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飲食/中醫飲食營養學發展史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中醫飲食營養學》 >> 發展史
中醫飲食營養學

中醫飲食營養學目錄

目錄

概述

我們中華民族祖先應用飲食養生的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它是伴隨著人類長期的生活實踐逐步發展起來的,從現有資料估計,距今至少已有三千年以上歷史。

早期食事活動

擇食

《淮南子》中有:「古者民茹草飲水,采樹木之實,食螺蚌之肉」。飲事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原始人類在尋找食物的過程中,發現了有治療作用的食物,可作為食,也可作為藥,同時,通過進一步的實踐(這個過程是很長的),逐漸把一些天然物產區別為食物、藥物、毒物。據《山海經》記載:「神農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毒。」這裡所指的「毒」就是包括食物、藥物和毒物的天然品。因此,藥、食均來源於天然產物,即「藥食同源」。

火的利用

對於火的利用,《周禮》說:「燧人氏始鑽木取火,炮生為熟,令人無腹疾」。火給人類帶來光明和溫暖。火的發現和利用,使人類第一次掌握了一種神奇的自然力。上古時代的人由吃生食(寒食)進步到吃熟食(套食)是食療由萌芽到形成雛型的一個重要因素。周《古史考》中謂:「太古之初,人吮露精,食草木實,穴居野處。山居則食鳥獸,衣其羽皮,飲血茹毛;近水則食魚鱉螺蛤,未有火化,腥臊多害胃腸。於是聖人造作鑽燧出火,教民熟食,民人大悅,號曰燧人。」這些記載,說明了上古時代人類從吃生食進步到吃熟食這一歷史過程。在農畜牧業發展的基礎上,人類開始利用火以燒煮食物,從而有了烹調技術的發展,這與後來食療的發展具有密切關係。農業的發展,火的應用,人們開始能吃熟食,提高了食物的利用率,擴大了食物的來源,同時由於食物營養成分的改變,改變了營養狀況,促進了大腦的發育,加快了人類的進化。另外,由於燔生為熟,起到了消毒滅蟲,防止胃腸疾病寄生蟲病的作用。這就大大保證了古代人民身體的健康和強壯,為人類的健康、長壽和種族的繁衍,開闢了新紀元。

湯液的應用

隨著火的利用,能被人利用的食物品種的日益增多,烹調技術便受到重視。湯液始於伊尹的傳說就是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產生的。《通鑒》云:「伊尹佐湯伐桀,放太甲於桐宮,憫生民之疾苦,作湯液本草,明寒熱溫涼之性,苦辛甘鹹淡之味,輕清重濁,陰陽升降,走十二經絡表裡之宜,今醫言藥性,皆祖伊尹。」有了較為豐富的食物和火,就可以加以烹調,配製為各種湯液。伊尹為商湯的宰相,精於烹調。在《呂氏春秋.本味篇》中,引伊尹和商湯的談話時,就講了許多烹調問題,其中就有「陽朴之姜,招搖之桂」的話。薑桂既是佳肴中的調味品,也是發汗解表的常用藥物。所以有人認為「桂枝湯」是從烹調里分出來的最古處方之一。因「桂枝湯」中的五味藥如桂枝白芍甘草生薑大棗都是廚房裡的調味品。

酒的應用

《戰國策》載:「帝女令儀狄造酒,進之於禹」。經考證,夏商時期釀酒活動十分發達,這一點也可由出土夏商時期的酒器所證實。酒既是一種飲料,又對人體具有多種醫療保健作用,是食藥兼用之品。它能通血脈、行藥勢、禦寒氣,它還能溶解出不溶於水的成分,若將中藥置於酒中浸制,既可藉助酒通行血脈之性,增強藥勢,使藥力迅速通達全身,故又有「酒為百藥之長」之稱;又可取其溶解之力,製造多種食用酒和藥用酒,進一步豐富了飲食保健的內容。由於酒對中醫學的重要作用,故又有醫字從醫,即醫字由酒而來之說。

食事制度建立,食醫出現

飲食治療經過原始社會和奴隸社會的漫長歲月,由萌芽而漸趨形成雛型。到達公元前五世紀的周代,當時統治階級為了保護他們的健康和調製適宜的飲食,開始設置食醫和食官以專司其事。「食醫」這種職務,與「疾醫」、「瘍醫」、「獸醫」一起構成周代醫政制度的四大分科,並排在諸醫之首。當時食醫專管調和食味,注意營養,防止疾病,確定四時的飲食,是專為王家服務的。如《周禮.天官》記載:「食醫中士二人,掌和王之六食、六飲、六膳、六羞、百醬、八珍之齊。」可見當時已將食治提到很高的地位,且逐漸成為專業。

