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白蠟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蟲白蠟
Chónɡ Bái Là
蟲白蠟
別名 白蠟、蟲蠟、蠟膏、木蠟、樹蠟
功效作用 作為賦形劑,制丸、片的潤滑劑。
英文名 CERA CHINENSIS
始載於 本草會編
毒性 無毒
歸經 肝經
藥性
藥味

  

目錄

蟲白蠟.植物

概述:本品為介殼蟲科昆蟲白蠟蟲Ericerus pela (Chavannes) Guerin的雄蟲群棲於木犀科植物白蠟樹Fraxi-nus chinensis Roxb.、女貞Ligustrum lucidum Ait.或女貞屬他種植物枝幹上分泌的蠟,經精製而成。

別名:白蠟、蟲蠟、川蠟

藥性類別:暫未分類

性味與歸經:

功能與主治:作為賦形劑,制丸、片的潤滑劑。

用法與用量:

貯藏:密閉,置陰涼處。

臨床應用:

1. 杏仁膏。屬油蠟膏。祛風解毒,潤膚白面,可治局部黑斑。取杏仁45g,雄黃、白瓜子白芷各30g,零陵香15g,蟲白蠟90g,麻油200ml。杏仁開水燙去皮、尖。上藥除蟲白蠟、麻油外,併入乳缽中研細。先納藥未和油火鍋中,文火煎至油稠成膏狀時,再加入白蠟,繼續加熱攪勻,盛瓷器中即成。塗搓面部後,撲美容粉。  

蟲白蠟.中藥材

【出處】《本草會編》

【拼音名】Chónɡ Bái Là

【別名】蟲蠟(《本草求真》),木蠟(《新本草綱目》),樹蠟(《中國藥學大辭典》),蠟膏(《四川中藥志》)。

【來源】為介殼蟲科昆蟲白蠟蟲的雄蟲,群棲於木犀科植物白蠟樹、女貞及女貞屬其他種植物枝幹上所分泌的白色蠟質,精製而成。8~9月間采蠟。清晨用刀將包有蠟質的樹枝切下,名曰蠟花,放入沸水鍋中煮之,使蠟質熔化而浮於水面,冷後凝結成塊。取出,再加水加熱熔化,過濾後凝固即成。

【原形態】

雌蟲體橢圓形,長1.2~1.5毫米。體表褐色,有深黑斑點。單眼1對,口器為甲殼質針狀吸收器。環節不叨顯,無翅,觸角及足皆不發達。腹麵灰黃色,有多個尖棘,沿身體邊緣排列。尾端有深凹陷。雄蟲體色與雌蟲相同。初孵化時,形與雌蟲相似,但有粗大的足,腹部有硬棘及很多泌蠟孔。頭部兩側有大小不等的單眼各5個;觸角l對,分為7節。胸部圓形,有翅1對,長約5毫米,膜質透明。經泌蠟後,蟲體變成圓形。

白蠟蟲雌性無蛹期,雄蟲有蛹期。卵分雌雄兩性,被一層角質囊包圍。春季孵化,雄性幼蟲在樹枝上固定不動,並分泌白色蠟質,包圍體外。蠟質分泌盛時相互連貼一起,使枝條呈雪白色棒狀。

【生境分布】分布湖南、四川、貴州、雲南等地。主產四川、湖南、貴州、雲南;以四川產量為最大。

【性狀】完整者多為圓形厚塊,一般已打碎成不規則塊狀,大小不一。白色,或微帶黃色,不透明或微透明;表面平滑或稍顯皺紋,有光澤,觸之有滑膩感。體輕,能浮於水面;質硬而稍脆,用手搓捏則粉碎。斷面不平正,呈針狀結晶形,或顯小顆粒狀,具玻璃樣光澤。有微弱的特異臭氣,味淡,嚼之如細沙樣。不溶於水、醚及氯仿中,可溶於苯及石油醚中。熔點80~83℃。以色白、質硬、緻密而無氣泡。無敗油氣味者為佳。

化學成份】

主要含大分子量的酯類,其中的醇類為廿六醇、廿七醇、廿八醇、卅醇;其中的酸類為廿六酸、廿七酸、廿八酸、卅酸,及少量的棕櫚酸、硬脂酸

市售蟲白蠟的成分主要為脂肪族一價酸的酯類混合物,其含率佔總量的93~95%,其中有廿四酸廿八酯、廿四酸蜂花酯、廿四酸蠟酯、蠟酸蠟酯、廿七酸廿七酯、褐煤酸蠟酯、蜂花酸廿七酯。此外,尚含游離的蜂花醇,即卅烷醇1%,樹脂1~1.5%,廿七烷2~3%。尚含廿七醇、蠟醇等。

