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期前後小腹墜痛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經期前後小腹墜痛月經腹部墜痛,是痛經症状之一,痛經是指婦女在經期及其前後,出現小腹或腰部疼痛,甚至痛及腰。每隨月經周期而發,嚴重者可伴噁心嘔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至昏厥,給工作及生活帶來影響。目前臨床常將其分為原發性繼發性兩種,原發性痛經多指生殖器官無明顯病變者,故又稱功能性痛經,多見於青春期少女、未婚及已婚未育者。此種痛經在正常分娩後疼痛多可緩解或消失。繼發性痛經則多因生殖器官有器質性病變所致。本病屬婦科臨床的常見病,據有關調查表明,痛經的發病率為33.19%。

目錄

經期前後小腹墜痛的原因

腹痛的因素很多,如:

(1)子宮頸管狹窄,主要是月經外流受阻,引起痛經

(2)子宮發育不良子宮發育不佳容易合併血液供應異常,造成子宮缺血缺氧而引起痛經。

(3)子宮位置異常,若婦女子宮位置極度後屈或前屈,可影響經血通暢而致痛經。

(4)精神、神經因素,部分婦女對疼痛過分敏感。

(5)遺傳因素,女兒發生痛經與母親痛經有一定的關係。

(6)內分泌因素,月經期腹痛與黃體孕酮升高有關。

(7)婦科病,如子宮內膜異位症盆腔炎子宮腺肌症、子宮肌瘤等。 目前認為,子宮內膜和血液中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是痛經的主要原因。因為大量前列腺素對子宮有興奮作用,可以引起子宮肌肉的強烈收縮,子宮缺血、缺氧而產生較劇烈的疼痛,所以有痛經。

經期前後小腹墜痛的診斷

表現為婦女經期或行經前後,周期性發生下腹部脹痛冷痛灼痛刺痛隱痛墜痛絞痛痙攣疼痛、撕裂性疼痛,疼痛延至腰背部,甚至涉及大腿及足部,常伴有全身症状乳房脹痛肛門墜脹胸悶煩躁、悲傷易怒、心驚失眠頭痛頭暈噁心嘔吐胃痛腹瀉、倦怠乏力面色蒼白、四肢冰涼、冷汗淋漓虛脫昏厥症状

經期前後小腹墜痛的鑒別診斷

病史不典型、盆腔檢查不滿意者,宜作B超掃描。盆腔檢查無陽性體征,應用避孕藥物或PGs合成抑制劑,有療效者可診斷原發性痛經。如用藥5~6個周期無效,則宜進一步作腹腔鏡宮腔鏡檢查,以排除子宮內膜異位症、粘膜下肌瘤等器質性病變

一。原發性痛經

原發性痛經常發生於有排卵月經因此在初潮後l~2年尚無症状或僅有輕度不適。嚴重的痙攣疼痛多發生於初潮1~2年後的青年婦女。如一開始即出現規律性痛經或遲到25歲後發生痙攣性痛經均應考慮有其他異常情況存在。

痛經大多開始於月經來潮或在陰道出血前數小時常為痙攣性絞痛,歷時 l/2-2 h。在劇烈腹痛發作後轉為中等度陣發性疼痛,約持續12-24 h。經血外流通暢後逐漸消失亦偶有需臥床2-3d者。疼痛部位在下腹部,重者可放射至腰能部或股內前側約有50%以上的人伴有胃腸道心血管症状。如噁心腹瀉頭暈頭痛疲乏感。偶有暈厥虛脫婦科雙合診或肛診陰性,可得出原發性痛經的診斷。

二。繼發性痛經

根據病史婦科檢查及必要的輔助診斷方法明確痛經是由何種婦科疾病引起。

(一)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症

痛經是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主要症状卵巢子宮骰骨韌帶子宮直腸窩盆腔腹膜等處異位的內膜組織在月經周期中同樣受卵巢激素的影響而有周期性變化。

(二)子宮腺肌病

因為子宮內膜侵人子宮肌層引起的一種良性病變痛經為本病的典型症状之一。亦可有月經量增多或經期延長。婦科檢查子宮呈均勻性增大呈球形,質地較硬,一般約為2個月妊娠大小可有輕壓痛

(三)子宮肌瘤

痛經不是子宮肌瘤的主要症状但黏膜下肌瘤在月經期可因刺激子宮收縮而發生痙攣性疼痛。患者多伴有月經過多、經期延長或不規則陰道流血盆腔檢查可發現子宮不同程度增大,表面光滑或有結節狀突起。

(四)慢性盆腔炎

下腹部疼痛和不育是慢性盆腔炎的主要症状在月經期由於盆腔充血或因月經誘發炎症急性發作,可引起腹痛加劇。患者多有不育及急性盆腔炎史盆腔檢查子宮多為後位,活動度差,甚至完全固定

