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出生體重兒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低出生體重兒(low birth weight infant,LBW),出生時體重不足2500g的嬰兒,不論胎齡大小、成熟程度(世界衛生組織1961年規定)。中國規定,出生一小時內測體重,不足2500g的新生兒低出生體重兒;體重低於 1500g者稱極低出生體重兒。低出生體重兒包括早產兒、胎齡在37~42周的足月小於胎齡兒、及胎齡在42周以上的胎盤功能不全的過期產兒,第一類佔2/3,後兩類約佔1/3。 低出生體重兒的患病率病死率都較正常新生兒高。

目錄

早產兒

又稱未成熟兒,指胎齡未滿37周(259天)的活產嬰兒,多數體重低於2500g,身長低於45cm,各器官的形態和生理功能均未成熟,生活能力低下。早產兒在宮內生長發育是正常的,身長、體重與胎齡相符合。孕期越短,體重越低、身長越短。據歐美及日本的報導,早產兒的發生率約為新生兒的7~8%以上。中國1960年代約佔新生兒的 5~10%。由於經濟條件的好轉、勞動條件的改善,圍產保健制的建立及健全,早產兒的發生率逐步降低。由於早產兒發育不成熟,娩出後24小時內死亡者約佔1/2,孕齡越小成活率越低。隨著圍產醫學的進展,特別是一些地區的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的建立,早產兒的成活率逐漸提高。

早產的原因

原因甚多,主要與促使子宮收縮的因素有關,如母親患急性傳染病妊娠高血壓症候群、過度勞累、精神緊張外傷內分泌失調、生殖器官異常、胎盤早期剝離,以及多胎妊娠胎兒畸形等等。

早產兒的生理特點

早產兒的外貌就很不成熟。皮膚薄嫩,可見小血管並常伴有水腫胎毛較多,頭髮纖細呈茸毛樣,皮下脂肪少,指(趾)甲軟,並常不超過指端;男嬰睾丸未降陰囊,女嬰大陰唇未遮蓋小陰唇。早產兒多處於抑制狀態,嗜睡,活動少,哭聲小或不哭。早產兒體溫調節功能差,同時由於肌肉張力低,四肢常呈伸直位。皮下脂肪薄,故散熱較快,早產兒棕色脂肪代謝後能產生較高熱卡的一種皮下脂肪)較少,產熱量低,因此出生後若不能立即採取保溫措施就會發生低體溫。低體溫持續時間較長可引起硬腫症。早產兒汗腺發育不全,若環境溫度過高也會引起體溫過高。早產兒最易出現呼吸功能紊亂,由於生後肺張開不完全,常表現呼吸淺表,節律不整,有時會出現呼吸暫停和紫紺。由於呼吸道管腔狹窄,咳嗽反射很弱,易發生肺不張。正常肺泡Ⅱ型細胞分泌一種物質,稱為表面活性物質,它可降低肺泡的表面張力,減少肺泡表面互相粘著,使肺泡容易張開。早產兒出生頭幾小時,表面活性物質缺乏,因此肺泡不易擴張,加之呼吸肌發育差,可致進行性呼吸困難、紫紺和呼吸衰竭,臨床上稱為呼吸窘迫症候群或肺透明膜病。早產兒心臟在出生時相對較大,心音鈍,可出現期前收縮和雜音,心率波動也較大,毛細血管脆弱,有外傷,缺氧時易出血。早產兒吸吮力及吞咽反射弱,故吃奶時易嗆奶賁門鬆弛,胃容量小,易溢奶。消化酶不足,消化力弱,易發生嘔吐腹脹腹瀉。對脂肪吸收能力差,影響脂溶性維生素維生素A、D 、K、E的吸收。早產兒因提前娩出,從母體獲得的免疫球蛋白G明顯低於足月兒,對感染抵抗力很差,感染易擴散發展成敗血症。早產兒肝糖原儲備量低,肝糖原轉化為血糖的功能不成熟,故易發生低血糖肝臟合成蛋白質的功能不足,胎兒肝臟中某些胺基酸代謝的酶未成熟,故早產兒蛋白質往往不足,若飲食再不夠易產生水腫。早產兒腎臟功能不好,腎小管吸收磷酸鹽的功能較低,血磷、尿磷均高,同時甲狀旁腺功能不成熟,易引起鈣磷平衡失調,產生低鈣血症

早產兒護理

保暖、呼吸管理和預防感染是護理的主要環節。

早產兒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完善,維持體溫恆定的能力極差,需要給予積極的保溫措施。早產兒的復甦搶救一定要在輻射保溫台(開放暖箱)上進行,無條件時應用紅外線燈直接照射。對不同體重及孕周的早產兒應給予不同的中性溫度(使早產兒代謝率最低,氧耗最少的環境溫度),使早產兒的體溫維持在36.5~37℃之間。出生體重在2000g以上的早產兒,可提高室溫25~26℃,濕度至55~65%,或用熱水袋、電熱毯等保溫。 2000g以下的早產兒,若用這種方法保溫仍維持不了體溫,則應放置暖箱內。暖箱內的溫度也應根據不同體溫來調節,一切護理應在暖箱內操作。暖箱每天都用1:1000新潔爾滅溶液消毒,並應定期更換和檢修。

