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屆生理學或醫學諾貝爾獎得主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1901年,(第一屆諾貝爾獎頒發),德國科學家貝林(Emil von Behring)因血清療法防治白喉破傷風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02年,德國科學家費雪(Emil Fischer)因合成嘌呤及其衍生物多肽獲諾貝爾化學獎。

美國科學家羅斯(Ronald Ross)因發現瘧原蟲通過瘧蚊傳入人體的途徑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03年,丹麥科學家芬森(Niels Ryberg Finsen)因光輻射療法治療皮膚病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04年,俄國科學家巴浦洛夫(Ivan Pavlov)因消化生理學研究的巨大貢獻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05年,德國科學家科赫(Robert Koch)因對細菌學的發展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06年,義大利科學家戈爾吉(Camillo Golgi)和西班牙科學家拉蒙•卡哈爾(Santiago Ramóny Cajal)因對神經系統結構的研究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07年,德國科學家畢希納(L.Buchner)因發現無細胞發酵獲諾貝爾化學獎。

法國科學家阿方•拉瓦拉(Alphonse Laveran)因發現瘧原蟲在致病中的作用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08年,德國科學家埃爾利希(Paul Ehrlich)因發明「606」、俄國科學家梅奇尼科夫(Hya Mechaikov)因對免疫性的研究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09年,瑞士科學家柯赫爾(Theodor Kocher)因對甲狀腺生理病理外科手術的研究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10年,俄國科學家科塞爾(Albrecht Kossel)因研究細胞化學蛋白質核質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11年, 瑞典科學家古爾斯特蘭(Allvar gullstrand)因研究眼的屈光學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12年,法國醫生卡雷爾(Alexis Carrel)因血管縫合器官移植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13年,法國科學家里歇特(Charles Richet)因對過敏性的研究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14年,奧地利科學家巴拉尼(Robert barany)因前庭器官方面的研究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15年,德國科學家威爾泰特(Richard Willstatter)因對葉綠素化學結構的研究獲諾貝爾化學獎。

1916年,(無)

1917年,(無)

1918年,(無)

1919年, 比利時科學家博爾德(Jules Bordet)因發現免疫力,建立新的免疫學診斷法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20年,丹麥科學家克羅格(August Krogh)因發現毛細血管的調節機理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21年,(無)

1922年,英國科學家希爾(Archibald V.Hill)因發現肌肉生熱,德國科學家邁爾霍夫(Otto Meyerhof)因研究肌肉中氧的消耗和乳酸代謝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23年,加拿大科學家班廷(Frederick G.Banting)、英國科學家麥克勞德(John Macleod)因發現胰島素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24年,荷蘭科學家埃因托芬(Willem Einthoven)因發現心電圖機制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25年,(無)

1926年,丹麥醫生菲比格(Johannes Fibiger)因對癌症的研究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27年,德國科學家維蘭德(Heinrich Wieland)因發現膽酸及其化學結構獲諾貝爾化學獎。

奧地利醫生堯雷格(Julius Wagner-Jauregg)因研究精神病學、治療麻痹性痴呆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28年,德國科學家溫道斯(Adolf Windaus)因研究丙醇及其維生素的關係獲諾貝爾化學獎。

法國科學家尼科爾(C.J.H.Nicole)因對斑疹傷寒的研究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29年,英國科學家哈登(Arthur Harden)因有關糖的發酵和酶在發酵中作用研究、瑞典科學家奧伊勒歇爾平(Hans Yon Euler-Chelpin)因有關糖的發酵和酶在發酵中作用而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荷蘭科學家艾克曼(Christiaan Eijkman)因發現防治腳氣病維生素B1、英國科學家霍普金斯(Sir Frederick Hopkins)因發現促進生命生長的維生素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30年,德國科學家費歇爾(Hans Fischer)因研究血紅素和葉綠素,合成血紅素獲諾貝爾化學獎。

