榼藤子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榼藤子
Kē Ténɡ Zǐ
別名 象豆、合子、榼子、眼鏡豆、眼睛豆、牛眼睛、老鴉腎
功效作用 便血血痢黃疸脫肛痔瘡喉痹
英文名 Entada Sten
始載於 本草綱目拾遺
毒性 無毒
歸經 胃經肝經大腸經
藥性
藥味

中藥大辭典》:榼藤子

【出處】 《本草拾遺》

【拼音名】 Kē Ténɡ Zǐ

【別名】 象豆(《南方草木狀》)。合子(《本草拾遺》),榼子(《日華子本草》),眼鏡豆(《南方主要有毒植物》)。

【來源】 為豆科植物榼藤種子

化學成份】 含甾醇、黃酮類、酚性成分、胺基酸、有機酸。近從種子中分離出有抗腫瘤作用的皂甙元,酸解產生榼藤子酸、阿拉伯糖木糖

【藥理作用】 種子核仁中含兩種毒性皂甙,作用相似。毒性相等。對哺乳類動物主要為引起溶血;0.0005~0.002克/公斤可使血壓劇降,腸容積增加,腎容積也略有增加,顯示內臟血管擴張小腸子宮平滑肌被抑制,死於呼吸衰竭。對阿米巴原蟲有殺死作用,對草履蟲毒性較小,無抗菌效力,亦不能傷害孑孓,但能毒魚。木質及樹皮中皆含此皂甙,而葉中則無。有報告種子能致吐、瀉;但也有人認為,其味雖苦、辛,但仍可供食用。

從種子中提出的皂甙元,有抗腫瘤作用(15~30毫克/公斤能使大鼠的瓦克氏癌抑制64~100%而不死亡)。

【性味】 《開寶本草》:"味澀甘,平,無毒。"(一說有毒)

【功效與作用】 治便血血痢黃疸脫肛痔瘡喉痹

①《南方草木狀》:"解諸藥毒。"

②《本草拾遺》:"主五痔,喉痹,以仁為粉,微熬,水服一、二匕。"

③《開寶本草》:"治小兒脫肛血痢瀉血,並燒灰服,或以一枚割瓤熬研,空腹熱酒服二錢。"

【用法用量】 內服:研末或燒存性研末,0.5~1錢。

【附方】 ①治大腸風毒,瀉血不止:榼藤子三枚,重厚者。以七、八重濕紙裹煨,良久脹起,取去殼用肉,細切,碾羅為散,每於食前,以黃耆湯調下一錢。(《聖惠方》)

②治黃疸、營養性水腫:跟鏡豆仁粉一至三錢。沖開水服。(《南方主要有毒植物》)

③治五痔:榼藤子燒成黑灰,微存性,米飲調服。(《本草衍義》)

④治喉痹腫痛:榼藤子燒研,酒服一錢。(《聖惠方》)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榼藤子

【出處】 出自《本草綱目拾遺》;1.《南方草木狀》:榼藤,依樹蔓生,如通草藤也,其於紫黑色,三年熟。其殼貯藥,歷年不壞。生南海。

2.《本草衍義》:榼藤子,紫黑色,微光,大一、二寸,圓扁,人多剔去肉,作藥瓢垂腰間。3.《南方主要有毒植物》:眼鏡豆。有毒部位是種子、樹皮、根皮。中毒症状:誤食種子,引起頭暈嘔吐,血壓急劇下降,呼吸減緩而死亡。解救方法:洗胃,導瀉;服稀醋酸鞣酸。如血壓下降,可皮下注射

【拼音名】 Kē Ténɡ Zǐ

【英文名】 Entada Sten

【別名】 象豆、合子、榼子、眼鏡豆、眼睛豆、牛眼睛、老鴉腎

【來源】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榼藤子的種子。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Entada phaseoloides (L.) Merr.[Lens phaseoloides L.]

採收和儲藏:冬、春季種子成熟後採集,去外殼,晒乾。

【原形態】 榼藤子 常綠木質大藤本。莖扭旋,枝無毛。二回羽狀複葉,長10-25cm,通常有羽片2對,頂生一對羽片變為卷鬚小葉2-4對,革質,長橢圓形,長3-8.5cm,寬1.5-4cm,先端鈍,微凹,基部略偏斜,無毛。穗狀花序單生或排列成圓錐狀,長12-25cm,花序軸密生黃色絨毛;花淡黃色,有香氣,長2-3mm;花萼闊鍾狀,萼齒5;花瓣5,基部稍連合;雄蕊10,分離,略突出花冠;子房有短柄,花柱絲狀,柱頭凹下。莢果木質,長達1m,寬8-12cm,彎曲,扁平,成熟時逐節脫落,每節內有1顆種子。種子近圓形,直徑4-6cm,扁平,暗褐色,成熟後種皮木質,有光澤,具網紋。花期3-4月,果熟期8月下旬。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600-1600m的山坡灌木叢中,以及混合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於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地。

