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學/眼的屈光
醫學電子書 >> 《眼科學》 >> 屈光 >> 眼的屈光與調節 >> 眼的屈光 |
眼科學 |
|
眼是人體觀察客觀事物的感覺器官。外界遠、近物體發出或反射出來的光線,不論是平行的還是分散的,均需經過眼的屈光系統屈折後,集合結象於視網膜上。再由此發出衝動,經過視路傳達到大腦視中樞而產生視覺。
眼球構造象照相機,屈光系統可以比作鏡頭,瞳孔好比自動光圈,晶體的調節作用猶如調整照相距離,而視網膜則是最理想的彩色底片。
眼的屈光系統包括角膜、房水、晶體和玻璃體。角膜(屈光指數1.376)與房水(1.336)的屈光指數相近,二者可以看成為一個單球面折射的屈光體(角膜屈光系統)。晶體位於屈光指數相同的房水與玻璃體(1.336)之間,為另一具有厚凸透鏡折射作用的屈光體(晶體屈光系統)。因此可把眼的屈光系統看成包含兩個屈光體,兩者屈光力的組合就是整個眼的屈光力。
按照Gullsttand測定,眼球的光學常數如下:
角膜前面曲率半徑 | 7.8mm |
角膜後面曲率半徑 | 6.8mm |
角膜屈光指數 | 1.376 |
角膜系統屈光力 | 43.05 |
晶體前面曲率半徑 | 10mm |
晶體後面曲率半徑 | 6.0mm |
晶體皮質屈光指數 | 1.386 |
晶體核屈光指數 | 1.406 |
晶體系統屈光力 | 19.11D |
房水、玻璃體的屈光指數 | 1.336 |
眼球總屈光力 | 58.64D |
根據以上眼的光學常數,可以設計出和眼睛屈光力相似的模型眼(schematic eye),但是在臨床上仍不適用。因此進一步將其簡化為一簡單的屈光系統,稱為簡化眼(reduced eye)
Donder簡化眼的光學常數
屈光指數 | 1.33 |
角膜彎曲度 | 5.0mm |
前焦點在角膜前 | 15.0mm |
後焦點在角膜後 | 20.0 |
屈光力 | 66.67D |
節 點在視網膜前 | 15.0mm |
圖16-1 簡化眼
上:FF′:前後主焦點,EE′兩主點,NN′兩節 點
下:簡化眼的基點,包括兩個主焦點FF′,一個節 點N及代表EE′的平均數的角膜的屈光面
圖16-2 視網膜像的形成
AB:目標 ab:視網膜上的像
N:節 點 cd:簡化眼的屈光
正常眼的屈光力和眼球前後軸的長度是互相匹配的。眼在靜止(不調節)狀態下,遠距離(5米以外)物體發來的平行光線,經過眼的屈光系統屈折後,焦點準確地落在視網膜上,形成一個清晰的物象,這種眼稱為正視眼(emmetropia)亦即屈光正常。否則,焦點落在視網膜之前或視網膜之後,統稱為非正視眼(ametropia)或屈光不正(refractive error)。
眼的屈光與調節 | 眼的調節 |
|
關於「眼科學/眼的屈光」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