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學/孕婦、乳母營養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臨床營養學》 >> 健康人營養 >> 孕婦、乳母營養
臨床營養學

臨床營養學目錄

孕婦、乳母的營養有著特殊的意義,因為這不僅是為了母體本身,而且還影響胎兒嬰兒,這本來是為人們了解的。但孕婦乳母的營養有其特殊性,而且個體間的差異有時是很大的。

8.4.1 妊娠期的生理特點

懷孕後的母體出現了各種生理性的負荷,激素的適應性改變和生殖系統血液等其他系統的活動加強,胎兒的逐漸增大,以有由於完全依賴母體對胎兒提供所需要的營養素,可以說嬰兒的營養在它出生之前已經開始,它的長遠影響是與圍產期母體的營養素直接有關的。營養和生活條件合理,都使圍產期母子雙方所出現的問題明顯地比營養與生活狀況差的母子雙方要好。

估計母體在懷孕的40周內,體重增加12kg,其中一半的重量為生殖系統與胎兒的重時9表8-7),另一半左右則為母體其他方面的重量的增加。除母體含水量增加外,其中蛋白質的蓄積總共約950g,脂肪蓄積約4464g,這些蓄積與產後包括授乳的物質儲備有關。有一些學者比較強調孕期母體的儲備與能否正常授乳的關係最大,但不能忽視哺乳期母體本身合理營養的重要性。當然,孕期的體重超過在懷孕期中體重的一步體重的正常增加,也不一定有好處。

表8-7 母體在懷孕期體重的增加(g)

組織 時間
10周 20周 30周 40周
胎兒 5 300 1500 3300
膙盤 20 170 430 650
羊水 30 250 600 800
子宮 135 585 810 900
乳房 34 180 360 405
母體血液 100 600 1300 1250
小計 326 1915 3500 5195
母體總體重增加 650 4000 8500 12500

孕期機體的代謝率遠比孕前高。子宮的血流量上升很快,在懷孕後10周時每分鐘的流量僅52ml,至30周為每分鐘500ml,增加10倍,這就逐漸相應地需要增加母體心臟的輸出量、血流量、心率及脈壓。腎臟的負荷也增高以便排泄代謝廢物如尿素尿酸等。其中一部分有用的物質,如葡萄糖胺基酸、有機物和碘的重吸收卻減少了。

有人研究胎兒和母體血液成分的情況,發現不少物質的濃度在母親方面是高於胎兒的而另一些則胎兒高於母體。前者包括總蛋白、α及β-球蛋白血纖維蛋白原、總脂類磷脂、脂肪酸、葡萄糖、膽固醇以及維生素A及E,而在胎兒的血漿中,下列物質都高於母體,其中包括胺基酸、非蛋白氮肌酸酐總磷化物、果糖乳糖、鐵、鈣及B族維生素硫胺素吡哆醇核黃素以及抗壞血酸等。可見通過胎盤進行物質交換以適應胎兒的發育過程是複雜的。因此,為了進行物質交換也要增加能量和母體的代謝活動。

基本上,妊娠期在營養方面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改變:

(1)代謝的升高  包括合成代謝增強。因為懷孕後面有兩方面的合成代謝,一方面是身體合成一個完整的重量為3.2kg的胎兒,另一方面是母體代謝上的適應以及生殖系統的進一步發育。這兩種的合成都需要一定物質來支持。在代謝改變中,激素的改變是一個重要方面,在受精卵著床後,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在50~70天內達到高峰水平。此後,黃體把這個水平維持下去,月經周期停止,黃體分泌的黃體酮刺激子宮內膜形成胎盤。以後,胎盤變大,它將卵巢內分泌功能接過來,產生大量的黃體酮與雌激素並維持整個孕期。此外,還有絨毛膜促乳腺激素等發生作用,它們的活動能影響母體代謝,也影響攝食活動。

(2)消化系統的狀況和功能改變 懷孕期由於激素與代謝的改變,往往出現噁心食慾減退、異食消化不良現象。後又因子宮增大而影響腸的活動,往往引起便秘,同時機體卻又需要吸收更多的營養素。

