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蹄草
|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馬蹄草 | 中藥圖典 |
| 馬蹄草 Mǎ Tí Cǎo |
|
|---|---|
| 別名 | |
| 功效作用 | 治發痧,跌傷,扭傷。 |
| 英文名 | |
| 始載於 | 《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
| 毒性 | |
| 歸經 | |
| 藥性 | |
| 藥味 | |
【出處】 《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拼音名】 Mǎ Tí Cǎo
【原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45~60厘米。根莖短,叢生白色鬚根。莖直立或斜上,中空。基生葉叢生,腎圓形或卵狀圓心臟形,長4.5~6厘米,寬6~10厘米,基部深心形;葉緣具鈍齒或齒牙狀;葉柄長24~36厘米;莖生葉疏生,1~3片,形小,具短柄或幾無柄;葉質柔軟,掌狀脈萌面均稍隆起.花1~3朵,頂生,花梗長4~6厘米;花被通常5瓣,卵狀橢圓形,長13毫米左右,亮黃色;雄蕊多數,黃色,花絲短;心皮5~8,狹長。蓇葖果無柄,長橢圓形,長約1厘米左右,頂端具短嘴;種子多數。花期4~5月。果期7~8月。
【生境分布】 生於山坡水溝邊、雜林草叢等潮濕處。分布我國東北地區及陝西、浙江等地。
【附方】 ①治發痧:馬蹄草四至五錢,加檻木、醉魚草、大葉烏梢(豆科胡枝子)、仙鶴草各三至四錢。水煎,早、晚飯前各服一次。
②治跌傷、扭傷:鮮馬蹄草根、蛇葡萄根。搗爛,拌酒糟,烘熱歌傷處。
【摘錄】 《中藥大辭典》
|
||||||||||||||||||||||||||||
出自A+醫學百科 「馬蹄草」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9%A9%AC%E8%B9%84%E8%8D%89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 關於「馬蹄草」的留言: | |
|
目前暫無留言 | |
| 添加留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