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油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桐油
Tónɡ Yóu
桐油
別名 桐子油
功效作用 探吐風痰。外用治疥癬,臁瘡湯火傷凍瘡皸裂
英文名 tung oil
始載於 日華子本草
毒性 大毒
歸經  
藥性
藥味

英文名:tung oil

異名】桐子油(《綱目》)。

桐油是我國著名的特產,也是傳統的大宗出口商品之一。  

目錄

組成:

為脂肪酸甘油三酯混合物桐油是我國特產油料樹種──油桐種子所榨取的油脂。油桐屬大戟科油桐屬,原產於我國,栽培歷史悠久,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即有記載。元代經義大利人馬可波羅介紹,桐油就逐漸遠傳海外。  

特點

桐油是一種優良的帶乾性植物油,具有乾燥快、比重輕、光澤度好、附著力強、耐熱、耐酸、耐鹼、防腐、防鏽、不導電等特性,用途廣泛。  

用途

它是製造油漆、油墨的主要原料,大量用作建築、機械、兵器、車船、漁具、電器的防水、防腐、防鏽塗料,並可製作油布、油紙、肥皂、農藥和醫藥用嘔吐劑、殺蟲劑等。  

產地

雲南省是我國桐油的重要產區,年產量現居全國第六位。產區分布於昭通、文山、曲靖、保山、大理、玉溪、德宏等地、州的五十多個縣,其中以昭通地區和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為主產區。

油桐

  

使用價值

桐油是將採摘的桐樹果實經機械壓榨,加工提煉製成的工業用植物油,整個過程為物理方法。桐樹是多年生木本林木,生長在遠離城市的山區。抗病蟲能力特強,整個生長過程中不須施肥和農藥。桐油是一種天然的植物油,它具有迅速乾燥、耐高溫、耐腐蝕等特點。桐油還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廣泛用於建築,油漆、印刷(油墨)、農用機械、電子工業等方面.  

桐油標準

外 觀: 澄清,透明液體

氣 味: 桐油特有的味道

透明度(24h/20 ℃ ) : 允許有少量沉澱

比 重 (20/4 ℃ ) : 0.9360--0.9395

折射率 (20 ℃ ) : 1.5170--1.5220

碘 值 : 163--173

皂化值 : 190--195

乾燥時間 : < 7.5 分鐘

顏 色 : 黃 35 ,紅 < 5

酸 價 (mgKOH/g): <5%

水分和揮發物 : <0.15%

雜 質 : <0.15 %  

桐油分類

桐油又分生桐油和熟桐油兩種,生桐油用於醫藥和化工;熟桐油由生桐油加工而成,可代替清漆和油漆等塗料,直接用於機器保養,室內木地板,木製天花板,桑拿板,木製陽台扶手等;室外木地板,花架,木屋,涼亭,圍欄,木橋,船隻,坐椅等。

從直觀上判斷,熟桐油較生桐油粘稠,且顏色呈深咖啡色。  

熟桐油的操作】:

上熟桐油之前得用紗布過濾一下,這樣擦出來的效果比較好.

桐油建造

桐油當然也適用其它木材,特別是室外的木頭,擦上桐油就不容易腐爛,表面形成一種保護膜,不透氣,因而產生防水,防腐的效果.

另外,上桐油一般是用乾淨的棉布擦上去的,不是用毛刷刷的,毛刷刷出來的效果不行,非得用棉布不可。  

在木料上使用熟桐油和清漆的區別】:

A:熟桐油:擦上後自然風乾,打磨後再擦,重複數次;清漆:刷一層清漆後自然風乾,打磨後再刷清漆,重複數次。

桐油建造

B:熟桐油:擦上後木料會完全把油吃進,使木料含油量更高,即使外表有損壞,但不會影響木料,也不會影響使用,從而更經久耐用;清漆:只刷在表面,表面光亮,手感好。

C:熟桐油:純天然,綠色環保!絕未添加任何化學製劑;清漆:都是知道的~~  

鑒別熟桐油的品質】:

