形;花冠金黃色,輻射狀,直徑2-3cm,分裂幾達基部,冠筒短,喉部具5束長毛,裂片5,倒卵形,先端微凹,邊緣有毛;雄蕊5,著生於花冠喉部,花絲扁短;子房卵圓形,蜜腺5,著生於子房基部,柱頭膨大,2瓣裂。蒴果卵圓形,長約2cm。種子褐色,多數,兩面扁平.邊緣密生睫毛。花期4-8月,果期6-9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60-1800m的池塘中和水不甚流動的河溪中。
資源分布:我國溫暖地區多有分布。
【性狀】 性狀鑒別 全草多纏繞成團。莖細長,多分枝,節處生不定根。葉片多皺縮,完整葉片近圓形或卵狀圓形,長1.5-7cm,基部深心形,近革質。葉柄長5-10cm,基部漸寬,抱莖。上部的葉對生,其他部位葉互生。氣微,味辛。
【化學成份】 葉含芸香甙(rutin),槲皮素-35-巢菜糖甙(quercetin-3β-vicinoside)[1],莕菜還含熊果酸(ursolic 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β-香樹脂醇(β-amyrin),槲皮素(quercetin),白樺脂酸(betulinic acid),齊墩果酸(oleanolic acid)[2]。
【性味】 辛;甘;性寒
【功效與作用】 發汗透疹;利尿通淋;清熱解毒。主感冒發熱無汗;麻疹透發不暢;水腫;小便不利;熱淋;諸瘡腫毒;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外用:鮮品適量,搗敷。
【附方】 ①治癰疽及瘡癤:莕絲菜或根、馬蹄草莖或子各取半碗,同苧麻根五寸,去皮,以石器搗爛,敷毒四圍,春、夏、秋日換四、五次,冬換二、三次。換時以薺水洗之。(《保生余錄》)②治穀道生瘡:荇葉搗爛,綿裹納下部,日三次。(《范汪方》)
【各家論述】 1.《唐本草》:主消渴,去熱淋,利小便。
2.《開寶本草》:搗汁服之,療寒熱。
3.《品彙精要》:主諸淋,解毒藥。
4.《綱目》:搗敷諸腫毒,火丹游腫。
5.《醫林纂要》:除煩,解熱,消痰,行水。
【摘錄】 《中華本草》
|
關於「莕菜」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