調味品的應用

除了夏禹時已可制酒外,酒變酸即成醋,古時叫苦酒,為《周禮》五味之一。酒和醋除作為飲料和調味外,也廣泛用於醫藥中。醬也是一種發酵製品。在《周禮》中也有記載。當時已能製造多種醬,故稱為「百醬」。由於醬和豆醬、豆豉、醬油等製品的使用,也發現了它的治療作用,如用豆豉作健胃解毒劑等。公元前二世紀劉安所著的《淮南子》已有製造豆腐的記載。醬、酒、糖、豆腐等食品的製造,說明當時已從簡單直接食用動植物食品,發展到能夠製造出多種經過化學變化的食品,食品營養成分的利用率得到提高,人類飲食物的品種更加豐富,這是營養學上一個很大的發展和飛躍。

理論體系初步形成時期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到了秦漢時期,飲食保健也從長期的實踐經驗積累,發展成為一門納入正規醫療保健行政制度的學科,並從理論上加以總結,營養學理論體系已初步形成。主要表現,包括食療食物在內的本草學的發展,辨證論治醫療原則的確立等。

《山海經》食物記載

在當時成書的《山海經》中記載藥品116種,其中植物52種,動物61種,礦物3種,其中不少是食療性質的。書中更有許多關於食物治病的記載,如「何羅之魚……食之已癰」、「有鳥焉……名曰青耕,可以御疫」等。

黃帝內經》對飲食養生和飲食治療做了較系統論述

《黃帝內經》約成書於戰國時期,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醫著,在中醫發展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僅奠定了中醫學的理論基礎,對世界醫學的發展也產生不可忽略的影響。《黃帝內經》對飲食養生和飲食治療做了較系統的論述,確定了明確的原則和實施的方法。[例如]如:「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是故味過於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味過於咸,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味過於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味過於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味過於辛,筋脈沮弛,精神乃殃。是故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這是說飲食的五味必須調和,不能偏勝,偏勝則能引起種種疾患。若能五味調和,飲食合宜,則健康能獲保證,壽命就長。主張常人應全面膳食,如《素問》中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和而服之以補益精氣。」 這就是藥治要與食治結合起來。尤其在應用猛藥時,要注意飲食成分的全面完整。這和現代營養學的觀點是完全吻合的。書中並指出一些飲食調理、飲食宜忌、飲食衛生等方面的具體方法。《黃帝內經》中所載方劑,一半以上含食物成分。所以說《黃帝內經》一書,為後世飲食療養的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

食藥結合典籍出現,《神農本草經》成就

隨著醫學的發展,本草學也有了發展。據考證,《神農本草經》的編輯成書約在漢代,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藥物學著作。在《神農本草經》中,作為藥物的重要組成部分,收載了許多食療食物,如大棗、枸杞子赤小豆龍眼肉等,對食療食物的功效、主治、用法、服食法等都有一定的論述,對促進食療本草學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西漢時本草學中所載藥物日見增廣。這是由於漢武帝南征北戰,擴展版圖,南方的熱帶植物藥和北方的寒帶植物藥在戰爭中都有所交流所致。公元122年前後,張騫出使西域,帶回石榴胡桃胡瓜苜蓿、蒜葫、葫荽、西瓜無花果等多種種子。後漢馬援又從交趾帶回薏苡種子。這樣就大大增加了食物和入藥的品種。

傷寒雜病論

東漢傑出醫家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採用不少食物,用以治病,如書中提出的「豬膚湯」和「當歸生薑羊肉湯」都是典型的食療處方。

諸醫家營養說

在《論語》一書中,我們可知當時學者的飲食衛生觀。如:「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惟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看來其飲食衛生要求幾乎與現代相差無幾,是比較嚴格的。三國時期魏武帝曹操,對「食療」也頗有研究,他親自撰寫了《四時御食制》,可惜此書大部已佚散。當時著名神醫華佗,用蒜泥加醋治療嚴重蛔蟲嘔吐病例獲愈,開了食療用於急症的先例。