至於有無摻雜物的問題,告訴大家一個法:先找一張乾淨的白紙,越薄的越好,這樣效果更明顯。

桐油建造

用手指沾一點熟桐油,用力抹到白紙上,均勻抹開,讓紙張把桐油吃進去,白紙的兩面都抹上,面積盡量寬一點。放到陰涼處自然風乾。待完全乾燥後,抹了沒有摻雜物的熟桐油的白紙,手感比較柔和,韌性也比較強;反之,則較脆性,易開裂。還可把這白紙點燃,燃燒起來後,如果只有桐油味道,那就沒有摻雜物;如有其它刺鼻的味道,呵呵行醫請您謹慎使用!!顏色的問題,具體來說,顏色無根本改變的(包括木製品),只是在用過桐油後,會呈現油浸色而已(拿一塊乾燥的木頭到水裡浸泡一下之後的顏色)。  

使用方法

再補充一點:擦熟桐油之前,所需要擦桐油的木器要乾燥,每擦拭一遍後,要等桐油完全乾燥後,再擦第二遍。每次的棉布使用過後,把它泡在桐油里,方便下次使用,暴露在空氣中的話很快就幹掉,很硬,下次就沒有辦法使用了,浪費了。

桐油的氣味對人體是沒有任何危害的,關鍵是看您是否適應這個氣味,如果不喜歡聞的話,也是可以戴上口罩後再操作的。  

桐油藥理簡介分析

【藥 材 名】桐油

【拉 丁 名】Aleurites fordii Hemsl.

【別名】桐子油

【名稱考證】桐子油(《綱目》)  

科目來源

大戟科植物  

藥用部位

種子所榨出的油。  

性味歸經

甘辛,寒,有毒。  

功效主治

探吐風痰,外用治疥癬,臁瘡,湯火傷,凍瘡皸裂。治化膿性炎症,闌尾炎膽囊炎扁桃體炎。  

用法用量

外用:塗擦、調敷或探吐。  

古籍考證

出自《日華子本草》。《綱目》:"桐油吐人,得酒即解。"  

化學成分

油桐子熱壓所得的桐油,是一種幹性油(碘價157~170),以高溫(200~250℃)加熱,可因自行聚合而成凝膠,甚至完全固化。此特殊性質是由於其主要成分α-桐油精(α- Eleostearin)〔三α-桐酸(α-Eleostearic acid)的甘油酯〕的聚合,這是其他幹性油所未有的特性。桐油含α-桐酸83%和三油精〔甘油三油酸酯(Triolein)〕15%。比較詳細的數據:桐油的混合脂肪酸含α-桐酸74.5%,亞油酸9.7%,油酸8.0%,飽和脂肪酸 3.3%,不皂化物 O.1%。又一資料:α-桐酸77%,亞油酸10%,油酸9%,飽和脂肪酸4%。α-桐酸分子中含有三個共軛雙鍵,故有多種幾何異構體。在飽和脂肪酸中有硬脂酸棕櫚酸。桐油含維生素E及角鱉烯〔Squalene(29.2毫克/100克桐油)〕。又含植物甾醇(Phytosterol)、戊聚糖(Pentosan)及幾種蛋白質。桐油的毒性成分,桐酸是其一,但還夾雜著油桐子中的有毒皂素等毒質(參考"油桐"條)。又熱桐油上發生的氣體,與皮膚接觸能引起急性皮炎。  

相關選方

①治血風臁瘡

:一胡粉(煅過,研)、桐油調作隔紙膏貼之。二船上陳桐油石灰(煅過)、人發(拌桐油炙干)。為末,仍以桐油調作膏,塗紙上,刺孔貼之。 (《簡便單方》)  

②治慢性潰瘍

:桐油、鮮桑白皮適量。搗爛,敷於創面,干後再換,直至痊癒為止。(《草醫草藥簡便驗方彙編》)  

③治腳肚風瘡如癩

:桐油、人乳等分。掃數次。(《瀕湖集簡方》)  

④治酒齇赤鼻

:桐油入黃丹雄黃敷之。 (《摘元方》)  

⑤治凍瘡皸裂

:桐油一碗,發一握。熬化瓶收,每以溫水洗令軟,敷之。(《救急方》)  

⑥解砒石

:桐油三升灌之,吐即毒解。(《華佗危病方》)  

⑦治被火灼傷

:桐油、石灰。 先將石灰攪水澄清,取清水,入桐油數滴,急以竹枝攪之,半時起白色膠質,敷患部,清快異常。(《中醫科學》(4):63,1936)  

⑧治指疔

:用紗布浸桐油包患處;或將患指浸泡在桐油內。(《貴州草藥》)  

參考出處

《日華子本草》,《綱目》

關於「桐油」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