【性狀】 性狀鑒別 種子為扁圓形,直徑4-5cm,厚10-18mm。表面棕褐色,具光澤,少數兩面中央微凹,被棕黃色粉狀物,除去後可見細密的網狀紋理。種臍長橢圓形,種皮極堅硬,難破碎,破開後,厚1-2mm,種仁乳白色,子葉兩片,甚大,顧5-7mm,子葉間中央部分常有空腔,近種臍處有細小的胚。氣微,味淡,嚼之有豆腥味。

顯微鑒別 種子橫切面:外層為1列柵狀組織,光輝明顯,帶的外側無色,內側為黃色,柵狀細胞外被較厚的角質層,其下為1-3列支持細胞,胞腔明顯;其下為眾多的大型厚壁細胞組織,排列疏鬆,胞間隙大。其內側有的具頹廢層。最內方由多層排列緊密切向長梭形細胞組成。子葉外層為小長方形細胞,內部為大型、類方形薄壁細胞

粉末特徵:棕黃色。①柵狀細胞長100μm,直徑約8μm。②支持細胞胞腔明顯,呈類啞鈴形或類圓形,細胞壁較厚內含色素。③大型細胞多角形,長徑60-180μm,壁較厚。④梭形細胞壁較厚,長20-40μm。⑤子葉細胞碎片,內含澱粉和油滴;澱粉粒類圓形、橢圓形,長徑15-60μm,大粒臍點裂紋狀。

【化學成份】 榼藤子種子含有脂肪油,其脂肪酸組成為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棕櫚酸(palmitic acid),硬 脂酸(stearic acid),花生酸(arachidic acid),山萮酸(behenic acid),油酸(oleic acid),亞油酸(linoleic acid)和亞麻酸(linolenic acid)。種仁中含醯胺類:榼藤醯胺(entadamide)A、B和榼藤醯胺A-β-D-吡喃葡萄糖甙(entadarmideA-β-D-glucopyranoside)。酚性物:2-羥基-5-丁氧基苯乙酸(2-hydroxy-5-butoxyphenylacetic acid),2-β-D-吡喃葡萄糖基-5-丁氧基苯乙酸(2-β-D-glucopyranosyloxy-5-butoxyphenylacetic acid),2,5-二羥基苯乙酸甲酯(2,5-dihydroxyphenylacetic acid methyl ester),榼藤子甙(phaseoloidin)即是尿黑酸-2-O-β-D-吡喃葡萄糖甙(homogentisic acid-2-O-β-D-glucopyranoside)。還含蛋白質糖類。

【藥理作用】 1.毒性作用:種子核仁中含兩種毒性皂甙,作用相似,毒性相等。對哺乳類動物主要為引起溶血;0.0005-0.002g/kg可使血壓劇降,腸容積增加,腎容積也略有增加,顯示內臟血管擴張,小腸、子宮平滑肌被抑制,死於呼吸衰竭。

2.殺菌作用:對阿米巴原蟲有殺死作用,對草履蟲毒性較小,無抗菌效力,亦不能傷害孑孓,但能毒魚。木質及樹皮中皆含此皂甙,而葉中則無。有報告種子能致吐、瀉;但也有人認為,其味雖苦、辛,但仍可供食用。

3.抗腫瘤作用:從種子中提出的皂甙元,有抗腫瘤作用(15-30mg/kg能使大鼠的瓦克氏癌抑制64-100%而不死亡)。每日給予所含皂甙14-45mg/kg,連給3天,對大鼠肉瘤瓦克-256有明顯的抗癌活性。

【毒性】 種子核仁中含兩種毒性皂甙,作用相似,毒性相等

【鑒別】 取本品粉末少許,加氯仿2ml,振搖片刻,濾過,濾液置試管中,沿管壁加硫酸適量,界面處由黃色變為紅色,最後顯紫色,而氯信層顯淺綠色。(檢查甾類化合物

【性味】 澀甘;平;無毒

歸經】 胃;肝;大腸經

【功效與作用】 行氣止痛利濕消腫。主脹痛,黃疸,腳氣水腫痢疾,痔瘡,脫肛,喉痹

【用法用量】 內服:燒存性研末,1-3g;或煎服。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調敷。

【附方】 ①治大腸風毒,瀉血不止:榼藤子三枚,重厚者。以七、八重濕紙裹煨,良久脹起,取去殼用肉,細切,碾羅為散,每於食前,以黃耆湯調下一錢。 (《聖惠方》)②治黃疸、營養性水腫: 眼鏡豆仁粉一至三錢。沖開水服。 (《南方主要有毒植物》)③治五痔: 榼藤子燒成黑灰,微存性,米飲調服。(《本草衍義》)④治喉痹腫痛: 榼藤子燒研,酒服一錢。 (《聖惠方》)

【各家論述】 1.《南方草木狀》:解諸藥毒。

2.《本草拾遺》:主五痔,喉痹,以仁為粉,微熬,水服一、二匕。

3.《開寶本草》:治小兒脫肛血痢瀉血,並燒灰服,或以一枚割瓤熬研,空腹熱酒服二錢。

【摘錄】 《中華本草》

關於「榼藤子」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