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節香附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竹節香附 | 中藥圖典 |
竹節香附 Zhú Jié Xiānɡ Fù |
|
---|---|
別名 | 兩頭尖、草烏喙 |
功效作用 | 祛風濕,消癰腫。治風寒濕痹,癰腫,金瘡。 |
英文名 | Radde Anemone Rhizome,Radde Anemone |
始載於 | 《中藥志》 |
毒性 | 有毒 |
歸經 | 脾經、肝經 |
藥性 | 熱 |
藥味 | 辛 |
《中藥大辭典》:竹節香附
【出處】 《中藥志》
【拼音名】 Zhú Jié Xiānɡ Fù
【別名】 兩頭尖(《品彙精要》),草烏喙(《藥材資料彙編》)。
【來源】 為毛茛種植物紅背銀蓮花的根莖。夏季採挖,除去殘莖及鬚根,晒乾。
【原形態】 多年生草本。根莖橫走,細紡錘形,長1.5~2.5厘米。三出複葉,根出,花後伸長,葉柄長10~15厘米;小葉片3裂至中部,裂片倒卵形,3淺裂或缺刻狀,先端鈍,基部楔形,兩面光滑無毛。花莖較葉為長,有葉狀總苞3片;苞片3深裂,具短柄,裂片橢圓形,長1.5~3.5厘米,寬5~15毫米;花單一,頂生,白色,直徑約3厘米;花萼花瓣狀:長圓形,10~16枚,光滑或被細毛,外側略帶紫暈;雄蕊多數;雌蕊多數,瘦果具細毛。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境分布】 生於山地林下。分布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東、山西等地。主產吉林、山東。此外遼寧、黑龍江等地亦產。
【性狀】 乾燥根莖,長紡錘形,略彎曲,一端較粗,長0.8~3厘米,直徑2~7毫米。表面棕色至棕褐色,有節及略突起的分支。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略平坦,邊緣棕黑色,中部黃白色,有粉性,或淡棕色角質狀。無臭,味初淡,後微麻辣。以條肥大、斷面白色、粉性足、質堅實者為佳。
【性味】 《品彙精要》:"味辛,性熱,有毒。"
①《品彙精要》:"療風及腰腿濕痹痛。"
②《本草原始》:"風濕邪氣,癰腫金瘡,四肢拘攣,骨節疼痛,多入膏藥中用。"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0.5~1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膏藥上敷貼。
【附方】 ①治慢性關節疼痛:兩頭尖八分,防風三錢,牛膝四錢,威靈仙四錢,松節二錢,雞血藤五錢。水煎服。(《山東中草藥手冊》)
②治癰疽瘡瘍:兩頭尖八分,金銀花一兩,地丁一兩。水煎服。(《山東中草藥手冊》)。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竹節香附
【出處】 出自《中藥志》。
【拼音名】 Zhú Jié Xiānɡ Fù
【英文名】 Radde Anemone Rhizome,Radde Anemone
【別名】 兩頭尖、草烏喙
【來源】 藥材基源:為毛茛科植物多被銀蓮花的根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nemone raddeana Regel
採收和儲藏:夏季採挖,除去殘莖及鬚根,晒乾。
【原形態】 多被銀蓮花,多年生草本,高10-30cm。根莖橫生,呈細紡錘形,長2-3cm,直徑3-7mm。基生葉1;葉柄長5-15cm,無毛或疏被長毛;三出葉,小葉具柄,小葉片輪廓寬卵形或近圓形,3深裂或2全裂,裂片再2-3淺裂或不裂,邊緣具缺刻狀圓齒,兩面無毛或在近基部有長毛。苞片3,輪生,葉狀,但較小,具柄。花梗1,長1-1.3cm,被毛;花兩性;萼片9-15,花瓣狀,白色,長圓形或線狀長圓形,長1.2-1.9cm,寬2.2-6mm,先端圓或鈍,兩面無毛;花瓣無;雄蕊多數,長4-8mm;心皮約30,密被短柔毛,花柱稍彎。瘦果。花期4-6月,果期5-8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800m的山地林中或草地陰處。
