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蟋蟀 | 中藥圖典 |
蟋蟀 Xī Shuài |
|
---|---|
別名 | 蛐蛐、夜鳴蟲、將軍蟲、秋蟲、鬥雞、蛬、蜻蛚、蚟孫、促織、吟蛩、將軍、叫雞、唧唧、屈屈、蛆蛆 |
功效作用 | 利尿消腫。主癃閉;水腫;腹水;小兒遺尿 |
英文名 | Chinese Cricket |
始載於 | 《本草綱目》 |
毒性 | 有毒 |
歸經 | 小腸經、膀胱經 |
藥性 | 溫 |
藥味 | 辛、咸 |
《全國中草藥彙編》:蟋蟀
【拼音名】 Xī Shuài
【別名】 蛐蛐、夜鳴蟲、將軍蟲、秋蟲、鬥雞
【來源】 蟋蟀科昆蟲蟋蟀Gryllulus chinensis Weber,以乾燥全體入藥。夏秋捕捉,開水燙死,晒乾。
【性味】 辛、咸,溫。有毒。
【功效與作用】 利尿,破血。用於水腫,小便不通,尿路結石,肝硬化腹水。
【用法用量】 2~6隻,水煎或焙乾研粉服。
【注意】 體虛及孕婦忌服。
【備註】 (1)東北地區產一種蟋蟀為Seapsipedu aspersus Walker,另有棺頭蟋蟀Loxoblemmus doenitzi Stein等在不同地區也供藥用。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中藥大辭典》:蟋蟀
【出處】 《綱目》
【拼音名】 Xī Shuài
【別名】 蛬(《爾雅》),蜻蛚、蚟孫(《方言》),促織(《廣雅》),吟蛩(崔豹《古今注》),將軍(《綱目拾遺》),叫雞、唧唧(《貴州民間方藥集》),鬥雞(《藥材資料彙編》),蛐蛐(《河北藥材》),夜鳴蟲(《中藥志》)。
【來源】 為蟋蟀科昆蟲蟋蟀的乾燥全蟲。8~9月間捕捉。捕得後,用沸水燙死,晒乾或焙乾。
【原形態】 體長圓形,長13~16毫米,全身黑色並有光澤,有黃褐色微毛與褐色剛毛。頭棕褐色,頭頂短圓,略向前方突出,頭後有6條不規則的短縱溝。複眼1對,甚大,如半球形突出,呈黑褐色。單眼3個,黃色,位於頭頂的兩端。觸角細長,淡褐色,長於身體的半倍。前胸背板左右平行如橫方形,背中線稍向下陷,黑褐色,上生不規則的剛毛和棕褐色花斑;前胸背側片向下垂斜。翅2對,前翅棕褐色,側部上半面黑色,下半面淡黃色,雄蟲的翅長過腹部,基部有比較堅硬透明的發音器,雌的短於腹部,後翅甚長,灰黃色,卷迭呈尾狀,突出腹端。足3對,淡黃色,有黑褐斑及斜線,且有棕褐色微毛;後足脛節背面有刺10個,單行排列,腿節十分膨大而向側方呈扁狀。腹部近圓筒形,背面呈黑褐色,節間有污黃色斑紋;腹面呈灰黃色。尾毛褐色,雌蟲有1產卵管,幾與後脛節等長。
【生境分布】 成蟲性前期喜隱居田埂、屋角及磚塊堆下的縫隙中和雜草叢生處,晝伏夜出。有趨旋旋旋旋光性,飛翔力強,夜間能群集遷移。分布河北、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台灣、廣東、廣西、四川等地。主產江蘇、上海、浙江、河北等地。
【性狀】 乾燥蟲體長1.5~2.2厘米,寬約5毫米,頭略呈三角形;複眼1對,橢圓形,長徑約1毫米,觸角1對,多數脫落。前胸背板略呈長方形,中、後胸被翅所覆蓋,尾毛1對,長1~3毫米;雌蟲在尾毛間有1產卵管,長約1厘米。足3對,多數脫落。氣臭。以身干、完整、色黑、腿壯、無泥、無蛀者為佳。
【藥理作用】 同屬的一種蟋蟀含退熱成分,曾暫名為蟋蟀退熱素,並能擴張血管,降低血壓。此物質的理化性質不詳,只知其能溶子水及低級醇(例如正丁醇),而不溶於乙醚、丙酮、氯仿。學名來詳的蟋蟀類,雄全蟲含維生素B12_58毫微克,雌者含76毫微克,又含精氨酸、α-酮-δ-胍基戊酸、γ-胍基丁酸等胍基化合物。
【性味】 《藥性考》:"辛咸,溫。"
①《藥性考》:"能發痘。"
②《任城日記》:"洽水蠱。"
③《綱目拾遺》:"性通利,治小便閉。""趙際昌:凡產不下,用干者一枚,煎湯服。"
④《四川中藥志》:"治陽痿。"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4~6隻;或入散劑。
【注意】 孕婦忌服。
【附方】 ①治小水不道,痛脹不止:蟋嬸一個。陰陽瓦焙乾,為末。白滾湯下,小兒減半。(《醫方集聽》)