(3)機體許多器官的負荷增大  如腎的負荷,心臟、肺臟、肝臟等的負荷也增大。例如心輸出量在懷孕中期以後,每分鐘的輸出量約增加1L。外周血管的增加的擴張又必需使血容量加大,引起一系列的問題。造血器官也因母體血容量的加大和紅細胞的增加而加大了生理活動。

(4)對營養素的要求的增高 需要合理的營養和平衡的膳食,很多學者觀察到妊娠營養與母子雙方健康之間存在著一定關係。營養不良的母親往往引起新生兒的體重低於正常及新生兒的死亡率增高,也易導致胎兒的畸形和胎兒的大腦發育不良或產後智力低下。在母親懷孕期的下半段,胎兒的大腦發生了急劇的發育,在這一期間的營養不足,或者有其它干擾因素,都不利於神經系統的正常發育。也有人觀察2338名孕婦的膳食,認為在懷孕後半期的熱量低於6300kJ,蛋白質低於50g的人傾向於增加分娩過程與胎兒的併發症

8.4.2 妊娠各期的營養需要

在懷孕的40周內,有人從營養與生理等方面大體分為三期,也有分為前半和後半兩期,其目的是一致的。

(1)熱量 合適的熱量對孕婦機體及正在發育的胎兒都重要,足夠的熱量也有利於對攝入蛋白質的庇護,使蛋白質用於組織的維持與合成上面,故要在按照不同勞動級相應地供給熱量外,還應按照孕婦期的需要另加熱量。單獨以母體儲備的體脂與蛋白質本身的熱量與合成這些物質的能量算在一起,平均每日應另增加約630kJ。所以我國的建議標準除按勞動性質分類所供給的熱量之外,每日另加1260kJ。世界衛生組織專家委員會建議在懷孕頭3個月內,每日增加630kJ,而在後6個月內,每日增加1470中kJ。上述兩個數值是接近的,但後者根據階段的不同而予以不同份量。增加1260kJ相當於一個未懷孕的輕體力勞動婦女每日能量需要的12.5%。

(2)蛋白質 孕期母體內蛋白質增加950g,其中包括胎兒的迅速發育與同時維持母體的氮平衡。攝入的蛋白質亦須考慮消化率和利用率,所以我國的供給標準在懷孕第4~6個月應原有供應量的基礎上增加15g,而在第7~9個月增加25g。此量相當於一個輕體力勞動婦女的蛋白質供應量的二分以上。

孕婦從尿中排出的胺基酸比孕前高,在八種必需胺基酸中,蛋氨酸色氨酸賴氨酸的排出都增加。血漿胺基酸的水平則比孕前稍低。因此,孕婦應有足夠的優質蛋白質是重要的。

(3)鈣 新生兒 體內全部鈣的含量為22g,大部在懷孕的後半段納入其骨骼之中,估計胎兒在頭3個月每日吸收30mg,第7個月每日mg,而在最後一個月每日達450mg。幸而孕期內一般婦女對鈣的吸收能力高於孕前,但食物中的鈣的吸收率視不同種類的食物而有差別。同時,鈣的吸收還受膳食中的蛋白質、脂肪與植物性食物的干擾因素的影響。所以我國建議在孕期的第4~6個月供給量為每日mg,而在7~9個月為1500mg。這上數量在一般在食物中不易得到完全的滿足,而應在懷孕的後半段在食物的選擇上予以注意,必要是可給合適的鈣製劑作為補充。

(4)鐵 孕期需要補充比日常更多的鐵,這是因為胎兒的需要,並為其在出生前具有一定的鐵儲備。同時,母體血容量逐漸增加,這種增加是孕期的需要,為了胎盤及胎兒的氧運輸,增加血容量也為分娩時喪失一些血液作準備。當血容量約增加32%時,婦女血紅蛋白往往從原來的12g.100ml-1或更高,下降到11g.1000ml-1或更低。這種下降一般稱為「生理性的孕期貧血。」懷孕後,月經周期停止,故不失血及鐵,但總計鐵的需要仍然比孕前增加。有的學者估計,孕婦每天約需要吸收3.5mg的鐵,由於食物中鐵的吸收率很低,故供應量應比這個數值大。我國的供應標準的每日mg。鐵的吸收與利用受食物種類的影響,動物性食物在熱量中占的比例越大,鐵的吸收與利用都比植物性食物要高。

