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中性粒細胞增多症
A+醫學百科 >> 嗜中性粒細胞增多症 |
嗜中性粒細胞增多症(neutrocytosis),嗜中性粒細胞總數(絕對值)>7500/mm3,分類(相對值)>75%的現象。中性粒細胞是白細胞的主要成分,它的增多必然使白細胞總數相應增多。白細胞總數(>10000/mm3及嗜中性粒細胞增多為某些疾病的表現和機體的防禦反應。其數量及質量變化對機體病理生理狀態及臨床診治和預後的估計具有重要意義。
目錄 |
發病機理
中性粒細胞在骨髓生成後不立即入血,在骨髓儲備池中停留幾天時間,根據機體的需要再進入外周血循環,正常時成人每分鐘約有107~108個粒細胞從骨髓儲備池釋放到外周血液,其中一半的細胞積聚粘附在血管壁上,稱粒細胞邊緣池,另一半呈游離狀態在血管內循環流動,稱粒細胞循環池,兩者之和為血中粒細胞總量即血中粒細胞總池。粒細胞的生成、儲備、釋放,以及邊緣池和循環池的調控處於動態平衡狀態。中性粒細胞增多的機理有兩類:一類是粒細胞由邊緣池進入循環池,但血中粒細胞總池並不增大。見於機體突然受到外界因素刺激和生理反應時,如情緒波動、劇烈運動、注射腎上腺素後和急性感染初起等。此類反應可稱為「移位性中性粒細胞增多」;另一類是粒細胞自骨髓儲備池進入血中粒細胞總池,或粒細胞增殖增多,骨髓增殖池增大,更多的粒細胞進入骨髓儲備池。見於各種病理狀態或外界因素長期刺激所致。此類反應為「真性中性粒細胞增多」。
病因
引起中性粒細胞增多的原因有:
①生理性。劇烈運動、過度勞累、興奮、抑鬱、恐懼、妊娠、分娩、噁心、嘔吐、抽搐等,亦見於新生兒。
③感染。微生物病源,尤其是球菌感染,某些桿菌、黴菌、螺旋體、立克次氏體、寄生蟲和少數病毒感染;膿腫、腦膜炎、扁桃體炎、中耳炎、肺炎、心內膜炎、膿胸、腹膜炎、膽囊炎、急性闌尾炎、急性腎盂腎炎、輸卵管炎,急性風濕熱、猩紅熱、敗血症、炭疽病、霍亂、鼠疫等感染性疾病。
④類風濕性關節炎、脈管炎、肌炎、牙周炎(手術後)、甲狀腺炎、腎炎、結腸炎、胰腺炎、皮炎等。
⑤非感染性組織損傷。冠狀動脈血栓形成,肺梗塞或其他梗塞,擠壓傷,手術,脾切除後,一氧化碳中毒,鉛中毒,急性出血(特別是血液進入重要的體腔如胸腹腔、心包等),急性溶血等。
⑥藥物、激素及毒素作用。如腎上腺素、腎上腺糖皮質類固醇、睾丸酮、內毒素、肝素、酪蛋白、洋地黃、昆蟲毒液、鋰、苯、鉛、汞等。
⑦內分泌、代謝疾病。糖尿病酸中毒、甲狀腺危象、庫興氏症候群、尿毒症、肝壞死、急性痛風、子癇等。
⑧血液病及腫瘤。粒細胞反應性增多,見於類白血病反應、粒細胞缺乏症恢復期、正在治療中的巨幼細胞性貧血,溶血反應,淋巴瘤,肺癌等各種腫瘤;粒細胞原發性增多,見於慢性中性粒細胞白血病,慢性粒細胞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症,特發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纖維化),慢性特發性中性粒細胞增多症等。
中性粒細胞增多的程度取決於疾病的性質、嚴重程度和機體防禦反應能力。嚴重感染、毒性反應及類白血病反應時,尚可有質的改變和胞漿中出現毒性顆粒,空泡以及「核左移」現象(分葉的核可分一葉至多葉。一葉二葉核增多稱「左移」,四葉核以上增多稱「右移」),甚至出現幼稚粒細胞。中性粒細胞增多時,一般原發疾病已被發現,但少數病例原發疾病尚不明顯,則需找尋隱匿病灶。
診斷和鑒別診斷
如有中性粒細胞增多,應注意鑒別以下各類疾病。
①慢性粒細胞白血病 (CML)。最常見的慢性白血病,多發生在20~50歲,發病隱襲,常因發現白細胞增多或脾大而被發現。以中性成熟及幼稚粒細胞增多為主,伴嗜酸性及嗜鹼性粒細胞增多。應進行骨髓細胞形態學、中性成熟粒細胞鹼性磷酸酶染色(NAP)及ph1染色體檢查幫助確診。
②慢性中性粒細胞白血病 (CNL)。是少見的慢性白血病,多發生在40歲以上,老年為多,本病甚少見,但人們對之缺乏認識,易與類白血病、 CML等混淆。特點為病程、病情較CML輕緩,肝脾明顯腫大,無誘因的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數持續明顯增多,嗜酸性及嗜鹼性粒細胞不增多,NPA活性極高,ph1染色體陰性。
③骨髓纖維化。有白細胞總數、中性粒細胞數增多,並出現幼稚粒細胞和有核紅細胞、淚滴紅細胞,NAP活性增高,肝脾腫大,與CML、CNL有相似之處。但本病骨髓正常成分被纖維組織所取代。據骨髓活檢和纖維組織染色檢查可確診。
④某些骨髓增殖性疾病。如真性紅細胞增多症、特發性血小板增多症等均有不同程度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增多。據疾病的特徵較易確診。
治療
針對引起中性粒細胞增多的不同原因,而採取不同的治療措施。對生理性及物理、藥物引起的中性粒細胞增多,去除病因即可;感染引起的需用抗生素治療;其他炎症、非感染性內分泌疾患及血液病或腫瘤所致的中性粒細胞增多症則以治療原發病為主。
關於「嗜中性粒細胞增多症」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