因蟲白蠟為雄白蠟蟲幼蟲所分泌,故此幼蟲的成分也提供參考。全蟲可分蟲體及蠟外殼兩個部分,蟲體(濕重)中油脂類佔18.6%,其中大部分(83%)為三甘油酯,也含少量烴類、蠟類、磷脂類、游離脂肪酸、一及二甘油酯等;蠟外殼的油脂類,蠟佔92.4%,又含游離脂肪酸及烴類,但未找到三甘油酯及磷脂。

【性味】

甘,溫。

①《綱目》:甘,溫,無毒。

②《醫林纂要》:甘淡澀,溫。

【歸經】

①《會約醫鏡》:入肝經

②《本草撮要》:入手太陰、足厥陰經。

【功能主治】

止血,生肌,定痛。治金瘡出血尿血、下血,瘡瘍久潰不斂,下疳

朱震亨:生肌,止血,定痛,補虛,續筋接骨

②《綱目》:殺瘵蟲。

③《東醫寶鑒》:止咳止瀉潤肺臟,厚腸胃

④《本經逢原》:治下疳;以半兩入鯽魚腹中煮食,治腸紅。

⑤《醫林纂要》:補肺斂氣。

【用法用量】內服:入丸、散。外用:熔化調製藥膏。  

蟲白蠟.《中國藥典》

【拼音名】Chónɡ Bái Là

【英文名】CERA CHINENSIS

【別名】白蠟、蟲蠟、蠟膏

【來源】本品為介殼蟲科昆蟲白蠟蟲Ericerus pela (Chavannes) Guerin 的雄蟲群棲於木犀科植物白蠟樹Fraxi-nus chinensis Roxb.、女貞Ligustrum lucidum Ait. 或女貞屬他種植物枝幹上分泌的蠟,經精製而成。

【性狀】本品呈塊狀,白色或類白色。表面平滑,或稍有皺紋,具光澤。體輕,質硬而稍脆,搓捻則粉碎。斷面呈條狀或顆粒狀。氣微,無味。熔點應為81~85℃(附錄ⅦC)。

【功能主治】作為賦形劑,制丸、片的潤滑劑。

【貯藏】密閉,置陰涼處。

【摘錄】《中國藥典》

蟲白蠟.《全國中草藥彙編》

【拼音名】Chónɡ Bái Là

【來源】白蠟蟲Ericerus pela (Chavannes) Guerin 的雄蟲群棲於木犀科植物白蠟樹Fraxi-nus chinensis Roxb.、女貞Ligustrum lucidum Ait. 或女貞屬他種植物枝幹上分泌的蠟,經精製而成。

【性味】甘,溫。

【功能主治】止血生肌,斂瘡。用於創傷出血,瘡口久潰不斂。

【用法用量】多作賦形藥入膏丸劑,外用研粉撒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蟲白蠟.《中華本草》

【出處】

1.出自《本草彙編》:蟲白蠟與蜜蠟之白者不同,乃小蟲所作也。其蟲食冬青樹汁,久而化為白脂,粘敷樹枝,人謂蟲屎著樹而然,非也。至秋刮取,以水煮溶,濾置冷水中,則凝聚成塊矣。碎之,紋理如白石膏而瑩澈。人以和油澆燭,大勝蜜蠟也。

2.《綱目》:唐宋以前澆燭、入藥所用白蠟,皆蜜蠟也。此蟲白蠟,則自元以來,人始知之,今則為日用物矣。四川、湖廣、滇南、閩嶺、吳越、東南諸郡皆有之。以川、滇、衡、永產者為勝

【拼音名】Chónɡ Bái Là

【英文名】Insect Wax

【別名】白蠟、蟲蠟、木蠟、樹蠟、蠟膏

【來源】

藥材基源:為蚧科(介殼蟲科)動物白蠟蟲的雄蟲所分泌的蠟質精製而成。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Ericerus pela Chavannes

採收和儲藏:雄白蠟蟲定十後即開始泌蠟,到處暑、白露節前後,蠟花表面開始出現白色蠟絲,應採收蠟花。採收時間最好在晨露未乾、雨後初晴或微雨時,蠟花濕潤,易於剝下采盡。晴天應先噴水濕潤後再采。採收下的蠟花最好當日加工,否則發熱、發臭、變色,影響蠟品質。當日來不及加工應攤成薄層晾冷處理。國內白蠟加工採取傳統的水煮壓榨法,勞動強度大,工效低,含渣質。另一種方法去蒸汽制蠟法,操作簡便,勞動強度低,工效高,生產安全而且蠟質好。