(5)碘及其它微量元素 孕婦血漿中碘的水平一般比孕前下降,而蛋白結合碘在血中逐步增加至分娩之前,這種現象在分娩後才消失。主要可能是碘的消耗增加,故一部分孕婦在妊娠中甲狀腺有輕度腫大的現象。有的國家建議孕婦碘的供應量為每日μg。微量的鋅、鎂亦為孕婦所需,但膳食中的草酸、植酸等都可干擾它們的吸收。估計鎂每日需要為450mg,而鋅的需要為25mg。大豆及豆製品含有較高的鎂,紫菜蘑菇、干小蝦、芝麻等也有較高的鎂含量,而鋅含量高者在肉類、肝臟、蛋類及硬果中,牡蠣的含鋅量也較高。

(6)脂溶性維生素 孕期需要足夠的維生素A以適應胎兒發育,其供給標準為1000μg視黃醇當量,亦即3300IU,而FAO/WHO則建議2500IU,有的國家測定為5000IU。孕期需要有充足的維生素A供給,但與維生素D一樣,過多是無益的,甚至可以引起中毒。動物實驗反映過多的維生素A可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維生素D的供給為10μg。一些國家維生素E的供應量為15IU。

(7)水溶性維生素 妊娠中機體代謝活躍,B族維生素及維生素C均需要滿足母體與胎兒的需要,其需要量一般比孕前為高。硫胺素的需要除應與碳水化物的進食相配合外,一般都主張在這個基礎上再增加0.1~0.2mg以滿足需要。有人認為孕婦有時會出現疲乏肌肉痙攣神經炎等,都往往與硫胺素的不足有關。我國的建議供應量為1.8mg,亦即較孕前增加0.2mg。尼克酸與核黃素的需要有相似情況,隨熱量的增加而相應增多,故供應量分別為每日mg及1.8mg。吡哆醇為蛋白質代謝過程所需要,故妊娠期的需要較孕前要高,而一般孕婦血漿中吡哆醇的水平也傾向於偏低,故有的國家的供應量從一般婦女的2.0mg增至2.5mg。妊娠期一些婦女的貧血不僅與鐵供給有關,而且葉酸的攝入也有關(巨細胞性貧血),由於胎兒對葉酸的需要,以及尿中的排出的增加,往往使一些孕婦血漿中葉酸水平比孕前為低。FAO/WHO建議每日供應量雙倍於孕前的需要量,即每日μg,而一些國家還加至800μg。在整個孕期中血中B12的濃度下降,但嬰兒血漿中的濃度比母體高一倍,並在出生時肝中儲備有30μg的B12,可見需要量是高的。產後母體在正常膳食條件下可以恢復原來的水平。FAO/WHO建議供應量為每天3μg,即比未孕婦女增加1μg。

孕期的膳食應多樣化,清淡而不吃刺激性食物。整個孕期都需要有平衡的膳食,並根據體重的實際情況作合理的安排。體重低於正常時,增加時應考慮是否屬營養的原因。相反,若是體重大於應該增長的量,是否存在水腫和脂肪過度增加也應注意。因為過胖往往有增加產生高血壓和其它疾病的可能性。有的孕婦唯恐胎兒長得過大過快而在孕後節食,嚴重時可能引起新生兒體重的下降,而低於正常出生體重的嬰兒是一個增加圍產期死亡的因素。

在必要的時候,適當應用鈣、鐵、B族維生素及維生素C等製劑以輔助和補充食物攝入的不足。但不一定所有這些製劑都須普遍應用,並應注意合適的劑量。

8.4.3 哺乳期生理上的改變

在正常的情況下,新生兒在出生8h後應該開始得到母乳的喂哺,即攝入初乳。因此,一個產婦從孕婦進而變為乳母的過渡時間是短的。在產後的一段時間內,母體的子宮及其附件將逐漸恢復孕前狀態,而乳房則進一步加強它的活動,而二者是相互影響的。喂哺有利於使產後婦女性器官和機體有關部分更快的復原。