美國科學家蘭斯坦納(Karl Landsteiner)因研究人體血型分類、並發現四種主要血型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31年,德國科學家瓦爾堡(Otto Warburg)因發現呼吸酶的性質及作用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32年,英國科學家艾德里安(Edgar Adrian)因發現神經元的功能、英國科學家謝靈頓(Charless Sherrington)因發現中樞神經反射活動的規律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33年,美國科學家摩爾根(Thomas H.Morgan)因創立染色體遺傳理論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34年,美國科學家邁諾特(George R.Minot)、墨菲(William P.Murphy)、惠普爾(George H Whipple)因發現治療貧血的肝製劑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35年,德國科學家斯佩曼(Hans Spemann)因發現胚胎的組織效應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36年,英國科學家戴爾(Henry Dale)、德國科學家勒維(Otto Loewi)因發現神經脈衝的化學傳遞而共同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37年,英國科學家霍沃恩(Walter N.Haworth)因研究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瑞士科學家卡勒(Paul Karrer)因研究胡蘿卜素、黃素和維生素,匈牙利科學家森特哲爾吉(Albert Szent-Gyorgyi)因發現維生素C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38年,德國科學家庫恩(Richar Kuhu)因研究類胡蘿卜素和維生素獲諾貝爾化學獎。但因納粹的阻撓而被迫放棄領獎。

比利時科學家海曼斯(Corneille Heymans)因發現呼吸調節中勁動脈竇和主動脈竇的作用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39年,德國科學家布特南特(Adotf Butenandt)因性激素方面的工作、瑞士科學家盧齊卡(Leopold Ruzicka)因聚甲烯和性激素方面的研究工作而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布特南特因納粹的阻撓而被迫放棄領獎。

德國科學家多馬克(Gerhard Domagk)因發現磺胺抗菌作用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但因納粹的阻撓而放棄。

1940年~1942年,諾貝爾獎因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影響而中斷。

1943年,丹麥科學家達姆(Henrik Dam)因發現維生素K、美國科學家多伊西(Edward A Doisy)因研究維生素K的化學性質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44年,美國科學家厄蘭格(Joseph Erlanger)、加塞(Herbert S.Gasser)因發現單一神經纖維的高度機能分化而共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45年,芬蘭科學家維爾塔寧(Arturi.I.Virtanen)因發明酸化法貯存鮮飼料獲諾貝爾化學獎。

英國科學家弗萊明(Alexander Fleming)、弗洛里(Howard Florey)、錢恩(Ernst B.Chain)因發現青黴素及其臨床效用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46年,美國科學家薩姆納(James Batcheller Sumner)因發現酶結晶、美國科學家諾思羅普(John Howard Northrop)、斯坦利(Wendell M.Stanley)因制出酶和病素蛋白質純結晶而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美國科學家馬勒(Hemnann J.Muller)因發現 X射線輻照引起變異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47年,英國科學家羅賓遜(Robert Robinson)因研究生物鹼和其他植物製品獲諾貝爾化學獎。

美國科學家科里夫婦(Carl Cori,Gerty Cori)因發現糖代謝過程中垂體激素糖原的催化作用、阿根廷科學家何塞(Bernardo Houssay)因研究腦下垂體激素對動物新陳代謝作用而共同獲得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48年,瑞典科學家蒂塞利烏斯(Arne Tiselius)因研究電泳和吸附分析血清蛋白獲諾貝爾化學獎。

