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質炎病毒

(重定向自小儿麻痹病毒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Bka2q.jpg
Bka2r.jpg

脊髓灰質炎(Poliomyelitis)俗稱小兒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質炎病毒(Poliomyelitis Virus, PV)引起的傳染病

脊髓灰質炎是一種古老的疾病,早在公元前3700年醫書上就有此病的記載。20世紀初期,在世界各地大多數呈零星發病狀態,很少見大範圍的流行。二次世界大戰後,歐美國家常有此病流行。20世紀50年代末出現疫苗以後,脊髓灰質炎才逐漸得到控制。1955年,Jonas Salk研製成功注射用脊髓灰質炎滅活疫苗(IPV),標誌著人類戰勝脊髓灰質炎的開

Bka2s.jpg

始,1961年,Albert Sabin研製的口服脊髓灰質炎滅活疫苗(OPV)問世,給免疫工作帶來極大的便利。

在人類成功滅絕天花之後,世界衛生組織把脊髓灰質炎列為第二個消滅的傳染病。1988年,世界衛生組織發起世界範圍的消滅脊髓灰質炎運動,目標是在2005年讓全球人類都不再遭受脊髓灰質炎的侵害。

Bka2t.jpg

脊髓灰質炎在任意年齡都可以發病,但主要的得病群體是3歲以下的兒童,所佔比例超過50%。脊髓灰質炎通常總是導致終生癱瘓,嚴重時病人可因窒息致死。

人類是脊髓灰質炎病毒的唯一宿主,通過患者的糞便或口腔分泌物傳染。病毒感染首先從口進入,在咽、腸等部位繁殖。隨後進入血液,侵犯中樞神經系統,沿著神經纖維擴散。病毒破壞了刺激肌肉使之保持活力的神經細胞,這些神經細胞不能再生,從而使其控制的肌肉失去正常功能。而腿部肌肉比手臂肌肉更容易受到影響。有時,病毒對神經系統的破壞影響到了軀幹和胸部腹部肌肉的正常功能,會導致四肢癱瘓。在嚴重的情況下,病毒攻擊腦幹神經細胞,使病人呼吸困難,無法正常說話和吞咽。如果沒有外在設備幫助病人正常呼吸,將有生命危險。

脊髓灰質炎病毒屬微小RNA腸道病毒,直徑24-30nm,耐冷,0.5h可滅活,病毒分Ⅰ型、Ⅱ型、Ⅲ型,無交叉免疫預防接種時,三型疫苗均需應用。

脊髓灰質炎典型的臨床經過依次為潛伏期前驅期、癱瘓前期、癱瘓期、恢復期和殘留麻痹六個階段。潛伏期一般為5-14天;前驅期有1-3天的低熱及咽痛咳嗽腹瀉症状;癱瘓前期病毒已侵犯神經系統,由於病損廣泛而輕微,患者表現不安、嗜睡多汗腦膜刺激症、肌肉疼痛、皮膚感覺過敏,維持時間較短;癱瘓期多發生在病程2-7天,發熱及肌肉疼痛達到高峰時突發急性弛緩性麻痹(AFP),熱退後癱瘓停止進展;恢復期1-2年,仍不恢復視為殘留麻痹。

防疫措施主要有:1、服用脊髓灰質炎疫苗。現在我國使用I、II、III型混合糖丸疫苗(是由減毒的脊髓灰質炎病毒製成的),出生2個月後開始服用,連服3次,每次間隔不少於28天,1歲以內服完,4歲時再服用1次。(迄今為止,我國兒童服用的都是「糖丸」疫苗,而國際通用劑型是液體疫苗);2、對於已發病的病人,從發病日起隔離不少於40天。同時,病人排泄物、分泌物及被污染用具要及時消毒

參看

關於「脊髓灰質炎病毒」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