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蘭香

(重定向自香花菜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留蘭香
Liú Lán Xiānɡ
留蘭香
別名 香花菜、綠薄荷、青薄荷、魚香菜、南薄荷、昇陽菜、血香菜、狗肉香、假薄荷、皺葉薄荷、香薄荷
功效作用 解表;和中;理氣。主
英文名 Herba Menthae Spicatae
始載於  
毒性  
歸經  
藥性
藥味

  

目錄

植物形態

留蘭香,多年生芳香性草本。莖直立,高40-130厘米,無毛或近於無毛,綠色,鈍四稜形,具槽及條紋,不育枝僅貼地生。葉無柄或近於無柄,卵狀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3-7厘米,寬1-2厘米,先端銳尖,基部寬楔形至近圓形,邊緣具尖銳而不規則的鋸齒,草質,上面綠色,下麵灰綠色,側脈6-7對,與中脈在上面多少凹陷下面明顯隆起且帶白色。輪傘花序生於莖及分枝頂端,呈長4-10厘米、間斷但向上密集的圓柱形穗狀花序小苞片線形,長過於花萼,長5-8毫米,無毛;花梗長2毫米,無毛。花萼鐘形,花時連齒長2毫米,外面無毛,具腺點,內面無毛,5脈,不顯著,萼齒5,三角狀披針形,長1毫米。花冠淡紫色,長4毫米,兩面無毛,冠筒長2毫米,冠檐具4裂片,裂片近等大,上裂片微凹。雄蕊4,伸出,近等長,花絲絲狀,無毛,花藥卵圓形,2室。花柱伸出花冠很多,先端相等2淺裂,裂片鑽形。花盤平頂。子房褐色,無毛。花期7-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原產南歐,加那利群島,馬德拉群島,蘇聯。我國河北、江蘇、浙江、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有栽培或逸為野生,新疆有野生。  

繁殖培育

生長習性

性喜濕潤,適應性強。耐寒,在上海能露地越冬,但連續栽3年後植株生長不良,耐寒力也明顯減弱。需要充足的陽光,不適宜在蔭蔽條件下栽培。  

栽培技術

A. 大面積栽培技術扦插繁殖為主。 

留蘭香(圖2)

留蘭香對環境條件的適應性較強,在全國各地均能種植,一般喜陽光充足、溫暖、濕潤的環境,耐熱、耐寒能力強,溫度在30℃以上時仍能正常生長,在-20~-30℃的低溫下,地下根莖仍能存活。早春當地表溫度達到5℃左右開始萌發出土,幼苗可耐-5℃的低溫,一般適宜生長的溫度為25~30℃,晝夜溫差越大,越有利於植株體內精油的積累。留蘭香喜潮濕,但怕澇,一般田間持水量在75%較有利於生長,但各生育期對水分的要求不同,苗期和花期需水較多,第2茬需水較少。留蘭香對土壤要求不嚴,一般土壤均適合生長,尤其是砂壤土、壤土更適合生長。土壤鹽鹼過大,可導致植株矮小,生長緩慢,影響產量。土壤pH值以6.5~7.5為宜。

一、栽培要點

1.品種選擇:留蘭香分大葉和小葉兩個品種,一般選擇大葉留蘭香,其適應性強,生長快,莖稈含油量高,品質好。

2.播種方式:由於種子繁殖變異較大,生產上一般採用根莖繁殖和分枝繁殖兩種方式。本地採用根莖繁殖法,在4月初將留蘭香地下根莖挖出,選健壯無病蟲的新鮮根,切成5~8厘米的根段,按(60厘米+40厘米)×10厘米的寬窄行,擺在已開好的播種溝內,然後覆土。大田需種根量為667平方米(1畝)80~100公斤。

3.中耕除草:苗期氣溫較低,必須在封行前(苗高15~20厘米)鬆土除草1~2次。鬆土時靠近植株處淺松,行間可深些,雨后土壤板結及時鬆土。在收割前還應人工除雜草1次,以免收割時混入,影響精油的質量。

4.施肥:在整個生育期追肥1~2次,當株高10厘米時,可施提苗肥,667平方米施尿素5~8公斤;第2次施肥可根據長勢,在6月上中旬每667平方米施磷肥3公斤、尿素5公斤,以促進留蘭香健稈增油,提高產量。

二、收穫時間

留蘭香每年收割兩茬,5~8月採收。第1次在7月下旬,正值初花時節,大田60%的植株開2、3輪花序時,植株莖葉含油最高,為最佳收割期。收割時應選擇連續晴天的上午,在陰雨大風、陽光不強的天氣收割對產量影響很大。收割後在地上攤曬七成千時即可蒸餾加工。

B. 家庭栽培技術

留蘭香與薄荷一樣,是重要的天然香料植物之一。我國栽培的留蘭香主要有「大葉」和「小葉」兩種,前者適應性廣,生長勢強,原油產量較高,年畝產油7公斤左右,但原油香氣較差;後者適應性差,易倒伏,且病害重,原油產量較低,年畝產油5公斤左右,但原油香氣好,品質較好。