瑞士科學家米勒(Paul Müller)因合成高效有機殺蟲劑DDT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49年,瑞士赫斯(Walter Hess)因發現中腦有調節內臟活動的功能、葡萄牙科學家莫尼茲(Egas Moniz)因發現腦白質切除治療精神病的功效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50年,美國科學家亨奇(Philip S.Hench)因發現可的松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美國科學家肯德爾(Edward C.Kendall)和瑞士科學家萊希斯坦(Tadeus Reichstein)因研究腎上腺皮質激素及其結構和生物效應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51年,南非醫生蒂勒(Max Theiler)因研究黃熱病及其防治方法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52年,美國科學家瓦克斯曼(Selman A Waksman)因發現鏈黴素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53年,美國科學家李普曼(Fritz Lipmann)因發現輔酶A及其中間代謝作用、英國科學家克雷布斯(Hans Krebs)因闡明合成尿素鳥氨酸循環和三羧循環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54年,美國科學家恩德斯(John F.Enders)、韋勒(Thomas H.Weller)、羅賓斯(Frederick C.Robbins)因培養小兒麻痹病毒成功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55年,美國科學家迪維格諾德(Vincent du Vigneaud)因第一次合成多肽激素獲諾貝爾化學獎。

瑞典科學家西奧雷爾(Hugo Theorell)因發現氧化酶的性質和作用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56年,德國醫生福斯曼(Werner Forssmann)、美國醫生理查茲(Dickinson W.Richards)、庫南德(Andrr F.Cournand)因發明心導管插入術和循環的變化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57年,英國科學家托德(Alexander R.Todd)因研究核苷酸和核苷酸輔酶獲諾貝爾化學獎。

義大利科學家博韋(Daniel Bovet)因發明抗過敏反應特效藥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58年,英國科學家桑格(Fnederick Sanger)因確定胰島素分子結構獲諾貝爾化學獎。

美國科學家比德爾(George Beadle)、塔特姆(Edward Tatum)因對化學過程的遺傳調節的研究、美國科學家萊德伯格(Joshua Lederberg)因有關細菌基因重組和遺傳物質結構方面的發現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59年,美國科學家奧喬亞(Severo Ochoa)、科恩伯格(Arthur Kornberg)因人工合成核酸並發現其生理作用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60年,澳大利亞科學家伯內特(Frank Macfarlane Burnet)、英國科學家梅達沃(Peter Medawar)因發現並證實動物抗體獲得性免疫耐受性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61年,美國科學家卡爾文(Melvin Calvin)因研究植物光合作用中的化學過程獲諾貝爾化學獎。

美國科學家貝凱西(Georg von Békésy)因研究耳蝸感音的物理機制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62年,英國科學家肯德魯(John C.Kendrew)、佩魯茨(Max F.Perutz)因研究蛋白質的分子結構獲諾貝爾化學獎。

英國科學家克里克(Francis Crick)、威爾金斯(Maurice Wilkins)、美國科學家沃森(James Watson)因發現脫氧核糖核酸的分子結構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63年,澳大利亞科學家埃克爾斯(John Eccles)、英國科學家霍奇金(Alan L.Hodgkin)、赫克斯利(Andrew F.Huxley)因研究神經脈衝、神經纖維傳遞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64年,英國科學家霍奇金(Dorothy Crowfoot Hodgkin)因用X射線方法研究青黴素和維生素B12等的分子結構獲諾貝爾化學獎。

美國科學家布洛赫(Konrad Bloch)、德國科學家呂南(Feodor Lynen)因發現膽固醇和脂肪酸的代謝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65年,美國科學家伍德沃德(Robert bruns Woodward)因人工合成類固醇、葉綠素等物質獲諾貝爾化學獎。

法國科學家雅各布(Francois Jacob)、利沃夫(André Lwoff)、莫洛(Jacques Monod)因發現體細胞的規律性活動而共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66年,美國科學家哈金斯(Charles B.Huggins)、勞斯(Peyton Rous)因研究治癌原因及其治療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67年,美國科學家哈特蘭(Haldan K Hartline)因研究視覺視網膜的生理功能、美國科學家沃爾德(George Wald)因研究視覺的心理特別是視色素、瑞典科學家格拉尼特(Ragnar Granit)因發現視網膜的抑制過程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68年,美國科學家霍利(Robert W.Hoolley)、科拉納(H.Gobind Khorana)、尼倫伯格(Marshall W.Nirenberg)因解釋遺傳密碼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69年,美國科學家德爾布呂克(Max Delbrück)、赫爾希(Alfred D.Hershey)、盧里亞(Salvador E Luria)因研究並發現病毒病毒病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 獎。