②治跌扑傷小肚,尿閉不出:蟋蟀一枚。煎服。(《養素園傳信方》)
③治老人尿閉:蟋蟀四隻,螻蛄四隻,生甘草一錢。煎湯,分三次溫服。(《現代實用中藥》)
④治小兒遺尿:蟋蟀一個。焙,末,滾水下,照歲(數)服,如兒十一歲者,每次服一個,服至十一個為止。(《慈航活人書》)
⑤治腎虛陽痿:蟋蟀、蜻蜒,狗腎。共為末,兌酒服。(《四川中藥志》)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蟋蟀
【出處】 出自《本草綱目》
【拼音名】 Xī Shuài
【英文名】 Chinese Cricket
【別名】 蚟孫、促織、吟蛩、將軍、屈屈、蛆蛆、叫雞、唧唧、鬥雞、蛐蛐、夜鳴蟲
【來源】 藥材基源:為蟋蟀科動物蟋蟀的成蟲。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caopipedus aspersus Walker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于田間雜草堆下捕捉,捕後用沸水燙死,晒乾或烘乾。
【原形態】 蟋蟀,全體黑色,有光澤。頭棕褐色,頭頂短圓,頭後有6條短而不規則縱溝。複眼大,半球形,黑褐色。單眼3個,位於頭頂兩端的較小,位於頭頂中間的1個較大。觸角細長,淡褐色。前翅棕褐色,後翅灰黃色。足3對,淡黃色,並在黑褐斑及彎曲的斜線,後足發達,背面有單行排列的棘,腿節膨大。腹部近似圓筒形,背面黑褐色,腹麵灰黃色。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活於雜草叢中也見於枯枝爛葉及磚石之下。若蟲在洞中越冬,3-4月間開始爬出洞穴活動,以各種作物幼苗為食。6月初變為成蟲,7-8月間交尾產卵,9月後陸續死亡。卵期約30天。多夜間外出覓食。雄性善鳴喜斗。
資源分布:全國各地均有分布。
【栽培】 野生
【性狀】 性狀鑒別,全體呈長圓形,黑色,長1.5-2.2cm,寬約5mm。頭略呈三角形;複眼1對,橢圓形,長徑1mm,觸角1對多脫落。前胸背板略呈長方形,中後胸被翅所遮蓋,後胸末端有尾毛1對,長1-3mm。雌蟲在尾毛之間有一產卵管,長約1cm。胸足3對,多脫落。氣臭,味咸。
【化學成份】 蟋蟀含4.86%總脂肪酸,其中棕櫚酸(palmitic acid)佔22.36%,硬脂酸(stearic acid)5.97%,油酸(oleic acid)29.32%,亞油酸(linoleic acid)24.20%,亞麻酸(linolenic acid)2.88%及其他未鑒定的酸15.24%。
非洲蟋蟀(Gryllotalpa africana)中含精氨酸(arginine),胱氨酸(cystine),組氨酸(histidine),賴氨酸(lysine),牛磺酸(taurine),谷氨酸(glutamic acid)等,且含量較高,而亮氨酸(leucine)僅含微量。
【藥理作用】 解痙攣作用,退熱作用,降壓作用。
【炮製】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及灰屑。
【性味】 味辛;咸;性溫;小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4-6隻;研末,1-3隻。外用:適量,研末敷。
【注意】 孕婦禁服。
【附方】 ①治小水不通,痛脹不止:蟋蟀一個。陰陽瓦焙乾,為末。白滾湯下,小兒減半。(《醫方集聽》)②治跌扑傷小肚,尿閉不出:蟋蟀一枚。煎服。(《養素園傳信方》)③治老人尿閉:蟋蟀四隻,螻蛄四隻,生甘草一錢。煎湯,分三次溫服。(《現代實用中藥》)④治小兒遺尿:蟋蟀一個。焙,末,滾水下,照歲(數)服,如兒十一歲者,每次服一個,服至十一個為止。(《慈航活人書》)⑤治腎虛陽痿:蟋蟀、晴蜓、狗腎。共為末,兌酒服。(《四川中藥志》)
【各家論述】 1.《藥性考》:能發痘。
2.《任城日記》:治水蠱。
3.《綱目拾遺》:性通利,治小便切。
4.《四川中藥志》:治陽痿。
5. 趙際昌:凡產不下,用干看一枚,煎湯服。
【摘錄】 《中華本草》
|
關於「蟋蟀」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