留蘭香喜溫暖、濕潤,對環境條件的適應性較薄荷強,我國大部分地區均能種植,一般在立冬至大雪期間播種。當早春氣溫在5℃左右時,播於土壤中的種根能發芽出苗。在生產上,一般以地下莖作為繁殖的材料,也有將葡匐莖、地上部的植株切成帶2-3個節的小段作為繁殖材料。具體栽培要求是:

1、合理密植。留蘭香的分枝能力很強,頭刀基本苗宜掌握在1—2.5萬左右,二刀宜掌握在12—15萬。頭刀基本苗如過密或過稀。應及時進行移密補稀。移密稀在氣溫穩定在10℃以上時才能進行,否則成活率降低。頭刀收割後不宜刨根,最好是齊泥面收割後把排水溝里的泥撈出覆蓋于田面上,否則二刀難以全苗。

2、嚴格去雜。留蘭香很易發生退化與混雜,去雜在能識別真野留蘭香時就要進行。

3、合理施肥。施肥原則上應根據密度與種植方式而定4孔髁衾枷慊久繚?.5萬以下,在施有一定數量

留蘭香(圖3)

的基肥或土質較肥沃的田塊,應普施苗肥,重施分枝肥,巧施煞車肥;密度在1.5萬以上的田塊,應輕施苗肥和分枝肥,重施煞車肥;夾種田塊應採取兩頭輕,中間重的施肥方式,即在夾種作物收穫後來一次大水重肥,促使多長分枝與葉片。二刀留蘭香生長期較短,在整個生育期中,氣溫由高到低,因此,應利用苗期有利於其生長的氣候條件,促進壯苗早發。在早苗齊苗的基礎上,務必使二刀留蘭香生育前期「一轟頭」。施肥的原則是「前促後控」、「一轟一補」,即在苗期、中前期要多施,後期少施或不施肥。

4、適時收割。根據提高原油產量的有關因素,確定採收適期。頭刀和二刀留蘭香均在初花到盛花期產量最高;在一天中一般以晴天的10時到14時收割產量最高;陰雨天及大風和露水未乾時不收割。做到生育期不適不割,陽光不足、溫度不高不割,大風下雨不割,露水未乾不割,地面潮濕不割。  

病蟲害防治

1、症状

植株下部葉片首先發病,葉片上出現不規則水漬狀暗綠色或黃褐色或深褐色病斑。3-4d後,濕度大時在病斑上可看到不明顯的輪紋,上面布滿蠶絲狀灰白色霉層(菌絲),病葉變黑褐色腐爛;濕度小時在病斑上未見到輪紋,上面布有白色霉點(菌絲),病葉發黃萎蔫萎縮。7-10d後,環境不適則莖稈表皮破裂萎縮,上部葉凋萎發黃,中、下部葉黑褐色萎謝;環境適宜則病葉腐爛發黑脫落成光桿,莖桿發黑枯死。

2、病原

留蘭香菌核病原為核盤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Lib.)deBary]屬子囊亞門核盤菌屬真菌無性世代屬絲核菌屬(Rhizoctoniasp.)菌絲無色,直角或銳角分枝,近分枝處有縊縮和分隔;初分枝菌絲呈棒狀,無分隔,縊縮不明顯。田間病葉上產生的菌絲為蠶絲狀屬初期菌絲,細胞較長,分枝少。菌核半球形或不規則形,直徑小時的約1mm左右,大的可達3.5mm左右,一般為1.5mm左右。初期表面乳白色,繼之褐色至深褐色,表面粗糙。

3、發病規律

留蘭香菌核病在蘇北新曹農場墾區常年發生兩個高峰時期。一般頭茬留蘭香在6?7月份,二茬在9-10月份。頭茬病較輕,後茬發病重,封行時開始發病,至收穫期均可發生。

3.1陰雨潮濕發病重陰雨潮濕,促進出口病原菌的增殖和傳播。連綿陰雨、降雨量多、霧大露重,有利於病菌的生長和再侵染。據調查,1991年5月下旬,雨日5d,比歷年多2.5d,雨量38.5mm,比歷年高12.7mm,發病盛期提前而且非常嚴重,發病率達78.3%,死亡率達32.6%,造成了較大的經濟損失。地勢低、溝系差、漬害重,有利於病菌的侵入和傳染。據調查,排水困難的田塊比排水暢通的田塊發病率高2.2倍。

3.2植株鬱閉發病重植株鬱閉,促使植株抗病力下降。密度大、雜草多、生長旺盛,枝葉繁茂,不利於植株健康生長而有利於病菌侵染為害。據調查,密度在0.8萬?1.2萬株/667m2,發病率為17.5%;1.5萬?2.0萬株/667m2,發病率為45.6%;當雜草在46-63株/0.11m2時,發病率為51.9%,7-18株/0.11m2時,發病率為22.4%。