1970年,阿根廷科學家萊格伊爾(Luis Federico Leloir)因發現糖核甙酸及其在碳水化合的生物合成中的作用獲諾貝爾化學獎。

美國科學家阿克塞爾羅德(Julius Axelrod)、英國科學家卡茨(Bernard Katz)、瑞典科學家奧伊勒(Ulf von Euler)因發現神經傳遞的化學基礎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71年,加拿大科學家赫茨伯格(Gerbard Herzberg)因研究分子結構、美國科學家安芬森(Christian Boehmer Anfisen)因研究核糖核酸梅的分子結構而共同獲得諾貝爾化  學獎。

英國科學家薩瑟蘭(Earl W.Sutherland)因在分子水平上闡明激素的作用機理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72年,美國科學家穆爾(Stanford Moore)、斯坦(William Howard Stein)因因研究核糖核酸梅的分子結構而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美國科學家埃德爾曼(Gerald M Edelman)、英國科學家波特(Rodney R Porter)因對抗體化學結構的研究而共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73年,奧地利科學家弗里施(Karl von Frisch)、洛倫茨(Konrad Lorenz)、英國科學家廷伯根(Nikolaas Tinbergen)因發現動物習性分類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74年,美國科學家克勞德(Albert Claude)因研究細胞的結構和功能、比利時科學家德.夫(Christian de Duve)因發現溶酶體、美國科學家帕拉德(George E.Palade)因發現核糖核蛋白質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75年,英國科學家康福思(John Warcup Cornforth)因研究有機分子和酶催化反應的立體化學、瑞士科學家普雷洛洛(Vladimir Prelog)因研究有機分子及其反應的立體化學而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美國科學家杜爾貝科(Renato Dulbecco)、特明(Howard M.Temin)、巴爾的摩(David Baltimore)因研究腫瘤病毒與遺傳物質相互關係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76年,美國科學家布盧姆伯格(Baruch S.Blumberg)、蓋達塞克(D.Carleton Gajdusek)因研究傳染病的起因和傳染而共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77年,美國科學家耶洛(Rosalyn Yalow)因建立放射免疫分析法、美國科學家吉耶曼(Roger Guillemin)、沙利(Andrew V.Schally)因合成下丘腦釋放因素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78年,英國科學家米切爾(Peter Mitchell)因生物系統中的能量轉移過程獲諾貝爾化學獎。

瑞士科學家阿爾伯(Werner Arber)、美國科學家史密斯(Hamilton O.Smith)、內森斯(Daniel Nathans)因發現並應用脫氧核糖核酸的限制酶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79年,美國科學家科馬克(Allan M Cormack)、英國科學家豪斯費爾德(Godfrey N Hounsfield)因發明CT掃描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80年,美國科學家伯格(PauI Berg)因研究操縱基因重組DNA分子、美國科學家吉爾伯特(Walter Gilbert)、英國科學家桑格(Frederick Sanger)因創立DNA結構的化學和生物分析法而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美國科學家貝納塞拉夫(Baruj Benacerraf)、斯內爾(George D.Snell)因創立移植免疫學免疫遺傳學、法國科學家多塞(Jean Dausset)因研究抗原抗體輸血及組織器官移植中的作用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81年,美國科學家斯佩里(Roger W.Sperry)因研究大腦半球的功能、瑞典科學家維瑟爾(Torsten N.Wiese)、美國科學家休伯爾(David H.Hubel)因研究大腦視神經皮層的功能結構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82年,英國科學家克盧格(Aaron Klng)因以晶體電子顯微鏡和X射線衍射技術研究核酸蛋白複合體獲諾貝爾化學獎。

瑞典科學家伯格斯特龍(Sune K.Bergstrom)、薩米爾松(Bengt I.Samuelsson)、英國科學家范恩(John R Vane)因對前列腺的化學與生物學研究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83年,美國科學家麥克林托克(Barbara M.Clintock)因研究玉米的傳座因子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84年,美國科學家梅里菲爾德(Bruce Merrifiel)因對發明新藥物和遺傳工程的重大貢獻獲諾貝爾化學獎。

