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大丁草根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毛大丁草根
Máo Dà Dīnɡ Cǎo Gēn
別名 白頭翁、白花白頭翁、兔耳風根、小一枝箭根
功效作用 清熱解毒理氣和血。主痢疾乳蛾;痄肋;4胞脅痞氣疝氣瘰癧便血尿血;腫毒
英文名 root and rhizome of Pilose Gerbera
始載於 閩東本草
毒性 無毒
歸經  
藥性
藥味

毛大丁草根

(《閩東本草》)

異名白頭翁(《滇南本草》),白花白頭翁(《中藥形性經驗鑒別法》),兔耳風根(《貴陽民間藥草》)。

【來源】為菊科植物毛大丁草的根及根莖。植物形態詳"毛大丁草"條。

【採集】夏秋採挖,去淨莖葉泥砂,晒乾。  

目錄

生態特徵

乾燥的根及根莖,長7~10厘米。根莖圓柱形,長1~3厘米,徑約4毫米;上端粗,附有棕色乾枯的葉柄基部,及灰白色綿毛;根莖外表深棕色,粗糙皺縮,周圍著生多數完整或碎斷的鬚根;質硬,折斷面凹凸不平,纖維狀,淡黃色,皮部薄,中柱較大,導管部放射狀,中央有髓部。鬚根細長,徑約1~1.5毫米,淡黃棕色;質脆,易斷,斷麵皮部白色,木部淡黃色。微具焦氣,味苦。

產於雲南、貴州等地。

性味】苦,平。

①《滇南本草》:"性溫,味苦。"

②《滇南本草圖說》:"苦,無毒。"  

功用主治

清熱解毒理氣和血。治癰腫,乳蛾,痄腮,瘰癧結核,胸脅痞氣,疝氣痢疾衄血,下血。

①《滇南本草》:"攻散瘰癧諸瘡毒,治小兒禿瘡,止大小腸血,治膀胱偏墜氣痛,乳蛾,痄腮紅腫。"

②《滇南本草圖說》:"治溫瘧,狂症,寒熱症瘕,積聚,氣癭;療金瘡、鼻衄;止毒痢、赤痢,腹痛,齒疼,百節骨痛;一切風氣邪熱,暖腰膝;明目退翳;解楊梅毒瘡,解汞毒入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2~3錢。外用:搗敷。  

相關選方

①治小兒肺胃大熱,乳蛾痄腮紅腫疼痛,發熱頭痛:小一枝箭(根)二錢,連翹二錢,赤芍一錢。點水酒服。(《滇南本草》)

②治久咳、百日咳:兔耳風根二錢,煨肉吃;葉子泡開水吃。(《貴陽民間藥草》)

③治胸脅痞氣:毛大丁草根,研末,麵糊為丸。每服五至七分,開水送服。(《福建中草藥》)

④治產後瘀血腹痛:毛大丁草根五錢,紅酒四兩。炖服。(《閩東本草》)

關於「毛大丁草根」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