3.3連作重茬發病重連作重茬,菌源多,菌量大,基數高而發病重。據調查,1a新作茬發病率14.8%,2a連作茬發病率27.5%,3a以上老作茬發病率50.1%。

4、防治措施

1)農業防治

(1)降濕滅漬開墒挖溝,降低地下水位,墒墒通溝、溝溝通河,排水暢通,雨止田干,減輕濕度消滅漬害,創造一個有利於作物生長而不利於病害發生的環境。一個田塊,兩頭出水,三溝配套,四面脫空。墒溝間距2.4m,腰溝間隔30m,田塊溝間距離50m。頭茬和二茬留蘭香出苗後,均要及時進行清溝埋墒。

(2)科學施肥控制氮肥,增施磷鉀肥,協調植株體內氮、磷、鉀比例,增強抗病能力。基肥以有機肥料為主,化學肥料為輔;化學肥料以磷鉀肥為主,氮肥為輔。追肥以化學肥料為主,有機肥料為輔;有機肥料以氮肥為主、磷鉀肥為輔。氮、磷、鉀比例為1:0.65:0.15。

(3)輪作換茬實行連年換茬,最好水旱輪作,以減少菌源。在蘇北東台地區大致有2種輪作方式:一是1a2熟制:第一年夏熟為麥子或油菜,秋熟為水稻、玉米、大豆;第二年夏熟是留蘭香,秋熟是留蘭香或赤豆、菊苣蔬菜等。二是2a5熟制:第一年夏熟為大麥蠶豆,早秋熟為玉米,晚秋熟為赤豆、菊苣、胡蘿卜等;第二年夏熟是留蘭香,秋熟是留蘭香或菜豆、菊苣、蔬菜等。

(4)合理密植留蘭香分枝力強,分枝多、節位低。頭茬適宜密度,約1萬株/667m2,行距為0.4mm左右,株距為0.17m左右,二茬適宜密度為4.0?4.5萬株/667m2,過密必須進行人工間苗或機械疏苗,以控制密度而增強通風透光。

(5)清除雜草雜草治理有人工除草和化學防除。化學防除技術一是苗前封閉處理(留蘭香未出苗和雜草未出土之前)每667m2施用25%敵草隆WP(可濕性粉劑,下同)200g,或25%綠麥隆WP200g、80%伏草隆100g、果爾24%EC(乳油,下同)66ml、25%敵草隆WP125g+25%綠麥隆WP150g、25%綠麥隆WP100g+克無蹤20%AS(水劑,下同)100ml。此方法一般頭茬不需用,在二茬上施用,二茬留蘭香施用是在頭茬留蘭香收割後3d之內。二是苗後莖葉處理(留蘭香苗齡五葉期以上,雜草草齡六葉期以下之時)667m2施用精禾草克5%EC或高效蓋草能10.8%EC60ml,或25%滅草松AS300ml或排草丹48%AS150ml、25%敵草隆WP200g、25%綠麥隆WP100g+48%排草丹AS100ml。此方法施用後對留蘭香有輕微傷害,但6d後留蘭香生長恢復正常。

2)化學防治

以藥劑保護為主,輔以藥劑治療。在短時間降雨(如雷陣雨)後,及時施藥預防1次;在梅雨(連陰雨)期間,每隔7d防治1次,連續2?3次;在發病高峰(或大發生)的初期治療2-3次,每次施藥間隔5d。藥劑每667m2可選用40%多菌靈膠懸劑150ml、甲基托布津70%WP75g或75%百菌清WP150g,防效在70%以上。20%三唑酮EC50ml,防效65%。  

化學成分

從留蘭香揮髮油中分得左旋α-蒎烯(α-pinene),左旋α-水芹烯(α-phellandrene),左旋的檸檬烯(limonene)和右旋的3-O-辛醇(3-O-octanol),葛縷酮(carvone),胡薄荷酮(pulegone)。

印度產的鮮葉揮髮油含葛縷酮,左旋的檸檬烯和二氫香葦醇(dihydrocarveol)

留蘭香鮮葉中水分83.%,蛋白質4.8%,脂肪0.6%,纖維2.0%,碳水化合物8.0%,礦物質1.6%。100克中含維生素A2700個國際單位,維生素C50毫克。含有50%香芳酮,不含有薄荷腦。  

應用價值

藥用價值

藥名:留蘭香

留蘭香(圖4)

別名:香花菜、南薄荷、昇陽菜等

來源:植物留蘭香的全草。

功效主治:解表、和中、理氣。治感冒發熱咳嗽、虛勞咳嗽、傷風感冒頭痛咽痛神經性頭痛胃腸脹氣跌打瘀痛、目赤辣痛、鼻衄、烏療、全身麻木及小兒瘡

在熱帶作為藥用時,葉汁和元蔥一起使用,可抑制嘔吐,精油可作除臭驅風藥。  

調味食用

嫩枝、葉常作調味香料食用。 可以在醬汁、飲料、冷盤、刀豆、土豆的料理或魚肉料理中使用,做點心時也使用。川渝一帶一般用作煮魚和炒嫩胡豆的佐料。葉子可作為蔬菜,涼拌、炒吃都可,在歐洲普遍用來泡茶。  

工業用途

工業中也可用來作香皂之香精,抽出的精油是糖果、製藥、牙膏中的重要的香油。口香糖生產中也使用得很多。  

園林用途

留蘭香可作地被植物,能快速鋪地形成景觀。

關於「留蘭香」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