丹麥科學家傑尼(Nieks K.Jerne)、德國科學家科勒(Georges J.f.Kohler)、阿根廷科學家米爾斯坦(César Milstein)因發現生產單株抗體的原理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85年,美國科學家布朗(Michael S.Brown)、戈爾茨坦(Joseph L.Goldstein)因在膽固醇新陳代謝方面的貢獻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86年,美國科學家科恩(Stanley Cohen)因發現了說明細胞發育和分裂過程如何進行的表皮生長因子、義大利科學家利瓦伊.蒙塔爾奇尼(Rita Levi-Montalcini)因發現神經生長因子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87年,日本科學家利根川進(Susumu Tonegawa)因闡明人體怎樣產生抗體抵禦疾病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88年,德國科學家戴森霍費爾(Johann Deisenhofer)、胡貝爾(Robert Huber)、米歇爾(Hartmut Michel)因第一次闡明由膜束的蛋白質形成的全部細節而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英國科學家布萊克(James W.Black)因製成治療冠心病的β-受體阻滯劑——心得安、美國科學家埃利肖(Gertrude B.Elion)、希琴斯(George H.Hitchings)因研製出不損害人的正常細胞的抗癌藥物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89年,美國科學家切赫(Thomas R.Cech)、加拿大科學家奧爾特曼(Sidney Altman)因發現核糖核酸催化功能而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美國科學家畢曉普(J.Michael Bishop)、瓦穆斯(Harold E.Varmus)因發現致癌基因是遺傳物質,而不是病毒而共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90年,美國醫生默里(Joseph E Murray)因成功地完成第一例腎移植手術、美國醫生托馬斯(E.Donnall Thomas)因開創骨髓移植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91年,德國科學家內爾(Erwin Neher)、扎克曼因(Bert Sakmann)發現細胞中單離子道功能,發展出一種能記錄極微弱電流通過單離子道的技術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92年,美國科學家費希爾(Edmond H.Fischer)、克雷布斯(Edwin G.Krebs)因在逆轉蛋白磷酸化作為生物調節機制的發現中作出巨大貢獻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93年,美國科學家穆利斯(K.B.Mullis)因發明「聚合酶鏈式反應」法在遺傳領域研究中取得突破性成就、加拿大籍英裔科學家史密斯(Michael Smith)因開創「寡聚核甙酸基定點誘變」方法而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英國科學家羅伯茨(Richard J.Roberts)、美國科學家夏普(Phillip A Sharp)因發現斷裂基因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94年,美國科學家吉爾曼(Alfred G.Gilman)、羅德貝爾(Martin Rodbell)因發現G蛋白及其在細胞中轉導信息的作用而共同獲得諾貝爾醫學及生理學獎。

1995年,美國科學家劉易斯(Edward B.Lewis)、維紹斯(Eric F.Wieschaus)、德國科學家福爾哈德(Christiane Nusslein Volhard)因發現了控制早期胚胎髮育的重要遺傳機理,並利用果蠅作為實驗系統,發現了同樣適用於高等有機體(包括人)的遺傳機理,而共同獲得諾貝爾醫學及生理學獎。

1996年,澳大利亞科學家多爾蒂(Peter C.Doherty)、瑞士科學家青克納格爾(Rolf M.Zinkernagel)因發現細胞的中介免疫保護特徵而共同獲得諾貝爾醫學及生理學獎。

1997年,美國科學家博耶(P.D.Boyer)、英國科學家沃克爾(John E.Walker)、丹麥科學家斯科(Jens C.Skou)因發現人體細胞內負責儲藏轉移能量的離子傳輸酶,而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美國科學家普魯西納(Stanley B.Prusiner)因發現了一種全新的蛋白致病因子—朊蛋白,並在其致病機理的研究方面做出了傑出貢獻,而獲得諾貝爾醫學及生理學獎。

