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節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松節
Sōnɡ Jié
別名 黃松木節、油松節、松郎頭
功效作用 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用於風濕關節痛腰腿痛大骨節病跌打腫痛
英文名  
始載於 本草經集注
毒性 無毒
歸經 肝經腎經
藥性
藥味

松節 Songjie

【來源】主要為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其次為1.赤松(短葉赤松)Pinus densiflora Sieb. et Zucc.、2.西伯利亞紅松Pinus sibirica (Loud.) Mayr.、3.紅松(海松)Pinus koraiensis Sieb. et Zucc.、4.華山松(青松、五須松)Pinus armandii Franch.以及馬尾松、雲南松、思茅松等的松節,或為松樹生病後長出的瘤狀物。全年可采,晒乾。

性味歸經】苦,辛;溫。 歸肝,腎經。

【功效主治】祛風除濕,通絡止痛。用於風濕關節痛腰腿痛大骨節病跌打腫痛

【用法用量】煎服,10~15g。外用,適量。

【古籍摘要】 

1.《名醫別錄》:「主百節久風,風虛,腳痹疼痛。」 

2.《本草匯言》:「松節,氣溫性燥,如足膝筋骨有風有濕,作痛作酸,痿弱無力者,用之立痊。倘陰虛髓乏,血燥有火者,宜斟酌用之。」

【現代研究】 

1.化學成分:本品含木質素,少量揮髮油(松節油)和樹脂,尚含熊果酸,異海松酸等。 

2.藥理作用:松節有一定的鎮痛、抗炎作用;提取的酸性多糖顯示抗腫瘤作用;提取的多糖類物質、熱水提取物、酸性提取物都具有免疫活性

參看

關於「松節」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