【原形態】白蠟蟲,雌蟲體橢圓形,長1.2-1.5mm。體表褐色,有深黑斑點。單眼1對,口器為甲殼質針狀吸收器。環節不明顯,無翅,觸角及足皆不發達。腹麵灰黃色,有多個尖棘,沿身體邊緣排列。尾端有深凹陷。雄蟲體色與雌蟲相同。初孵化時,形與雌蟲相似,但有粗大的足,腹部有硬棘及很多泌蠟孔。頭部兩側有大小不等的單眼各5個;觸角1對,分為7節。胸部圓形,有翅1對,長約5mm,膜質透明。經泌蠟後,蟲體變成圓形。白蠟蟲雌性無蛹期,雄蟲有蛹期。卵分雌雄兩性,被一層角質囊包圍。春季孵化,雄性幼蟲在樹枝上固定不動,並分泌白色蠟質,包圍體外。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棲息於木犀科植物白蠟樹、女貞及女貞屬其他植物枝幹上。

資源分布:分布於陝西、山東、江蘇、浙江、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等地。

【性狀】性狀鑒別,本品呈不規則塊狀,白色或類白色。表面平滑或稍有皺紋,具蠟樣光澤。體輕,質硬而稍脆,搓捻則粉碎。斷面呈條狀,或顆粒狀。氣微,味淡。

【化學成份】

1.主要含大分子量的酯類,其中的醇類為廿六醇(Cerylalcohol或Hexacosanol)、廿七醇(Heptacosanol)、廿八醇(Octacosanol)、卅醇(Triacontanol),其中的酸類為廿六酸(Ceroticacid或Hexacosanicacid)、廿七酸(Heptacosanoicacid)、廿八酸(Octacosanoicacid)、卅酸(Triacontanoicacid)及少量的棕櫚酸、硬脂酸。市售蟲白蠟的成分主要為脂肪族一價酸的酯類混含物,其含率佔總量的93-95%,其中有廿四酸廿八酯(Octacosyllignocerate)、廿四酸蜂花酯(Melissyllignocerate2%)、廿四酸蠟酯(Ceryllignoceratel0%)、蠟酸蠟醋(Cerylcerotate15%)、廿七酸廿七酯(Heptacosylheptacosanate60%)、褐煤酸蠟酯(Cerylmontanate)、蜂花酸廿七酯(Heptacosylmelissate)。

2.此外,尚含游離的蜂花醇(Melissylalcohol)即卅烷醇1%,樹脂1-1.5%,廿七烷(Heptacosane)2-3%。尚含廿七醇(Ibotacerylalcohol)、蠟醇(Cerylalcohol)等。因蟲白蠟為雄白蠟蟲幼蟲所分泌,故此幼蟲的成分也提供參考。全蟲可分蟲體及蠟外殼兩個部分,蟲體(濕重)中油脂類佔18.6%,其中大部分(83%)為三甘油酯,也含少量烴類、蠟類、磷脂類、游離脂肪酸、一及二甘油酯等;蠟外殼的油脂類,蠟佔92.4%,又含游離脂肪酸及烴類,但未找到三甘油酯及磷脂。

【鑒別】理化鑒別,熔點:81-85℃;酸值:不大於1皂化值:70-92;碘值:不大於9。

【炮製】取原藥材,除去雜質,用時搗碎。

【性味】味甘淡;性溫

【歸經】肝經

【功能主治】止血;生肌;定痛。主金瘡出血;尿血;便血;瘡瘍久潰不斂

【用法用量】內服:入丸、散,3-6g。外用:適量,熔化調製藥膏。

【各家論述】

1.朱震亨:生肌,止血,定痛,補虛,續筋接骨。白蠟,稟受收斂堅強之氣,為外科要藥。與合歡皮同入長肌肉膏中用之效。

2.《綱目》:殺瘵蟲。蠟樹葉,亦治瘡腫,故白蠟為外科要藥,正如桑螵蛸與桑木之氣相通也。

3.《東醫寶鑒》:止咳止瀉,潤肺臟,厚腸胃。

4.《本經逢原》:治下疳;以半兩入鯽魚腹中煮食,治腸紅。

5.《醫林纂要》:補肺斂氣。

6.《本草求真》:蟲蠟,味甘氣溫。按甘益血補中,溫能通經活絡,故書載能止痛生肌,補虛續絕,與桑螵蛸同有補虛之意,可為外科聖藥。是以鄭贊寰雲,汪御章尿血,用白蠟加於涼血滋腎藥中遂愈,則知蟲蠟亦皆生肌活血之味。但蜜蠟味甘淡澀微溫,蟲蠟則味甘不淡而溫也。蜜蠟因有澀性,可以止渴、治痢;蟲蠟澀性差減,而痢則鮮用也。

【摘錄】《中華本草》

參考

關於「蟲白蠟」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