資源分布: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東北部。
【性狀】 1.性狀鑒別 根莖類長紡錘形,兩端尖細,微彎曲,其中近一端處較膨大,長1-3cm,直徑2-7mm。表面棕褐色或棕黑色,具微細縱皺紋,膨大部位常有1-3個支根痕呈魚鰭狀突起,偶見不明顯的3-5環節。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略平坦,類白色或灰褐色,類角質樣。氣微,味先淡後微苦而麻辣。
以質硬、斷面類白色者為佳。
2.顯微鑒別 根莖橫切面:表皮細胞1列,切向延長,外壁增厚。皮層為10餘列類圓形薄壁細胞。維管束外韌型,10餘個排成環狀,韌皮部細胞皺縮,形成層不明顯,木質部導管6-24個。射線寬闊。髓部較大,為類圓形薄壁細胞,薄壁細胞內充滿澱粉粒。
3.粉末特徵:灰褐色。①澱粉粒眾多,單粒類圓形或橢圓形,直徑2-11μm,臍點點狀或短縫狀,層紋不明顯;復粒由2-4分粒組成。②表皮細胞紅棕色、黃色或亮黃色,橫斷面觀細胞扁平,有較厚的角質層,外緣波狀,常可見外壁呈脊狀或瘤狀突入細胞內。③網紋、螺紋或梯紋導管多見,直徑10-33μm,少有具緣紋孔導管。
【化學成份】 根莖含齊墩果酸(oleanolic acid),薯蕷皂甙元(diosgenin),竹節香附皂甙(raddeanin)R0、A、B、C、D、E、F,紅背銀蓮花皂甙(raddeanoside)R8、R9,毛茛甙(ranunculin),白頭翁素(anemonin)及竹節香附皂甙H,其中竹節香附皂甙A又叫做多被銀蓮花素(anemodeanin)A。
【藥理作用】 抗癌作用:多被銀蓮花素A30ug/ml,在體外能顯著抑制小鼠S180和腹水型肝癌細胞DNA,RNA和蛋白質的合成,其抑制率隨作用時間(12-48小時)延長而增加,它對DNA合成48小時的ID50為21ug/ml。Ip多被銀蓮花素A10mg/kg×5天能提高小鼠血漿cAMP含量61%。由於TdR,Urd和Leu分別是DNA,RNA和蛋白質合成的前身物,它們的參入率可反映細胞代謝的活力。多被銀蓮花素30ug/ml能顯著抑制這些前身物參入體外培養的S180和AH細胞,提示多被銀蓮花素A對癌細胞增殖能力的抑制,一般認為ID50在1-100ug/ml者為有效藥物。多被銀蓮花素A作用後,AH細胞的DNA合成不能恢復,其抑制作用似屬DNA模板損傷型。另外提高細胞內或細胞外的cAMP含量有防止細胞癌變及抑制其分裂的作用。多被銀蓮花素A可提高小鼠血漿cAMP含量的61%(與對照組比較),說明小鼠ip本品後對抑制癌細胞可能有利。
【鑒別】 理化鑒別 (1)取本品粗粉2g,加甲醇10ml,置水浴上微熱,振搖10min,濾過。取濾液2ml,加1%氫氧化鈉溶液2ml,置水浴上加熱3min,溶液呈澄明的鮮黃色;再加1%鹽酸溶液使成酸性,溶液鮮黃色消退,生成乳白色混濁。
(2)取本品粗粉1g,加70%乙醇10ml,置水浴上微沸10min,濾過,取濾液2ml,蒸干,加醋酐1ml使溶解,沿壁緩緩加入硫酸,界面即顯紫紅色,入置,上層呈污綠色。(檢查皂甙)
【性味】 辛;熱;有毒
【功效與作用】 祛風濕;散寒止痛;消癰腫。主風寒濕痹;四肢拘攣;骨節疼痛;癰瘡腫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撒膏藥上敷貼。
【注意】 《四川中藥志》:孕婦忌用。
【各家論述】 1.《品彙精要》:治療風濕及腰腿濕痹痛。
2.《本草原始》:風濕邪氣,癰腫金瘡,四肢拘攣,骨節疼痛,多入膏藥中用。
3.《中藥志》:散風寒,消腫。
4.《藥材學》:治傷風感冒,祛風痰。
【摘錄】 《中華本草》
|
關於「竹節香附」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