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康復/腹瀉病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家庭醫學百科·醫療康復篇》 >> 兒科疾病 >> 腹瀉病
家庭醫學百科·醫療康復篇

家庭醫學百科·醫療康復篇目錄

腹瀉指大便次數增多,而且性狀有改變,如稀便、水樣便,粘液便或膿血便。3歲以下的嬰幼兒中多見。急性腹瀉可以引起患兒脫水和電解質的紊亂,如不及時治療可危及生命。

慢性腹瀉會引起腸道吸收障礙,造成患兒營養不良

腹瀉病的治療原則是

(1)預防脫水;

(2)糾正脫水;

(3)繼續飲食;

(4)合理用藥

無脫水的患兒 腹瀉患兒如果一般情況良好,眼窩無下陷,哭有眼淚,口舌濕潤,無口渴欲飲水,皮膚彈性好,捏起後立即縮回,說明沒有脫水,治療原則:

1.給足夠的液體口服以預防脫水。可用

(1)米東加鹽溶液:米湯500毫升(市斤),細鹽1.75克(啤酒瓶蓋的一半)或者炒米粉25克(約兩滿瓷湯勺)+細鹽1.75克+水500毫升煮開2~3分鐘。每千克體重服20~40毫升,上述量在4小時內服完,以後隨時口服,能喝多少給多少;

(2)糖鹽水:清潔水500毫升+白糖10克(2小勺)+細鹽1.75克,煮沸後服用,服法同上;

(3)口服補液鹽。藥房里可購到,口服方法說明書上有。小於2歲,每次腹瀉後給服50~100毫升,每隔1~2分鐘喂1小勺(約5毫升)。2~10歲每次腹瀉後服100~200毫升,可用杯子喝。喂後有嘔吐,停10分鐘後再喂。新生兒不宜口服補液鹽。

2.給患兒足夠的食物預防營養不良。多數的家長認為一旦出現腹瀉後就要禁食,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這樣容易造成營養不良。為此,

(1)嬰兒繼續母乳餵養;

(2)如果是人工餵養,年齡在6個月齡以內,用等量米湯或水稀釋牛奶或其他代乳品喂2~3天,以後恢復正常飲食。如果年齡在6個月以上,可以給予已經習慣的通常飲食,如粥、爛面、爛飯,加些菜泥、豆製品、魚或蛋、肉末等(要切碎、燒爛使容易消化)。另外,可口服水果汁。

要鼓勵患兒多進食,每天加餐一次,一直至腹瀉停止後2周。防止腹瀉後發生營養不良。

3.如果3天後病情不見好轉或者3天內出現下列任何一種情況:

(1)腹瀉次數和量增加;

(2)頻繁嘔吐;

(3)明顯口渴;

(4)不能正常飲食;

(5)發熱

(6)大便帶血,應找醫生診治。

輕到中度脫水 例如煩躁、易激惹、眼窩下陷,哭時眼淚少或無,口舌乾燥、口渴想飲水,捏起皮膚後回縮慢,則繼續服口服補液鹽,但需在醫生的指導之下並應密切觀察病情。

重度脫水 例如嗜睡昏迷、軟弱無力、眼窩明顯下陷、哭無眼淚、口舌非常乾燥,捏起皮膚後回縮很慢,則需靜脈補液糾正脫水和酸中毒

合理用藥,由於引起腹瀉的病因眾多,藥物治療要區別對待。由飲食因素引起者只要調整飲食。由病毒引起者,抗生素藥物治療非但無效,反而把腸道內的正常細菌殺死引起腸道內菌群失調。由細菌引起的腹瀉可選用適當的抗生素治療。

目前提出微生態療法,其目的是通過口服腸道內的正常細菌,如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和糞鏈球菌,恢復腸道內正常菌群的生態平衡,以抵禦病原菌的繁殖和侵襲,有利於控制腹瀉。

32 消化性潰瘍病 | 急性壞死性腸炎 32
關於「醫療康復/腹瀉病」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