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動脈體瘤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頸動脈體瘤  

目錄

疾病概述

頸動脈體瘤是一種較為少見的化學感受器腫瘤。正常頸動脈體是一個細小的卵圓形或不規則形的粉紅色組織,平均體積為6×4×2mm左右,位在頸總動脈分叉處的外鞘內。其血供主要來自頸外動脈血液通過咽後和舌靜脈迴流。典型頸動脈體瘤位於頸前三角區,甲狀軟骨上緣,舌骨水平,相當於頸總動脈分叉處。質地中等,呈海綿或分葉狀,少數質地堅硬。因頸動脈體瘤附著於動脈鞘,故可向側方移動,但垂直方向活動受限,部分腫塊可捫及搏動和聞及血管雜音,血管雜音主要是腫塊豐富血供所致。有的腫瘤可向咽部生長、口腔檢查時咽側壁飽滿、膨隆。除頸部腫塊外大多無任何症状。少數病人可伴有腫塊局部脹痛,暈厥耳鳴視力模糊上腹部不適,陣發性心動過緩、血壓下降等頸動脈竇症候群;腫瘤增大時可累及第9、10、11及第12對腦神經,引起吞咽困難,聲音嘶啞、伸舌時舌尖向同側移位及霍納症候群等。  

疾病分類

普通外科,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疾病描述

頸動脈體瘤發生在頸總動脈分叉處的一種化學感受器腫瘤,屬良性腫瘤,生長緩慢,少數可發生惡變。無年齡及性別差異。  

症状體征

頸部無痛性腫塊,位於頸動脈三角區,生長緩慢,病史長達數年或數十年,發生惡變者,短期內腫塊迅速生長。腫塊較小時,一般無症状,或僅有輕度局部壓迫感,腫塊較大者可壓迫鄰近器官脊神經,出現聲嘶,吞咽困難,勢肌萎縮,伸舌偏斜,呼吸困難及Horner症候群。  

疾病病因

不明。  

病理生理

頸動脈體位於頸總動脈分叉處後方,借結締組織連於動脈壁上,大小不一,平均直徑約3.5mm,扁橢圓形或不規則形粉紅色組織,為人體內最大的副神經節,反射性引起呼吸加快、加深。經動脈體發生瘤變後,腫瘤為棕紅色,呈圓形或橢圓形,有完整包膜。纖維鏡下可見成群的腫瘤細胞排列及血管豐富的基質成分,中流二指細胞呈多變形,核較小。  

診斷檢查

為明確頸部腫塊的原因及其性質,診斷時應注意以下各點:

1、詳細詢問病史 包括年齡、性別、病程長短、症状輕重、治療效果,以及有無鼻、咽、喉、口腔等器官受累的臨床表現,或發熱消瘦等全身症状。

2、臨床檢查 首先注意觀察兩側頸部是否對稱,有無局部腫脹,瘺管形成等現象。然後進行頸部捫診。檢查時受檢者頭略低,並傾向病側,使頸部肌肉鬆弛,便於腫塊之捫摸。檢查時注意腫塊之部位、大小、質地、活動度、有無壓痛或搏動,並應兩側對照比較。如前所述,成人頸部腫塊應考慮轉移性惡性腫瘤可能,因此,應常規檢查耳鼻咽喉、口腔等處,以便了解鼻咽、喉等處有無原發病灶。必要時可作鼻內窺鏡纖維鼻咽喉鏡檢查。

3、影像學檢查 頸部CT掃描除可了解腫瘤部位、範圍外,並有助於明確腫塊與頸動脈、頸內靜脈等重要結構的關係,為手術治療提供重要參考依據,但較小之腫塊,常不能顯影。為查找原發病灶,可酌情作鼻竇、鼻咽和喉側位等X線拍片檢查。對於頸部鰓裂瘺管甲狀舌管瘺管,可行碘油造影X線拍片檢查,以了解瘺管走向和範圍。

4、病理學檢查(1)穿刺活檢法:以細針刺入腫塊,將用力抽吸後取得的組織,進行細胞病理學檢查。適用於多數頸部腫塊者,惟其取得之組織較少,檢查陰性時,應結合臨床作進一步檢查。(2)切開活檢法:應慎用。一般僅限於經多次檢查仍未能明確診斷時。手術時應將單個淋巴結完整取出,以防病變擴散。疑為結核性頸淋巴結炎時,切開活檢後有導致傷口經久不俞愈可能,應注意預防。對於臨床診斷涎腺來源或神經源性良性腫瘤者,由於腫瘤位置較深,術前切開活檢有時不易取得陽性結果,卻有使腫瘤與周圍組織粘連,增加手術困難之弊端,故一般於手術摘除腫瘤後再送病理檢查。  

鑒別診斷

應注意與頸動脈瘤、肋腺囊腫淋巴瘤神經纖維瘤等相鑒別。  

治療方案

採用動脈膜下腫瘤切除術。因腫瘤起源於與部分頸動脈外膜相連的頸動脈體,具有極其豐富的血供,而且與頸動脈、靜脈及神經緊密相鄰,手術難度較大,術前需作好輸血準備,術中仔細操作,以免發生以外。較大腫瘤。與頸動脈粘連,或包繞頸動脈者,需將腫塊連同部分頸動脈一併切除,然後作動脈端-端吻合。手術危險性較大。故有人主張除非腫瘤發生惡變,一般不予手術切除。

關於「頸動脈體瘤」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