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學/內臟神經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人體解剖學精要》 >> 神經系統 >> 周圍神經系統 >> 內臟神經
人體解剖學精要

人體解剖學精要目錄

內臟神經visceral nervous system

教學要點

掌握內臟神經的區分和分布。

(一)內臟運動神經

掌握內臟運動神經與軀體運動神經的主要區別,節前神經元、節前纖維、節後神經元節及後纖維的概念。

1.交感部

1)掌握交感部低級中樞的部位;交感干的位置與組成;主要椎前節的位置。

2)了解灰、白交通支的概念;節前纖維和節後纖維的走行規律。

3)了解交感神經的分布概況。

4)頸部:了解頸上、中、下神經節的位置及節後纖維的分布概況。

5)胸部:掌握內臟大神經內臟小神經的起源、纖維聯繫及分布概況。

6)腰部:掌握腰內臟神經的起源、纖維聯繫。了解節後纖維的分布概況。

7)盆部:了解節後纖維的分布概況。

2.副交感部

1)掌握副交感部低級中樞的部位。

2)掌握動眼神經副交感節前纖維的起始、交換神經元的部位和節後纖維的分布概況。

3)了解面神經舌咽神經內副交感節前纖維的起始、交換神經元的部位和節後纖維的分布概況。

4)掌握迷走神經內副交感節前纖維的起始與節後纖維的分布概況。

5)掌握盆內臟神經的分布概況。

3.掌握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的主要區別。了解內臟神經對器官雙重支配的概念。

4.了解主要內臟神經叢的位置及分布。

(二) 內臟感覺神經

了解內臟感覺神經傳入途徑及特點。了解牽涉痛的概念。

教學內容

內臟神經為分布於內臟、心血管和腺體的神經

Glpbr472.JPG


一、內臟運動神經

內臟運動神經調節內臟、心血管運動和腺體分泌的神經,通常不受人的意志控制,是不隨意的,故又稱為稱為自主神經系或植物性神經

  內臟運動神經與軀體運動神經的比較

軀體運動神經   

內臟運動神經

效應器

骨骼肌(受意志支配)

心肌平滑肌和腺體(不受意志支配)

纖維成分

一種

二種:交感和副交感

低級中樞→效應器

一個神經元

二個神經元:節前神經元(節前纖維)

節後神經元(節後纖維)

纖維種類

較粗的有髓纖維

薄髓(節前纖維)和無髓(節後纖維)細纖維

分布形式

神經干

神經叢

(一)交感神經 sympathetic nerve

1.交感神經概觀

(1)低級中樞脊髓Tl~L3灰質側角

(2)交感神經節 

(3)交感干:由椎旁神經節和節間支連接而成,位於脊柱兩側,上起自顱底,下至尾骨前方匯合於奇神經節

(4)交感神經節前纖維的走行規律:

交感神經節前纖維 → 脊神經前根 → 脊神經 → 白交通支 → 交感干

①終止於相應的椎旁神經節,並交換神經元

②在交感干內上升或下降,在上方或下方的椎旁神經節換元

③穿過椎旁神經節至椎前神經節換元

  白交通支:由有髓鞘的節前纖維構成,呈白色,連於T1~L3脊神經與胸交感干之間,共15對

(5)交感神經節後纖維的走行規律

①經灰交通支返回脊神經,隨脊神經分布至頭頸、軀幹和四肢的血管汗腺和豎毛肌

②攀附動脈走行,在動脈外膜形成神經叢,隨動脈到達所支配的器官

③由交感神經節直接分布到所支配的器官

灰交通支:連於交感干與31對脊神經之間,由無髓鞘的節後纖維組成,色灰暗,共31對

Glpboqo9.jpg


2.交感神經的分布:

(1)頸部

1)頸神經

2)分布

① 節後纖維經灰交通支連於8對頸神經,隨頸神經分布到頭頸和上肢的血管、汗腺、豎毛肌等

② 攀附動脈形成交感神經叢(頸內、外動脈叢,鎖骨下動脈叢,椎動脈叢),隨動脈分布到頭頸部的腺體、豎毛肌、血管、瞳孔開大肌

③ 咽支:與舌咽神經、迷走神經的咽支共同組成咽叢

④ 頸上、中、下節發出心上、中、下神經加入心叢

(2)胸部

1)胸神經節:10 ~ 12個,位於肋骨小頭的前方

2)分布

① 節後纖維經灰交通支返回12對胸脊神經,隨其分布到胸腹壁的血管、汗腺、豎毛肌等

② 胸1~5交感神經節發出的節後纖維加入胸主動脈叢、食管叢肺叢及心叢等

內臟大、小神經

   Glpbnvnj.jpg    

(3)腰部

1)腰神經節:4對,位於腰椎體前外側與腰大肌內側緣之間

2)分布

① 節後纖維經灰交通支連於5對腰神經,隨腰神經分布

② 腰內臟神經

Glpbnmet.jpg


(4)盆部

1)骶神經節:2~3對,位於骶骨前面,骶前孔內側;奇神經節位於尾骨前方

2)分布

① 節後纖維經灰交通支連於骶、尾神經,隨其分布於下肢及會陰部的血管、汗腺和豎毛肌

② 加入盆叢,分布於盆腔器官

交感神經分布概況

節前纖維
節後纖維
T1~T5
頭、頸、胸腔臟器和上肢的血管、汗腺、豎毛肌
T5~T12
肝、脾、腎,結腸左曲以上消化管
L1~L3
結腸左曲以下消化管,盆腔臟器,下肢的血管、汗腺、豎毛肌

(二)副交感神經 parasympathetic nerve

1.低級中樞部;腦幹的4對副交感神經核和脊髓S2~4節段的骶副交感核

2.副交感神經節

3.顱部副交感神經

Glpbpcfh.jpg


4.骶部副交感神經

Glpbqfrq.jpg


5.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的區別

比較內容

交感神經

副交感神經

低級中樞部位

脊髓胸腰部灰質的中間外側核

腦幹和脊髓骶部的副交感神經核

周圍部神經節

椎旁節和椎前節

器官旁節和器官內節,

節前、節後纖維

節前纖維短,節後纖維長

節前纖維長,節後纖維短

節前與節後神經元的比例

一個節前神經元的軸突可與許多節後神經元組成突觸

一個節前神經元的軸突與較少的節後神經元組成突觸

分布範圍

分布範圍較廣,分布於全身血管及胸、腹、盆腔臟器的平滑肌、心肌、腺體及豎毛肌和瞳孔開大肌

分布於胸、腹、盆腔臟器的平滑肌、心肌、腺體(腎上腺髓質除外)及瞳孔括約肌

心臟的作用

心律加快,收縮力增強 ,

冠狀動脈舒張

心律減慢,收縮力減弱,

冠狀動脈輕度收縮

支氣管的作用

支氣管平滑肌舒張

支氣管平滑肌收縮

對消化系統的作用

胃腸平滑肌蠕動減弱,分泌減少,括約肌收縮

胃腸平滑肌蠕動增強,分泌增加,括約肌舒張

泌尿系統的作用

膀胱壁的平滑肌舒張、括約肌收縮(貯尿)

膀胱壁的平滑肌收縮、括約肌舒張(排尿)

瞳孔的作用

瞳孔散大

瞳孔縮小

(三)內臟神經叢

1. 心叢 心叢的分支隨動脈的分支 分布於心肌

2.肺叢:位於肺根的前、後方,其分支隨支氣管和肺血管的分支入肺

3.腹腔叢是最大的內臟神經叢,位於腹腔干腸系膜上動脈根部的周圍

4.腹主動脈叢:位於腹主動脈的前方及兩側、腸系膜上動脈和腸系膜下動脈起始部之間,是腹腔叢沿腹主動脈表面向下延續的部分

5.腹下叢

Glpbruhb.JPG


二、內臟感覺神經

(一)內臟感覺神經的特點

1. 內臟感覺纖維數目較少,細纖維占多數,痛閾較高,對於正常的內臟活動一般不引起主觀感覺,但較強烈的內臟活動時可引起一定的感覺,如胃飢餓時的收縮可引起飢餓感覺;直腸、膀胱的充盈可引起膨脹感覺等

2. 內臟對切割等刺激不敏感,但對牽拉、膨脹、冷熱、缺血等刺激則十分敏感3. 內臟感覺的傳入途徑比較分散,內臟痛往往是彌散的,而且定位亦不準確

(二)牽涉性痛

1.定義:內臟器官的病變,在體表一定的區域產生感覺過敏或疼痛的現象稱為牽涉性痛

機理:認為與同一節段脊髓支配有關,內臟病變器官與體表部位感覺神經元在脊髓同一節段,內臟病變的神經衝動可擴散或影響到鄰近的感覺神經元,感覺中樞定位不准而產生牽涉性疼痛

Glpbq0qy.jpg

參看

32 腦神經 | 內分泌系統 32
關於「解剖學/內臟神經」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