營養學理論提高時期

秦漢之際,方士蜂起,順應統治階級帝王們的願望,尋求長生登仙之道。如秦時的安期生,漢時的李少君,至晉代的葛洪,他們對飲食營養、衛生、化學都有相當闡發,其中雖有不合理的成分,但對食治食養都有或多或少的貢獻。晉唐時期,飲食營養學在前代初步形成的理論指導下,食養食療實踐和經驗的積累更為廣泛和豐富,特別是對一些營養缺乏性疾病的認識和治療取得較大成就。若干由營養素缺乏所致的疾病,如甲狀腺腫腳氣病、夜盲症等都能認識,並用有關食物來進行治療。[例如]晉葛洪在其所著《肘後方》中,首先記載用海藻酒治癭病(甲狀腺腫)以及用豬胰消渴病(糖尿病)。東晉醫家支法存對腳氣病(維生素B1缺乏病)很有研究,擬醫方多條治療。方中藥物頗多含有維生素B1。以後孫思邈在支氏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腳氣病為食米區疾病,並提出食用穀皮和米熬粥來預防。後來,《諸病源候論》記載了用羊治甲狀腺腫,蟾酥創傷羚羊角中風。《千金方》首用豬肝治夜盲症。「以臟補臟」的原則也就產生了。總之,當時食療已被醫家們充分重視,孫思邈在《千金翼方》中就強調「若能用食平痾,釋情遣疾者,可謂良工,長年餌生之奇法,極養生之術也。夫為醫者,當需先洞曉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愈,然後命藥。」他還引扁鵲的話說:「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不明藥忌者,不能以除病也,……若能用食平痾釋而遣疾者,可謂良工。」與此同時,在理論總結上,食療開始逐漸從各門學科中分化出來,出現了專門論述食療的專卷,標誌食療專門研究的開始。

備急千金要方

食療經過前代的發展,到了唐朝集其大成,而出現了專著。孫思邈《千金方》中第二十六卷為「食治」專篇,強調以食治病 ,認為「夫為醫者,當須先洞曉病源,知其所犯,以食制之,食療不愈,然後命藥。」除序論外,分「果實、菜蔬、穀米、鳥獸蟲魚」四門來敘述,是現存最早的營養療法專篇。他對飲食養生非常重視,認為「安生治本,必資於飲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強調飲食有節,五味不可偏盛等,對於老年養生、婦幼養生、四時養生等也多有論述。

《食療本草》

唐顯慶時,孟詵所著《食療本草》問世,他搜集民間所傳,醫家所創,加以己見,集食物藥物於一書,成了我國第一本「食物療法」專著。本書共收食物227種,分別介紹食物的性能、效用、烹調方法,以及進食原則等。

其他有關食療著述

唐代昝殷著《食醫心鑒》,約成書於公元853年,本書以食治方為主,共列有十五類食方。南唐陳士良著《食性本草》,此書載食醫諸方及五時調養臟腑之術,評者認為此書總集舊說,無甚新義。王燾的《外台秘要》載有多種食治疾病的方法。唐人對食物與藥物的區分已有明確認識。「食療」形成專科,有了蓬勃的發展。南朝齊梁間的陶弘景總結前人本草,寫成《本草經集注》,首創把藥物分成八類,其中就有三類,即果、菜、米食屬於食療食物。

營養學理論全面發展時期

宋代以飲食治病防病已很普遍,且有進一步發展和完善。皇家編纂的醫學巨著,如《太平聖惠方》中,記載28種疾病都有食治方法。《聖濟總錄》專設食治一門,共有30條,詳述各病的食治方法。這一時期,影響較大的代表著作有《飲膳正要》、《壽親養老新書》等。

《壽親養老新書》 宋 陳直

宋神宗時(1085年)陳直撰《壽親養老新書》,這是一本老年疾病治療保健學著作,記有食療方劑162首,對老人的食治貢獻甚大。強調老人尤應注重飲食養生,以食治病為養老之大法。此外,書中還記載了部分用於婦兒的食治方,如鯉魚粥治妊娠胎動,鮑魚羹治產婦乳汁不下,扁豆粥治小兒霍亂等。

《飲膳正要》 元 忽思慧

元代飲膳太醫忽思慧(蒙古人)於天曆三年(1331年)著《飲膳正要》一書,開始從健康人的飲食方面立論。這是我國第一部有名的營養學專著,全書共三卷,它繼承了食、養、醫結合的傳統,對每一種食品都同時注意它的養生和醫療效果,因此本書所載的基本上都是保健食品。且對所載各種食品,均詳述其製作方法,烹調細則,實屬難能可貴。並記述了少數民族的食物,豐富食藥資源;強調妊娠食忌,乳母食忌,飲酒禁忌等;且全書附有插圖20多幅。