對早產兒進行呼吸管理,是提高早產兒成活率的關鍵。早產兒呼吸功能不健全,易發生呼吸暫停和青紫,出生後應立即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時給氧吸入,使血氧分壓維持在 50~80mmHg之間。孕齡小體重不足1500g的早產兒易患呼吸窘迫症候群,若給氧吸入仍不能維持血氧分壓則應使用人工通氣。早產兒氧療濃度以40%為宜,濃度過大,會發生氧中毒

早產兒一般鼻飼餵養,吸吮、吞咽功能好的也可直接喂哺母乳或用奶瓶餵奶,必要時餵奶前後可給氧氣吸入。

早產兒餵養應強調母乳,這較適合早產兒的消化吸收,若用牛奶餵養,宜適當用水稀釋,牛奶與水的比例一般為2:1或3:1,每次的奶量要少些,間隔時間短些為宜。奶量開始每次2~4ml/kg,以後每天每次增加1~2ml/kg,每天總量不超過體重的1/5,不同體重的早產兒,熱卡和液量的需要也不同。早產兒體重過小,鼻飼也有困難時,可採取靜脈高營養輸液,這包括葡萄糖水解蛋白或胺基酸,內用脂質等。早產兒還應注意維生素和鐵劑的補充,要給予維生素K、C、D、E等,生後一個月還應給予鐵劑,以防貧血發生。

由於早產兒抵抗力低,早產嬰室要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要加強對皮膚、臍部、口腔、臀部的護理以防感染。早產兒並非都需住院,體重較大,家長能在保健醫生指導下掌握護理要點者,亦能在家護理成活的。

小於胎齡兒

出生體重在同胎齡應有體重平均值兩個標準差以下,或在第10個百分位以下,或比該胎齡應有體重低25%的活產嬰兒 (SGA),又稱宮內發育遲緩兒(IUGR)。小樣兒、成熟不良兒,據統計胎齡在37周以上者佔94%,不滿37周者占 6%,故絕大多數為足月小於胎齡兒。小於胎齡兒體重一般均小於 2500g,占低出生體重兒的1/3~1/2。小於胎齡兒可發生體格生長或智力發育落後,前者可達35~48.7%,後者可達12~20%。

原因

甚多。①母親方面的因素,多為身患疾病影響胎兒在宮內的生長,如患妊娠高血壓症候群、慢性心腎疾病等。另外,母親營養低下可導致胎兒的營養不良。母親吸煙、吸毒、飲酒或服某些藥物也會影響胎兒的發育。②胎盤臍帶的因素。如胎盤、臍帶結構異常,炎症引起胎盤纖維化、 梗塞等。③胎兒因素。 多見於雙胎多胎、宮內感染、染色體異常或先天性遺傳代謝病。

臨床表現

染色體畸變或宮內感染等因素造成妊娠早期發育即受影響,常發生智力障礙及腦畸形,出生後頭圍、身長和體重都低於正常,預後較差。在妊娠中、晚期,由於胎兒未獲得充分營養造成的小於胎齡兒,主要表現各器官的體積變小,但細胞數目變化不大,出生後表現營養不良的外貌,皮下脂肪少,肝、脾、腎上腺胸腺均小,身長與體重大致成比例,預後較好。

小於胎齡兒主要存在的問題是胎盤功能不全造成慢性缺氧,發生宮內胎兒窘迫及生後窒息,缺氧嚴重時可導致缺氧性腦病,或繼發顱內出血。由於胎盤功能不良,肝糖原貯備不夠、生後代謝旺盛,易發生低血糖症,若未及時治療可導致腦損害,並留有智力障礙。由於慢性缺氧,紅細胞代償增多,可發生紅細胞增多症

處理

對於小於胎齡兒,若能作好產前產時的監測、積極搶救,細心護理,大部分預後是好的。首先應在分娩前做好圍產保健工作及產前監護,並做好窒息復甦的準備,必要時可使用人工通氣,分娩後應進行血糖監測,血糖值在 40mg/dl時就應處理。要強調早期餵養,預防低血糖的發生。小於胎齡兒,代謝率高,熱量及液量需要量大,生後前3天,每天熱量需要60~100cal/kg,液量可達120ml/kg,一周時可達150ml/kg,熱量可加到120~150cal/kg。小於胎齡兒生後應測紅細胞壓積,若有紅細胞增多症,應給予部分交換輸血。在護理方面仍應注意保暖,嚴格消毒隔離,預防感染。

關於「低出生體重兒」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