母乳的分泌受多種因素影響,其中包括精神生理因素(Psychophysiological fator)的影響與營養因素影響。

在精神生理因素中,催乳激素和下奶反應(Let downreflex)最為重要,乳腺在懷孕後期開始進一步發育和增大,主要受雌激素及黃體酮的影響,前者作用於乳腺的導管系統。而後者作用於乳腺囊泡增生,此外垂體生長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甲狀腺激素也有一定的作用。例如,在分娩時因大出血引起垂體的病變可導致全無乳汁分泌。但分娩後母體的內分泌開始出現明顯的改變,在懷孕期黃體酮受機體的控制,血漿中濃度不高,但分娩後,由於胎盤黃體酮消失,使在血液中的水平突然下降,於是雌激素就很好的影響垂體,從而影響催乳激素的分泌,使母乳也增加其分泌。這種狀況一般在分娩後第二天出現,包括乳的生成與排出這兩方面的活動。嬰兒對乳頭的吮吸刺激、對乳汁的吸空刺激和嬰兒的存在與活動(如哭聲)對母親的刺激等,都能引起母親的下奶反應。當然,環境與情緒也是一個影響精神生理狀態的因素。

母乳的合成需要能量,在母乳中分泌出的營養素要在母體中汲取,故乳母的營養不僅需要適應母體本身的需要,同時也要適應母乳泌出的需要。乳母營養不足,是造成母乳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懷孕期間,母體在正常條件下可儲備約6kg的體脂,在哺乳過程中可以逐步消耗,故一部分母親在喂哺一年後可以恢復孕前的體重,一部分母體可因哺乳而使體重比原來減少。除營養因素外,也與生活與活動有關。一般估計每日母乳的平均分泌量為800g,例如在我國南方農村乳母在正常狀態下的分泌量平均為820g,此值與工業化國家所測定的結果近似。

8.4.4 乳母的營養需要

和妊娠期一樣,乳母需要完全而平衡的膳食,尤其附有家務勞動和參與社會工作時,應更加需要滿足母子的需要。

(1)熱量 除乳母本身的熱量消耗外,還有乳汁的熱量消耗。以母乳每日均為820g計算,因每100g乳含熱量252~294kJ,故每日分泌的乳汁的能量為2184kJ,估計母體本身的熱能轉變灰乳汁熱能的效率為80%,則820g的乳汁消耗的能量為2730kJ,亦即每日額外需增加2730kJ。如果計算母體在孕期的脂肪儲備用於頭6個月哺乳的熱量時,則體內儲備約6kg的脂肪,可計算每月動用1kg,相當於37800kJ的熱量。因此,相當於每日kJ,故在乳汁分泌消耗的2730kJ中,扣除1260kJ後,實際需要量增加1470kJ。乳母間存在著個體差異,在孕期的脂肪儲備量也不一定一致,而哺乳量和乳汁質量也不盡相同。如排出量小,則熱量消耗比估計的為低;相反則熱量消耗比估計的為大,應具體分析。我國營養學會建議的標準為在乳母本身熱量供給之外,為泌乳額外增加1260kJ。FAO/WHO建議則為額外增2310kJ。在對於個體乳母進行膳食指導時,體重的改變仍然可作為提供能量是否足夠的信號,如體重減輕迅速,應考慮熱量的供給可能存在不足的問題。

(2)蛋白質 乳母在孕期體內儲存蛋白質很少,在哺乳期間,蛋白質的需要不比懷孕期為低,而且對乳汁分泌的影響很大,人乳含蛋白質為1.1~ 1.2%,如每日均分泌820g的母乳,則從乳中排出的蛋白質為10g,估計體內合成這些蛋白的效率為80%,則應每日提供優質的蛋白質12.5g。許多觀察證明,適宜的蛋白質有利於乳汁的正常分泌,而嚴重缺乏蛋白質時,可影響乳內的蛋白質含量。我國營養學會建議每日為乳母供給額外的25g蛋白質,亦即一位輕體力勞動的乳母應有70+25=95g蛋白質。如勞動強度大些,則需100g蛋白質一天。