(五)生殖畸形

胚胎髮育中一側副中腎管可以發育良好,形成發育較好的單角子宮。而另一側副中腎管發育不好形成殘角或始基子宮,與對側不貫通,也不通向體外始基子宮一般無宮腔,或有宮腔也缺乏子宮內膜;如果始基子宮有功能反應,表現為周期性出血則可因宮腔積血而引起痛經。患者多為少女

(六)宮內節育器

痛經亦可見於宮內安置節育器的婦女此類痛經可能是由於子宮內膜產生的前列腺素增加而引起的,也可能是節育器刺激子宮肌肉的排異性收縮,導致下腹部痙攣性疼痛患者常有下腹部或腰骰部不適,經期症状加重,表現為痛經節育器的放置位置不當或過大也易引起子宮收縮,導致下腹疼痛及痛經。

(七)盆腔靜脈淤血症候群

本病是由慢性盆腔靜脈淤血引起的女性內生殖器官疾病臨床表現主要有盆腔墜脹、下腹部及腰能部疼痛,並常伴有月經過多白帶增多及痛經。勞累、性交久坐、久立後或便秘時,症状往往加重有的患者還有乳房脹痛膀胱直腸刺激症状等。

表現為婦女經期或行經前後,周期性發生下腹部脹痛冷痛灼痛刺痛隱痛墜痛、絞痛、痙攣性疼痛、撕裂性疼痛,疼痛延至腰背部,甚至涉及大腿及足部,常伴有全身症状:乳房脹痛、肛門墜脹胸悶煩躁、悲傷易怒、心驚失眠頭痛頭暈噁心嘔吐胃痛腹瀉、倦怠乏力面色蒼白、四肢冰涼、冷汗淋漓、虛脫昏厥等症状。

經期前後小腹墜痛的治療和預防方法

緩解痛經的方法

1、指壓法:足部含有一些指壓點,被認為與骨盆部位的氣路相連。在腳踝雙邊的凹陷處,皆有指壓點。輕輕地用拇指與其它指尖捏後,延著跟腱而上,直至小腿肌。右腳作完,換左腳,各指壓數分鐘。

2、熱敷療法:相信痛經的女性朋友都有過這樣的體驗:痛經期間在小腹上放上一個熱水袋,或躺在床上用加熱的毯子墊在身下等加熱的方式都可緩解痛經!用熱水袋和熱毛毯來治療痛經已經有好幾代人的歷史,很有效。

3、喝酸奶和牛奶:喝酸奶和牛奶基本上是可以減輕經痛的,因為酸奶或牛奶主要含大量 的鈣,鈣可以平穩神經,幫助體內電離子的平衡,女性生理期時,由於子 宮肌肉過度收縮,而導致疼痛。女性經期來時,由於鈣離子不平衡,女性荷爾蒙下降,黃體素上升,所以鈣不易被吸收,故多喝酸奶和牛奶,可以幫助經痛的減輕。

4、禁酒:假使你在月經期間容易出現水腫,則酒精將加重此問題。勿喝酒。如果你非喝不可,則限制在1一2杯酒之間。

5、勿使用利尿劑:利尿劑會將重要的礦物質連同水分一同排出體外,影響身體健康,所以應該減少攝取鹽及酒精等會使水分滯留體內的物質。

6、補充礦物質:鈣、鉀及鎂礦物質,也能幫助緩解經痛。專家發現,服用鈣質的女性,較未服用者還少經痛。鎂也很重要,因為它幫助身體有效率地吸收鈣。不妨在月經前夕及期間,增加鈣及鎂的攝取量。

7、避免咖啡因:少食含咖啡因的食物咖啡、茶、巧克力中所含的咖啡因,會使你神經緊張,可能促成月經期間的不適,咖啡所含的油脂也人刺激小腸

8、運動:在月經來潮前夕,多走路或從事其他適度的運動,將使你在月經期間較舒服。

9、保持溫暖:保持身體暖和將加速血液循環,並鬆弛肌肉,尤其是痙攣充血的骨盆部位,應多喝熱水,也可在腹部放置熱敷袋或熱水袋,一次數分鐘,或用艾條炙小腹。

10、練習瑜伽操:練瑜伽也有緩和的作用,如彎膝跪下,坐在腳跟上。前額貼地,雙臂靠著身體兩側伸直。保持這姿勢,直到感到不舒服為止。

11、泡礦物澡:在浴缸里加入1杯鹽及1杯碳酸氫鈉。溫水泡20分鐘,有助於鬆弛肌肉及緩各經痛。

參看

關於「經期前後小腹墜痛」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