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魚中毒急救

(重定向自河豚毒素中毒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河豚魚又稱魨魚、氣泡魚,種類繁多,肉鮮。河豚魚所含河豚毒素及河豚酸,為劇毒成分,它主要存在於河豚魚的卵巢睾丸肝臟魚子中,有時肉中也有此毒素,能使神經中樞、神經末梢發生麻痹。這種毒素經蒸煮、日晒、鹽腌不能消除。0.5mg河豚毒素即可毒死70kg體重的人,每年因為誤食河豚魚而引起的中毒事件不斷發生,由於發病急、病情變化快、症状重,且目前沒有特意解毒劑,其病死率達13.5%-50%。

目錄

河豚魚

河豚魚,我國有40多種,其特點是有4人大板牙,腮孔無肋蓋,無第一背鰭,嘴小。體裸無鱗,呈圓桶型,前粗後細。其毒素為神經毒素。中毒特點是潛伏期短,病死率高。中毒後口唇發麻,噁心嘔吐無力酒醉步態,甚者四肢麻木等。1984年王德首報導,河豚魚急性中毒12例,其中死亡9例,病死率為75%。另有報導5條小河豚魚毒死6人。用高溫121攝氏度蒸氣處理2小時,仍不能祛解魚毒。

河豚魚

臨床表現

河豚毒素可引起中樞神經麻痹,阻斷神經肌肉間傳導,使隨意肌出現進行性麻痹;直接阻斷骨骼纖維;導致外周血管擴張及動脈壓急劇降低。潛伏期10分鐘~3小時。早期有手指、舌、唇刺痛感,然後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症状。四肢無力、發冷、口唇和肢端知覺麻痹。重症患者瞳孔與角膜反射消失,四肢肌肉麻痹,以致發展到全身麻痹、癱瘓。呼吸表淺而不規則,嚴重者呼吸困難、血壓下降、昏迷,最後死於呼吸衰竭

急救措施

目前對此尚無特效解毒劑,對患者應儘快排出毒物和給予對症處理。一旦發生中毒分秒必爭搶救。

1.催吐:用筷子或壓舌板刺激咽部催吐,或口服1%硫酸鋅50~200ml水溶液催吐。

2.洗胃導瀉:用1:2000高錳酸鉀液或0.5%藥用炭懸浮液反覆洗胃。口服硫酸鈉硫酸鎂20g導瀉。緩慢靜脈注射丁溴東莨菪鹼20mg/次,3次/日,維持1~2天。導瀉可用等滲洗腸液或大黃15g。無論病情輕重,一律予以催吐、洗胃、導瀉處理,以免毒素蓄積及遺留造成中毒程度加深。

洗胃

3.補液靜脈滴注10%葡萄糖1000l加入維生素C0.5g,能加速排毒。

4.吸氧;呼吸衰竭時吸氧,還可用尼可剎米山梗菜鹼、安納咖等藥物,參照說明書用量,交替注射。

5.升壓:血壓下降可用阿拉明多巴胺等升壓藥。應呼急救站來援救或送醫院

6.維持有效通氣:河豚魚中毒的早期致死原因是呼吸肌麻痹所致呼吸衰竭,維持患者的有效通氣時搶救成功的關鍵。當患者出現呼吸肌麻痹,呼吸困難,經皮氧飽和度下降時,就應該及時進行氣管插管機械通氣

7.血液灌流得以早期開展:血液灌流為河豚魚中毒很有特效的解毒方法,但需要早期進行。

預防

1.加強宣教,慎吃河豚魚,最好不吃河豚魚。

2.加強管理,市售部門不能混雜出售。

3.如果非得吃河豚魚,則嚴格加工,去頭、去皮、去內臟

4.魚肉反覆沖冼,用鹼水去毒後再製作。

參考文獻

關於「河豚魚中毒急救」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