(3)鈣 乳母需要充足的鈣質為其本身及乳汁鈣含量的需要。乳汁中鈣的含量一般是穩定的,初乳含鈣量為48mg.100ml-1,過渡期46mg.100ml-1,而成熟乳為34mg.100ml-1。如乳母食物中鈣不足或不能有效吸收,則將從乳母體內儲備鈣移出作為來源,此時體內出現鈣的負平衡。這種情況延續下去,可發生骨質軟化症。FAO/WHO建議乳母的鈣供應量為每天1200mg。但考慮食物中鈣的來源如果動物性食物提供則吸收率高,而以植物性食物供給鈣源,則其吸收率低。故我國建議標準為2000mg。為達到這個供應量,需要考慮食物的數量和合適的來源。奶類的鈣一般比植物性食物中的鈣吸收好。鈣的片劑和動物的骨分可以作為鈣的輔助來源。母親有一定的維生素D攝入,或能利用日光浴的作用,則有利於鈣的吸收與利用。

(4)鐵 動物性食物在膳食中含量比例的大小,影響鐵的吸收與利用。同時其本身也有鐵。FAO/WHO專家委員會認為,如估計這類食物在膳食中占熱量在10~25%之間者,每日低估給19mg鐵可足。乳汁中鐵的含量為50μg.100ml-1,每日從乳中分泌量為0.4mg,如果鐵的吸收率為10%,則額外供給應不少於4mg。1988年我國的的推薦供給量為28mg.100ml-1

(5)碘 母乳中含碘量為4~9μg.100ml-1,此濃度一般高於母體血漿的濃度。乳中碘濃度較高,估計亦與嬰兒的生理需要有關。母體碘的食入,可立即出現於母乳中。有人崔放射性碘作動物實驗,攝入後5min,可在乳汗中找到。乳母需要碘的量為每日μg此量不難得到,應用碘化食鹽時也能從中取得一定量的碘。

(6)維生素a 除母體的需要外,乳汁中的維生素A含量約為61μg.100ml-1,並比較穩定。我國建議標準為在供給母體1000μg視黃醇當量的基礎上,再增加200μg。FAO/WHO建議增加1500IU的維生素A。

(7)硫胺素與核黃素 乳母需要合適的各種水溶性維生素,乳母的硫胺素攝入量充足時,助於乳汁的分泌。人乳中這兩種維生素的含量分別每100ml為0.014mg及0.037mg,故FAO/WHO建議額外增加硫胺素0.3mg,核黃素0.3mg。我國的建議標準兩者均額外約增加0.8mg。按總供應量計,FAO/WHO建議硫胺素供給為1.4mg,核黃素為1.5mg。1988年我國建議的標準二者均為2.1mg。

(8)其它維生素 乳汁中維生素的含量在一定的範圍內可反映乳母攝食水平。維生素C就是其中之一,在正常的膳食條件下,乳汁中維生素C的含量平均每100ml為5.2mg,此值與蔬菜供給良好的乳母所測定的結果一致。但如果蔬菜水果攝入不足,又無其它維生素C的來源,則母乳中維生素C的含量可降低至很低。如以母乳中維生素C每日排出為40mg計,則此量需額外補充。我國標準原有供應標準上,加40mg,即總共為每天100mg。其它有關的維生素,如B12也少量存在於乳,每100ml含量為0.03μg,故有的國家認為需每日增加1μg。此外,按上述方法測知,維生素E需額外增加3IU,尼克酸4mg,葉酸200μg,吡哆醇0.5mg,方能滿足授乳的要求。

(9)水份 在乳母膳食和飲食中,需增加必要的水份,因為在乳汁中排出的水份為750ml以上,一部分食物以湯的形式進食是有利的,尤以儘可能應用鮮湯、肉汁和各種乳母喜愛的湯。包括魚湯、骨頭湯或以蔬菜、水果混合煮的肉汽以及豆湯(甜味的),都是可行的。用豆頭、花生、肉類做成的粥也是一種進食的方式。實際上牛乳母的較佳食品之一,牛乳及其製品可惟列為乳母的的基本膳食,而基本膳食構成可以包括穀類、乳、蛋、蔬菜與水果以及肉類,肉類不充裕時可用的豆類。因為上述各類食物都各自乳母提供她需要的營養素,只不過這些食物的取捨與加工則可以根據不同的生活習慣來實施。

32 兒童營養 | 老年人營養 32
關於「營養學/孕婦、乳母營養」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