營養學進一步實踐時期 明清時期至民國

明、清時期,對營養學的研究有了進一步發展,有關飲食保健的著作大量湧現。如《食物本草》、《隨息居飲食譜》、《飲食須知》等,從不同角度對食物的性能、功用、主治、膳食結構等作了有實用價值的闡述。另外,如《救荒本草》等救荒和野菜類著作,擴大了食物的來源,這是營養學上的一大貢獻。

《本草綱目》

明代李時珍的偉大著作《本草綱目》共載藥1892種,增加新藥347種,其中不少是食物。有許多藥是要經過生物變化才能製成的,如酥、乳腐等,大大豐富了食治的食品。他認為「蓋水為萬物之源,土為萬物之母,飲資於土,……飲食者人之命脈也」。說明人的健康長壽,必須注意飲食營養。書中記載有多種飲食物:食用水、穀類、菜類、魚類、果品類、獸類等,還有藥粥、健身酒類等,內容極其廣泛,不勝枚舉。

《隨息居飲食譜》

清代王士雄(孟英)的《隨息居飲食譜》,成書於咸豐十一年(1861年)。書的前序中謂:「人以食為養,而飲食失宜或以害身命」、「頤生無玄妙,節其飲食而已。食而不知其味,已為素餐,若飽食無數,則近於禽獸。」強調了食養、調節飲食對生命的重要性。本書共載食物等340味,論述其性味、主治、烹制甚詳,是食療著作中頗有影響的一本著作。

《老老恆言》

《老老恆言》為清代曹庭棟所撰,共五卷。前四卷為老年人日常起居寢食養生方法,在參考前人經驗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養生實踐經驗,提出自己的觀點。第五卷論述粥,並系統將粥分為上中下三品。在老年養生中重視保護脾胃的功能,認為「少食以安脾」,「粥食應養脾」,「食物有三化。一火化,爛煮也;一口化,細嚼也;一腹化,入胃自化也。老人惟借火化,磨運易即輸精多。」書中記載粥譜100餘種,從擇米、擇水、火候到食候等都有論述,如蓮肉粥、藕粥、胡桃粥、杏仁粥等,均可供老年人食養或食療選用。

其他食療著作

朱肅所撰的《救荒本草》大都為前人未經記載的可食植物,直接增廣了人類利用植物的範圍。鮑山曾備嘗黃山的野蔬諸味,別其性味,詳其調製,著《野菜博錄》四卷,別具一格。對熱性病的食療亦受到了重視,如吳有性所著《溫疫論》即有「論食」一節,如謂:「時疫有首尾能食者,此邪不傳胃,切不可絕其飲食,但不宜過食耳。有愈後數日微熱不思食者,此微邪在胃,正氣衰弱,強與之,即為食復。有下後一日,便思食,食之有味,當與之,先與米飲一小杯,漸進稀粥,不可盡意,飢則再與。」孟河費伯雄撰有《費氏食養》三種,即《食鑒本草》、《本草飲食譜》及《食養療法》。尤以「食養療法」一詞為費氏首先明確提出者。黃鶴輯的《粥譜.附廣粥譜》共載藥粥方二百多個,成為藥粥現存的第一本專著。

飲食營養學的現代發展

近年來,隨著祖國醫學的發展,中醫飲食營養學也得到了相應的發展。由於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飲食生活方面對食養食療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飲食營養學又有了新的發展。在著作方面出現許多專業工具書,如食養食療、保健醫療食品類書和辭書等。同時,大量科普書籍也相繼問世。更引人矚目的是,近年來中醫食療和食補開始進入醫療、護理、家政、太空乃至國防等專業方面,並取得不少科學成果。在中醫教育方面,1976年國家正式批准成立中醫養生康復專業,在本專業中設「中醫飲食營養學」課程,從而使傳統營養學術與技術得到延續與傳播。現在,不少中醫單位開展了食療的臨床工作,研製了藥膳和療效食品。個別中醫院設立食療科或食療門診,中醫的傳統保健食品也被廣泛地推廣應用。中醫飲食營養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已經進入了一個的歷史發展時期。

32 中醫飲食營養學的概念和內容 | 中華藥膳漫話 32
關於「中醫飲食/中醫飲食營養學發展史」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