1998年,美國科學家佛契哥德(Robert F.Furchgott)、伊格納羅(Louis J. Ignarro)、慕拉德(Ferid Murad)因提出氧化氮通路學說而共同獲得諾貝爾醫學及生理學獎。

1999年,(無)

2000年,瑞典科學家阿爾維德.卡爾松(Arvid Carlsson)、美國科學家保羅.格林加德(Paul Greengard)、奧地利科學家埃里克.坎德爾(Eric R Kandel)因在人類腦神經細胞間信號的相互傳遞方面獲得的重要發現,而共同獲得諾貝爾醫學及生理學獎。

2001年,美國科學家利蘭.哈特韋爾(Leland H.Hartwell)、英國科學家蒂莫西.亨特(Timothy Hunt)、保羅.納斯( Paul Nurse)因發現了細胞周期的關鍵分子調節機制,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及醫學獎。

2002年,美國科學家約翰.芬恩(John B.Fenn)、日本科學家田中耕一(Koichi Tanaka)、庫爾特.維特里希(Kurt Wüthrich)因發明了對生物大分子進行確認和結構分析、質譜分析的方法,而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英國科學家雪梨.布雷內(Sydney Brenner)、約翰.蘇爾斯頓(John E Sulston)、美國科學家羅伯特.霍維茨(Robert Horvitz)因選擇線蟲作為新穎的實驗生物模型,找到了對細胞每一個分裂和分化過程進行跟蹤的細胞圖譜,而共同獲得諾貝爾醫學及生理學獎。

2003年,美國科學家彼得.阿格雷(Peter Agre)、羅德里克.麥金農(Roderick Mackinnon)因在細胞膜通道方面做出的開創性貢獻而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美國科學家保羅.勞特布爾(Paul C.Lauterbur)、英國科學家彼得.曼斯菲爾德(Sir Peter Mansfield)因在核磁共振成像技術領域的突破性成就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及醫學獎。

2004年,以色列科學家阿龍-西查諾瓦(Aaron Ciechanover)、阿弗拉姆-赫爾什科(Avram Hershko)和美國科學家伊爾溫-羅斯((Irwin Rose),因三人因突破性地發現了人類細胞如何控制某種蛋白質的過程,具體地說,就是人類細胞對無用蛋白質的「廢物處理」過程,而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美國科學家理察.阿克塞爾(Richard Axel)和琳達.巴克(Linda B.Buck)因在人類嗅覺方面的卓越成就而共同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2005年,澳大利亞巴里-馬歇爾(Barry Marshall)和羅賓-沃倫(J. Robin Warren)因發現了幽門螺桿菌以及該細菌對消化潰瘍病的致病機理而共同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2006年,美國科學家安德魯.法爾和克雷格.梅洛因為他們發現了RNA(核糖核酸)干擾機制而被授予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200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分別授予兩名美國人馬里奧.卡佩基、奧利弗.史密斯和一名英國人馬丁.埃文斯。他們的獲獎原因是其研究為「基因靶向」技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這種技術利用胚胎幹細胞,改造老鼠體內的特定基因。

2008年,德國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學家Harald zur Hausen 因發現人類乳突瘤病毒(HPV)導致子宮頸癌而獲獎;法國兩位科學家,巴斯德研究所病毒學逆轉錄病毒感染調控小組的Françoise Barré-Sinoussi 和巴黎世界愛滋病研究與預防基金會的Luc Montagnier 因發現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而獲獎。

2009年,三位美國科學家伊莉莎白•布蘭克波恩(Elizabeth H. Blackburn)、卡羅爾•格雷德(Carol W. Greider)以及傑克•紹斯塔克(Jack W. Szostak)他們因發現了由染色體根冠製造的端粒酶(telomerase),這種染色體的自然脫落物將引發衰老和癌症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

參看

關於「歷屆生理學或醫學諾貝爾獎得主」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